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梯地砖铺贴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086025发布日期:2020-09-01 20:04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梯地砖铺贴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文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楼梯地砖铺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人们对于房屋精装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墙地砖铺贴等类似细节的品质,更能直接影响人们入住的直观感受。尤其是无电梯设施的低、多层楼梯间,作为住户上下楼唯一的交通便道,其楼梯休息平台及楼梯梯段面层处地砖的装修质量、铺贴方式及美观程度,将给通行者带来更加直接的表观视觉感受。

现有钢筋混凝土楼地面的面层瓷砖下通常使用干拌砂浆或湿作业水泥砂浆来形成面层瓷砖与基层楼板之间的结合层(又叫找平层)。其中干拌砂浆材料结构松散,材料整体聚合度有限,导致出现结合层强度不高、应力分布易不均匀的问题,致使完成后的瓷砖易存在大面积空鼓,接缝处高低茬明显,进而影响美观;而水泥砂浆结合层容易开裂,也会造成瓷砖空鼓,导致楼梯地砖铺贴质量没有保障。另外,部分装修队伍为赶进度,不注重瓷砖的排版方式,要么从一边往另一边开始铺贴,边角处易形成裁切的小块或条形角料,要么杂乱无章地铺贴,无对称性,缺少美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楼梯地砖铺贴施工方法,可以解决瓷砖易出现空鼓、接缝处高低茬明显、缺少美感的问题。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楼梯地砖铺贴施工方法,包括:

在铺贴地砖时,首先对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和楼梯休息平台的与梯井宽度相同的部分进行标高控制和地砖铺贴;以及

以上部的楼梯入口平台与走廊之间的交界线与上部的楼梯入口平台已铺好地砖的部分的交接处作为标高控制点,向左右两侧贴着上部的楼梯入口平台与走廊之间的交界线和墙面沿“口”字型铺贴第一皮面砖。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对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和楼梯休息平台的与梯井宽度相同的部分进行标高控制和地砖铺贴可以包括:

以梯井的两个长边的延长线对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和楼梯休息平台的与梯井宽度相同的部分进行弹线,并根据地砖的尺寸在弹线上布设定位点,然后根据所述定位点在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和楼梯休息平台的与梯井宽度相同的部分铺贴地砖。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楼梯地砖铺贴施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铺贴地砖之前,对楼梯间出入口平台、楼梯梯段踏步、楼梯休息平台和墙面进行预处理和设置基础标高。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对楼梯间出入口平台、楼梯梯段踏步、楼梯休息平台和墙面进行预处理可以包括:

以走廊修正后的结构面标高为准,控制楼梯间出入口平台、楼梯梯段踏步及楼梯休息平台的结构面标高,以及控制楼梯梯段的踏步水平面与墙面交接处的垂直度和楼梯梯段的踏步水平面与踏步立面之间的垂直度;

对楼梯间出入口平台、楼梯梯段踏步、楼梯休息平台和墙面的基层进行找平。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自流平砂浆对基层进行找平。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楼梯间出入口平台、楼梯梯段踏步、楼梯休息平台和墙面设置基础标高可以包括:

将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和楼梯休息平台的找平层完成面的标高控制线设置在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四周墙面和楼梯休息平台四周墙面上;

根据施工要求计算装饰层厚度,并根据计算结果将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和楼梯休息平台的瓷砖完成面的标高控制线分别设置在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四周墙面上和楼梯休息平台四周墙面上;以及

对楼梯梯段与墙面交界的待铺贴墙面踢脚线处进行放线。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地砖的尺寸在弹线上布设定位点,然后根据所述定位点在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和楼梯休息平台的与梯井宽度相同的部分铺贴地砖可以包括:

在所述定位点处设置标高十字钉,然后根据所述标高十字钉在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和楼梯休息平台的与梯井宽度相同的部分铺贴地砖,并且在铺贴地砖时根据已经设置在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四周墙面上和楼梯休息平台四周墙面上的瓷砖完成面的标高控制线和从走廊的铺贴面层引出的标高控制线进行校核,然后采用干拌砂浆对所述地砖下表面、所述标高十字钉与找平层之间的孔隙进行找平。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楼梯地砖铺贴施工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铺贴第一皮面砖时,根据已经设置在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四周墙面上和楼梯休息平台四周墙面上的瓷砖完成面的标高控制线和已铺贴好的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和楼梯休息平台的与梯井宽度相同的部分的地砖的标高进行校核,并且楼梯梯段两侧的第一皮面砖的宽度用分别置于贴着上部的楼梯入口平台与走廊之间的交界线的第一皮面砖与墙面接触处的标高十字钉拉线进行控制。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对楼梯梯段与墙面交界的待铺贴墙面踢脚线处进行放线可以包括:

以楼梯梯段的与楼梯休息平台交接处的第一个踏步的边缘与墙面的交点和与该楼梯休息平台相邻的楼梯间出入口平台的边缘与墙面的交点进行两点连线。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楼梯地砖铺贴施工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楼梯梯段与墙面交界的待铺贴墙面踢脚线处的放线铺贴墙面踢脚线。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楼梯地砖铺贴施工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铺贴好“口”字型的第一皮面砖之后,贴着上部的楼梯入口平台与走廊之间的交界线的第一皮面砖从上向下对“口”字型第一皮面砖内部的楼梯间出入口平台、楼梯梯段的踏步水平面和踏步立面以及楼梯休息平台进行铺贴。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楼梯地砖铺贴施工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对“口”字型第一皮面砖内部的楼梯间出入口平台的边缘和楼梯梯段的与楼梯休息平台交接处的第一个踏步进行铺贴时,根据已经设置在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四周墙面上和楼梯休息平台四周墙面上的瓷砖完成面的标高控制线进行检测和修正。

本申请的楼梯地砖铺贴施工方法首先设置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和楼梯休息平台的与梯井宽度相同的部分的标高,并对该部分进行铺贴,然后设置第一皮面砖的标高并铺贴第一皮面砖,然后以四周的第一皮面砖为基准,进行非第一皮面砖的铺贴,解决了现有楼梯地砖铺贴施工方法存在的接缝处高低茬明显、无对称性,缺少美感的问题;另外,采用自流平砂浆替代干拌砂浆或湿作业水泥砂浆对基层进行找平,避免了找平层强度不高、应力分布不均匀、容易开裂的问题。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楼梯地砖铺贴示意图;

图2为图的1-1剖面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中,上部的楼梯入口平台与走廊之间的交界线指的是,当上部的楼梯入口平台与走廊之间有过门石时,过门石所处的位置,当上部的楼梯入口平台与走廊之间没有过门石时,上部的楼梯入口平台与走廊之间的门框所对应的地面位置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楼梯地砖铺贴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1:以走廊修正后的结构面标高为准,控制楼梯间出入口平台、楼梯梯段踏步及楼梯休息平台的结构面标高,以及控制楼梯梯段的踏步水平面与墙面交接处的垂直度和楼梯梯段的踏步水平面与踏步立面之间的垂直度;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101:以走廊修正后的结构面标高为准,检测楼梯间出入口平台、楼梯梯段踏步及楼梯休息平台的结构面标高是否合格,若不合格则通过打磨或砂浆填补的方式进行找方正,例如,可以用磨砂机对突出处进行打磨,可以用水泥砂浆对凹陷处进行修补;

步骤102:检测楼梯梯段的踏步水平面与墙面交接处的垂直度和楼梯梯段的踏步水平面与踏步立面之间的垂直度是否合格,若不合格则通过打磨或砂浆填补的方式进行找方正,例如,可以采用阴阳角尺检查阴阳角的垂直度,也可以采用直角尺测量楼梯梯段的踏步水平面与踏步立面之间的垂直度;

步骤2:根据施工要求计算装饰层厚度,并根据计算结果将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和楼梯休息平台的瓷砖完成面的标高控制线分别设置在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四周墙面上和楼梯休息平台四周墙面上,以及对楼梯梯段与墙面交界的待铺贴墙面踢脚线处进行放线;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201:根据施工要求计算装饰层厚度,并根据计算结果用水平激光铅直仪将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和楼梯休息平台的瓷砖完成面的标高控制线分别设置在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四周墙面上和楼梯休息平台四周墙面上;

步骤202:以楼梯梯段的与楼梯休息平台交接处的第一个踏步边缘与墙面的交点和与该楼梯休息平台相邻的楼梯间出入口平台的边缘与墙面的交点进行两点连线,从而对楼梯梯段与墙面交界的待铺贴墙面踢脚线处进行放线,放线高度需考虑使墙面踢脚线砖压住楼梯梯段踏步水平面上的地砖;

步骤3:将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和楼梯休息平台的找平层完成面的标高控制线设置在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四周墙面和楼梯休息平台四周墙面上,并对楼梯间出入口平台、楼梯梯段踏步、楼梯休息平台和墙面的基层进行找平;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301:用水平激光铅直仪将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和楼梯休息平台的找平层完成面的标高控制线设置在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四周墙面和楼梯休息平台四周墙面上(踢脚线砖与墙面之间一般通过粘胶或厚度很小的砂浆结合,由于其找平层的厚度非常小,故找平前无需控制其找平层完成面的标高,楼梯梯段的踏步水平面的找平层完成面和瓷砖完成面的标高可以通过竖向挡板控制,楼梯梯段的踏步立面的找平层完成面和瓷砖完成面的标高可以根据楼梯梯段的踏步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得到,并通过拉线控制该标高);

步骤302:对梯井1和梯段侧向的易流淌掉落处进行封堵;

步骤303:测试所述自流平砂浆的流动度,待流动度合格后,采用自流平砂浆对基层进行找平;所述自流平砂浆的流动度用分层度来表示,夏季高温施工时所述自流平砂浆的分层度可以为180-190mm,冬季寒冷施工时所述自流平砂浆的分层度可以为170-180mm;

步骤4:待所述自流平砂浆达到规定强度后,首先对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和楼梯休息平台的与梯井1宽度相同的部分进行标高控制和地砖铺贴;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401:待所述自流平砂浆达到规定强度后,以梯井1的两个长边的延长线对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和楼梯休息平台的与梯井1宽度相同的部分进行弹线;

步骤402:根据地砖的尺寸在弹线上布设标高十字钉4作为定位点,并在所述标高十字钉4的两翼上涂抹粘结胶;其中,定位点的布设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a.在弹线上每间隔用于铺贴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和楼梯休息平台的与梯井1宽度相同的部分的地砖的长度布设一个定位点,即通过弹线控制地砖的两个长边的位置,通过定位点控制地砖的两个短边的位置;

b.将梯井1的两个长边的延长线对应的弹线作为第一弹线,然后在第一弹线上每间隔用于铺贴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和楼梯休息平台的与梯井1宽度相同的部分的地砖的长度沿垂直于第一弹线的方向进行弹线,作为第二弹线,在第一弹线与第二弹线的交点处布设定位点,即通过定位点控制地砖的四个角的位置;

步骤403:根据所述标高十字钉4在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和楼梯休息平台的与梯井1宽度相同的部分铺贴地砖,并且在铺贴地砖时根据已经设置在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四周墙面上和楼梯休息平台四周墙面上的瓷砖完成面的标高控制线和从走廊的铺贴面层引出的标高控制线进行校核;

步骤404:采用干拌砂浆对所述地砖3下表面、所述标高十字钉4与找平层5之间的孔隙进行找平(如图2所示);

步骤5:以上部的楼梯入口平台与走廊之间的交界线与上部的楼梯入口平台已铺好地砖的部分的交接处作为标高控制点,向左右两侧贴着上部的楼梯入口平台与走廊之间的交界线和墙面沿“口”字型铺贴第一皮面砖2(图1中四周的阴影处);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501:以上部的楼梯入口平台与走廊之间的交界线与上部的楼梯入口平台已铺好地砖的部分的交接处作为标高控制点,向左右两侧贴着上部的楼梯入口平台与走廊之间的交界线和墙面沿“口”字型铺贴第一皮面砖2,并且在铺贴第一皮面砖2时,根据已经设置在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四周墙面上和楼梯休息平台四周墙面上的瓷砖完成面的标高控制线和已铺贴好的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和楼梯休息平台的与梯井1宽度相同的部分的地砖的标高进行校核,并且楼梯梯段两侧的第一皮面砖2的宽度用分别置于贴着上部的楼梯入口平台与走廊之间的交界线的第一皮面砖2与墙面接触处的标高十字钉4拉线进行控制;

步骤6:根据楼梯梯段与墙面交界的待铺贴墙面踢脚线处的放线铺贴墙面踢脚线;

步骤7:贴着上部的楼梯入口平台与走廊之间的交界线的第一皮面砖2从上向下对“口”字型第一皮面砖2内部的楼梯间出入口平台、楼梯梯段的踏步水平面和踏步立面以及楼梯休息平台进行非第一皮面砖2的铺贴;具体地可以包括:

步骤701:贴着上部的楼梯入口平台与走廊之间的交界线的第一皮面砖2从上向下对“口”字型第一皮面砖2内部的楼梯间出入口平台、楼梯梯段的踏步水平面和踏步立面以及楼梯休息平台进行非第一皮面砖2的铺贴,并且在对“口”字型第一皮面砖2内部的楼梯间出入口平台的边缘和楼梯梯段的与楼梯休息平台交接处的第一个踏步进行铺贴时,根据已经设置在楼梯间出入口平台四周墙面上和楼梯休息平台四周墙面上的瓷砖完成面的标高控制线进行检测和修正。

步骤501中,第一皮面砖2的颜色可以与其他的非第一皮面砖2的颜色不同,以形成颜色不同的一圈波打线,提高美观性。

步骤701中,在铺贴楼梯梯段的踏步水平面和踏步立面上的地砖时,可以使水平面与立面交界处的地砖采用45度角对接,并用金属阳角收边条嵌入,或者可以使踏步水平面上的地砖压住踏步立面上的地砖;在铺贴“口”字型第一皮面砖2内部的非第一皮面砖2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种为用钢尺进行纵横向尺寸测量,以此进行此区域内地砖均分排版,砖缝与周边的第一皮面砖2的砖缝不一定对齐;另外一种为将相邻两块第一皮面砖2的砖缝用钢尺引线的方式引出,并使该引线通过铺贴非第一皮面砖2时相邻的两块非第一皮面砖2之间的砖缝,这样铺贴的效果使得此区域瓷砖与周边第一皮砖砖缝齐缝。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标高十字钉4的钉帽可以为矩形的,矩形的标高十字钉4的钉帽可以作为地砖与地砖之间接缝的嵌入条。

本申请对实施例的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包含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现方案。尽管在实施例中示出了许多可能的特征组合,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讨论,但是所公开的特征的许多其它组合方式也是可能的。除非特意加以限制的情况以外,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可以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结合使用,或可以替代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

本申请包括并设想了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特征的组合。本申请已经公开的实施例、特征也可以与任何常规特征组合,以形成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发明方案。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也可以与来自其它发明方案的特征组合,以形成另一个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发明方案。因此,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示出和/或讨论的任何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适当的组合来实现。因此,除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做的限制以外,实施例不受其它限制。此外,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此外,在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时,说明书可能已经将方法和/或过程呈现为特定的步骤序列。然而,在该方法或过程不依赖于本文所述步骤的特定顺序的程度上,该方法或过程不应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的步骤。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其它的步骤顺序也是可能的。因此,说明书中阐述的步骤的特定顺序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此外,针对该方法和/或过程的权利要求不应限于按照所写顺序执行它们的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这些顺序可以变化,并且仍然保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