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踢脚线及加工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78061发布日期:2019-05-28 20:30阅读:17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踢脚线及加工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材及加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踢脚线及加工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踢脚线是装修时用的专用词语。在居室设计中,阴角线、腰线、踢脚线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它们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踢脚线的另一个作用是它的保护功能。踢脚线,顾名思义就是脚踢得着的墙面区域,所以较易受到冲击。做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踢脚线除了它本身的保护墙面的功能之外,在家居美观的比重上也占有相当比例。它是地面的轮廓线,视线经常会很自然地落在上面。

踢脚线中的有实木踢脚线,效果较好,但是由于环境温度湿度变化会产生起拱的现象,即踢脚线与墙壁之间由于安装时过于紧密导致的后期膨胀。

在公开号为cn103015689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固定支架与踢脚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底板、由所述底板前侧的中部朝外凸起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凸起的端部向两侧延伸形成一对挡块,所述连接部端部的挡块可弹性形变,所述踢脚线的后表面具有朝外凸起的一对连接件,所述一对连接件凸起的端部相向延伸形成一对可弹性形变的挡块,所述固定支架、所述踢脚线相连接时,所述连接部插入在所述一对连接件之间,所述连接部上的挡块的后表面、所述连接件上的挡块的前表面相抵触。该方案中虽然采用弹性结构,但是依旧无法保证踢脚线与墙体紧密抵接,容易出现缝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踢脚线及加工制造方法,避免踢脚线与墙体之间出现缝隙。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踢脚线,包括本体,本体顶部内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本体底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槽;

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分别插接固定有剖面相互镜像对称的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一卡接块相互垂直的基板和垂板,垂板两侧设置有鳍片,基板顶端外侧设置有弹性片。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顶端外侧设置有圆弧抹角。

进一步地,所述鳍片向基板侧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内侧设置有抵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槽底部设置有安装扣,安装扣与本体之间围设有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开口处开设有锥形凹口。

一种踢脚线加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剖面为矩形的本体加工出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

步骤s2:将本体加工出卡槽;

步骤s3:将本体加工出抵接槽;

步骤s4:通过注塑工艺加工出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

步骤s5:将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分别插入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将第一安装槽开口处加工出锥形凹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块插入第一安装槽后,其外边缘与本体表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与本体表面颜色相同。

本发明的收益效果是:

1、避免踢脚线与墙体之间出现缝隙,将本体固定于墙面之后,第一安装槽卡接固定的第一卡接块与墙面抵接,即使因为温度湿度变化导致本体尺寸发生变化,基板顶端外侧设置的弹性片依旧能够抵接墙面。

2、开槽过程中避免本体产生裂痕,将剖面为矩形的本体加工出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开口的宽度小于垂板两侧设置的鳍片的间距,之后将本体先后加工出卡槽和抵接槽,可以保证在加工卡槽时候本体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述踢脚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第一卡接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第二卡接块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第一卡接块与第一安装槽装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踢脚线加工制造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发明为:

一种踢脚线,包括本体1,本体1顶部内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1,本体1底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5;

第一安装槽11和第二安装槽15分别插接固定有剖面相互镜像对称的第一卡接块2和第二卡接块3,第一卡接块2相互垂直的基板21和垂板22,垂板22两侧设置有鳍片23,基板21顶端外侧设置有弹性片24。

优选地,本体1顶端外侧设置有圆弧抹角16。

优选地,鳍片23向基板21侧倾斜。

优选地,本体1内侧设置有抵接槽12。

优选地,抵接槽12底部设置有安装扣13,安装扣13与本体1之间围设有卡槽14。

优选地,第一安装槽11开口处开设有锥形凹口17。

一种踢脚线加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剖面为矩形的本体1加工出第一安装槽11和第二安装槽15;

步骤s2:将本体1加工出卡槽14;

步骤s3:将本体1加工出抵接槽12;

步骤s4:通过注塑工艺加工出第一卡接块2和第二卡接块3;

步骤s5:将第一卡接块2和第二卡接块3分别插入第一安装槽11和第二安装槽15内

优选地,步骤s1中,将第一安装槽11开口处加工出锥形凹口17。

优选地,第一卡接块2插入第一安装槽11后,其外边缘与本体1表面平齐。

优选地,第一卡接块2和第二卡接块3与本体1表面颜色相同。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首先将剖面为矩形的本体1加工出第一安装槽11和第二安装槽15,开口的宽度小于垂板22两侧设置的鳍片23的间距,之后将本体1先后加工出卡槽14和抵接槽12,可以保证在加工卡槽14时候本体1的结构强度。

将本体1固定于墙面之后,第一安装槽11卡接固定的第一卡接块2与墙面抵接,即使因为温度湿度变化导致本体1尺寸发生变化,基板21顶端外侧设置的弹性片24依旧能够抵接墙面。

上述操作中,相比较传统方式,避免踢脚线与墙体之间出现缝隙,而且加工工艺简单,开槽过程中避免本体产生裂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