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裂保温一体化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8986发布日期:2019-09-29 16:07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裂保温一体化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抗裂保温一体化墙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组装式建筑正在慢慢的取代传统的建筑方式。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墙体板在适应新型建筑方法的同时,也逐渐的暴露出其自身的缺点。目前,社会上现有的墙体板均采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了保证墙体板整体的强度,钢筋在整体构成上占了一定的比重,导致墙体板材自身过于沉重,大吨位墙体板的制作给周转、运输和现场吊装均带来不少麻烦,提高制作和施工成本,另外大吨位的墙体板在施工现场吊装亦会带来更大的危险性。相邻墙体板之间连接后,仍然需要在外墙面再做额外的保温层,来消除冷热桥,虽然采用新型的建筑构想,但保温仍是传统的建筑方式,并未进行技术的突破。也很难适应现代高层结构,尤其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手工模具方式造成产量低、速度慢,基本上把现场模式搬进工厂,由于工人水平不等和责任心不够,很难达到精度要求。这对于百年大计的高层建筑来说,难以保证质量。另外,一种加气板由于材质本身酥脆,强度差,在用于高层时,会导致抗震能力极差,施工繁琐,运输及安装的破损率极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而且需二次保温,因此也增加了现场的工作量和时间,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很难普及。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抗裂保温一体化墙板,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裂保温一体化墙板,包括上层网片、下层网片、若干个人字拉筋和保温性材料,若干个所述人字拉筋均匀设置于所述上层网片和所述下层网片之间,且所述人字拉筋均与所述上层网片和所述下层网片连接,相邻所述人字拉筋之间均通过位于所述上层网片和所述下层网片之间的所述保温性材料连接,所述保温性材料的外部设有水泥保护层,且所述上层网片、所述下层网片、若干个所述人字拉筋和所述保温性材料均位于所述水泥保护层的内部,所述水泥保护层的两端均对称设有若干个依次贯穿所述上层网片和所述保温性材料且延伸至所述下层网片上的快装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网片和所述下层网片均为网格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人字拉筋为波浪形结构,且所述波浪形结构均为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性材料与所述人字拉筋平行设置,所述上层网片、所述下层网片、若干个所述人字拉筋和保温性材料组成主体板芯。

进一步的,所述快装螺母为十字形结构,且所述快装螺母的中心位置为同心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快装螺母预先安装于水泥保护层中,有效的为现场提供必要的安装点,增大墙板的安装范围,通过将上层网片、人字拉筋和下层网片的连接,便于提高墙板的稳定性,进而使得墙板的重量减轻,通过水泥保护层的设置,且上层网片和下层网片为水泥保护层提供有效的拉力,可有效防止水泥保护层的开裂现象,通过上层网片和下层网片之间以人字型桥架形式连接起来,使得以最小的钎丝导热来解决冷热桥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墙板起层和开裂问题,能够有效的延续墙体板的强度与保温性,安装方便,快捷,并且相邻板材的结合性更好,同时方便现场吊装,可有效降低建筑物整体的重量,制作过程中可有效减少人力,物力,降低社会能耗,安装完毕后,现场仅需要进行外墙面必要装饰工作,不需要再做保温层,大量减少现场垃圾,在现在重视环保的今天尤为重要,减少现场施工的后续工程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裂保温一体化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裂保温一体化墙板主视图之一;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裂保温一体化墙板侧视图之一;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裂保温一体化墙板主视图之二;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裂保温一体化墙板的侧视图之二;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裂保温一体化墙板俯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裂保温一体化墙板侧视图之三。

图中:

1、上层网片;2、人字拉筋;3、下层网片;4、保温性材料;5、水泥保护层;6、快装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裂保温一体化墙板。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抗裂保温一体化墙板,包括上层网片1、下层网片3、若干个人字拉筋2和保温性材料4,若干个所述人字拉筋2均匀设置于所述上层网片1和所述下层网片3之间,且所述人字拉筋2均与所述上层网片1和所述下层网片3连接,相邻所述人字拉筋2之间均通过位于所述上层网片1和所述下层网片3之间的所述保温性材料4连接,所述保温性材料4的外部设有水泥保护层5,且所述上层网片1、所述下层网片3、若干个所述人字拉筋2和所述保温性材料4均位于所述水泥保护层5的内部,所述水泥保护层5的两端均对称设有若干个依次贯穿所述上层网片1和所述保温性材料4且延伸至所述下层网片3上的快装螺母6。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快装螺母6预先安装于水泥保护层5中,有效的为现场提供必要的安装点,增大墙板的安装范围,通过将上层网片1、人字拉筋2和下层网片3的连接,便于提高墙板的稳定性,进而使得墙板的重量减轻,通过水泥保护层5的设置,且上层网片1和下层网片3为水泥保护层5提供有效的拉力,可有效防止水泥保护层5的开裂现象,通过上层网片1和下层网片3之间以人字型桥架形式连接起来,使得以最小的钎丝导热来解决冷热桥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墙板起层和开裂问题,能够有效的延续墙体板的强度与保温性,安装方便,快捷,并且相邻板材的结合性更好,同时方便现场吊装,可有效降低建筑物整体的重量,制作过程中可有效减少人力,物力,降低社会能耗,安装完毕后,现场仅需要进行外墙面必要装饰工作,不需要再做保温层,大量减少现场垃圾,在现在重视环保的今天尤为重要,减少现场施工的后续工程量。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上层网片1来说,所述上层网片1和所述下层网片3均为网格形结构。在实际使用时,所述上层网片1和下层网片3在墙板的外部留有三十至六十毫米。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人字拉筋2来说,所述人字拉筋2为波浪形结构,且所述波浪形结构均为三角形结构。

如图4、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保温性材料4来说,所述保温性材料4与所述人字拉筋2平行设置,所述上层网片1、所述下层网片3、若干个所述人字拉筋2和保温性材料4组成主体板芯。

如图4、5、6、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快装螺母6来说,所述快装螺母6为十字形结构,且所述快装螺母6的中心位置为同心圆结构。

制作流程:将上层网片1和下层网片3之间按照要求留有预定空间,将保温性材料4牢牢的夹在其中,多排人字拉筋2在横向方向将多片保温性材料4逐一固定住,人字拉筋2将上层网片1和下层网片3牢牢的连接到一起,同时将快装螺母6预先安装于水泥保护层5中,并将水泥保护层5浇筑在保温性材料4上,并将上层网片1和下层网片3包裹在水泥保护层5中,使整体结构有机的连接到一起,进而将两个墙板对接前,先把上层网片1和下层网片3的边缘外漏部分置于墙板中间,进而使上层网片1和下层网片3等边等宽,进而再把两块墙板对接,使两块墙板的接缝的网边重叠后在注入混凝土,两墙板的上层网片1和下层网片3对等拉扯,从而解决板材开裂的问题。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快装螺母6预先安装于水泥保护层5中,有效的为现场提供必要的安装点,增大墙板的安装范围,通过将上层网片1、人字拉筋2和下层网片3的连接,便于提高墙板的稳定性,进而使得墙板的重量减轻,通过水泥保护层5的设置,且上层网片1和下层网片3为水泥保护层5提供有效的拉力,可有效防止水泥保护层5的开裂现象,通过上层网片1和下层网片3之间以人字型桥架形式连接起来,使得以最小的钎丝导热来解决冷热桥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墙板起层和开裂问题,能够有效的延续墙体板的强度与保温性,安装方便,快捷,并且相邻板材的结合性更好,同时方便现场吊装,可有效降低建筑物整体的重量,制作过程中可有效减少人力,物力,降低社会能耗,安装完毕后,现场仅需要进行外墙面必要装饰工作,不需要再做保温层,大量减少现场垃圾,在现在重视环保的今天尤为重要,减少现场施工的后续工程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