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2586发布日期:2019-11-01 20:54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楼板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很多楼层建好后,客户会根据现有的楼程情况,进行对现有的房屋改造,特别是隔层设计,有隔木板的,也有隔相应的水泥板的,但是初建的楼板与后增加的楼板强度以及抗压能力都存在不同的区别,特别是针对后补的楼板,其强度、抗压能力,都较为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得新增楼板强度高且抗压能力强的楼板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楼板结构,包括楼板及梁柱,楼板内设有面筋和底筋,梁柱内设有加强套,面筋和底筋于楼板的厚度方向上依次排布,楼板一端与梁柱侧面抵触,面筋和底筋的一端均由楼板的侧端伸出并插入梁柱均与加强套连接,梁柱上设有呈L状的加强角钢,加强角钢由与梁柱的侧壁抵触的第一角板及与楼板的底面抵触的第二角板构成,第一角板上设有连接第一角板和梁柱的螺栓,第二角板上设有连接第二角板和楼板的栓钉,楼板侧端设有若干防滑凸起,梁柱上与楼板侧端的连接处开有若干防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楼板内设有若干面筋和底筋对楼板进行加强,面筋和底筋由楼板的侧端伸出并由梁柱的侧壁插入并与加强套连接,从而使得梁柱与楼板连接,进而使得楼板与梁柱更为一体,继而增大了楼板的抗压能力;加强角钢将梁柱和楼板连接,使得楼板承受的压载力被梁柱分担,进一步增强了楼板的抗压能力;螺栓与栓钉将楼板、加强角钢与梁柱连接的更为牢固,从而增大了楼板的抗压能力;楼板的侧端与梁柱的侧壁抵触,即若干防滑凸起与若干防滑孔配合抵触,通过楼板与梁柱连接时的挤压力作用在防滑凸起上,从而使得防滑凸起插入防滑孔,进而在防滑凸起和防护孔的配合下,楼板和梁柱的摩擦力大大增强,进而使得楼板和梁柱连接更为牢固,从而使得梁柱和楼板更为一体,进一步增大了楼板的抗压能力。

进一步的,楼板内设有于面筋长度方向上排布的若干第一加强筋,若干加强筋均与面筋垂直并连接,楼板内还设有于底筋的长度方向上排布的若干第二加强筋,若干第二加强筋均与底筋垂直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楼板内若干第一加强筋与若干面筋纵横交错,若干第二加强筋与若干底筋纵横交错,从而使得楼板的强度大大增强,而且楼板的抗压能力大大提升;若干面筋、底筋插入梁柱,若干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分别对面筋和底筋有远离梁柱的拉力,而且面筋和底筋均与加强套连接,加强套对于面筋和底筋有远离楼板的拉力,进而使得楼板和梁柱紧紧连接,进一步加大了楼板的抗压能力。

进一步的,防滑凸起呈三角锥状,防滑孔呈半球状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锥状的防滑凸起和半球状的防滑孔配合,进一步增大了楼板与梁柱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楼板与梁柱连接的更为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使得新增楼板强度高且抗压能力强的楼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楼板1及梁柱2,楼板1内设有面筋3和底筋4,梁柱2内设有加强套5,面筋3和底筋4于楼板1的厚度方向上依次排布,楼板1一端与梁柱2侧面抵触,面筋3和底筋4的一端均由楼板1的侧端伸出并插入梁柱2均与加强套5连接,梁柱2上设有呈L状的加强角钢6,加强角钢6由与梁柱2的侧壁抵触的第一角板7及与楼板1的底面抵触的第二角板8构成,第一角板7上设有连接第一角板7和梁柱2的螺栓9,第二角板8上设有连接第二角板8和楼板1的栓钉10,所述楼板1侧端设有若干防滑凸起11,梁柱2上与楼板1侧端的连接处开有若干防滑孔12。

楼板1内设有若干面筋3和底筋4对楼板1进行加强,面筋3和底筋4由楼板1的侧端伸出并由梁柱2的侧壁插入并与加强套5连接,从而使得梁柱2与楼板1连接,进而使得楼板1与梁柱2更为一体,继而增大了楼板1的抗压能力;加强角钢6将梁柱2和楼板1连接,使得楼板1承受的压载力被梁柱2分担,进一步增强了楼板1的抗压能力;螺栓9与栓钉10将楼板1、加强角钢6与梁柱2连接的更为牢固,从而增大了楼板1的抗压能力;楼板1的侧端与梁柱2的侧壁抵触,即若干防滑凸起11与若干防滑孔12配合抵触,通过楼板1与梁柱2连接时的挤压力作用在防滑凸起11上,从而使得防滑凸起11插入防滑孔12,进而在防滑凸起11和防护孔的配合下,楼板1和梁柱2的摩擦力大大增强,进而使得楼板1和梁柱2连接更为牢固,从而使得梁柱2和楼板1更为一体,进一步增大了楼板1的抗压能力。

楼板1内设有于面筋3长度方向上排布的若干第一加强筋13,若干加强筋均与面筋3垂直并连接,楼板1内还设有于底筋4的长度方向上排布的若干第二加强筋14,若干第二加强筋14均与底筋4垂直并连接。

楼板1内若干第一加强筋13与若干面筋3纵横交错,若干第二加强筋14与若干底筋4纵横交错,从而使得楼板1的强度大大增强,而且楼板1的抗压能力大大提升;若干面筋3、底筋4插入梁柱2,若干第一加强筋13和第二加强筋14分别对面筋3和底筋4有远离梁柱2的拉力,而且面筋3和底筋4均与加强套5连接,加强套5对于面筋3和底筋4有远离楼板1的拉力,进而使得楼板1和梁柱2紧紧连接,进一步加大了楼板1的抗压能力。

防滑凸起11呈三角锥状,防滑孔12呈半球状状;三角锥状的防滑凸起11和半球状的防滑孔12配合,进一步增大了楼板1与梁柱2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楼板1与梁柱2连接的更为牢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