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2734发布日期:2019-11-29 18:4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建筑施工中需要对废弃混凝土块进行处理,混凝土处理装置是将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的废弃混凝土块,加入水泥、水等进行搅拌,形成新混凝土,使其再生成利用,一般可以用于填筑海岸、充当道路和建筑物的基础垫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处理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土破碎装置、传送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混凝土破碎装置包括破碎箱体、混凝土块入口、大破碎桩、隔板、小破碎桩、电机、主传动轮、副传动轮、主传动带、副传动带和混凝土出口,破碎箱体的顶部开设有混凝土块入口,破碎箱体的内部的上侧设置有大破碎桩,破碎箱体的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破碎箱体的内部下侧设置有小破碎桩,破碎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传动轮,大破碎桩和小破碎桩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副传动轮,主传动轮与副传动轮之间设置有主传动带,副传动轮之间设置有副传动带,破碎箱体底部的一侧开设有混凝土出口。

可选的,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架和传送带,传送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传送带。

可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混凝土入口、水泥入口、入水口、搅拌轴、搅拌电机和第二混凝土出口。

可选的,所述搅拌箱靠近传送装置的位置开设有混凝土入口,搅拌箱的一侧开设有水泥入口。

可选的,所述搅拌箱靠近水泥入口的位置开设有入水口,搅拌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搅拌轴。

可选的,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搅拌箱远离搅拌电机一侧开设有第二混凝土出口。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混凝土破碎装置、传送装置和搅拌装置,使需要处理的混凝土块在混凝土破碎装置进行破碎处理后经传送装置进入搅拌装置,能够使该装置对混凝土的处理工作一步完成,提高了混凝土的处理工作效率,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大破碎桩和小破碎桩,并通过大破碎桩和小破碎桩配合使用,能够使混凝土块破碎的更小,进而提高混凝土块的利用率,有效的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进一步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2、该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处理装置,通过设置传送装置,起到对混凝土破碎装置处理后的混凝土转运到搅拌装置内部的作用,进而提高该装置的工作效率,增强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搅拌装置,能够方便破碎后的混凝土进行处理,通过加入水泥和水,使之与破碎后的混凝土充分搅拌,以达到二次利用的效果,进而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增强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水泥入口和入水口,能够方便水泥和水的注入,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处理效率,方便破碎后的混凝土和水泥及水混合,进而形成可重新利用的混凝土,有效的提高了该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处理装置的使用效果,极大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破碎装置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破碎装置、101-破碎箱体、102-混凝土块入口、103-大破碎桩、104-隔板、105-小破碎桩、106-电机、107-主传动轮、108-副传动轮、109-主传动带、110-副传动带、111-混凝土出口、2-传送装置、201-传送架、202-传送带、3-搅拌装置、301-搅拌箱、302-混凝土入口、303-水泥入口、304-入水口、305-搅拌轴、306-搅拌电机、307-第二混凝土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土破碎装置1、传送装置2和搅拌装置3,通过设置混凝土破碎装置1、传送装置2和搅拌装置3,使需要处理的混凝土块在混凝土破碎装置1进行破碎处理后经传送装置2进入搅拌装置3,能够使该装置对混凝土的处理工作一步完成,提高了混凝土的处理工作效率,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混凝土破碎装置1包括破碎箱体101、混凝土块入口102、大破碎桩103、隔板104、小破碎桩105、电机106、主传动轮107、副传动轮108、主传动带109、副传动带110和混凝土出口111,破碎箱体101的顶部开设有混凝土块入口102,破碎箱体101的内部的上侧设置有大破碎桩103,破碎箱体101的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04,破碎箱体101的内部下侧设置有小破碎桩105,通过设置大破碎桩103和小破碎桩105,并通过大破碎桩103和小破碎桩105配合使用,能够使混凝土块破碎的更小,进而提高混凝土块的利用率,有效的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进一步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破碎箱体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06,电机10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传动轮107,大破碎桩103和小破碎桩10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副传动轮108,主传动轮107与副传动轮108之间设置有主传动带109,副传动轮108之间设置有副传动带110,破碎箱体101底部的一侧开设有混凝土出口111,传送装置2包括传送架201和传送带202,通过设置传送装置2,起到对混凝土破碎装置1处理后的混凝土转运到搅拌装置3内部的作用,进而提高该装置的工作效率,增强该装置的实用性,传送架2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传送带202,搅拌装置3包括搅拌箱301、混凝土入口302、水泥入口303、入水口304、搅拌轴305、搅拌电机306和第二混凝土出口307,通过设置搅拌装置3,能够方便破碎后的混凝土进行处理,通过加入水泥和水,使之与破碎后的混凝土充分搅拌,以达到二次利用的效果,进而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增强该装置的实用性,搅拌箱301靠近传送装置2的位置开设有混凝土入口302,搅拌箱301的一侧开设有水泥入口303,搅拌箱301靠近水泥入口303的位置开设有入水口304,通过设置水泥入口303和入水口304,能够方便水泥和水的注入,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处理效率,方便破碎后的混凝土和水泥及水混合,进而形成可重新利用的混凝土,有效的提高了该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处理装置的使用效果,极大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搅拌箱3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搅拌轴305,搅拌轴3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306,搅拌箱301远离搅拌电机306一侧开设有第二混凝土出口307。

综上所述,该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处理装置,使用时,通过设置混凝土破碎装置1、传送装置2和搅拌装置3,使需要处理的混凝土块在混凝土破碎装置1进行破碎处理后经传送装置2进入搅拌装置3,能够使该装置对混凝土的处理工作一步完成,提高了混凝土的处理工作效率,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大破碎桩103和小破碎桩105,并通过大破碎桩103和小破碎桩105配合使用,能够使混凝土块破碎的更小,进而提高混凝土块的利用率,有效的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进一步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传送装置2,起到对混凝土破碎装置1处理后的混凝土转运到搅拌装置3内部的作用,进而提高该装置的工作效率,增强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搅拌装置3,能够方便破碎后的混凝土进行处理,通过加入水泥和水,使之与破碎后的混凝土充分搅拌,以达到二次利用的效果,进而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增强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水泥入口303和入水口304,能够方便水泥和水的注入,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处理效率,方便破碎后的混凝土和水泥及水混合,进而形成可重新利用的混凝土,有效的提高了该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处理装置的使用效果,极大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