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面栏杆的构造节点。
背景技术:
在目前建筑项目中因为安全防护的要求,经常会出现在屋面上设置栏杆的情况。不同于常规布置在女儿墙或者结构构件上的固定方式,固定于屋面时会出现两种情况:1、直接固定于屋面上,此时需在屋面上打膨胀螺栓或者在屋面板上预设钢板,栏杆或通过螺栓连接或通过钢板焊接,势必会破坏防水层;2、在屋面上做一定高度的一道反坎,栏杆固定于反坎之上,类似女儿墙的做法,这样需在反坎上设置过水洞,来保证排水的顺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在屋面上固定栏杆、同时不影响排水性能的屋面栏杆的构造节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面栏杆的构造节点,利用该构造在屋面上固定栏杆既不需要设置反坎及过水洞,也不会破坏防水层和保护层,同时又能保证栏杆的安全稳固。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屋面栏杆的构造节点,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屋面栏杆的构造节点,由上及下依次包括栏杆、屋面保护层、第一防水层、找平层、找坡层、保温层、第二防水层、结构楼板,还包括在屋面保护层内布置的预埋件及布设在预埋件四周的钢筋;所述屋面保护层内的预埋件与四周的钢筋连接为一体,用于使预埋件与屋面保护层的混凝土结合牢固;
所述栏杆的根部固定连接于预埋件上,从而固定在屋面内。
优选的,所述屋面保护层为一定厚度的细石混凝土,其顶面四周设有一定角度的斜坡;
该保护层内配双层钢筋网片;上层钢筋网片与斜坡形状相适配,下层钢筋在保护层底面的上侧且与之平行;所述预埋件内置于上层钢筋网片与下层钢筋网片围成的梯形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预埋件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平板、及至少2根竖直固定在平板上的长条形板;
其中,水平设置的平板用于固定焊接栏杆的根部,其竖直设置的长条形板用于固定连接四周的钢筋。
优选的,所述预埋件四周各焊接2根钢筋;所述的钢筋与混凝土锚固结合。
进一步的,所述屋面保护层的厚度为50-120mm,且其顶面四周的斜坡与水平面形成的倾斜角度为35°-55°。
进一步的,屋面保护层中非斜坡面的高度为50mm,非斜坡面与顶面之间的高度为70mm,其顶面尺寸为顶400x400mm,所述屋面保护层的其顶面四周的斜坡与水平面形成的倾斜角度为45°;所述斜坡投影在水平面的尺寸为 70mm。
进一步的,所述的钢筋采用长度为200-400mm的直径为8-20mm钢筋。具体的,所述的钢筋采用长度为300mm、直径为10mm的钢筋。
进一步的,所述屋面保护层的分格缝纵横间距小于等于4000mm,缝宽设为10-18mm;所述屋面保护层在分格缝中内嵌密封胶。
优选的,所述屋面保护层采用C30细石混凝土。
优选的,该构造节点沿栏杆的平面位置在角落部及每1-1.5m的间距间隔设置,通过相互拉结及与墙体的固定形成一个稳定连续的防护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面栏杆的构造节点,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构造节点的创新改进,既不用设置反坎及过水洞影响排水的顺畅,又不会破坏防水层及保护层,同时又能保证栏杆的安全稳固,满足侧推力及安全防护的要求,有多重优势,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2均为本实用新型屋面栏杆构造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1-栏杆;2-屋面保护层;20-预埋件;21-钢筋;22-斜坡;200-长条形板; 201-平板;23-上层钢筋网片;24-下层钢筋网片;3-防水层;4-找平层;5-找坡层;6-保温层;7-防水层;8-结构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为一种屋面栏杆的构造节点,由上及下依次包括栏杆1、屋面保护层2、第一防水层3、找平层4、找坡层5、保温层6、第二防水层7、结构楼板8;还包括在屋面保护层2内布置的预埋件20及布设在预埋件20四周的钢筋21;所述屋面保护层2内的预埋件20与四周的钢筋21连接为一体,用于使预埋件20与屋面保护层2内的混凝土结合牢固;
所述栏杆1的根部固定连接于预埋件20上,从而使栏杆1牢固的固定于屋面内。
本实施例不需要在屋面上打膨胀螺栓或者在屋面板上预设钢板,栏杆也不需要通过螺栓连接或通过钢板焊接,而是采取在屋面保护层内设置预埋件的方式,使栏杆固定在预埋件上,从而栏杆牢固固定于屋面内,而不会破坏防水层;也不需要设置常规用于固定栏杆的反坎,因而也不需要在反坎上设置过水洞,在结构简便的前提下保证了排水的顺畅。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屋面保护层2为一定厚度的细石混凝土,在其顶面四周设有一定角度的斜坡22;
该保护层内配双层钢筋网片;上层钢筋网片23与斜坡22形状相适配,下层钢筋网片24在保护层底面的上侧且与之呈水平状平行;所述预埋件20内置于上层钢筋网片23与下层钢筋网片24围成的梯形区域范围内;借此可进一步保障屋面保护层1的结构强度。此外,双层钢筋网片与周边拉通,保障整体强度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斜坡的设置保证基础和屋面顺利过渡,不会出现槛而影响外观;此外,斜坡的设置为屋面形成了可容纳预埋件的梯形区域,使结构紧凑且强度有保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所述预埋件20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平板201、及至少2根竖直固定在平板上的长条形板200;所述长条形板200在平板201的同一侧固定设置;其水平设置的平板201用于固定焊接栏杆1的根部,其竖直设置的长条形板200用于固定连接四周的水平布设的钢筋21。
进一步的,为了减少对屋面保护层的影响,本实施例竖直的长条形板设为两根。
当然,本实施例中预埋件20的形状也可设为其它便于固定连接栏杆1和钢筋21的适配形状,此处不做限制。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预埋件20四周各焊接2根钢筋21;所述的钢筋 21与混凝土锚固结合。
【实施例4】
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屋面保护层的厚度为 50-120mm,且其顶面四周的斜坡与水平面形成的倾斜角度为35°-55°;更具体的,非斜坡面的高度为50mm,非斜坡面与顶面之间的高度为70mm,其顶面尺寸为400x400mm,且其顶面四周的斜坡与水平面形成的倾斜角度为45°;所述斜坡22投影在水平面的尺寸为70mm。
进一步的,所述的钢筋采用长度为200-400mm的直径为8-20mm钢筋。更具体的,所述的钢筋21采用长度为300mm、直径为10mm的钢筋。
本实施例的结构参数,可根据所需应用的场景进行相应的调整。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屋面保护层2的分格缝纵横间距小于等于4000mm,缝宽设为10-18mm,更具体的为15mm。所述屋面保护层在分格缝中内嵌密封胶;在与女儿墙的交接处留设缝宽30mm,嵌入聚苯乙烯泡沫条和/或密封胶。
更进一步的,所述屋面保护层采用C30细石混凝土。
【实施例5】
上述实施例的构造节点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沿栏杆的平面位置在角落部及每1-1.5m,优选为1.2m的间距间隔设置;通过相互拉结及与墙体的固定形成一个稳定连续的防护系统,满足应用需求。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对于其它的众多组合,此处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