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4917发布日期:2019-07-06 12:42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



背景技术:

为满足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预制柱、预制梁之间一般通过相关构造措施解决其连接可靠性问题。目前公知的连接构造包括梁端设置凹槽,梁底预应力钢绞线在凹槽内作弯钩处理、凹槽及节点区增设与弯钩钢绞线作搭接连接的U形钢筋并节点现浇混凝土的连接节点;或梁端设置搁置台阶状牛腿、梁底端部伸出一定长度的带弯钩的普通钢筋伸入梁柱节点区,节点现浇混凝土的连接构造;或通过柱侧边及梁端设置连接钢构件,梁柱钢构件间用螺栓进行连接的装配节点。

上述公知的连接构造,对于梁端设置凹槽并将槽内钢绞线作弯钩处理,另设U形钢筋与钢绞线作搭接连接的构造,现场施工U形钢筋定位难,U形筋与梁端部凹槽内的钢绞线搭接连接传力性能较差,导致节点的延性相对较小;对于梁端部下部伸出一定长度的钢筋头部做弯钩处理直接锚入节点区的构造,其不同方向梁底钢筋伸入节点区往往存在梁与梁或梁与柱钢筋相互碰撞问题,增加预制和安装难度;梁柱通过钢构件螺栓连接对位精确度要求较高,经济性指标不好,且易锈蚀等,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3195172B中公开的一种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该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虽然,充分利用梁端部凹槽内钢绞线的柔软性,使得钢绞线可以避开柱筋和梁筋直接锚入梁柱节点区,提高预制装配框架节点的延性,可实现强柱弱梁,降低造价,能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但是,该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具有施工过程复杂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包括横向机构、纵向机构和锁紧机构,所述横向机构包括横梁、通孔、固定板、间隙、第一卡槽和固定钢筋,横梁和固定板为预制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块,横梁的内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板的中部留有间隙,两个固定板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卡槽、两个固定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钢筋,若干固定钢筋呈矩形阵列排布,纵向机构包括立柱、支撑块、限位孔和第二卡槽,立柱的大小与间隙的大小相适配,且立柱贯穿间隙的内部,立柱和支撑块为预制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块。

可选的,所述立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两个支撑块贯穿至通孔的内部。

可选的,两个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开设有若干限位孔,两组限位孔均呈矩形阵列排布,固定钢筋插接于限位孔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立柱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两个第二卡槽分别位于两个对应的支撑块的上方,第二卡槽的长度和第一卡槽的长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连接块、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连接块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连接块底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

可选的,所述第一卡块卡接于第一卡槽的内部,第二卡块卡接于第二卡槽的内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通过设置间隙,可以把立柱从间隙的内部穿过,而固定板和支撑板可以对立柱进行限位,防止横梁沿着立柱向下滑动,实现了便于组装的目的。

2、该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通过在固定板的底部设置固定钢筋,在支撑块的顶部开设限位孔,在横向机构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固定钢筋插接到限位孔的内部,实现了第一级固定的目的。

3、该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通过设置锁紧机构,在横向机构和纵向机构实现固定后,把第一卡块卡接到第一卡槽的内部,把第二卡块卡接到第二卡槽的内部,通过锁紧机构把横向机构和纵向机构进一步固定,实现了便于安装和固定效果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向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向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纵向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向机构、101-横梁、102-通孔、103-固定板、104-间隙、105-第一卡槽、106-固定钢筋、2-纵向机构、201-立柱、202-支撑块、203-限位孔、204-第二卡槽、3-锁紧机构、301-连接块、302-第一卡块、303-第二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包括横向机构1、纵向机构2和锁紧机构3,横向机构1包括横梁101、通孔102、固定板103、间隙104、第一卡槽105和固定钢筋106,横梁101和固定板103为预制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块,横梁10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02,通孔1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3,固定板103的数量为两个,固定板103和横梁101为一体成型结构,且两个固定板103的中部留有间隙104,设置间隙104,可以把立柱201从间隙104的内部穿过,两个固定板103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卡槽105、两个固定板10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钢筋106,若干固定钢筋106呈矩形阵列排布,纵向机构2包括立柱201、支撑块202、限位孔203和第二卡槽204,立柱201的大小与间隙104的大小相适配,且立柱201贯穿间隙104的内部,立柱201和支撑块202为预制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块,立柱2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02,固定板103和支撑板202可以对立柱201进行限位,防止横梁101沿着立柱201向下滑动,实现了便于组装的目的,两个支撑块202贯穿至通孔102的内部,两个支撑块202的顶部开设有若干限位孔203,两组限位孔203均呈矩形阵列排布,固定钢筋106插接于限位孔203的内部,在横向机构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固定钢筋106插接到限位孔203的内部,实现了第一级固定的目的,立柱20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204,两个第二卡槽204分别位于两个对应的支撑块202的上方,第二卡槽204的长度和第一卡槽105的长度相同,锁紧机构3包括连接块301、第一卡块302和第二卡块303,连接块301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302,连接块301底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303,第一卡块302卡接于第一卡槽105的内部,第二卡块303卡接于第二卡槽204的内部,设置锁紧机构3,在横向机构1和纵向机构2实现固定后,把第一卡块302卡接到第一卡槽105的内部,把第二卡块303卡接到第二卡槽204的内部,通过锁紧机构3把横向机构1和纵向机构2进一步固定,实现了便于安装和固定效果好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当锁紧机构3固定好以后,向通孔102的内部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会在通孔102的内部凝固,进而使锁紧机构3以及限位孔203和固定钢筋106的固定更加稳定,实现了固定效果好的目的。

综上所述,该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使用时,通过设置间隙104,可以把立柱201从间隙104的内部穿过,而固定板103和支撑板202可以对立柱201进行限位,防止横梁101沿着立柱201向下滑动,实现了便于组装的目的;通过在固定板103的底部设置固定钢筋106,在支撑块202的顶部开设限位孔203,在横向机构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固定钢筋106插接到限位孔203的内部,实现了第一级固定的目的;通过设置锁紧机构3,在横向机构1和纵向机构2实现固定后,把第一卡块302卡接到第一卡槽105的内部,把第二卡块303卡接到第二卡槽204的内部,通过锁紧机构3把横向机构1和纵向机构2进一步固定,实现了便于安装和固定效果好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