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踢脚线,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踢脚线。
背景技术:
踢脚线主要用于室内装饰,常见材料为塑料、木材、瓷砖等,这些材质踢脚线安装时粉尘多,受环境因素影响易变形。也有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的踢脚线,也避免受潮变形问题。但是以往的金属踢脚线安装时需要先做木基层,然后再用玻璃胶把成型好的u型金属踢脚线粘连在做好的木基层上面,这种工艺做出的金属踢脚线,工艺繁琐需要专业的木工和金属焊接工,如果遇到潮湿的环境很容易导致里面的木基层发霉、腐烂、变形。公开号为cn204252490u的中国专利设计出一种易安装的承插式免基层钢塑复合彩色踢脚线型材组件,其通过在踢脚线面板的背面贴合插片,而在待装饰墙体安装卡扣,以插接的方式连接踢脚线与墙体。该方案虽然可避免使用木基层而产生的腐烂变形问题,但是踢脚线面板需要贴合插片,生产工艺变得复杂,同时仍然需要在墙体安装长条卡扣,在墙体存在高低不平表面时,踢脚线会产生难以插入卡扣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金属踢脚线,解决不利用基层或者卡扣等辅助部件难以安装的问题,对墙面和地面平整度要求降低,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节约安装成本。可通过更换盖条的颜色搭配,改变风格,达到使用最优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金属踢脚线,包括条形金属本体,所述条形金属本体的上侧设有第一翻边,所述条形金属本体的下侧设有第二翻边,所述条形金属本体上在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之间设有由所述条形金属本体弯折构成的安装支撑槽,所述安装支撑槽的长度方向为所述条形金属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安装支撑槽的底面为平面,所述金属踢脚线安装于墙体时所述安装支撑槽的底面紧贴所述墙体。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撑槽的底面设有矩形孔,所述安装支撑槽的上侧壁设有由所述矩形孔的上边沿向内开设的第一v型口,所述安装支撑槽的下侧壁设有由所述矩形孔的下边沿向内开设的第二v型口,所述第一v型口和第二v型口上下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撑槽内设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侧设有上卡边,所述底板的下侧设有下卡边,所述上卡边与下卡边之间构成卡槽,所述卡槽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卡槽的底部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上卡边和下卡边的前边侧设有相对的凸缘。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设有纵向条孔。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踢脚线包括盖条,所述盖条嵌合于所述安装支撑槽。
进一步的,所述盖条的两侧设有嵌合侧壁,所述嵌合侧壁与所述安装支撑槽的侧壁设有相匹配的凸棱和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翻边的末端设有向内回转翻折的第三翻边,所述第二翻边的末端设有向内回转翻折的第四翻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由条形金属本体弯折构成的安装支撑槽一方面提供了一个用于固定的金属踢脚线与墙体的安装面,即安装支撑槽的底面为安装面,利用底面紧贴墙体的安装方式可由钢钉直接固定于墙体,不需要其他辅助材料;安装时,可直接将金属踢脚线按在墙体表面调节水平,轻松达到安装水平,避免了卡扣式的踢脚线,在卡扣安装时为水平状态,而扣入踢脚线面板时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扣入到位而造成踢脚线整体的不水平;安装支撑槽底面内矩形孔既可以用来作为安装组件与墙体连接处(安装组件通过矩形孔的两侧压紧安装支撑槽底面,钢钉或螺钉通过矩形孔与墙面连接),又可以在安装的时候结合安装支撑槽的侧壁的第一和第二v型口用来做阳角拐弯,安装支撑槽的设置提高了条形金属本体的强度,安装支撑槽的侧壁对安装支撑槽两侧的条形金属本体表面构成了支撑,可避免使用中的受力变形;安装支撑槽内的安装组件可放置led灯带等,扩展了踢脚线的应用;条形金属本体可以为不锈钢,但不限于不锈钢,包括彩色烤漆钢板/覆膜钢板铝型材等,安装支撑槽配合盖条的设置,盖条可做抛光处理或者改变盖条的颜色搭配,达到装饰空间最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金属踢脚线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金属踢脚线背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金属踢脚线展平后形状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金属踢脚线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安装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4金属踢脚线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的金属踢脚线如图1所示,包括条形金属本体1,条形金属本体1的上侧设有第一翻边2,条形金属本体1的下侧设有第二翻边3,第一翻边2和第二翻边3均与条形金属本体1的前侧呈90度。为了增强第一翻2边和第二翻边3的强度,第一翻边2的末端设有向内回转翻折的第三翻边2a,第二翻边3的末端设有向内回转翻折的第四翻边3a。条形金属本体1上在第一翻边2和第二翻边3之间设有由条形金属本体1弯折构成的安装支撑槽4,该安装支撑槽4为方槽。安装支撑槽3的长度方向为条形金属本体1的长度方向,安装支撑槽4的底面4a为平面,安装支撑槽3的深度与第一翻边2、第二翻边3的宽度相当,金属踢脚线安装于墙体时,将安装支撑槽4的底面4a紧贴墙体,通过钢钉在安装支撑槽4的底面4a打入墙体即可完成安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的金属踢脚线如图2所示,包括条形金属本体1,条形金属本体1的上侧设有第一翻边2,条形金属本体1的下侧设有第二翻边3,第一翻边2和第二翻边3均与条形金属本体1的前侧呈90度。为了增强第一翻2边和第二翻边3的强度,第一翻边2的末端设有向内回转翻折的第三翻边2a,第二翻边3的末端设有向内回转翻折的第四翻边3a。条形金属本体1上在第一翻边2和第二翻边3之间设有由条形金属本体1弯折构成的安装支撑槽4,该安装支撑槽4为方槽。安装支撑槽3的长度方向为条形金属本体1的长度方向,安装支撑槽4的底面4a为平面,安装支撑槽3的深度与第一翻边2、第二翻边3的宽度相当。安装支撑槽4的底面4a设有矩形孔4b,矩形孔4b的高度与安装支撑槽4的底面4a的宽度相当。安装支撑槽4的上侧壁设有由矩形孔4b的上边沿向内开设的第一v型口4c,安装支撑槽4的下侧壁设有由矩形孔4b的下边沿向内开设的第二v型口4d,第一v型口4c和第二v型口4d上下对称设置。当整个金属踢脚线未进行弯折加工,处于金属板状态时请结合图3所示,矩形孔4b与第一v型口4c和第二v型口4d构成的是一个六边形孔10。安装支撑槽4内可在每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个如图5所示的安装组件5,安装组件5包括底板5a,底板5a的上侧设有上卡边5b,底板5a的下侧设有下卡边5c。上卡边5a与下卡边5c之间构成卡槽6,卡槽6的开口宽度小于卡槽6的底部宽度。金属踢脚线安装于墙体时,将安装支撑槽4的底面4a紧贴墙体,安装组件5放置在矩形孔4b的对应位置,底板5a两侧压紧矩形孔4b两侧,钢钉或螺钉在透过安装组件5并经过矩形孔4b打入墙体即可完成安装,避免了在踢脚线上另外开设孔洞。当需要踢脚线进行拐角安装时,可通过沿矩形孔4b竖直对称轴方向弯折,相应的第一翻边2和第二翻边3做一个v型切割即可方便的做到美观工整的转角,便于加工安装。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的金属踢脚线如图4所示,包括条形金属本体1,条形金属本体1的上侧设有第一翻边2,条形金属本体1的下侧设有第二翻边3,第一翻边2和第二翻边3均与条形金属本体1的前侧呈90度。条形金属本体1上在第一翻边2和第二翻边3之间设有由条形金属本体1弯折构成的安装支撑槽4,该安装支撑槽4为方槽。安装支撑槽4的长度方向为条形金属本体1的长度方向,安装支撑槽4的底面4a为平面,安装支撑槽4的深度与第一翻边2、第二翻边3的宽度相当。安装支撑槽4内可在每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个如图5所示的安装组件5,安装组件5包括底板5a,底板5a的上侧设有上卡边5b,底板5a的下侧设有下卡边5c。上卡边5a与下卡边5c之间构成卡槽6,卡槽6的开口宽度小于卡槽6的底部宽度。底板5a设有纵向条孔5d,上卡边5b和下卡边5c的前边侧设有相对的凸缘5e。led灯带等则可嵌设在卡槽6内进行固定,安装支撑槽4内嵌合有盖条7,盖条7的表面与位于安装支撑槽4两侧的条形金属本体1表面齐平,盖条7的两侧为嵌合侧壁7a,嵌合侧壁7插入安装支撑槽4即可。金属踢脚线安装于墙体时,将安装支撑槽4的底面4a紧贴墙体,通过钢钉在安装组件5的底板5a上透过安装支撑槽4的底面4a打入墙体即可完成安装。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涉及的金属踢脚线如图6所示,包括条形金属本体1,条形金属本体1的上侧设有第一翻边2,条形金属本体1的下侧设有第二翻边3,第一翻边2和第二翻边3均与条形金属本体1的前侧呈90度。条形金属本体1上在第一翻边2和第二翻边3之间设有由条形金属本体1弯折构成的安装支撑槽4,该安装支撑槽4为方槽。安装支撑槽4的长度方向为条形金属本体1的长度方向,安装支撑槽4的底面4a为平面,安装支撑槽4的深度与第一翻边2、第二翻边3的宽度相当。安装支撑槽4内可在每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个如图5所示的安装组件5,安装组件5包括底板5a,底板5a的上侧设有上卡边5b,底板5a的下侧设有下卡边5c。上卡边5a与下卡边5c之间构成卡槽6,卡槽6的开口宽度小于卡槽6的底部宽度。底板5a设有纵向条孔5d,上卡边5b和下卡边5c的前边侧设有相对的凸缘5e。led灯带等则可嵌设在卡槽6内进行固定,安装支撑槽4内嵌合有盖条7,盖条7的表面与位于安装支撑槽4两侧的条形金属本体1表面齐平,盖条7的两侧为嵌合侧壁7a,嵌合侧壁7a与安装支撑槽4的侧壁设有相匹配的凸棱8和凹槽9。图4所示的为安装支撑槽4的侧壁设有凹槽9,嵌合侧壁7a设有凸棱8,此为一种设置,应当指出的是,也可以设置为安装支撑槽4的侧壁设有凸棱,相应的嵌合侧壁7a设有凹槽,嵌合侧壁7a插入安装支撑槽4,通过凸棱8和凹槽9的配合卡合使盖板7在安装支撑槽4内更为稳定。金属踢脚线安装于墙体时,将安装支撑槽4的底面4a紧贴墙体,通过钢钉在安装组件5的底板5a上透过安装支撑槽4的底面4a打入墙体即可完成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