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缝或后浇带处侧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0491发布日期:2019-07-24 08:58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施工缝或后浇带处侧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施工缝或后浇带处侧模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中,在施工缝或后浇带施工时,通常需要辅助侧模进行维护,防止漏浆。现有侧模通常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锯齿形带状木模,在钢筋绑扎完成后,现场根据钢筋间距、直径,木工对侧模进行加工,将模板加工成梳齿形对基础底板或楼板侧边进行封堵;第二种是铁丝网侧模,利用底板或楼板上下排钢筋悬挂钢丝网对侧边进行封堵。但是,两种侧模都存在较大的缺陷:第一种侧模需要根据钢筋间距、直径对木模板进行定型加工,当间距、直径变化时需要重新加工,材料浪费严重,同时,锯齿形带状木模的梳齿间隙未进行封堵,易造成漏浆;第二种侧模易造成混凝土漏浆、漏筋、钢筋保护层不够等缺陷,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施工缝或后浇带施工侧模易漏浆、不能重复利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施工缝或后浇带处侧模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施工缝或后浇带处侧模结构,包括侧模本体,所述侧模本体为长方形板,所述侧模本体上开设有多对用以避让钢筋的豁口,每对豁口皆上下对称且分别位于侧模本体的上边缘和下边缘,所述侧模本体上对应每对豁口皆设置有一个支护装置(即设置有多个支护装置,支护装置的数量与豁口的对数相等),所述支护装置包括设置在侧模本体背离混凝土的外表面上的两条导轨/导槽(侧模本体用以阻挡混凝土,防止漏浆,侧模本体只有一个面直接与混凝土接触,与该面相对的面即为背离混凝土的外表面),每条导轨/导槽皆上下竖直布置且与侧模本体等高,每个支护装置对应的两个豁口位于该支护装置的两条导轨/导槽之间,两条所述导轨/导槽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豁口的宽度,两条所述导轨/导槽共同滑动嵌装有两个分别位于导轨/导槽两端的支撑块(这里滑动嵌装,采用机械上常用的结构即可,当侧模本体上开设导槽时,支撑块上就设置相适配的凸条;当侧模本体上设置导条时,支撑块上就开设相适配的条形槽即可,这是本领域人员清楚的),两个支撑块之间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所述导轨/导槽的两端设置有限位片(限位片即用以限制支撑块滑动的结构,具体设置成什么形状,怎么安装,这也是本领域人员清楚的,限位片设置在导轨/导槽的两端,即为了防止支撑块从两端滑出,造成结构的散坏),所述压缩弹簧的弹力保证非工作状态下支撑块抵接在限位片上。使用时,根据施工缝或后浇带的钢筋直径及间距选择侧模结构,选好后,将整个侧模结构倾斜或水平移入待安装的位置,然后将侧模结构逐步调节至竖直,使上下两排的钢筋分别置于豁口中,这时,在钢筋的压力作用下,支护装置被压缩,每个支护装置的两个支撑块分别抵在上下两排的钢筋上,多个支护装置配合共同将侧模本体牢固的安装在钢筋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施工缝或后浇带处侧模结构,通过支护装置可将侧模本体牢固安装在钢筋上,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

2)相对现有的锯齿形带状木模和铁丝网侧模,本发明的侧模本体封堵严实,大大减少了漏浆量,混凝土施工质量能得到保证;

3)本发明的侧模本体上设置多个支护装置,可适用于多种不同钢筋水平间距的施工缝的施工,并且将多个本发明的侧模结构竖直拼装组合使用,可适用于多种不同钢筋竖直间距的施工缝的施工,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侧模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侧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侧模本体和支护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侧模结构的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施工缝或后浇带处侧模结构,包括侧模本体1,侧模本体1用以封堵混凝土,所述侧模本体1为长方形板,所述侧模本体1上开设有多对用以避让钢筋8的豁口2,每对豁口2皆上下对称且分别位于侧模本体1的上边缘和下边缘,所述侧模本体1上对应每对豁口2皆设置有一个支护装置,所述支护装置包括设置在侧模本体1背离混凝土的外表面上的两条导轨/导槽3,每条导轨/导槽3皆上下竖直布置且与侧模本体1等高,每个支护装置对应的两个豁口2位于该支护装置的两条导轨/导槽3之间,两条所述导轨/导槽3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豁口2的宽度,两条所述导轨/导槽3共同滑动嵌装有两个分别位于导轨/导槽3两端的支撑块4,两个支撑块4之间通过压缩弹簧5连接,所述导轨/导槽3的两端设置有限位片6,所述压缩弹簧5的弹力保证非工作状态下支撑块4抵接在限位片6上。本发明的侧模结构制作时,先选取一块长方形的平板,根据待施工的施工缝或后浇带的钢筋8直径及钢筋8间距开设豁口2,然后在每一对豁口2的左右两边开设导槽3或固定导轨,再从导轨/导槽3的两端将两个支撑块4分别滑入导轨/导槽3内,最后将压缩弹簧5压接在两个支撑块4之间并在导轨/导槽3的端部安装限位片6,防止支撑块4滑出导轨。使用时,先根据施工缝或后浇带的钢筋8直径及间距选择侧模结构,选好后,将整个侧模结构倾斜或水平移入待安装的位置,然后将侧模结构逐步调节至竖直,使上下两排的钢筋8分别置于豁口2中,这时,在钢筋8的压力作用下,支护装置被压缩,每个支护装置的两个支撑块4分别抵在上下两排的钢筋8上,多个支护装置配合共同将侧模本体1牢固的安装在钢筋8上。具体的,本发明的侧模结构可适用于多个钢筋8水平间距不同的施工缝或后浇带的施工,例如本发明的侧模结构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左右相邻两对豁口2的间距设置为50mm,那就可适用于钢筋8水平间距为50、100、150mm等50的整数倍的施工;同理,本发明的侧模结构可适用于多个钢筋8竖直间距不同的施工缝或后浇带的施工,例如本发明的侧模结构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一对豁口2的上下间距设置为100mm,那就可适用于钢筋8竖直间距为100、200、300mm等100的整数倍的施工,竖直堆叠拼装使用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弹簧5由上段弹簧、下段弹簧和位于两者之间的弹簧固定板9组成,所述弹簧固定板9位于每对豁口2之间的中间位置处且固定在侧模本体1上,所述上段弹簧、下段弹簧皆与所述弹簧固定板9固连。相对于普通压缩弹簧,弹簧固定板9的设置增加了压缩弹簧5的结构稳定性,可有效避免因为压缩弹簧5过长导致的压缩弹簧5弯曲掉落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支护装置包括设置在侧模本体1背离混凝土的外表面上的两条导槽3,所述导槽3为燕尾槽,所述支撑块4设置有两个燕尾状的凸条7,两个所述凸条7分别嵌装在同个支护装置的两个导槽3内实现支撑块4在导槽3内的滑动嵌装,所述限位片6为拧固在侧模本体1上且封闭导槽3两端的板。采用燕尾槽结构,可有效防止支撑块4的脱离,并且使得限位片6的安装更为简单,只需通过螺栓等紧固件拧装在侧模本体1上即可,是一种优选的实施结构。

以上具体结构和尺寸数据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