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厂房阳角护墙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4961发布日期:2020-02-11 09:27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撞厂房阳角护墙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厂房阳角护墙管,尤其涉及一种防撞厂房阳角护墙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厂房施工建造过程中,为加快一些临时使用的厂房的建造速度,常常采用运输组装方便的钢结构厂房,钢结构厂房具有建造快速,成本低廉,强度良好等优点,固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是钢结构厂房的阳角较为尖锐,故常常需要在钢结构厂房的阳角处包裹彩钢或者塑料包边。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105680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阳角复合板,其呈l型,从外往里依次包括彼此通过粘胶方式相连接的衬面层、保温层和衬底层。阳角复合板作为成品,可直接安装使用,提高施工效率,阳角复合板可以任意变形或延伸,可折成任意直线角度,用于特殊造型,还可折成曲面造型。

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厂房所在厂区内的大型货车和机械车辆较多,而钢结构厂房的阳角处缺少警示标志,虽然其上包裹有彩钢或者塑料包边,但钢结构厂房仍存在较大的受撞击风险,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撞厂房阳角护墙管,具有减少钢结构厂房受撞击风险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撞厂房阳角护墙管,包括钢管本体,所述钢管本体垂直插入设置在阳角周沿的地面内,将形成阳角的两个厂房侧面分别命名为一级阳角面和二级阳角面,所述钢管本体设置有两个且以阳角的角平分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所述钢管本体表面间隔设置有红色的警示条纹,所述警示条纹之间形成有空白条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管本体的设置可以对厂房的阳角处起到保护作用,减少车辆对厂房阳角处形成直接撞击,以对厂房结构起到保护作用。在驾驶员的驾驶过程中,红色的警示条纹可以对驾驶员起到警示作用,使得驾驶员可以预先做出避让措施,减少车辆对厂房形成撞击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管本体位于地面外部分的长度为1.2至1.5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型货车和机械车辆的驾驶座位置一般较高,导致驾驶员的视线起点位置较高,钢管本体地面外的长度设置为1.2至1.5米,一方面可以使得驾驶员易于观察到警示条纹,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钢管本体长度过长而产生结构失稳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管本体内灌注有混凝土并形成混凝土内芯,所述钢管本体位于地面内部分的长度为钢管本体总长的1/2至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钢管本体与地面内部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钢管本体本身的抗弯强度较高,本体内灌注混凝土可以提高钢管自身的强度和刚度,有效提高钢管本体的抗压强度,减少钢管本体受到车辆撞击时发生断裂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管本体的外径为150至200毫米,所述钢管本体的壁厚为钢管外径的1/40至1/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高钢管本体的抗弯强度,减少钢管本体受到车辆撞击时发生弯折的情况,较大的外径也可使得警示条纹的可见程度增大,有效提高其警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一级阳角面外侧的钢管本体中心处至一级阳角面表面的距离为200至300毫米,位于所述一级阳角面外侧的钢管本体中心处至二级阳角面的距离为其中心处至一级阳角面表面的距离的1/3至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管本体与厂房外侧之间存在有足够的预留间隙,在钢管本体受到车辆撞击时,钢管本体在发生形变的同时不易与厂房之间发生碰撞,提高了厂房的受保护程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护墙管还包括有若干圆心角为90°的弧形的保险环,所述保险环两端设有套设在钢管本体外且与钢管本体表面贴合的环形抱箍,所述环形抱箍的宽度与空白条纹的宽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险环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对厂房阳角处进行保护,环形抱箍用于实现保险环在钢管本体上的固定,环形抱箍可以套设在空白条纹处并与空白条纹所在的位置重合,不容易对警示条纹产生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险环远离阳角的一面贴合设置有缓冲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橡胶垫的设置可以对车辆撞击时产生的撞击力进行吸收,进一步提高保险环和钢管本体的防撞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管本体顶部安装有红外距离感应器,所述钢管本体顶部安装有蜂鸣器,所述一级阳角面上安装有与红外距离感应器和蜂鸣器电链接的plc控制器和电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厂房阳角处于驾驶员的视野盲区时,钢管本体上的警示条纹容易失去警示作用。红外距离感应器可以感应车辆与钢管本体之间的距离,当该距离达到预设的临界危险距离时,红外距离感应器向plc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随后,plc控制器向蜂鸣器发送信号并使得蜂鸣器启动并产生警报声,提醒驾驶员即将相撞应及时改变路线。当车辆与钢管本体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预设的安全距离时,红外距离感应器向plc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随后,plc控制器向蜂鸣器发送信号并使得蜂鸣器关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钢管本体和警示条纹的设置,能够起到对车辆驾驶员起到警示作用从而减少车辆撞击厂房情况发生的效果;

2.通过保险环的设置,能够起到进一步提高对厂房阳角保护程度的效果;

3.通过红外距离感应器、蜂鸣器和plc控制器的设置,能够起到进一步提高对驾驶员的警示作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护墙管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护墙管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厂房;11、一级阳角面;111、plc控制器;112、电池;12、二级阳角面;2、钢管本体;21、警示条纹;22、空白条纹;23、混凝土内芯;24、红外距离感应器;25、蜂鸣器;3、保险环;31、环形抱箍;32、缓冲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撞厂房1(参照图1)阳角护墙管,包括钢管本体2,钢管本体2插入设置在厂房1阳角周沿的地面内,将形成厂房1阳角的两个厂房1的侧面分别命名为一级阳角面11和二级阳角面12,本实施例中,钢管本体2在一级阳角面11(参照图1)和二级阳角面12(参照图1)一侧各设置有一个,且两个钢管本体2以厂房1阳角的角平分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钢管本体2的设置可以对厂房1的阳角处起到保护作用,减少车辆对厂房1的阳角处形成直接撞击。钢管本体2表面间隔设置有红色的警示条纹21,警示条纹21之间形成有空白条纹22,警示条纹21的设置可以对大型货车和机械车辆的驾驶员起到警示作用,令驾驶员预先做出避让措施,减少车辆对厂房1形成撞击的可能性。钢管本体2顶部安装有红外距离感应器24,钢管本体2顶部安装有蜂鸣器25,一级阳角面11上安装有与红外距离感应器24和蜂鸣器25电链接的plc控制器111和电池112。

参照图2,在护墙管的实际实用过程中,由于大型货车和机械车辆的驾驶座高度一般较高,从而使得驾驶员的视线起点位置较高,钢管本体2地面外的长度设置为1.2米至1.5米,本实施例中,钢管本体2地面外的长度为1.5米,可以让钢管本体2及时出现在驾驶员的事业范围内,并使得钢管本体2表面的警示条纹21对驾驶员起到警示作用。同时,钢管本体2长度的设置也可以减少因钢管本体2长度过长而产生结构失稳的情况。为使得钢管本体2和地面内部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钢管本体2长度的1/2至2/3埋设在地面内,本实施例中,钢管本体2长度的1/2埋设在地面内。

参照图3,在钢管本体2内部灌注混凝土并在钢管本体2内部形成混凝土内芯23,混凝土内芯23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钢管本体2自身的强度和刚度,从而有效提高钢管本体2的抗压强度。为进一步提高钢管本体2的抗弯强度,减少钢管本体2受到车辆撞击时发生弯折的情况,将钢管本体2的外径设置为150至200毫米,钢管本体2的壁厚设置为钢管本体2外径的1/40至1/20,本实施例中,钢管本体2的外径为150毫米,钢管本体2的壁厚为钢管本体2外径的1/30,即5毫米,可以有效提高钢管本体2的抗撞击强度。同时,较大的外径也可使得警示条纹21的可见程度增大,有效提高其警示作用。

参照图2,在钢管本体2受到大型货车和机械车辆的撞击时,钢管本体2容易发生形变,为使得钢管本体2在发生形变后不与厂房1之间发生碰撞,提高厂房1的受保护程度,需要在钢管本体2和厂房1外侧之间设有足够的预留间隙。由于两个钢管本体2对称设置,故以一级阳角面11外侧的钢管本体2为例,钢管本体2中心处至一级阳角面11表面的距离为200至300毫米,钢管本体2中心处至二级阳角面12表面的距离为钢管本体2中心处至一级阳角面11表面距离的1/3至1/2,本实施例中,钢管本体2中心处至一级阳角面11表面的距离为200毫米,钢管本体2中心处至二级阳角面12表面的距离为钢管本体2中心处至一级阳角面11表面距离的1/2,即100毫米。

参照图2,为进一步提高钢管本体2对厂房1阳角的保护程度,两个钢管本体2上还套设有若干圆心角为90°的弧形的保险环3,保险环3的两端形成有与钢管本体2表面贴合的环形抱箍31以实现保险环3在钢管本体2上的固定。环形抱箍31的宽度与钢管本体2上空白条纹22的宽度相同,环形抱箍31套设在钢管本体2上时可以恰好与空白条纹22所在的位置重合,使得环形抱箍31不易对警示条纹21产生影响。保险环3远离阳角的一面贴合设置有缓冲橡胶垫32,缓冲橡胶垫32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对车辆撞击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吸收,进一步提高保险环3和钢管本体2的防撞性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驾驶员驾驶大型货车或者机械车辆行驶在厂房1区域时,钢管本体2一方面可以减少车辆直接撞击厂房1的可能性,对厂房1起到保护作用。钢管本体2上的警示条纹21可以提醒驾驶员提前避让,减少撞击发生的可能性。

当厂房1阳角处于驾驶员的视野盲区时,钢管本体2上的警示条纹21容易失去警示作用。红外距离感应器24可以感应车辆与钢管本体2之间的距离,当该距离达到预设的临界危险距离时,红外距离感应器24向plc控制器111发送控制信号,随后,plc控制器111向蜂鸣器25发送信号并使得蜂鸣器25启动并产生警报声,提醒驾驶员即将相撞应及时改变路线。当车辆与钢管本体2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预设的安全距离时,红外距离感应器24向plc控制器111发送控制信号,随后,plc控制器111向蜂鸣器25发送信号并使得蜂鸣器25关闭。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