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观众席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0924发布日期:2019-09-25 01:14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观众席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大体涉及可折叠观众席,且更具体地涉及可折叠观众席模块。



背景技术:

当前,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场地和场馆,常常需要将其用于多种不同规模的多种不同运动、娱乐等活动项目。以往,在室外场地,例如足球场、网球场等,常常使用固定的看台和观众席。固定观众席通过在水泥浇筑的台阶式看台上成排地设置塑料座椅而形成。然而在需要将该场地用作例如演唱会、运动会、露天电影院等场所时,固定的观众席导致观众与场地中心的距离不能调节,并且观众席的数量也不能改变,从而不但影响观众的观感,也不利于现场的管理。另外,为了降低风吹日晒对座椅的损坏造成的损失以及为了维修更换,这些固定观众席的座椅通常用硬质塑料制成,从而进一步降低观众的舒适度。该露天的固定观众席还往往因为天气原因,例如沙尘暴、酸雨、雨雪、冰雹等天气,需要大量的人力来进行清洁和打扫。此外,在室内场馆,例如室内体育馆,常常需要在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多种场地之间变换,与以上所述相似,固定的看台和观众席也不能适应观看这些不同的运动的需要。

因此,为了满足不同使用功能,场地和场馆需要可以灵活设置的观众席模块,从而能够方便、安全地为不同的活动项目提供所需的观众席,为观众提供舒适的观看体验,并且在不使用时能够收折成小的体积并且具有小的占地面积以方便运输和存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观众台模块,包括:中间承力框架,与中间承力框架可枢转地接合的前承力框架,与中间承力框架可枢转地接合的后承力框架,和安装至中间承力框架、前承力框架和后承力框架的的致动装置,用于致动该可折叠观众席模块在收折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转换,其中在可折叠观众席模块的收折状态,前承力框架和后承力框架转动至彼此平行且相对于中间承力框架垂直的位置从而可折叠观众席模块形成大致长方体形状,且其中在可折叠观众席模块的展开状态,前承力框架和后承力框架相对于中间承力框架转动至使得该前承力框架和后承力框架与中间承力框架大致在相同平面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承力框架包括:中间支撑架,与中间支撑架的底面可活动地连接以在与中间支撑架贴合的收折位置和与中间支撑架成角度的支撑位置之间转换的中间支柱,位于中间支撑架前部用于与前承力框架连接的前连接部,位于中间支撑架后部用于与后承力框架连接的后连接部,设置在中间支撑架上的至少一排席位台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支撑架包括彼此固定在一起的多根纵向条杆和多根横向条杆。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支柱为可伸缩杆,该可伸缩杆可在伸长长度和缩短长度之间调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席位台阶包括台阶调节机构,该台阶调节机构可将席位台阶调节至合适的角度位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承力框架还包括设置在席位台阶的一侧或者两侧的侧通道。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承力框架还包括设置在中间支撑架的底面的移动脚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承力框架包括:前支撑架,位于前支撑架后部的前配合安装部,和设置在前支撑架上的至少一排席位台阶,其中该前配合安装部用于枢转地连接至中间支撑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承力框架还包括前支柱。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支撑架包括彼此固定在一起的多根纵向条杆和多根横向条杆。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席位台阶包括台阶调节机构,该台阶调节机构可将席位台阶调节至合适的角度位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前承力框架还包括设置在席位台阶的一侧或者两侧的侧通道。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前承力框架还包括设置在前支撑架的底面的调节脚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后承力框架包括后支撑架,位于后支撑架前部的后配合安装部,与该后支撑架枢转地连接的后支柱,和设置在后支撑架上的席位台阶,其中该后配合安装部用于枢转地连接至中间支撑架,且其中该后支柱在与后支撑架贴合的收折位置和与后支撑架成角度的支撑位置之间转换。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后支撑架包括彼此固定在一起的多根纵向条杆和多根横向条杆。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后支柱为可伸缩杆,该可伸缩杆可在伸长长度和缩短长度之间调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席位台阶包括台阶调节机构,该台阶调节机构可将席位台阶调节至合适的角度位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后承力框架还包括设置在席位台阶的一侧或者两侧的侧通道。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致动装置包括液压致动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致动装置包括用于控制致动操作的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操作可折叠观众席模块使其从折叠状态转换成展开状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初步展开步骤,操作致动装置,将后承力模块缓慢向后倾转至部分展开的位置,后承力模块下方的后支柱在重力的作用下从与后承力模块的背面贴合的位置枢转打开至使得至少一组后支柱与地面接触;在中间展开步骤,操作致动装置,将前承力模块缓慢向前倾转至水平位置;在后程展开步骤,继续操作致动装置,以与地面接触的后支柱为支点将前承力模块,中间承力模块和后承力模块继续举升直到共同形成与地面成一定角度的平面,并且后承力模块的后支柱都与地面接触且基本垂直于地面;在调整步骤,放下前承力模块的前支柱和中间承力模块的中间支柱至与地面接触并基本垂直于地面。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现在将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并且在下面描述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处于收折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处于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的部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席位台阶调节机构和侧通道。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中使用的致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6-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的一个实施方式从折叠状态逐渐展开到展开状态的过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可折叠观众席模块

11 中间承力框架

110 中间支撑架

111 中间支柱

111a 横向加强杆

111b 纵向加强杆

111c 斜向加强杆

112 前连接部

113 后连接部

114 席位台阶

114a 座椅

114b 座椅踏板

116 侧通道

116a 侧通道踏板

117 侧护栏

118 移动脚轮

12 前承力框架

120 前配合安装部

121 前支撑架

122 前支柱

127 调节脚轮

13 后承力框架

130 后配合安装部

131 后支撑架

132 后支柱

139 后护栏

14 致动装置

140 液压致动器

141 致动器基座

142 致动器连接销轴

143 控制器

144 指示灯

145 急停按钮

146 前展开按钮

147 前收折按钮

148 后展开按钮

149 后收折按钮

15 台阶调节机构

150 台阶支撑件

151 滑道

152 锁紧手柄

16 通道调节机构

160 通道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提供以下描述,以助于对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全面理解。其包含各种特定的细节以助于该理解,但这些细节应当被视为仅是示范性的。相应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做出变化和改进。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对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

贯穿本申请文件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词语“包括”和“包含”以及词语的变型,例如“包括有”和“包含有”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而不意在(且不会)排除其他部件、特征或步骤。

结合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方面、实施例或示例所描述的特征、部件或特性将被理解为可应用于本文所描述的任意其他方面、实施例或示例,除非与其不兼容。

应当理解的是,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包含复数的指代,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其他规定。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表述“包含”和/或“可以包含”意在表示相对应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而非意在限制一个或多个功能、操作和/或元件的存在。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包含”和/或“具有”意在表示申请文件中公开的特性、数量、操作、元件和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因此,术语“包含”和/或“具有”应当被理解为,存在一个或多个其他特性、数量、操作、元件和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额外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表述“或”包含一起列举的词语的任意或所有的组合。例如,“A或B”可以包含A或者B,或可以包含A和B两者。

尽管可能使用例如“第1”、“第2”、“第一”和“第二”的表述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元件,但它们并未意于限定相对应的元件。例如,上述表述并未旨在限定相对应元件的顺序或重要性。上述表述仅用于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

当元件被提到为“连接”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时,这可以意味着其直接连接或耦合至其他元件,但应当理解的是,可能存在中间元件。可替代地,当元件被提到为“直接连接”或“直接耦合”另一元件时,应当理解的是,该两个元件之间不存在中间元件。

文中提到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中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含技术术语与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还应理解的是,术语(比如常用词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和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这样限定。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应当仅被认为是描述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对每个示范性实施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应当通常被认为可用于其他示范性实施例中类似的特征或方面。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的一个实施方式处于收折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的一个实施方式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处于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参见图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中间承力框架11,与中间承力框架11可枢转地接合的前承力框架12,以及与中间承力框架11可枢转地接合的后承力框架13,以及用于致动该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在收折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转换的致动装置14,其中在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的收折状态,前承力框架12和后承力框架13相对于中间承力框架11转动至彼此平行且大致与中间承力框架11垂直的位置从而整体形成大致长方体形状,且其中在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的展开状态,前承力框架12和后承力框架13相对于中间承力框架11转动至使得该前承力框架12和后承力框架13与中间承力框架11大致在相同平面内。该中间承力框架11可以与前承力框架12和后承力框架13铰接连接。为了向观众提供最佳的观赏体验以及为了适应不同的场地大小,需要在不同的活动场合提供不同斜度的观众席。在该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的展开状态,前承力框架12,后承力框架13与中间承力框架11可调节成使得其所大体共同位于的平面倾斜为与地面成不同角度,可选地在0度到40度之间。例如,为了适用于开会、演讲、足球比赛等活动的场所,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展开后的与地面之间的角度可选择为在0度到10度之间,优选为4至6度;为了适用于观看T台走秀、电影、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动的场所,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展开后的与地面之间的角度可选择为在5度到15度之间,优选为8至12度;并且为了适用于剧院演出、音乐会等活动的场所,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展开后的与地面之间的角度可选择为在15度到25度之间,优选为20至22度。根据需要,该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展开后的与地面之间的角度还可以是其它任何合适的角度。

继续参考图1-3,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的中间承力框架11包括中间支撑架110,与中间支撑架110的底面可活动地连接的中间支柱111,位于中间支撑架110前部的前连接部112,位于中间支撑架110后部的后连接部113,设置在中间支撑架110上的席位台阶114。中间承力框架11的中间支撑架110起到支撑整个中间承力框架11的作用。该席位台阶114还可设置有成排的座椅114a,位于座椅114a排前方的座椅踏板114b。此外,为了方便观众和工作人员等通过,可在席位台阶114的一侧或者两侧设置侧通道116。该侧通道116可以是通道踏板116a的形式。该中间承力框架11起到支撑中间席位台阶114以及可枢转地连接前承力框架12与后承力框架13的作用。可选地,为了方便对收折后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进行移动,可在中间支撑架110的底面设置脚轮118。

如图所示,中间承力框架11的中间支撑架110为彼此固定在一起的多根纵向和横向条杆的结构,其中横向为与座椅排平行的方向,而纵向为与该横向垂直的方向。可选地,该纵向条杆的长度与中间承力框架11的长度一致,而该横向条杆的长度与中间承力框架11的宽度一致。还可选地,该纵向条杆彼此间隔开均匀的距离,且该横向条杆也彼此间隔开均匀的距离,以使得载荷均匀地分布在该结构上。根据需要,中间支撑架110所包括的纵向条杆的数量可以选自2根以上的任何数量,通常优选为4-10根;且中间支撑架110所包括的纵向条杆的数量可以选自2根以上的任何数量,通常优选为4-6根。该纵向和横向条杆可以是横截面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多种形状的条杆,并且该纵向条杆和横向条杆可具有相同或者不同的横截面形状。该纵向和横向条杆可以通过铆接、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该纵向和横向条杆可以是任何能够承重的刚性材料,例如但不限于空心或实心钢条、铁条、铝合金条、硬木条等等。该横向条杆中的最前部条杆可以作为中间支撑架110的前连接部112,该横向条杆中的最后部条杆可以作为中间支撑架110的后连接部113,从而分别用于与前承力框架12和后承力框架13可折叠地连接而不再需要另外地设置单独的横梁113。该纵向条杆中最外两侧的条杆作为安装条杆,用于安装致动器和/或护栏等结构。在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被制造为大尺寸结构的情况下,为了提高中间承力框架11的中间支撑架110的强度,可以在纵向条杆和横向条杆上设置斜向条杆,以起到加固的作用。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理解,该中间承力框架11的中间支撑架110可以形成为整块板材的结构,其中该板材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承力框架12和后承力框架13铰接连接,或者其中在板材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用于与前承力框架12和后承力框架13铰接连接的单独的前连接部和后连接部;且其中该板材左和右两侧分别连接致动器和/或护栏,或者在板材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用于安装致动器和/或护栏的安装条杆。另外地,尽管图中未示出,仍可以理解,该中间承力框架11的中间支撑架110可以是多块板材无缝拼接或者间隔地拼接的结构。该中间支撑架110的表面还可涂覆有涂层,用于美观、防锈、防虫、防冻等目的。

继续参考图1-3,该中间承力框架11包括与中间支撑架110的底面可活动地连接的中间支柱111,其中该活动连接可以是铰接。在该实施方式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处于收折状态时,该中间支柱111相对于该中间支撑架110转动至与该中间支撑架110贴合的位置。在该实施方式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的完全展开状态,该中间支柱111相对于中间支撑架110转动至与该中间支撑架110成一定角度且与地面垂直的位置。中间支柱111与地面垂直时可提供对中间支撑架110的较佳支撑,且不容易发生前后倾倒的情况。尽管图中示出了5根中间支柱111,然而应理解可根据需要,设置数量为2根以上的中间支柱111,以较佳地提供支撑并保持平衡。优选地,中间支柱111的数量为2-8根。中间支柱111可设置为彼此平行地成排布置在同一平面,具有相等长度相等,彼此以基本相同的距离间隔开,并且可转动地连接至中间支撑架110的同一水平的位置处。该配置的中间支柱111可有利于在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展开时,平衡和稳定地支撑中间支撑架110,将负载均匀地分布在各中间支柱111上,并且在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收折时有利于中间支柱111尽可能地贴合中间支撑架110的背面,从而使得收折后的尺寸更小,外观更整齐,便于运输和储存。为了更好地支撑且避免位移和变形,可以在中间支柱111之间设置横向的加强杆。如图所示,该实施方式的中间支撑柱111在其上部和下部都设置有横向加强杆。根据需要,例如为了支撑更大尺寸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还可以设置多于一排的中间支柱111,例如两排、三排等。在具有两排或两排以上中间支柱的情况下,还可在前后布置的中间支柱之间设置纵向加强杆。该中间支柱111和横向加强杆可以是横截面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多种形状的条杆,并且该中间支柱111和横向加强杆可具有相同或者不同的横截面形状。该中间支柱111和横向加强杆可以通过铆接、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接合在一起,也可以通过卡合、螺栓连接等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接合在一起。为了进一步提高中间支柱111的强度,以适用于大尺寸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该中间支柱111上还可另外地设置斜向的加强杆。该中间支柱111和加强杆可以是任何能够承重的刚性材料,例如但不限于空心或实心的钢条、铁条、铝合金条、硬木条或者其组合等等。为了满足将可折叠观众席模块的展开状态调节至不同角度以适用于不同活动的观赏的需要,中间支柱111可以是可调节高度的。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该中间支柱111可配置成包括可伸缩杆,其中在中间支柱111伸长至较长长度时,将中间承力框架11支撑至较高高度,从而展开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相对于地面成较大角度;在中间支柱111收缩至较短长度时,将中间承力框架11支撑在较低高度,展开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相对于地面成较小角度。可在最长长度和最短长度之间调节可伸缩杆,从而调节中间支柱111的高度,进而将展开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在与地面不同的角度之间调节。在再另一实施方式中,中间承力框架11可包括延长件,该延长件用于在可折叠观众席模块处于展开状态时垫在中间支柱111下方,以将中间承力框架11支撑至较高的高度,从而展开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相对于地面成较大角度;在不使用延长件的情况下,中间承力框架11仅被中间支柱111支撑在较低高度,从而展开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相对于地面成较小角度。

尽管未示出,应理解,该中间支柱111还可以是整块板材的结构,该板材的顶端与中间支撑架110的底面可活动地连接,从而在收折状态,该整块板材的中间支撑柱相对于中间支撑架转动至与该中间支撑架贴合的位置;在完全展开状态,该整块板材的中间支撑柱相对于中间支撑架转动至与该中间支撑架成一定角度且与地面垂直的位置。该中间支柱111以及加强杆表面还可涂覆涂层,用于防锈、防虫、防冻等目的。该中间支柱111的表面还可涂覆有涂层,用于美观、防锈、防虫、防冻等目的。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的部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席位台阶调节机构和侧通道。

结合图1-3并且参考图4,在中间支撑架110上可设置有席位台阶114,该席位台阶114包括下台面,从下台面的后部竖直向上延伸的侧立面,和从该侧立面的顶部向后延伸的上台面。可选地,席位台阶114的侧立面与上台面和下台面分别可活动地连接。优选地,该席位台阶114的上台面的高度是可通过台阶调节机构15调节的。在该席位台阶114的上台面上可设置成排的座椅114a,该席位台阶114的下台面则可形成位于座椅114a排前方的座椅踏板114b。可以理解,该席位台阶114上可不设置座椅,以用于一些不需要座椅的场合,例如露天音乐节、观礼仪式等活动,让观众可以站在席位台阶114上观看;或者可在席位台阶114上设置可拆卸的座椅,以便于在需要搁置婴儿车、轮椅、行李箱等的情况下拆卸座椅留出合适空间。图中示出了在中间支撑架110上包括一排席位台阶114,在该席位台阶114的上台面上设置有一排7个座位的座椅114a,席位台阶114的下台面形成为座椅114a前方的座椅踏板114b。可选地,该席位台阶114上设置的座椅数量可以不限于7个,而可以是任何所需的数量。该座椅114a还可以设置成固定连接至席位台阶114,或者可拆卸地连接至席位台阶114。可选地,可在席位台阶114上设置以下至少一个:方凳,长条凳,低靠背座椅、高靠背座椅、可折叠靠背座椅、带扶手座椅、软包座椅或者其组合等等。该成排的凳或座椅可以是分别单独地制成然后被安装在席位台阶114上,也可以是一体形成并一起安装在席位台阶114上。考虑到节约成本和简化制造过程的因素,该凳或座椅可以通过吹塑或注塑等方式一体成型制成。为了让观众的体验更舒适,该座椅可以根据人体工学的原理设计制造,还可另外地包括例如可调椅背,高靠背,头靠,扶手,杯座,置物托架,泡沫或者记忆棉等材料的软包层等结构。为了更耐用和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该凳或座椅可以由铝合金,木材等材料制成。在席位台阶114的下台面上可设置防滑条,防滑脚垫,反光带等,以防止观众或工作人员在台阶上滑倒,更有利地保障安全。可选地,可根据需要在中间支撑架110上设置多于一排的席位台阶114。该席位台阶114的表面还可涂覆有涂层,用于美观、防锈、防虫、防冻等目的。

参考图4,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台阶调节机构15,用于将席位台阶114调节至合适的位置。该台阶调节机构15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席位台阶114的上台面的底面的台阶支撑件150,在中间支撑架110上表面上与台阶支撑件150对应地设置的滑道151,其中该台阶支撑件150的上端枢转连接至席位台阶114的上台面,且该台阶支撑件150的下端可前后滑动地配合至所述滑道151。可选地,可在台阶支撑件150的下端与滑道151接合处设置锁紧手柄152,用于将台阶支撑件150的下端固定至滑道151,避免其产生不必要的滑动。为了平衡的目的,可在席位台阶114下方的两侧设置两个台阶支撑件150,也可等间距地设置更多的台阶支撑件150。在调节席位台阶114时,在席位台阶114的上台面或者座椅114a为前高后低的情况下,松开锁紧手柄152,将台阶支撑件150沿着滑道151向前移动合适距离以调平上台面,然后紧固锁紧手柄152;在席位台阶114的上台面或者座椅114a为前低后高的情况下,松开锁紧手柄152,将台阶支撑件150沿着滑道151向后移动合适距离以调平上台面,然后紧固锁紧手柄152。另外,还可根据观众的需要以及考虑到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的倾斜度而调节该台阶调节机构15。应理解,台阶调节机构可以是其它任何合适的机构,例如弹簧结构,液压杆结构,电动升降结构或者其组合等。

参考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观众席模块还可包括设置在席位台阶的一侧或者两侧的侧通道116。该侧通道116可以是与中间支撑架110的平面基本平行或共面的平面,或者是台阶。优选地,该侧通道116包括至少一个侧通道踏板116a,该侧通道踏板116a被设置成可在与中间支撑架110的平面基本平行的平面状态与台阶状态之间调节。根据需要,可以将该侧通道116调节成与中间支撑架110的平面基本平行或共面的平面,以便于让婴儿车、轮椅等通过;还可以将该侧通道116调节成适当高度的台阶,以方便观众行走通过。侧通道116的调节可通过通道调节机构16实现。在该实施方式中,通道调节机构16包括设置在通道侧通道踏板116a下方的四连杆平行机构形式的通道支撑件160,该通道支撑件16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通道踏板116a和中间支撑架110枢转连接。当通道支撑件160向前枢转至贴合中间支撑架110时,通道踏板116a被调节至与中间支撑架110的平面基本平行或共面的状态;当通道支撑件160向后枢转至竖直位置时,通道踏板116a被调节至台阶状态。可选地,该通道可调节机构16可包括锁定件,用于在通道踏板116a被调节至合适的位置时锁定该通道支撑件160,以避免其产生不必要的位移。应理解,通道调节机构不限于所示的形式,还可以是其他任何合适的机构,例如弹簧结构,液压杆结构,电动升降结构或者其组合等等。

另外,如图1-2所示,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还可包括设置在中间承力框架11的中间支撑架110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侧的安装条杆上的中间侧护栏117。通过安装中间侧护栏117,可保护观众和工作人员在可折叠观众席上通过时的安全,以及在观众和工作人员通过时提供引导和支撑。可选地,该中间侧护栏117为可拆卸地安装至中间支撑架110。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在中间承力框架11的席位台阶的下台面和/或上台面上设置横向护栏,以分隔前后排观众以及方便观众和工作人员把扶。

参考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可包括设置在中间承力框架11的底面的脚轮118,用于在可折叠观众席模块处于收折状态时方便推动该收折的观众席模块。如图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中间承力框架11的中间支撑架110的底面设置有四个脚轮118,该脚轮118分布在该中间支撑架110的四个角附近,从而保证可稳定,轻松和顺滑地推动折叠后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该脚轮118可以是全向脚轮,以有利于在任意方向推动收折状态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在用于木地板、地毯、草坪等地面时,为了保护地面避免划痕,该脚轮118还可以是尼龙脚轮、聚氨酯脚轮、橡胶脚轮等。根据需要,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设置更多或者更少的脚轮,例如在较小尺寸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中可设置两个脚轮,而在较大尺寸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中可设置6个、8个甚至更多的脚轮。应理解,根据需要,也可以选择使用固定脚轮。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中使用的致动装置的示意图。

参考图1-3和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还括致动装置14,用于驱动该前承力框架12和后承力框架13相对于中间承力框架11展开与收折。如图所示,致动装置14为液压致动器140,包括致动安装基座141和与该致动安装基座141可操作地接合的致动器连接销轴142,其中该致动安装基座141设置在中间承力框架11的安装条杆上,且该致动器连接销轴142设置在前承力框架12和后承力框架13的安装条杆上。当致动器连接销轴142从致动安装基座141延伸时,与该致动连接销轴142固定的前承力框架12或后承力框架13展开;当致动器连接销轴142相对于致动安装基座141收缩时,与该致动连接销轴142固定的前承力框架12或后承力框架13收折。可选地,在前承力框架12与中间承力框架11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液压致动器140,并且在后承力框架13与中间承力框架11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液压致动器140,以更有效和更稳定地操作该前承力框架12和后承力框架13的收折和展开。该液压致动器140能够在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处于收折状态时稳固地保持该收折状态,也就是说将前承力框架12和后承力框架13保持大体垂直于中间承力框架11而折叠,不会因为移动、推动、碰撞等原因散开;以及能够在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处于展开状态时,稳固地保持该展开状态,也就是说保持前承力框架12、后承力框架13与中间承力框架11大体形成一个平面,不会因为观众等人员在上面的走动、碰撞等原因发生相对移动。优选地,该液压致动器140还可在打开和收折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时,使得该打开或收折的动作以适当缓慢的速度进行,避免因为动作过快造成对构件的损坏和对周围人员的惊吓。可选地,如图所示,致动装置14还包括与该液压致动器140通信地连接的控制器143,该控制器143上设置有指示灯144、急停按钮145、前展开按钮146、前收折按钮147、后展开按钮148和后收折按钮149。可选地,该控制器143可与液压致动器140有线通信连接或者无线通信连接。在致动装置14的操作过程例如可以是:当致动装置14处于可操作状态时,控制器143指示灯144点亮发出绿光;按下后展开按钮148可操作液压致动器140将后承力框架13展开,按下前展开按钮146可操作液压致动器140将前承力框架12展开,在展开过程中指示灯144闪烁绿光;在展开完成后指示灯144显示黄光;按下前收折按钮147,可操作液压致动器140将前承力框架12收折,按下后收折按钮149可将后承力框架13收折,在收折过程中指示灯144闪烁黄光;收折完成后指示灯144显示绿光;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例如发现有人或物品位于承力框架下方或者位于席位台阶114上,可按下急停按钮145,可操作液压致动器140停止动作,将前承力框架12和后承力框架13保持在该位置不动,此时指示灯144闪烁红光。根据需要,致动装置14还可以以与此不同的顺序进行操作。此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致动装置14的控制器143还可以被配置成另外的形式,例如设置多个的指示灯来分别指示不同操作状态,设置单个展开按钮用于同时操作前承力框架和后承力框架的展开,设置液晶显示屏幕或者触屏用于以图形或文字显示不同的操作状态,将该控制器设计成应用软件以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进行操作等等。通过使用包括控制器的致动装置,可以实现仅由一个操作人员即可安全,方便且高效地收折和展开可折叠观众席模块的目的。可选地,除了液压致动器以外,该致动装置还可以被配置成使用其他任何合适的致动机构,例如电机-滚珠丝杆驱动机构、气压致动器、螺杆致动器或者其组合等等。应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致动装置14还可以不包括控制器,而仅通过操作者手动地进行操作。这种通过操作者手动操作的致动方式可以用于尺寸较小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

接下来,参考图1-2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的前承力框架12进行说明。如图所示,该实施方式的前承力框架12包括前支撑架121,位于前支撑架121后部的前配合安装部120,设置在前支撑架121上的席位台阶114,其中该前配合安装部120用于可活动地连接至中间支撑架110上的前连接部1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前承力框架12还可包括与该前支撑架121可活动地连接的前支柱122,该前支柱122可设置在前支撑架121的靠后位置,用于在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处于展开位置时支撑该前支撑架121。该前承力框架12的前支撑架121,席位台阶114,和前支柱122与以上关于中间支撑架110所描述的相似,可参照上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根据需要,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小尺寸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中可不设置前支柱,在大尺寸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中可设置多组不同高度前支柱用于稳定地支撑前承力框架。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前承力框架12还可包括台阶调节机构,侧通道,侧护栏等结构,可参照以上关于中间承力框架11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另外,尽管图中未示出,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前承力框架12还可包括设置在前支撑架121前端的前护栏,以方便在前排的观众把扶。

此外,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前承力框架12还可包括设置在前支撑架121的底面的调节脚轮127,方便在展开前承力框架12时前后滑动将前承力框架12调节至合适的角度和位置。如图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两个调节脚轮127,分别位于前支撑架121的底面的靠前部分的两侧附近,以便于平滑地起到调节作用。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根据需要,还可使用更少或更多的调节脚轮127。可选地,调节脚轮127可以是固定脚轮,仅在前后方向上进行调节。应理解,调节脚轮127也可以是全向脚轮。

接下来,参考图1-2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的后承力框架13进行说明。如图所示,该实施方式的后承力框架13包括后支撑架131,位于后支撑架131前部的后配合安装部130,与该后支撑架131可活动地连接的后支柱132,设置在后支撑架131上的席位台阶114,其中该后配合安装部130用于可活动地连接至中间支撑架110上的后连接部113,且其中该后支柱132用于在可折叠观众席模块1处于展开位置时支撑该后支撑架131。该后承力框架13的后支撑架131,席位台阶114,和后支柱132与以上关于中间支撑架110所描述的相似,可参照上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根据需要,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小尺寸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中可仅设置一组后支柱,在大尺寸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中可设置多组不同高度后支柱用于稳定地支撑后承力框架。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后承力框架13还可包括台阶调节机构,侧通道,侧护栏等结构,可参照以上关于中间承力框架11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另外,后承力框架13还可包括设置在后支撑架131后端的后护栏,以更有利于保证后排观众的安全。

还参照图1和2,该方案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的前承力框架12和后承力框架13的尺寸基本一致并且分别设置三排席位台阶。该席位台阶被布置成使得在可折叠观众席模块处于收折状态时,该前承力框架12与后承力框架13上的席位台阶彼此配合,从而使得前承力框架12的席位台阶的下台面对应后承力框架13的席位台阶的上台面,且前承力框架12的席位台阶的上台面对应后承力框架13的席位台阶的下台面。在席位台阶上设置有座椅的实施方式中,在可折叠观众席模块处于收折状态时,前承力框架12的席位台阶上的座椅对应后承力框架13的席位台阶的下台面,并且前承力框架12的席位台阶的下台面对应后承力框架13的席位台阶的座椅。应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在前承力框架12和后承力框架13上设置少于三排或者多于三排的席位台阶,其中前承力框架12和后承力框架13上的席位台阶的排数一致,以保持前后的平衡。参见图2,当处于展开状态时,在前承力框架12,中间承力框架11,后承力框架13上的支柱的高度从前至后逐渐加长,使得前承力框架12,中间承力框架11和后承力框架13形成基本相对于地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的平面。另外,尽管在图中示出了前承力框架12,中间承力框架11,后承力框架13的席位台阶上所安装的座椅都是一致的,然而应理解,可在席位台阶上以多种方式设置凳或座椅。例如,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可在前承力框架12的席位台阶上设置更宽大的软包座椅作为VIP席位,在中间承力框架11的席位台阶上设置带靠背硬包座椅作为普通席位,在后承力框架13的席位台阶上设置长条凳作为特惠席位;还例如在再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可在左边席位台阶上设置蓝色座椅,在右边席位台阶上设置红色座椅以区分单双号等等。此外,还可在任一承力框架上设置用于安装顶棚的顶棚支架,以在户外使用该可折叠观众坐席模块时支起遮棚,为观众遮阳或避雨,从而提供更好的观赏体验。

图6-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的一个实施方式从折叠状态逐渐展开到展开状态的过程的示意图。

现将参考附图1-2以及6-8,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的展开过程进行说明。首先在准备步骤将处于收折状态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如图1所示);接着在初步展开步骤操作致动装置,将后承力模块缓慢向后倾转至部分展开的位置,后承力模块下方的后支柱在重力的作用下从与后承力模块的背面贴合的位置枢转打开至使得至少一组后支柱与地面接触(如图6所示);接下来在中间展开步骤,操作致动装置,将前承力模块缓慢向前倾转至水平位置(如图7所示);接着在后程展开步骤,继续操作致动装置,以与地面接触的后支柱为支点将前承力模块,中间承力模块和后承力模块继续举升直到共同形成与地面成一定角度的平面,并且后承力模块的后支柱都与地面接触且基本垂直于地面(如图8所示);然后在调整步骤,放下前承力模块的前支柱和中间承力模块的中间支柱至与地面接触并基本垂直于地面(如图2所示)。可以理解,在调整步骤之后,还可进行调节席位台阶,调节侧通道板,安装护栏,安装遮棚等的工作。另外,根据需要,可在初步展开步骤之后,包括调节后支柱的长度的步骤,和/或在调整步骤之后,包括调节前支柱和中间支柱的长度的步骤。

在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可折叠观众席模块进行收折的过程,以与上述展开过程相反的步骤进行即可。

虽然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在其中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而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理解这里通过示例的方式提供了附图和说明书,以有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且不应构成对其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