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的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5581发布日期:2019-09-17 23:38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的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屋面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屋顶作为建筑物外围护结构所造成的室内外温差传热耗热量,大于任何一面外墙或地面的耗热量。在我国大部分的地区,比如重庆、武汉、南昌和南京,在夏季因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能力强,通常屋顶外表面的空气温度能达到60-80℃,顶层室内温度比下层室内温度高出2-4℃,因此,提高屋面的保温阻热性能,对提高抵抗夏季室外热作用的能力尤其重要,这也是减少空调耗能,改善室内热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多层建筑围护结构中,屋顶所占面积较小,能耗约占总能耗的8%-10%,如若将屋顶的能耗降低,则室内空调的能耗也将大幅度降低,而且人体舒适性也会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的施工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炎热的夏季屋顶能耗过高带来的空调耗能过高且人体舒适度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屋面板成型:将屋面板成型,成型的屋面板包括骨架和保温层;

步骤二,安装定位块:在屋顶上固定安装定位块;

步骤三,屋面预成型:取用步骤一中的屋面板,将屋面板固定连接在定位块上;

步骤四,屋面成型:在完成步骤三的屋面板上安装支撑块,支撑块上安装防水板,安装完成即屋面成型。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第一,采用本方案时,相当于在现有已经建成的屋顶上加装带有保温层的屋面,使得房屋楼顶的保温效果更好,在夏季户外的高温,难以穿过加装的屋面和原有的屋顶,因而室内温度相对更低,舒适感更高,同时空调的能耗更低,起到了节能的效果。

第二,屋面板可以单独在工厂加工成标准的零件,再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在工厂内可以通过工厂的标准化工艺进行屋面板的加工,使得屋面板的质量均匀,屋面板组成的屋面整体保温性能好,且工厂内加工屋面板生产效果高。

第三,在改革开放后,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原本的斜顶瓦面的房子大多都被平顶带钢筋混凝土的屋顶所取代,在现有的这些屋顶上加装带保温层的屋面,改装简单,便于推广,适用性强。

第四,现有的许多平顶钢筋混凝土屋顶在经受多年的风吹日晒后,楼面大多都存在裂缝,在雨水季节,雨水会顺着裂缝浸入到屋内,进而使得房屋漏水,而本方案的防水板的存在既保护了屋面板,也对原有屋顶进行了保护,且降低了雨水浸入室内的概率。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的屋面板成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骨架组装:骨架包括主骨和加强骨,将加强骨套在主骨上;

步骤b,屋面板发泡:向步骤a完成的骨架中注射发泡料,发泡料成熟后即成为保温层,屋面板经过发泡后骨架和保温层呈整体。

有益效果:采用发泡工艺,使得骨架和保温层呈整体,进而增加了屋面板的强度,从而增加了成型屋面的强度,使得原有的屋顶在加装本方案的屋面后,人们依旧可以到楼顶采风。

进一步,所述步骤b中的屋面板发泡通过模具发泡成型。

有益效果:在工厂内将屋面板采用模具发泡成型,相对没有模具发泡的情况,模具合模后给予发泡料膨胀的空间有限,进而使得屋面板内的保温层的密度大幅度增加(发泡料越多,而体积不变,因而密度增大),使得保温效果越好;此外,采用模具发泡,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发泡料的多少,来控制保温层的密度,进而制作出人们需要的具有保温效果的屋面板。

进一步,所述定位块上设有斜槽,加强骨贯穿主骨并能够滑动连接在斜槽内。

有益效果:在安装屋面板时,只要将屋面板通过加强骨滑进斜槽的底部,即通过斜槽使得屋面板与固定板进行了卡紧,安装简单,且斜槽使得屋面板在横向和高度方向上都得到了限定;除此之外,屋面板的卡紧过程没有采用任何导热系数高的金属件如螺钉,进而使得屋面整体的导热系数相对更低,保温节能效果更好,楼顶的能耗进一步降低。

进一步,所述屋面板的横截面呈平行四边形,步骤三在安装屋面板时,屋面板的安装顺序为先两边后中间。

有益效果:平行四边形的屋面板使得相邻屋面板之间能够互相压住,使得屋面板安装完成后形成相互联接的整体;且屋面板是能够滑进斜槽的,因而工人在安装屋面板时,可以通过调节屋面板滑进斜槽的深度,来调整相邻屋面板之间的平整度(也即调平),调节方便;除此之外,屋面板的安装顺序为先两边后中间,则在安装屋面板时,可以在屋顶的两边同时施工,进而加快施工的速度。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和步骤四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c,缝隙处理:采用注射发泡料的方式对相邻屋面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填满,采用注射发泡料的方式将屋面板与屋顶四周墙体之间的缝隙填满。

有益效果:在屋面板安装完成并调平后,采用注射发泡料的方式,依靠泡料的良好流动性将屋面中所有的缝隙都能填满,进而进一步增大屋面的保温效果,降低楼顶的能耗。

进一步,所述步骤c和步骤四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d,加强型屋面板:在完成步骤三的屋面板上安装保温板。

有益效果:保温板使得屋面的保温效果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楼顶能耗的进一步降低。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二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e,屋顶预处理:对屋顶表面进行清洁,并将屋顶表面打磨平整。

有益效果:将原有的屋顶进行清洁和打磨平整,使得带保温层的屋面板与屋顶的贴合情况更好,进一步有利于保温效果的提高,进而降低楼顶的能耗。

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的支撑块一侧高另一侧。

有益效果:支撑块一侧高一侧低,使得安装在支撑块上的防水板随支撑块而倾斜,在下雨时候,在屋面板上不会形成积水。

进一步,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五,屋顶侧墙加工:在屋顶侧墙底部开设排水孔。

有益效果:排水孔便于雨水的排出,同时在非雨时节,排水孔使得屋面上的空气能够流动,进而带走屋面表面的热量,有利于屋面能耗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爆炸图的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爆炸图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单个屋面板的轴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单个屋面板的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爆炸图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屋面板1、骨架2、保温层3、主骨4、加强骨5、定位块6、斜槽7、支撑块8、防水板9、屋顶10、酚醛保温板11。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至图4所示: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屋面板1成型:屋面板1包括骨架2和保温层3,骨架2包括主骨4和加强骨5,在工厂内,工人手动将加强骨5套在主骨4上,并将安装好主骨4和加强骨5的骨架2放入模具中;接着人工向模具内注射聚氨酯发泡料,发泡料成熟后发泡料即构成保温层3;加强骨5贯穿主骨4,加强骨5贯穿主骨4的外侧没有保温层3,屋面板1经过发泡后骨架2和保温层3呈整体,屋面板1的横截面呈平行四边形(主骨4和加强骨5均采用木材质);

在工厂内可以通过工厂的标准化工艺进行屋面板1的加工,使得屋面板1的质量均匀,屋面板1组成的屋面整体保温性能好,且工厂内加工屋面板1生产效果高;

除此之外,模具发泡成型的保温层3其密度大,保温效果好;且工人可以通过控制发泡料的多少,来控制保温层3的密度,进而制作出屋面板1所需要的保温效果;

步骤二,屋顶10预处理:人工对屋顶10表面进行清洁,并将屋顶10表面打磨平整;

步骤三,安装定位块6:在混凝土的屋顶10上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一体成型有斜槽7的定位块6(定位块6采用木材质);

步骤四,屋面预成型:取用步骤一中的屋面板1,将屋面板1的加强骨5滑进定位块6的斜槽7内,安装屋面板1时,安装顺序为先两左右两边后中间,安装完所有屋面板1时,人工通过调整屋面板1滑入斜槽7内的深度,进而对所有屋面板1形成的整体进行调平。

屋面板1的安装顺序为先两边后中间,则在安装屋面板1时,可以在屋顶10的两边同时施工,进而加快施工的速度。

步骤五,缝隙处理:采用注射聚氨酯发泡料的方式对相邻屋面板1之间的缝隙进行填满,且采用注射聚氨酯发泡料的方式将屋面板1与屋顶10四周墙体之间的缝隙填满。

步骤六,屋面成型:在完成步骤五的屋面板1上安装支撑块8,支撑块8通过螺钉连接与骨架2连接,支撑块8左侧高右侧低,接着在支撑块8上采用粘胶方式安装防水板9,防水板9随支撑块8上表面一起倾斜(支撑块8采用木材质)。

步骤七,屋顶10侧墙加工:在屋顶10侧墙底部开设排水孔;使得从倾斜的防水板9上流下的雨水能够及时排出(防水板9采用hdpe材质)。

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相当于在现有已经建成的屋顶10上加装带有保温层3的屋面,使得房屋楼顶的保温效果更好,在夏季户外的高温,难以穿过加装的屋面和原有的屋顶10,因而室内温度相对更低,舒适感更高,同时空调的能耗更低,起到了节能的效果。

在改革开放后,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原本的斜顶瓦面的房子大多都被平顶的带钢筋混凝土的屋顶10所取代,在现有的这些屋顶10上加装带保温层3的屋面,改装简单,便于推广,适用性强。

现有的许多平顶钢筋混凝土的屋顶10在经受多年的风吹日晒后,楼面大多都存在裂缝,在雨水季节,雨水会顺着裂缝浸入到屋内,进而使得房屋漏水,而本方案的防水板9的存在即保护了屋面板1,也对原有屋顶10进行了保护,且降低了雨水浸入室内的概率。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基本如附图5所示: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步骤四完成的屋面板1进行了保温能力的加强,在完成步骤四的屋面板1上采用粘胶方式安装酚醛保温板11。

酚醛保温板11使得屋面的保温效果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楼顶能耗的进一步降低。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