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调垂装置。
背景技术: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预制装配式建筑指用工厂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方便,工程进度快等优点。近年来,预制装配式的施工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
预制构件在装配时,需要使用临时斜支撑对构件进行固定。同时,可通过调节支撑的长度,对构件的水平及垂直度进行调节。临时斜支撑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将会对预制构件安装时的安全和效率产生影响。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化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调垂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其安装时的安全性和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调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安装时安全性能低及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调垂装置,包括两组滑动轨道,两组所述滑动轨道之间滑动安装有滑动托板,所述滑动托板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组滑轮组件,两组所述滑动轨道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托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轴端均固定安装有护板,所述滑动托板上表面位于两组护板之间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定位条顶部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通过四组弹簧固定安装有靠板,所述挡板靠近靠板一侧固定安装有两组校准块,两组所述校准块之间固定安装有微动开关,所述滑动托板远离定位条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挡板一侧固定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远离固定板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机,两组所述滑动轨道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块,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支撑板上表面且位于定位块一侧,两组所述滑动轨道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装置,两组所述护板靠近挡板一侧均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校准块的高度大于弹簧压缩后的最大高度,所述微动开关与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两组所述滑轮组件包括两组安装板和固定安装于两组安装板之间的销轴,所述销轴外表面位于两组安装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滑槽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滑动托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安装板分别固定于侧板两侧。
优选的,所述定位条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护板一侧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凹槽间隙配合,所述护板位于气缸安装位置固定连接有接头,所述接头与气缸输出轴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一侧开设有沉孔,所述沉孔内安装有轴承,所述丝杆一端与轴承固定连接,且丝杆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块内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丝杆螺接配合优选的。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底部两侧开设有卡槽,两组所述卡槽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滑动轨道顶部。
优选的,四组所述定位装置均包括底板和固定安装于底板内的调整螺栓,所述底板与滑动轨道一侧通过加强筋固定连接,四组所述底板表面开设有两组螺纹孔,所述调整螺栓与螺纹孔螺接配合。
优选的,两组所述气缸均通过l型支架固定安装有滑动托板上表面。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化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调垂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设置电机带动丝杆推动托板运动,利用托板一侧安装的靠板和销准块配合使用,提高调垂安装效率;
2、在靠板两侧设置两组护板,利用气缸控制,提高调垂安装的安全性,且使调垂装置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1中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动轨道、2滑动托板、3滑轮组件、4滑槽、5定位条、6气缸、7护板、8第一缺口、9挡板、10弹簧、11靠板、12校准块、13微动开关、14固定板、15丝杆、16电机、17支撑板、18定位块、19定位装置、1901底板、1902调整螺栓、1903加强筋、1904螺纹孔、20安装板、21销轴、22滑轮、23侧板、24凹槽、25导向块、26轴承、27联轴器、28第二缺口、29内螺纹、30卡槽、31l型支架、32接头、33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自动化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调垂装置,包括两组滑动轨道1,设置两组滑动轨道1支撑滑动托板2滑动,结构稳定;两组所述滑动轨道1之间滑动安装有滑动托板2,所述滑动托板2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组滑轮组件3,设置滑轮组件3使滑动托板2在滑动轨道1内滑动顺畅,提高工作效率;两组所述滑动轨道1一侧均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动托板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条5,设置定位条5,便于限定护板7的滑动轨迹,使护板7工作机构稳定;所述定位条5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气缸6,所述气缸6输出轴端均固定安装有护板7,设置护板7,夹紧建筑构件后进行调垂,提高安装时的安全性能;所述滑动托板2上表面位于两组护板7之间开设有第一缺口8,设置第一缺口8保证滑动托板2工作时不对建筑构件造成干涉;所述定位条5顶部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挡板9,所述挡板9一侧通过四组弹簧10固定安装有靠板11,设置靠板11配合校准块12,对建筑构件进行调垂;所述挡板9靠近靠板11一侧固定安装有两组校准块12,两组所述校准块12之间固定安装有微动开关13,设置微动开关13,当建筑构件与靠板11贴合后,通过滑动托板2的滑动压缩弹簧10,当靠板11和校准块12贴合后完成调垂的同时靠板11触动微动开关13控制电机16停止工作;所述滑动托板2远离定位条5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4,设置固定板14,配合电机16固定丝杆15推动滑动托板2移动;所述固定板14远离挡板9一侧固定安装有丝杆15,所述丝杆15远离固定板14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机16,两组所述滑动轨道1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7,设置支撑板17固定电机16和定位块18;所述支撑板17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块18,所述电机16固定安装于支撑板17上表面且位于定位块18一侧,两组所述滑动轨道1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装置19,两组所述护板7靠近挡板9一侧均开设有第二缺口28,所述校准块12的高度大于弹簧10压缩后的最大高度,设置校准块12的高度大于弹簧10压缩后的最大高度,便于调垂完成后,靠板11触碰微动开关13控制电机16启停;所述微动开关13与电机16电性连接。
较佳地,两组所述滑轮组件3包括两组安装板20和固定安装于两组安装板20之间的销轴21,所述销轴21外表面位于两组安装板20之间固定安装有滑轮22,所述滑轮22与滑槽4间隙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设置,使使滑动托板2在滑动轨道1内滑动顺畅,提高工作效率。
较佳地,所述滑动托板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3,所述安装板20分别固定于侧板23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侧板23,便于安装板20的安装固定。
较佳地,所述定位条5一侧开设有凹槽24,所述护板7一侧设置有导向块33,所述导向块33与凹槽24间隙配合,所述护板7位于气缸6安装位置固定连接有接头32,所述接头32与气缸6输出轴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向块33与凹槽24间隙配合,使护板7安装结构稳定;设置接头32,便于气缸6的安装和拆卸。
较佳地,所述固定板14一侧开设有沉孔25,所述沉孔25内安装有轴承26,所述丝杆15一端与轴承26固定连接,且丝杆15另一端通过联轴器27与电机16输出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轴承26,保证丝杆15正常旋转。
较佳地,所述定位块18内开设有内螺纹29,所述内螺纹29与丝杆15螺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内螺纹29与丝杆15螺接配合,保证丝杆15旋转时推动滑动托板2动作。
较佳地,所述支撑板17底部两侧开设有卡槽30,两组所述卡槽30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滑动轨道1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卡槽30,便于支撑板17安装和拆卸,同时便于电机16的维修和拆装。
较佳地,四组所述定位装置19均包括底板1901和固定安装于底板1901内的调整螺栓1902,所述底板1901与滑动轨道1一侧通过加强筋1903固定连接,四组所述底板1901表面开设有两组螺纹孔1904,所述调整螺栓1902与螺纹孔1904螺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调整螺栓1902,便于滑动轨道1的安装定位,且有利于对滑动轨道1的平衡调整,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调垂准确性。
较佳地,两组所述气缸6均通过l型支架31固定安装有滑动托板2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l型支架31,便于气缸6固定安装于滑动托板2上表面。
工作原理:启动电机16,利用电机16带动丝杆15旋转,从而推动滑动托板2移动,到达建筑构件位置时,启动气缸6,利用护板7将其加紧,当建筑构件与靠板11贴合后,通过滑动托板2的继续滑动压缩弹簧10,当靠板11和校准块12贴合后完成调垂的同时靠板11触动微动开关13控制电机16停止工作;
利用滑动托板2上表面安装的靠板11和销准块12配合使用,提高调垂安装效率;在靠板11两侧设置两组护板7,利用气缸6对其进行控制,提高调垂安装的安全性,且使调垂装置结构稳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