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安装幕墙用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6611发布日期:2019-10-15 18:05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安装幕墙用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更具地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安装幕墙用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指用工厂预制的构件在建筑场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安装施工方便、工程进度快,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发展快速,应用越来越广泛。当装配式建筑主体装配完成后,接下来需要安装幕墙,幕墙是建筑物不承重的外墙护围,通常由面板(例如玻璃)和后面的支撑结构(例如钢结构梁柱)组成。现有的安装幕墙的方式为在已完工的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边沿预埋钢块件,利用电焊焊接支撑架,从而实现外墙钢结构梁柱的安装,然后在此基础上安装玻璃等面板,此方法施工强度大,高空作业风险高,并且施工速度慢,不符合装配式建筑施工方便及工程进度快的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号为ZL201720283514.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名称为“建筑幕墙预埋装配式连接组件”的专利,该连接组件包括:预埋板、预埋螺套、连接螺杆、悬撑套管、连接法兰、Z型板、支撑杆、驳接件、防松垫板、插槽、整平底板和活动套管,通过预埋的螺纹套与连接螺杆的螺纹连接从而实现将支撑结构与墙体主体的连接。但是该连接组件只加强了支撑结构与墙体主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连接,而在竖直方向上并未进行进一步的加固处理。

目前涉及幕墙安装过程中支撑结构与墙体主体连接的稳定性问题,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安装幕墙用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通过在支撑结构与墙体主体的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分别设置预埋连接件,可以大大加强支撑结构与墙体主体连接的稳固性,使得幕墙安装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安装幕墙用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使与支撑组件相连接的转安件从预制楼板的横向和竖向两个方向与预埋组件相连接,使转安件从横向和竖向两个方向承受拉力,有效提高了支撑组件与预制楼板连接的稳定性,使得安装于支撑组件上的幕墙更牢靠和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装配式建筑安装幕墙用连接组件,包括预埋组件、与建筑幕墙连接的支撑组件和转安件;所述预埋组件包括预埋板件和布设在预埋板件上的多个横向和竖向的预埋螺套;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立柱、两根立柱接口之间过渡用的套芯、连接螺杆和紧固螺母;所述转安件包括均为L形的横向转安板件和竖向转安板件,横向转安板件用于连接预埋板件上的横向预埋螺套和立柱,竖向转安板件用于连接预埋板件上的竖向预埋螺套和横向转安板件,横向转安板件、竖向转安板件和横向预埋螺套之间通过连接螺杆固定连接,竖向转安板件和竖向预埋螺套之间通过连接螺杆固定连接,横向转安板件和立柱之间通过连接螺杆与紧固螺母的配合固定连接,所述立柱、套芯、横向转安板件和竖向转安板件上均设有用于穿插连接螺杆的通孔;该连接组件通过设置横向预埋螺套和竖向预埋螺套,使与立柱相连接的横向转安板件从预制楼板的横向和竖向两个方向承受拉力,防止横向转安板件与横向预埋螺套之间的连接螺杆脱落,有效提高了立柱与预制楼板连接的稳固性,使得安装于立柱上的幕墙更牢靠和更加安全,相比于传统焊接立柱的方式,通过螺纹连接的安装方式更快捷、更牢靠。

进一步的,所述预埋板件包括均为L形的第一预埋板件和第二预埋板件,横向预埋螺套和竖向预埋螺套分别布设在第二预埋板件上,横向预埋螺套和竖向预埋螺套分别与第一预埋板件可拆卸连接,L形的第一预埋板件和第二预埋板件能够从横向和竖向提高预埋板件的受力强度,横向预埋螺套和竖向预埋螺套分别与第一预埋板件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预埋板件上布设有两个横向预埋螺套和两个竖向预埋螺套,能够有效提高立柱安装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预埋螺套和竖向预埋螺套分别与第二预埋板件一体成型设置,横向预埋螺套和竖向预埋螺套的端部分别设有外螺纹,横向预埋螺套和竖向预埋螺套分别与第一预埋板件通过在外螺纹处安装紧固螺母配合连接,横向预埋螺套和竖向预埋螺套与第一预埋板件的紧固螺母配合连接方式,便于安装,且比焊接等方式承受拉力更大,使预埋螺套不易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转安板件与横向转安板件的连接端设置的用于穿插连接螺杆的通孔为键槽形,使竖向转安板件位置可调动,扩大了安装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安装幕墙用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通过设置横向预埋螺套和竖向预埋螺套,使与立柱相连接的横向转安板件从预制楼板的横向和竖向两个方向承受拉力,有效提高了立柱与预制楼板连接的稳固性,使得安装于立柱上的幕墙更牢靠和更加安全,相比于传统焊接立柱的方式,通过螺纹连接的安装方式更快捷、更牢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预埋组件,11-预埋板件,111-第一预埋板件,112-第二预埋板件,12-预埋螺套,121-横向预埋螺套,122-竖向预埋螺套,2-支撑组件,21-立柱,22-套芯,23-连接螺杆,24-紧固螺母,25-通孔,3-转安件,31-横向转安板件,32-竖向转安板件,4-预制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横”、“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一种装配式建筑安装幕墙用连接组件,包括预埋组件1、与建筑幕墙连接的支撑组件2和转安件3,所述预埋组件1包括预埋板件11和布设在预埋板件11上的多个横向和竖向的预埋螺套12,预埋板件11包括均为L形的第一预埋板件111和第二预埋板件112,横向预埋螺套121和竖向预埋螺套122分别布设在第二预埋板件112上,横向预埋螺套121和竖向预埋螺套122分别与第一预埋板件111可拆卸连接,L形的第一预埋板件111和第二预埋板件112能够从横向和竖向提高预埋板件11的受力强度,横向预埋螺套121和竖向预埋螺套122分别与第一预埋板件111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立柱21、两根立柱21接口之间过渡用的套芯22、连接螺杆23和紧固螺母24;所述转安件3包括均为L形的横向转安板件31和竖向转安板件32,横向转安板件31用于连接预埋板件11上的横向预埋螺套121和立柱21,竖向转安板件32用于连接预埋板件11上的竖向预埋螺套122和横向转安板件31,横向转安板件31、竖向转安板件32和横向预埋螺套121之间通过连接螺杆23固定连接,竖向转安板件32和竖向预埋螺套122之间通过连接螺杆23固定连接,横向转安板件31和立柱21之间通过连接螺杆23与紧固螺母24的配合固定连接,所述立柱21、套芯22、横向转安板件31和竖向转安板件32上均设有用于穿插连接螺杆23的通孔25;该连接组件通过设置横向预埋螺套121和竖向预埋螺套122,使与立柱21相连接的横向转安板件31从预制楼板4的横向和竖向两个方向承受拉力,有效提高了立柱21与预制楼板4连接的稳固性,使得安装于立柱21上的幕墙更牢靠和更加安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埋板件112上布设有两个横向预埋螺套121和两个竖向预埋螺套122,能够有效提高立柱21安装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预埋螺套121和竖向预埋螺套122分别与第二预埋板件112一体成型设置,横向预埋螺套121和竖向预埋螺套122的端部分别设有外螺纹,横向预埋螺套121和竖向预埋螺套122分别与第一预埋板件111通过在外螺纹处安装紧固螺母24配合连接,横向预埋螺套121和竖向预埋螺套122与第一预埋板件111的紧固螺母24配合连接方式,便于安装,且比焊接等方式承受拉力更大,使预埋螺套12不易脱落。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转安板件32与横向转安板件31的连接端设置的用于穿插连接螺杆23的通孔25为键槽形,使竖向转安板件32位置可调动,扩大了安装范围。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第一预埋板件111、第二预埋板件112、横向预埋螺套121和竖向预埋螺套122组合安装并预埋于预制楼板4中,安装立柱21时,立柱21的端部插入套芯22,立柱21的两侧安装对称的两个横向转安板件31,横向转安板件31、立柱21和套芯22之间通过连接螺杆23与紧固螺母24的配合固定连接,竖向转安板件32与预埋板件11上的竖向预埋螺套122通过连接螺柱固定连接,横向转安板件31、竖向转安板件32和横向预埋螺套121之间通过连接螺杆23固定连接;该连接组件通过设置横向预埋螺套121和竖向预埋螺套122,使与立柱21相连接的横向转安板件31从预制楼板4的横向和竖向两个方向承受拉力,有效提高了立柱21与预制楼板4连接稳固性,使得安装于立柱21上的幕墙更牢靠和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