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及其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凝土框架连接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2775发布日期:2019-06-22 00:56阅读:95来源:国知局
含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及其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凝土框架连接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构件,具体是屈曲约束支撑与混凝土梁柱的锚固连接体系。



背景技术:

屈曲约束支撑(buckling-restrainedbraces,brb)是一种新型的耗能元件,隶属于金属阻尼器的范畴。其利用了金属材料良好的性能,在受拉和受压时均能达到屈服而不发生屈曲,且抗压与抗拉强度较为接近,滞回性能优良。与普通支撑受压易发生屈曲而导致结构失稳不同的是,屈曲约束支撑会通过发生屈服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减少地震对主体结构的反应,使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阶段。同时在风荷载及罕遇地震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与普通支撑一样,可提供足够的抗侧刚度,降低结构的振动。目前,屈曲约束支撑已经在建筑结构中广泛使用。

屈曲约束支撑一般是应用在钢框架结构当中,目前,很多混凝土框架结构当中也设置了屈曲约束支撑,或者将屈曲约束支撑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当中。

带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因具有抗震性能、施工简便和节约原材料等优越性能正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其中屈曲约束支撑与混凝土框架的连接节点在整个结构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适当的刚度,足够的转动能力,能够合理的传递剪力和弯矩,同时还要容易制作和施工简便,好的节点要符合“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

目前已经有很多的节点形式,比如钢筋锚固节点,预应力钢棒节点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为屈曲约束支撑与混凝土框架结构提供一种受力性能良好的焊钉(或者剪力键)钢板锚固连接节点形式。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钢板锚固连接节点,包括整体锚固钢板、柱筋笼、梁筋笼和若干核心区钢板桶。所述梁筋笼的一端垂直伸入柱筋笼内,所述柱筋笼和梁筋笼交叉的地方为核心部分p1。所述核心部分p1的柱筋笼外表面嵌套有若干核心区钢板桶,所述核心区钢板桶为金属框。所述整体锚固钢板的板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整体锚固钢板相邻的两个边分别嵌入柱筋笼和梁筋笼,使得所述整体锚固钢板的一个角嵌入核心部分p1,所述整体锚固钢板嵌入柱筋笼、梁筋笼和核心部分p1的部分为板面p2,外露的部分为板面p3。所述板面p2上均匀安装有若干抗剪件,所述抗剪件与整体锚固钢板的板面垂直。

含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及其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凝土框架连接体系,包括矩形混凝土框架、左屈曲约束支撑、右屈曲约束支撑、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ⅰ、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ⅱ和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ⅲ。

所述矩形混凝土框架包括上梁、下梁、左柱和右柱。所述上梁的中间处设置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ⅰ,所述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ⅰ设置有整体锚固钢板ⅰ。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的上端嵌入上梁,下端外露。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与上梁相交的区域为核心部分p4。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嵌入上梁的板面上均匀安装有若干抗剪件ⅰ,所述抗剪件ⅰ与整体锚固钢板ⅰ的板面垂直,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的外露部分为板面p5。

所述左柱与下梁的交叉处安装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ⅱ,所述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ⅱ包括若干核心区钢板桶和整体锚固钢板ⅱ。所述下梁筋笼的左端垂直伸入左柱筋笼内,所述下梁筋笼和左柱筋笼交叉的地方为核心部分p6。所述核心部分p6的左柱筋笼外表面嵌套有若干核心区钢板桶。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的板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的左侧嵌入左柱筋笼,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的下端嵌入下梁筋笼,使得整体锚固钢板ⅱ的左下角嵌入核心部分p6。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嵌入下梁筋笼、左柱筋笼和核心部分p6的部分为板面p7,外露的部分为板面p8。所述板面p7上均匀安装有若干抗剪件ⅱ,所述抗剪件ⅱ与整体锚固钢板ⅱ的板面垂直。

所述右柱与下梁的交叉处安装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ⅲ,所述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ⅲ包括若干核心区钢板桶和整体锚固钢板ⅲ。所述下梁筋笼的右端垂直伸入右柱筋笼内,所述下梁筋笼和右柱筋笼交叉的地方为核心部分p9。所述核心部分p9的右柱筋笼外表面嵌套有若干核心区钢板桶。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的板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的右侧嵌入右柱筋笼,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的下端嵌入下梁筋笼,使得整体锚固钢板ⅲ的右下角嵌入核心部分p9。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嵌入下梁筋笼、右柱筋笼和核心部分p9的部分为板面p10,外露的部分为板面p11。所述板面p10上均匀安装有若干抗剪件ⅲ,所述抗剪件ⅲ与整体锚固钢板ⅲ的板面垂直。

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的板面p5、整体锚固钢板ⅱ的板面p8和整体锚固钢板ⅲ的板面p11均在矩形混凝土框架内,且它们在同一个面上。

所述左屈曲约束支撑的上端连接到整体锚固钢板ⅰ的板面p5上,下端连接到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的板面p8。所述右屈曲约束支撑的上端连接到整体锚固钢板ⅰ的板面p5上,下端连接到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的板面p11上。

进一步,所述整体锚固钢板由矩形钢板经切掉一角加工而成,被切掉的一角形成一条缺角边,所述整体锚固钢板缺角边完全外露。所述板面p2上的抗剪件为焊钉或剪力键。

进一步,所述柱筋笼包括边纵筋和柱箍筋,所述若干柱箍筋垂直、均匀地缠绕在边纵筋外表面,将所述若干边纵筋连接为一体。所述柱箍筋与整体锚固钢板存在交叉时,将所述柱箍筋从交叉处切断,并将所述柱箍筋的两端垂直焊接在整体锚固钢板的两个板面上,所述柱箍筋与整体锚固钢板的交叉点位于对应柱箍筋的中点上。

所述梁筋笼包括边横筋和梁箍筋,所述若干梁箍筋垂直、均匀地缠绕在边横筋外表面,将所述若干边横筋连接为一体,所述梁箍筋与整体锚固钢板存在交叉时,将所述梁箍筋从交叉处切断,并将所述梁箍筋的两端垂直焊接在整体锚固钢板的两个板面上,所述梁箍筋与整体锚固钢板的交叉点位于对应梁箍筋的中点上。

进一步,所述核心部分p1不安装柱箍筋和梁箍筋,在所述核心部分p1的边纵筋的外表面,嵌套若干矩形的核心区钢板桶。所述核心区钢板桶与边横筋相交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横筋孔,所述边横筋穿过横筋孔伸入柱筋笼内。所述核心区钢板桶与整体锚固钢板相交时,将所述核心区钢板桶从交叉处切断,并将所述核心区钢板桶的两端焊接在整体锚固钢板的两个板面上,所述核心区钢板桶与整体锚固钢板的相交线到对应核心区钢板桶前后端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所述剪力键包括圆孔和贯穿钢筋,所述圆孔贯穿整体锚固钢板,所述贯穿钢筋穿过圆孔,所述贯穿钢筋与整体锚固钢板垂直。

进一步,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由矩形钢板切掉下边相邻的两个角加工而成,从而形成两条缺角边,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的两条缺角边完全外露。

所述核心部分p4上的上梁箍筋与整体锚固钢板ⅰ交叉时,将所述上梁的箍筋从交叉处切断,并将所述上梁箍筋的两端垂直焊接在整体锚固钢板ⅰ的两个板面上,所述上梁箍筋与整体锚固钢板ⅰ的交叉点位于对应上梁箍筋的中点上。

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由矩形钢板经切掉一角加工而成,被切掉的一角形成一条缺角边,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的缺角边完全外露。所述核心部分p6上的核心区钢板桶与整体锚固钢板ⅱ交叉时,将所述核心区钢板桶从交叉处切断,并将所述核心区钢板桶的两端焊接在整体锚固钢板ⅱ的两个板面上,所述核心区钢板桶与整体锚固钢板ⅱ的相交线到对应核心区钢板桶前后端的距离相等。

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由矩形钢板经切掉一角加工而成,被切掉的一角形成一条缺角边,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的缺角边完全外露。所述核心部分p9上的核心区钢板桶与整体锚固钢板ⅲ交叉时,将所述核心区钢板桶从交叉处切断,并将所述核心区钢板桶的两端焊接在整体锚固钢板ⅲ的两个板面上,所述核心区钢板桶与整体锚固钢板ⅲ的相交线到对应核心区钢板桶前后端的距离相等。

所述核心区钢板桶与下梁横筋相交的侧板上设置有若干横筋孔,所述下梁两端的横筋穿过横筋孔伸入左柱和右柱。

进一步,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左下端的外露缺角边与左屈曲约束支撑的上端连接,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右下端的外露缺角边与右屈曲约束支撑的上端连接。所述左屈曲约束支撑的下端与整体锚固钢板ⅱ的外露缺角边连接,所述右屈曲约束支撑的下端与整体锚固钢板ⅲ的外露缺角边连接。

进一步,所述抗剪件ⅰ为焊钉ⅰ或剪力键ⅰ,所述抗剪件ⅱ为焊钉ⅱ或剪力键ⅱ,所述抗剪件ⅲ为焊钉ⅲ或剪力键ⅲ。当所述抗剪件ⅰ为焊钉ⅰ时,所述抗剪件ⅱ为焊钉ⅱ,所述抗剪件ⅲ为焊钉ⅲ。当所述抗剪件ⅰ为剪力键ⅰ时,所述抗剪件ⅱ为剪力键ⅱ,所述抗剪件ⅲ为剪力键ⅲ。

进一步,所述剪力键ⅰ包括圆孔ⅰ和贯穿钢筋ⅰ,所述圆孔ⅰ贯穿整体锚固钢板ⅰ,所述贯穿钢筋ⅰ穿过圆孔ⅰ,所述贯穿钢筋ⅰ与整体锚固钢板ⅰ垂直。

所述剪力键ⅱ包括圆孔ⅱ和贯穿钢筋ⅱ,所述圆孔ⅱ贯穿整体锚固钢板ⅱ,所述贯穿钢筋ⅱ穿过圆孔ⅱ,所述贯穿钢筋ⅱ与整体锚固钢板ⅱ垂直。

所述剪力键ⅲ包括圆孔ⅲ和贯穿钢筋ⅲ,所述圆孔ⅲ贯穿整体锚固钢板ⅲ,所述贯穿钢筋ⅲ穿过圆孔ⅲ,所述贯穿钢筋ⅲ与整体锚固钢板ⅲ垂直。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屈曲约束支撑与混凝土梁柱采用焊钉与钢板的锚固连接节点,具有足够的强度,适当的刚度,足够的转动能力,能够合理的传递剪力和弯矩,同时容易制作和施工简便,符合“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

附图说明

图1为钢板锚固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2为焊钉与锚固钢板位置图;

图3为剪力键与锚固钢板位置图;

图4为剪力键断面图;

图5为核心区钢板桶示意图;

图6为矩形混凝土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含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及其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凝土框架连接体系示意图;

图8为含有焊钉与钢板锚固连接节点及其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凝土框架连接体系;

图9为含有剪力键与钢板锚固连接节点及其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凝土框架连接体系;

图10为焊钉与上横梁锚固板位置图;

图11为剪力键与上横梁锚固板位置图。

图中:整体锚固钢板1、抗剪件101、焊钉10101、剪力键10102、圆孔101021、贯穿钢筋101022、柱筋笼2、边纵筋201、柱箍筋202、梁筋笼3、边横筋301、梁箍筋302、核心区钢板桶4、横筋孔401、矩形混凝土框架5、上梁501、下梁502、左柱503、右柱504、左屈曲约束支撑6、右屈曲约束支撑7、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ⅰ8、整体锚固钢板ⅰ801、抗剪件ⅰ8011、焊钉ⅰ80111、剪力键ⅰ80112、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ⅱ9、整体锚固钢板ⅱ901、抗剪件ⅱ9011、焊钉ⅱ90111、剪力键ⅱ90112、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ⅲ10、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抗剪件ⅲ10011、焊钉ⅲ100111和剪力键ⅲ1001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焊钉和钢板锚固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锚固钢板1、柱筋笼2、梁筋笼3和若干核心区钢板桶4。参见图1,所述梁筋笼3的一端垂直伸入柱筋笼2内,所述柱筋笼2和梁筋笼3交叉的地方为核心部分p1。所述核心部分p1的柱筋笼2外表面嵌套有若干核心区钢板桶4,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为金属框。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的板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相邻的两个边分别嵌入柱筋笼2和梁筋笼3,使得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的一个角嵌入核心部分p1,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嵌入柱筋笼2、梁筋笼3和核心部分p1的部分为板面p2,外露的部分为板面p3。所述板面p2上均匀安装有若干抗剪件101,所述抗剪件101与整体锚固钢板1的板面垂直。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抗剪件101为焊钉10101。

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由矩形钢板经切掉一角加工而成,被切掉的一角形成一条缺角边,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缺角边完全外露。

参见图1,所述柱筋笼2包括边纵筋201和柱箍筋202,所述若干柱箍筋202垂直、均匀地缠绕在边纵筋201外表面,将所述若干边纵筋201连接为一体。所述柱箍筋202与整体锚固钢板1存在交叉时,将所述柱箍筋202从交叉处切断,并将所述柱箍筋202的两端垂直焊接在整体锚固钢板1的两个板面上,所述柱箍筋202与整体锚固钢板1的交叉点位于对应柱箍筋202的中点上。

所述梁筋笼3包括边横筋301和梁箍筋302,所述若干梁箍筋302垂直、均匀地缠绕在边横筋301外表面,将所述若干边横筋301连接为一体,所述梁箍筋302与整体锚固钢板1存在交叉时,将所述梁箍筋302从交叉处切断,并将所述梁箍筋302的两端垂直焊接在整体锚固钢板1的两个板面上,所述梁箍筋302与整体锚固钢板1的交叉点位于对应梁箍筋302的中点上。

所述核心部分p1不安装柱箍筋202和梁箍筋302,在所述核心部分p1的边纵筋201的外表面,嵌套若干矩形的核心区钢板桶4。参见图5,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与边横筋301相交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横筋孔401,所述边横筋301穿过横筋孔401伸入柱筋笼2内。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与整体锚固钢板1相交时,将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从交叉处切断,并将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的两端焊接在整体锚固钢板1的两个板面上,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与整体锚固钢板1的相交线到对应核心区钢板桶4前后端的距离相等。

参见图1,在施工过程中,先不安装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范围内的核心区钢板桶4、柱箍筋202、梁箍筋302和梁筋笼3包含的横筋,等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固定在设计位置时,再安装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柱箍筋202和梁箍筋302。考虑到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柱箍筋202、梁箍筋302均与整体锚固钢板1有交叉,需将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柱箍筋202和梁箍筋302从交叉处切断,并将切断的两端焊接在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的两个板面上。这样可以减少施工的难易度,同时具有很好的整体性。

参见图2,所述焊钉10101在端头设置锚固螺帽,根据承载力的大小调整所述焊钉10101的尺寸和布置,确保所述焊钉10101分布的形心在需要连接的屈曲约束支撑延长线上,起到减少偏心矩的作用。

在选用制作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和核心区钢板桶4的钢板材料时,提前分析受力情况,选用足够厚度的钢板材料。此外,在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上焊接加劲肋,从而起到防止整体锚固钢板1外失衡的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剪力键和钢板锚固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锚固钢板1、柱筋笼2、梁筋笼3和若干核心区钢板桶4。参见图1,所述梁筋笼3的一端垂直伸入柱筋笼2内,所述柱筋笼2和梁筋笼3交叉的地方为核心部分p1。所述核心部分p1的柱筋笼2外表面嵌套有若干核心区钢板桶4,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为金属框。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的板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相邻的两个边分别嵌入柱筋笼2和梁筋笼3,使得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的一个角嵌入核心部分p1,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嵌入柱筋笼2、梁筋笼3和核心部分p1的部分为板面p2,外露的部分为板面p3。所述板面p2上均匀安装有若干抗剪件101,所述抗剪件101与整体锚固钢板1的板面垂直。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抗剪件101为剪力键10102。

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由矩形钢板经切掉一角加工而成,被切掉的一角形成一条缺角边,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缺角边完全外露。

参见图1,所述柱筋笼2包括边纵筋201和柱箍筋202,所述若干柱箍筋202垂直、均匀地缠绕在边纵筋201外表面,将所述若干边纵筋201连接为一体。所述柱箍筋202与整体锚固钢板1存在交叉时,将所述柱箍筋202从交叉处切断,并将所述柱箍筋202的两端垂直焊接在整体锚固钢板1的两个板面上,所述柱箍筋202与整体锚固钢板1的交叉点位于对应柱箍筋202的中点上。

所述梁筋笼3包括边横筋301和梁箍筋302,所述若干梁箍筋302垂直、均匀地缠绕在边横筋301外表面,将所述若干边横筋301连接为一体,所述梁箍筋302与整体锚固钢板1存在交叉时,将所述梁箍筋302从交叉处切断,并将所述梁箍筋302的两端垂直焊接在整体锚固钢板1的两个板面上,所述梁箍筋302与整体锚固钢板1的交叉点位于对应梁箍筋302的中点上。

所述核心部分p1不安装柱箍筋202和梁箍筋302,在所述核心部分p1的边纵筋201的外表面,嵌套若干矩形的核心区钢板桶4。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与边横筋301相交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横筋孔401,所述边横筋301穿过横筋孔401伸入柱筋笼2内。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与整体锚固钢板1相交时,将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从交叉处切断,并将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的两端焊接在整体锚固钢板1的两个板面上,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与整体锚固钢板1的相交线到对应核心区钢板桶4前后端的距离相等。

参见图4,所述剪力键10102包括圆孔101021和贯穿钢筋101022,所述圆孔101021贯穿整体锚固钢板1,所述贯穿钢筋101022穿过圆孔101021,所述贯穿钢筋101022与整体锚固钢板1垂直。

参见图1,在施工过程中,先不安装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范围内的核心区钢板桶4、柱箍筋202、梁箍筋302和梁筋笼3包含的横筋,等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固定在设计位置时,再安装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柱箍筋202和梁箍筋302。考虑到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柱箍筋202、梁箍筋302均与整体锚固钢板1有交叉,需将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柱箍筋202和梁箍筋302从交叉处切断,并将切断的两端焊接在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的两个板面上。这样可以减少施工的难易度,同时具有很好的整体性。

参见图3,根据承载力的大小调整所述圆孔101021和贯穿钢筋101022的尺寸和布置,确保所述剪力键10102分布的形心在需要连接的屈曲约束支撑延长线上,起到减少偏心矩的作用。

在选用制作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和核心区钢板桶4的钢板材料时,提前分析受力情况,选用足够厚度的钢板材料。此外,在所述整体锚固钢板1上焊接加劲肋,从而起到防止整体锚固钢板1外失衡的作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公开含有焊钉和钢板锚固连接节点及其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凝土框架连接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混凝土框架5、左屈曲约束支撑6、右屈曲约束支撑7、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ⅰ8、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ⅱ9和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ⅲ10。

参见图6,所述矩形混凝土框架5包括上梁501、下梁502、左柱503和右柱504。参见图7,所述上梁501的中间处设置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ⅰ8,所述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ⅰ8设置有整体锚固钢板ⅰ801。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上端嵌入上梁501,下端外露。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与上梁501相交的区域为核心部分p4。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嵌入上梁501的板面上均匀安装有若干抗剪件ⅰ8011,所述抗剪件ⅰ8011与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板面垂直,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外露部分为板面p5。

所述左柱503与下梁502的交叉处安装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ⅱ9,所述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ⅱ9包括若干核心区钢板桶4和整体锚固钢板ⅱ901。所述下梁502筋笼的左端垂直伸入左柱503筋笼内,所述下梁502筋笼和左柱503筋笼交叉的地方为核心部分p6。所述核心部分p6的左柱503筋笼外表面嵌套有若干核心区钢板桶4。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板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左侧嵌入左柱503筋笼,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下端嵌入下梁502筋笼,使得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左下角嵌入核心部分p6。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901嵌入下梁502筋笼、左柱503筋笼和核心部分p6的部分为板面p7,外露的部分为板面p8。所述板面p7上均匀安装有若干抗剪件ⅱ9011,所述抗剪件ⅱ9011与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板面垂直。

所述右柱504与下梁502的交叉处安装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ⅲ10,所述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ⅲ10包括若干核心区钢板桶4和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所述下梁502筋笼的右端垂直伸入右柱504筋笼内,所述下梁502筋笼和右柱504筋笼交叉的地方为核心部分p9。所述核心部分p9的右柱504筋笼外表面嵌套有若干核心区钢板桶4。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板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右侧嵌入右柱504筋笼,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下端嵌入下梁502筋笼,使得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右下角嵌入核心部分p9。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嵌入下梁502筋笼、右柱504筋笼和核心部分p9的部分为板面p10,外露的部分为板面p11。所述板面p10上均匀安装有若干抗剪件ⅲ10011,所述抗剪件ⅲ10011与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板面垂直。

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板面p5、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板面p8和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板面p11均在矩形混凝土框架5内,且它们在同一个面上。

所述左屈曲约束支撑6的上端连接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板面p5上,下端连接到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板面p8。所述右屈曲约束支撑7的上端连接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板面p5上,下端连接到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板面p11上。

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由矩形钢板切掉下边相邻的两个角加工而成,从而形成两条缺角边,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两条缺角边完全外露。所述核心部分p4上的上梁501箍筋与整体锚固钢板ⅰ801交叉时,将所述上梁501的箍筋从交叉处切断,并将所述上梁501箍筋的两端垂直焊接在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两个板面上,所述上梁501箍筋与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交叉点位于对应上梁501箍筋的中点上。

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由矩形钢板经切掉一角加工而成,被切掉的一角形成一条缺角边,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缺角边完全外露。所述核心部分p6上的核心区钢板桶4与整体锚固钢板ⅱ901交叉时,将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从交叉处切断,并将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的两端焊接在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两个板面上,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与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相交线到对应核心区钢板桶4前后端的距离相等。

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由矩形钢板经切掉一角加工而成,被切掉的一角形成一条缺角边,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缺角边完全外露。所述核心部分p9上的核心区钢板桶4与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交叉时,将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从交叉处切断,并将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的两端焊接在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两个板面上,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与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相交线到对应核心区钢板桶4前后端的距离相等。

参见图5,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与下梁502横筋相交的侧板上设置有若干横筋孔401,所述下梁502两端的横筋穿过横筋孔401伸入左柱503和右柱504。

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左下端的外露缺角边与左屈曲约束支撑6的上端连接,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右下端的外露缺角边与右屈曲约束支撑7的上端连接。所述左屈曲约束支撑6的下端与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外露缺角边连接,所述右屈曲约束支撑7的下端与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外露缺角边连接。

参见图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抗剪件ⅰ8011为焊钉ⅰ80111,所述抗剪件ⅱ9011为焊钉ⅱ90111,所述抗剪件ⅲ10011为焊钉ⅲ100111。

参见图8或10,所述焊钉ⅰ80111、焊钉ⅱ90111和焊钉ⅲ100111均在端头设置锚固螺帽,根据承载力的大小调整所述焊钉ⅰ80111、焊钉ⅱ90111和焊钉ⅲ100111的尺寸和布置,确保所述焊钉ⅱ90111分布的形心在左屈曲约束支撑6延长线上,所述焊钉ⅲ100111分布的形心在右屈曲约束支撑7延长线上,起到减少偏心矩的作用。

在选用制作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整体锚固钢板ⅱ901、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和核心区钢板桶4的钢板材料时,提前分析受力情况,选用足够厚度的钢板材料。此外,在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整体锚固钢板ⅱ901和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上均焊接加劲肋,从而起到防止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整体锚固钢板ⅱ901和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外失衡的作用。

当地震发生时,所述上梁501通过若干焊钉ⅰ80111将拉力或者压力传给整体锚固钢板ⅰ801,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将拉力或者压力施加给左屈曲约束支撑6和右屈曲约束支撑7,所述左屈曲约束支撑6将拉力或者压力传给整体锚固钢板ⅱ901,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901通过若干的焊钉ⅱ90111将拉力或者压力均匀传递给下梁502和左柱503。所述右屈曲约束支撑7将拉力或者压力传给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通过若干焊钉ⅲ100111将拉力或者压力均匀传递给下梁502和右柱504。从而起到抗震的效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公开含有剪力键和钢板锚固连接节点及其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凝土框架连接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混凝土框架5、左屈曲约束支撑6、右屈曲约束支撑7、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ⅰ8、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ⅱ9和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ⅲ10。

参见图6,所述矩形混凝土框架5包括上梁501、下梁502、左柱503和右柱504。参见图7,所所述上梁501的中间处设置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ⅰ8,所述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ⅰ8设置有整体锚固钢板ⅰ801。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上端嵌入上梁501,下端外露。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与上梁501相交的区域为核心部分p4。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嵌入上梁501的板面上均匀安装有若干抗剪件ⅰ8011,所述抗剪件ⅰ8011与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板面垂直,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外露部分为板面p5。

所述左柱503与下梁502的交叉处安装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ⅱ9,所述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ⅱ9包括若干核心区钢板桶4和整体锚固钢板ⅱ901。所述下梁502筋笼的左端垂直伸入左柱503筋笼内,所述下梁502筋笼和左柱503筋笼交叉的地方为核心部分p6。所述核心部分p6的左柱503筋笼外表面嵌套有若干核心区钢板桶4。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板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左侧嵌入左柱503筋笼,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下端嵌入下梁502筋笼,使得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左下角嵌入核心部分p6。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901嵌入下梁502筋笼、左柱503筋笼和核心部分p6的部分为板面p7,外露的部分为板面p8。所述板面p7上均匀安装有若干抗剪件ⅱ9011,所述抗剪件ⅱ9011与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板面垂直。

所述右柱504与下梁502的交叉处安装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ⅲ10,所述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ⅲ10包括若干核心区钢板桶4和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所述下梁502筋笼的右端垂直伸入右柱504筋笼内,所述下梁502筋笼和右柱504筋笼交叉的地方为核心部分p9。所述核心部分p9的右柱504筋笼外表面嵌套有若干核心区钢板桶4。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板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右侧嵌入右柱504筋笼,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下端嵌入下梁502筋笼,使得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右下角嵌入核心部分p9。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嵌入下梁502筋笼、右柱504筋笼和核心部分p9的部分为板面p10,外露的部分为板面p11。所述板面p10上均匀安装有若干抗剪件ⅲ10011,所述抗剪件ⅲ10011与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板面垂直。

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板面p5、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板面p8和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板面p11均在矩形混凝土框架5内,且它们在同一个面上。

所述左屈曲约束支撑6的上端连接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板面p5上,下端连接到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板面p8。所述右屈曲约束支撑7的上端连接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板面p5上,下端连接到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板面p11上。

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由矩形钢板切掉下边相邻的两个角加工而成,从而形成两条缺角边,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两条缺角边完全外露。所述核心部分p4上的上梁501箍筋与整体锚固钢板ⅰ801交叉时,将所述上梁501的箍筋从交叉处切断,并将所述上梁501箍筋的两端垂直焊接在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两个板面上,所述上梁501箍筋与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交叉点位于对应上梁501箍筋的中点上。

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由矩形钢板经切掉一角加工而成,被切掉的一角形成一条缺角边,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缺角边完全外露。所述核心部分p6上的核心区钢板桶4与整体锚固钢板ⅱ901交叉时,将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从交叉处切断,并将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的两端焊接在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两个板面上,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与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相交线到对应核心区钢板桶4前后端的距离相等。

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由矩形钢板经切掉一角加工而成,被切掉的一角形成一条缺角边,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缺角边完全外露。所述核心部分p9上的核心区钢板桶4与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交叉时,将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从交叉处切断,并将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的两端焊接在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两个板面上,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与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相交线到对应核心区钢板桶4前后端的距离相等。

参见图5,所述核心区钢板桶4与下梁502横筋相交的侧板上设置有若干横筋孔401,所述下梁502两端的横筋穿过横筋孔401伸入左柱503和右柱504。

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左下端的外露缺角边与左屈曲约束支撑6的上端连接,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右下端的外露缺角边与右屈曲约束支撑7的上端连接。所述左屈曲约束支撑6的下端与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外露缺角边连接,所述右屈曲约束支撑7的下端与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外露缺角边连接。

参见图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抗剪件ⅰ8011为剪力键ⅰ80112,所述抗剪件ⅱ9011为剪力键ⅱ90112,所述抗剪件ⅲ10011为剪力键ⅲ100112。

所述剪力键ⅰ80112包括圆孔ⅰ和贯穿钢筋ⅰ,所述圆孔ⅰ贯穿整体锚固钢板ⅰ801,所述贯穿钢筋ⅰ穿过圆孔ⅰ,所述贯穿钢筋ⅰ与整体锚固钢板ⅰ801垂直。所述剪力键ⅱ90112包括圆孔ⅱ和贯穿钢筋ⅱ,所述圆孔ⅱ贯穿整体锚固钢板ⅱ901,所述贯穿钢筋ⅱ穿过圆孔ⅱ,所述贯穿钢筋ⅱ与整体锚固钢板ⅱ901垂直。所述剪力键ⅲ100112包括圆孔ⅲ和贯穿钢筋ⅲ,所述圆孔ⅲ贯穿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所述贯穿钢筋ⅲ穿过圆孔ⅲ,所述贯穿钢筋ⅲ与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垂直。

参见图9或11,根据承载力的大小调整所述剪力键ⅰ80112、剪力键ⅱ90112和剪力键ⅲ100112的尺寸和布置,确保所述剪力键ⅱ90112分布的形心在左屈曲约束支撑6延长线上,所述剪力键ⅲ100112分布的形心在右屈曲约束支撑7延长线上,起到减少偏心矩的作用。

在选用制作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整体锚固钢板ⅱ901、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和核心区钢板桶4的钢板材料时,提前分析受力情况,选用足够厚度的钢板材料。此外,在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整体锚固钢板ⅱ901和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上均焊接加劲肋,从而起到防止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整体锚固钢板ⅱ901和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外失衡的作用。

当地震发生时,所述上梁501通过若干剪力键ⅰ80112将拉力或者压力传给整体锚固钢板ⅰ801,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将拉力或者压力施加给左屈曲约束支撑6和右屈曲约束支撑7,所述左屈曲约束支撑6将拉力或者压力传给整体锚固钢板ⅱ901,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901通过若干的剪力键ⅱ90112将拉力或者压力均匀传递给下梁502和左柱503。所述右屈曲约束支撑7将拉力或者压力传给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通过若干剪力键ⅲ100112将拉力或者压力均匀传递给下梁502和右柱504。从而起到抗震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