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石灰添加剂综合稳定基层二次拌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2555发布日期:2019-11-06 00:3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泥石灰添加剂综合稳定基层二次拌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石灰稳定土拌合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泥石灰添加剂综合稳定基层二次拌合装置。



背景技术:

被一定程度盐化或碱化的土称为盐渍土,我国盐渍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含有硫酸盐的盐渍土随温度变化而发生体积变化,会引起地表松胀或公路路基、路面变形破坏,给交通运营和后期的养护维修带来很大的困扰,造成很大的经济浪费。

综合稳定土是同时用水泥和石灰稳定某种土得到的混合料的简称,在道路工程中广泛使用。

现有各类稳定土拌合装置搅拌的均匀性差是行业内长期存在的问题,并且大多数拌合装置将骨料与水泥直接进行拌合,既不能对不同骨料进行不同程度的拌合改良,也不能保证对物料进行均匀拌合。如何根据具体不同骨料实施均匀搅拌并且改良,对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水泥石灰添加剂综合稳定基层二次拌合装置,首先通过干拌将物料进行充分均匀的搅拌,然后通过第一次拌合对盐渍土进行化学改良,最后加入水泥进行拌合提高综合稳定土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泥石灰添加剂综合稳定基层二次拌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拌仓,第一拌合仓和第二拌合仓,所述干拌仓,第一拌合仓和第二拌合仓的一端上方设有入料口、另一端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干拌仓,第一拌合仓和第二拌合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干拌仓的出料口下方设置第一拌合仓的入料口,所述第一拌合仓出料口的下方设置第二拌合仓的入料口;所述干拌仓上方设有入料传送带,所述入料传送带一端设置在所述干拌仓入料口上方、另一端上方设有骨料缓存斗,所述入料传送带中部上方设有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一端,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另一端上方设有石灰缓存斗,所述第二传送才的另一端上方设有添加剂缓存斗;所述干拌仓通过管道连接有除尘器,所述第一拌合仓和第二拌合仓通过水管连接有水箱,所述第二拌合仓入料口上方设有水泥缓存斗,所述第二拌合仓的出料口下方设有出料传送带,所述出料传送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拌合仓的出料口下方,所述出料传送带另一端设有出料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首先通过干拌将物料进行充分均匀的搅拌,然后通过第一次拌合对盐渍土进行化学改良,最后加入水泥进行拌合提高综合稳定土的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水泥石灰添加剂综合稳定基层二次拌合装置,设有干拌仓7,干拌仓7入料口出设有入料传送带2,入料传送带2的一端设置在干拌仓7入料口上方,入料传送带2的另一端上方设置骨料缓存斗1,石灰缓存斗3下方通过第一传动带4将石灰输送到入料传送带2,添加剂缓存斗5下方通过第二传动带6将添加剂输送到入料传送带2。骨料、石灰、添加剂由缓存斗进行添加,可以通过调节各个缓存斗出料口的大小来调节剂量的多少,然后统一由传送带送进干拌仓7,在干拌仓7内进行干搅拌,干拌仓7内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干拌仓7上部设有除尘管道15,除尘管道15连接除尘机16。

干拌仓7的出料口下方设有第一拌合仓8的入料口,第一拌合仓8出料口下方设有第二拌合仓9的入料口,第一拌合仓8和第二拌合仓9上部分别通过水管13连接有水箱14,以便在拌合过程中根据需要添加水。第二拌合仓9的入料口上方设有水泥缓存斗12。

此装置首先将不同物料按比例传送至干拌仓7内进行搅拌,通过干拌后的物料混合更加均匀,然后进行第一次拌合,第一次拌合将盐渍土、石灰、添加剂和水进行拌合来达到化学改良的目的,之后加入水泥进行第二次拌合,通过一次干拌、一次化学改良拌合及一次水泥拌合,来最大限度提高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基层的性能。

第二拌合仓9下方设有出料传送带10,出料传送带10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拌合仓9出料口下方,出料传送带10的另一端设有出料斗11,出料斗11装满后进行更换。

相比较其他大多数稳定土拌合设备,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多次搅拌,在各个搅拌仓之间没有使用输送带进行物料的传输,直接将前一个搅拌仓的出料口与后一个搅拌仓的入料口相连,省去传输步骤,既减少了设备,便于安装维护,也缩短了拌合后综合稳定基层传送的时间,减少对综合稳定基层性能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