椽头玻璃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3950发布日期:2019-10-28 21:53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椽头玻璃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椽头玻璃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A和图1B所示,为传统椽头玻璃的连接结构,是灯具1A安装在椽头隔板2A上,为了灯光的效果,在椽头的前面安装一块椽头玻璃7A,该椽头玻璃7A通过硅酮结构胶4A将椽头玻璃7A粘接到椽头铝板3A上,椽头玻璃7A和椽头铝板3A之间的间隙用泡沫棒5A和硅酮密封胶6A密封,当椽头玻璃破坏需要更换时,需要先拆掉整块椽头,割掉下面的硅酮密封胶,在符合硅酮结构胶粘接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粘接新的椽头玻璃,待固化一定时间后才能拿到现场安装更换,施工工艺复杂,并受施工条件和时间限制,无法实现快速的更换椽头玻璃,该传统的连接结构不能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椽头玻璃连接结构,可实现椽头玻璃的快速更换安装。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椽头玻璃连接结构,包括铝合金副框和铝合金压板,该铝合金副框与该椽头铝板通过螺钉连接,该铝合金副框与该铝合金压板通过螺栓连接,在该铝合金副框与该铝合金压板之间设置椽头玻璃。

优选地,所述铝合金副框包括四个铝合金副框单元,四个铝合金副框单元通过四个组角码A围接成方形框,一体成型的铝合金副框单元包括固定部、围接部和限位部,该固定部与椽头铝板通过螺钉连接,该固定部连接该围接部,该围接部连接该限位部,该固定部包括T型槽,该围接部的两端部设有孔腔,该限位部与该围接部之间形成插槽。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方管体,在该固定方管体的前壁上开设豁口,该固定方管体的管腔与该豁口形成所述T型槽,该固定方管体的后壁与椽头铝板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在该豁口两侧的该固定方管体的前壁的内壁面分别设置限位板,该围接部包括围接方管体,该固定方管体的侧壁和该围接方管体的侧壁固连,该固定方管体的管腔和该围接方管体的管腔朝同一方向,该围接方管体的前壁伸出该固定方管体的前壁,与该固定方管体的侧壁相连的该围接方管体的侧壁外延形成限位部,该限位部为一挡壁,该挡壁与该围接方管体的前壁形成所述插槽。

优选地,所述插槽呈L形,该椽头玻璃的四面边缘位于插槽中,该椽头玻璃与该插槽的侧壁之间设置垫块。

优选地,所述铝合金压板包括四个铝合金压板单元,该四个铝合金压板单元通过四个组角码B围接呈方形框,一体成型的所述铝合金压板单元包括连接部和压紧部,该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通过螺栓连接,该压紧部抵压在椽头玻璃的前壁面。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U型板体和L型板体,该U型板体的两侧壁的内壁面的相对位置设置限位凸块,该L型板体包括连接板体和定位板体,该U型板体的一侧壁的端部与L型板体的连接板体的一端连接,该L型板体的定位板体与该U型板体的底壁位于该连接板体的两侧,该铝合金压板单元与该铝合金副框单元通过螺栓连接,该螺栓的头部位于固定方管体的腔体中并位于两限位板之间,两限位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该螺栓头部的对边宽度且小于该螺栓头部的对角宽度,该螺栓的螺杆经豁口伸出,在该U型板体的后板上对应螺栓杆的位置开设通孔,该螺杆穿过通孔,通过螺母固定。

优选地,所述U型板体底壁的外壁面设置两个间隔的支腿,该支腿抵顶在所述豁口两侧的前壁的外壁面。

优选地,所述L型板体的定位板体的内壁面上设置卡槽,该卡槽中安装密封圈,该密封圈抵压在椽头玻璃的外壁面的外缘四周。

优选地,所述U型板体的槽口端盖设铝合金扣盖,该铝合金扣盖包括底板,在该底板的一侧面设置平行间隔的两插板,在各插板的自由端形成外凸的V状。

优选地,在所述U型板体的两限位凸块与该U型板体的槽口之间的侧壁面分别设置向该U型板体的槽底倾斜的凸起,两所述凸起对应抵顶在两所述插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连接结构代替现有技术的胶结构,铝合金副框单元通过自攻自钻螺钉固定在椽头铝板上,而且设计了一个螺栓连接T型槽,通过两个限位板防止螺栓紧定过程中的转到问题,为了便于铝合金副框单元的组接设计了一个围接方管体,通过组角块A插入上下左右4个铝合金副框单元的围接方管体中把它们组装在一起,通过不锈钢螺栓把铝合金压板单元固定到铝合金副框单元的固定方管体,该铝合金压板单元的定位板体抵压住椽头玻璃,防止椽头玻璃向外侧移动,通过组角块B把把上下左右4个铝合金压板单元组装在一起,椽头玻璃固定在铝合金副框和铝合金压板之间。方便安装,在不拆除整个椽头的前提下,实现玻璃的快速更换;为了美观,该铝合金压板匹配了铝合金扣盖,周边通过铝合金扣盖扣接,避免了打硅酮密封胶,保证了接缝的美观。

附图说明

图1A为传统椽头玻璃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椽头玻璃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B-B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副框单元固连到椽头铝板上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D为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副框单元和铝合金压板单元的连接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E为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副框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F为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压板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G为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扣盖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A:灯具,2A:椽头隔板,3A:椽头铝板,4A:硅酮结构胶,5A:泡沫棒,6A:硅酮密封胶,7A:椽头玻璃;

1:椽头玻璃,3:椽头铝板,4:自攻自钻螺钉,5:铝合金副框单元,51:固定方管体,511:前壁,512:豁口,513:后壁,514:限位板,52:围接方管体,521:前壁,53:挡壁,54:插槽,55:垫块,6:不锈钢螺栓,7:铝合金压板单元,71:U型板体,711:限位凸块,712:支腿,72:L型板体,721:连接板体,722:定位板体,723:卡槽,724:密封圈,8:铝合金扣盖,81:底板,82、83:插板,10:组角码A,11:组角码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如图2A至图2G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椽头玻璃连接结构,包括铝合金副框和铝合金压板,该铝合金副框与该椽头铝板3通过自攻自钻螺钉4连接,该铝合金副框与该铝合金压板通过不锈钢螺栓6连接,在该铝合金副框与该铝合金压板之间设置椽头玻璃1。

所述铝合金副框包括四个铝合金副框单元5,四个铝合金副框单元5通过四个组角码A10围接成方形框,一体成型的铝合金副框单元5包括固定部、围接部和限位部该固定部与椽头铝板通过自攻自钻螺钉4连接,该固定部连接该围接部,该围接部连接该限位部,该固定部包括T型槽,该围接部的两端部设有孔腔,该限位部与该围接部之间形成插槽。

如图2B、2C和2E所示,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方管体51,在该固定方管体51的前壁511上开设豁口512,该固定方管体的管腔与该豁口形成所述T型槽,该固定方管体51的后壁513与椽头铝板3通过自攻自钻螺钉4连接,在该豁口512两侧的该固定方管体51的前壁511的内壁面分别设置限位板514,该围接部包括围接方管体52,该固定方管体51的侧壁和该围接方管体52的侧壁固连,优选,该固定方管体51与该围接方管体52共用一个侧壁,该固定方管体51的管腔和该围接方管体52的管腔朝同一方向,该固定方管体51与该围接方管体52的后壁平齐,该围接方管体52的前壁521伸出该固定方管体51的前壁511,与该固定方管体51的侧壁相连的该围接方管体52的侧壁外延形成限位部,该限位部为一挡壁53,该挡壁53与该围接方管体52的前壁521形成所述插槽54。所述插槽54呈L形,该椽头玻璃1的外圈位于插槽54中,该椽头玻璃1的内壁面与围接方管体52的前壁511之间以及该椽头玻璃的侧壁与挡壁53之间的插槽54中分别设置垫块55。

固定方管体上开设豁口的设计使不锈钢螺栓6的安装从端口处滑进定位,操作简易、方便。四个铝合金副框单元通过相邻围接方管体之间插接组角码A而形成方形框,这样组装工艺便捷。

所述铝合金压板包括四个铝合金压板单元7,该四个铝合金压板单元7通过四个组角码B11围接呈方形框,如图2B、图2D和2F所示,一体成型的所述铝合金压板单元包括连接部和压紧部,该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通过不锈钢螺栓连接,该压紧部抵压在椽头玻璃的前壁面。

所述连接部包括U型板体71和L型板体72,该U型板体71的两侧壁的内壁面的相对位置设置限位凸块711,该L型板体72包括连接板体721和定位板体722,该U型板体71的一侧壁的端部与L型板体72的连接板体721的一端连接,L型板体72是由该U型板体71的一侧壁延伸折弯而成的,该L型板体72的定位板体722与该U型板体71的底壁711位于该连接板体721的两侧,该铝合金压板单元7与该铝合金副框单元5通过不锈钢螺栓6连接,该不锈钢螺栓6的头部位于固定方管体51的腔体中并位于两限位板514之间,两限位板514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该螺栓头部的对边宽度且小于该螺栓头部的对角宽度,防止拧紧螺母时螺栓打滑,该螺栓的螺杆经豁口512伸出,在该U型板体71的后壁上对应螺栓杆的位置开设通孔,该螺杆穿过通孔,通过螺母固定。

铝合金压板单元通过选用U型板体及在该U型板体的内侧壁上设置限位凸块,既可以作为组角块B的定位安装空间,也可作为不锈钢螺栓的操作安装空间,具备双层作用,而且开口设计减少了后期机械加工的工序,降低加工成本。

为了减少固定方管体和U型板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安装精度,所述U型板体71底壁的外壁面设置两个间隔的支腿712,该支腿712抵顶在所述固定方管体51的豁口512两侧的前壁511的外壁面。

所述L型板体72的定位板体722的内壁面上设置卡槽723,该卡槽723中安装密封圈724,该密封圈724抵压在椽头玻璃1的外壁面的外缘四周。

所述U型板体71的槽口端盖设铝合金扣盖8,如图2G所示,该铝合金扣盖8包括底板81,在该底板81的一侧面设置平行间隔的两插板82、83,在各插板82、83的自由端形成外凸的V状便于铝合金扣盖8的插入。

在所述U型板体的两限位凸块与该U型板体的槽口之间的侧壁面分别设置向该U型板体的槽底倾斜的凸起,两所述凸起对应抵顶在两所述插板上。该凸起呈外小内大的倒三角状,便于铝合金扣盖8的插入,并通过铝合金本身的弹性变形实现二者间的固定。

如图2G所示,铝合金扣盖8的底板81内端头距一插板82的尺寸L1小于底板81外端头距另一插板83的尺寸L2,这样即可遮挡铝合金压板与椽头铝板之间的间隙又可减小整体构造的总体尺寸,保证椽头玻璃有效的透光面积。

上下左右四个铝合金副框单元通过组角码A组装在一起,构成铝合金副框,上下左右四个铝合金压板单元通过组角块码B组装在一起,构成铝合金压板,将椽头玻璃1放到铝合金副框上,通过不锈钢螺栓将铝合金压板连接到铝合金副框上,压紧玻璃,构成椽头玻璃组件,通过自攻自钻螺钉将椽头玻璃组件固定到椽头铝板上,将上下左右四个铝合金扣盖扣到铝合金压板上完成安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