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微晶石干挂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60844发布日期:2019-12-31 16:0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微晶石干挂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微晶石干挂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复合微晶石为一种新型材料,其结合了玻化砖和微晶玻璃板材的优点,无放射性、不吸污性和耐候性。在装饰墙面施工中,复合微晶石普遍使用背栓固定于焊接的基层龙骨上的方式进行安装,此种方式背栓时复合微晶石容易损坏,施工工艺较多,时间和经济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复合微晶石干挂面板。所述复合微晶石干挂面板具有拆装方便、各个结构之间连接不仅隐蔽而且灵活牢固,大大的增加了施工效率。节约了安装时间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微晶石干挂面板,包括混凝土墙结构,所述混凝土墙结构的内部设置有钢龙骨支架,所述钢龙骨支架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出混凝土墙结构的外壁,所述混凝土墙结构的外部通过钢龙骨支架固定连接钢龙骨框架,所述钢龙骨框架与混凝土墙结构之间设置有防腐棉垫,所述防腐棉垫还填充并充满钢龙骨框架所在的整个平面,所述钢龙骨框架远离混凝土墙结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翘板,所述翘板上活动安装有干挂面板,所述干挂面板上开设有与翘板相匹配的插槽,所述干挂面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相互匹配的开槽,所述干挂面板和钢龙骨框架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干挂面板和钢龙骨框架之间通过锁紧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锁紧螺栓螺纹连接螺纹孔。

优选的,其中位于干挂面板顶部的开槽靠近左端开设,而位于干挂面板底部的开槽则靠近右端开设,顶部所述开槽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卡块,底部所述开槽上开设有与限位卡块相匹配的限位卡槽,所述螺纹孔开设在顶部所述开槽和钢龙骨框架上。

优选的,所述翘板的右端为水平设置,所述翘板的左端向左上方倾斜并插入插槽内,所述翘板的左端上翘角度为30度,所述翘板左端部分插入插槽内深度至少为三分之二。

优选的,所述钢龙骨框架呈网格状结构,所述钢龙骨框架的网格大小与干挂面板的大小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拆装方便、各个结构之间连接不仅隐蔽而且灵活牢固,大大的增加了施工效率。节约了安装时间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干挂面板组合示意图。

图中标号:1混凝土墙结构、2钢龙骨支架、3钢龙骨框架、4防腐棉垫、5翘板、6干挂面板、7插槽、8开槽、9螺纹孔、10锁紧螺栓、11限位卡块、12限位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微晶石干挂面板,包括混凝土墙结构1,所述混凝土墙结构1的内部设置有钢龙骨支架2,所述钢龙骨支架2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出混凝土墙结构1的外壁,所述混凝土墙结构1的外部通过钢龙骨支架2固定连接钢龙骨框架3,所述钢龙骨框架3与混凝土墙结构1之间设置有防腐棉垫4,所述防腐棉垫4还填充并充满钢龙骨框架3所在的整个平面,所述钢龙骨框架3远离混凝土墙结构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翘板5,所述翘板5上活动安装有干挂面板6,所述钢龙骨框架3呈网格状结构,所述钢龙骨框架3的网格大小与干挂面板6的大小相等,所述干挂面板6上开设有与翘板5相匹配的插槽7,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翘板5的右端为水平设置,所述翘板5的左端向左上方倾斜并插入插槽7内,所述翘板5的左端上翘角度为30度,所述翘板5左端部分插入插槽7内深度至少为三分之二,所述干挂面板6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相互匹配的开槽8,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位于干挂面板6顶部的开槽8靠近左端开设,而位于干挂面板6底部的开槽8则靠近右端开设,顶部所述开槽8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卡块11,底部所述开槽8上开设有与限位卡块11相匹配的限位卡槽12,所述螺纹孔9开设在顶部所述开槽8和钢龙骨框架3上,所述干挂面板6和钢龙骨框架3上均开设有螺纹孔9,所述干挂面板6和钢龙骨框架3之间通过锁紧螺栓10固定连接,所述锁紧螺栓10螺纹连接螺纹孔9。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方便安装,而且防腐棉垫4可以有效的对钢龙骨支架2和钢龙骨框架3起到很好的防腐作用,通过插槽7可以很方便的将干挂面板6挂在翘板5上,而且上翘的翘板5也能够防止干挂面板6脱落,然后通过锁紧螺栓10可以进一步的对干挂面板6进行固定,上下两个相邻干挂面板6之间通过限位卡块11和限位卡槽12可以起到相互限制和固定的作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