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孔空心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8579发布日期:2019-08-13 20:26阅读:754来源:国知局
盲孔空心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心砖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盲孔空心砖。



背景技术:

砖是建筑行业的常用材料,传统的砖多为粘土制作的实心红砖或青砖。随着社会发展,建筑行业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出现了多孔砖,多孔砖具有节约粘土资源、体积轻便的特点,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现有技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622282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承重盲孔空心砖,砖体呈长方形,砖体的下承重面上间隔开有垂直于该承重面的圆形孔洞,该孔洞呈对称排料。该实用新型的盲孔为非贯通式,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能够如实心砖操作相同,减少了砂浆消耗。但存在以下不足,砖体在烧制时,砖体表面容易受热烧透,但是内部传热差,容易出现烧不透的现象,导致废品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盲孔空心砖,通过在砖体内部设置可燃物层,使得烧制时砖体内部更容易烧透,提高制砖合格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盲孔空心砖,包括内部中空且顶部敞口的底座和盖合在底座一体烧结成型的顶盖,顶盖上设有多个减重孔,底座内部放置有可燃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产时预先制作顶盖和底座,然后将可燃物层放入底座内部并盖合顶盖,将组装后的空心砖初坯放入窑内烧制。底座和顶盖外部接触窑中热量烧结,可燃物层燃烧从内部对底座和顶盖进行加热,提高空心砖的烧制均匀性,增加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与顶盖之间设有垂直于底座底壁设置的隔音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音层增加空心砖的隔音效果,提高建筑物的隔音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音层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支撑板和位于两块支撑板之间的吸音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经过支撑板被反射,同时部分能量被吸音棉吸收,隔音层的隔音效果提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和顶盖上设有与隔音层轮廓配合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产组装隔音层时,可以把隔音层插入到顶盖或底座的卡槽内,然后再盖合顶盖,便于吸音层的准确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内壁凸起多道纵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筋增加了底座侧壁的强度,减小了底座初坯变形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纵筋之间形成定位槽,顶盖上设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盖在盖合在底座上时,定位台与定位槽配合,防止顶盖与底座接缝处出现错台,提高烧制成型后空心砖的外观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台上设有与底座内部空腔连通的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烧制时可燃物层燃烧使得热气流沿着透气孔流动,以加热填充块与底座重叠区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台的截面呈半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台呈半圆形减少了棱角,降低顶盖在转移过程中碰损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可燃物层为煤渣或粉煤灰形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煤渣或粉煤灰为工业废物,可以加以有效利用,降低工业废物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可燃物层为多根支撑于顶盖和底座之间的碳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棒在燃烧前对顶盖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且不会像粉煤灰那样从减重孔洒落,提高制作区域清洁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 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空心砖内部加入可燃物层,一方面可以从内部对空心砖进行加热,提高烧透均匀性;另一方面可燃物层燃烧后密度较低,减小空心砖的整体重量;

2.空心砖内加有隔音层,提高空心砖的隔音效果;

3.顶盖和底座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适合批量流水线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凸显内部结构在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顶盖与底座装配前的爆炸图;

图4为实施例一顶盖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容纳槽;111、第一定位槽;112、第二定位槽;12、纵筋;2、顶盖;21、减重孔;22、填充块;221、第一凸台;2211、透气孔;222、第二凸台;223、卡槽;3、隔音层;31、支撑板;32、吸音棉;4、可燃物层;5、碳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盲孔空心砖,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一体烧结成型的底座1和顶盖2,底座1的内部中空形成容纳槽11,容纳槽11中设有可燃物层4,顶盖2与底座1连接的一面凸起形成填充块22,顶盖2上设有减重孔21。在烧制时空心砖的外部受热,同时内部的可燃物层4燃烧释放热量使得空心砖的内部受热,使得空心砖内外受热均匀,提高空心砖烧制合格率。

参考图2和图3,底座1整体呈长方体形,底座1位于容纳槽11的侧壁向内凸起多道纵筋12,以提高底座1的侧壁强度,降低底座1从预制到烧制阶段变形的可能。为了减小烧制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开裂变形,容纳槽11的底部圆角过渡。

相邻两道纵筋12之间形成第一定位槽111以及第二定位槽112,第一定位槽111与第二定位槽112交错设置。第一定位槽111可以呈半圆形,第二定位槽112可以呈矩形,根据需要,第一定位槽111和第二定位槽112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三角形、梯形等。

参考图3和图4,顶盖2设有与容纳槽11相适应的填充块22,填充块22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槽111配合的第一凸台221以及与第二定位槽112配合的第二凸台222,使得顶盖2盖合在底座1上后,顶盖2与底座1之间接缝处不会出现错台,提高烧制后空心砖的质量。

在填充块22中部设有卡槽223,卡槽223的宽度与隔音层3的宽度相适应,以便隔音层3可以插入卡槽223中卡固,便于组装。根据需要,也可以在底座1的对应位置设有卡槽。

为了使得第一凸台221处更容易烧透,在第一凸台221上设有贯穿性的透气孔2211,烧制时可燃物层4燃烧使得热气流沿着透气孔2211流动,以加热填充块22与底座1重叠区域。

隔音层3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支撑板31和位于两块支撑板31之间的吸音棉32,支撑板31可以为塑料板如PVC、PE等,也可以是金属板如铝合金板、不锈钢板等;吸音棉32可以是玻璃纤维吸音棉或者聚酯纤维吸音棉。隔音层3能够提高空心砖的隔音效果。

该盲孔空心砖的制作方法如下:

利用粘土预先制作出顶盖2和底座1初坯,把隔音层3插入到顶盖2的卡槽223中,然后把煤渣或粉煤灰加入到底座1的容纳槽11中,将顶盖2和底座1对齐盖合后放入窑中进行烧制。

也可以先把隔音层3插入到底座1的卡槽中,然后加入煤渣或粉煤灰,最后盖合顶盖2进行烧制。

实施例二:一种盲孔空心砖,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用碳棒5取代可燃物层4,碳棒5可以有多根并竖直支撑在底座1与顶盖2之间。

与实施例一相比优点在于:碳棒5在燃烧前对顶盖2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且不会像粉煤灰那样从减重孔21洒落,提高制作区域清洁度,在烧制时碳棒5燃烧释放热量从内部对顶盖2和底座1进行加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