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铝单板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2724发布日期:2019-09-21 01:5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铝单板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铝单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铝单板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铝单板因加工性能良好、造型和外观色彩多变、不易玷污、便于清洁和保养等优点,不仅可以应用于室内墙面、天花吊顶,还可应用于室外装饰等。

现有的铝单板包括外板,外板为长方体板状结构,外板内壁的边缘分别设置有侧板,侧板靠近外板的一侧与外板的内壁固定连接,侧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侧板的角码,角码与侧板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需要在建筑物的外墙安装铝单板时,可直接通过螺栓将角码固定于建筑物外墙的安装框上即可。

现有技术中铝单板各个部分所需要的工艺不同,将铝单板安装于墙体外侧时,位于外墙墙角处的两个相邻铝单板之间将留有空隙,雨水很容易由缝隙处流向墙体,从而降低墙体结构的强度,因此,研发一种防水铝单板的制造工艺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铝单板的制造工艺,降低雨水由墙角处进入墙体的可能性,提高墙体的强度。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水铝单板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成型及前处理:成型外板及侧板,将外板及侧板在室温下用水冲洗干净并将外板及侧板浸泡于碱洗液中3-5分钟;其中,按照重量份数计,碱洗液包括水90-106份、氢氧化钠10-15份、碳酸钠6-9份、硅酸钠5-8份、柠檬酸钠0.5-3份;

S2:酸洗:用水冲洗干净后,再将外板及侧板浸泡于质量分数为50-60%的盐酸酸洗液中1-4分钟;取出,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S3:钝化:将外板及侧板浸泡于钛锆钝化液中钝化1-5分钟,在外板及侧板的表面形成500-1200mg/m2厚度的钝化层;取出,并烘干;

S4:焊接卡块:成型卡块,在外板的顶端焊接卡块,同时在外板的底端开设卡槽;

S5:开设导流槽及排水槽:在防水板的顶端开设倾斜状的导流槽,两个导流槽相交处开设贯穿的排水槽,然后将导流槽及排水槽的内壁打磨光滑;

S6:安装角码:通过螺栓将角码安装于侧板上;

S7:安装加强板:成型加强板,将加强板的外壁分别与两个外板的内壁贴合,并将加强板固定于两个外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板及侧板成型后,首先经过水洗将外板及侧板表面的抛光铝灰尘清除干净,再用碱溶解外板及侧板表面的各种油脂,清理水不能去除的污迹;然后水将残留的碱性物质冲洗掉,并用酸再次清洗以去除表面可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的杂质;用水冲洗后,再对外板及侧板进行钝化处理,以降低铝单板被腐蚀的可能性;对外板及侧板进行表面处理后,再将卡块焊接于外板的顶端,并在外板的底端开设用于卡嵌卡块的卡槽,然后在卡块的一侧开设导流槽,两个导流槽的交接处开设排水槽;在安装时,可将卡块卡嵌于对应卡槽内,从而完成多个外板的安装;当雨水流向外板的外壁时,受到卡块的拦截,雨水无法由两个外板的拼接缝进入墙角内部,从而降低雨水进入墙角内部的可能性,提高墙体的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S1中,按照重量份数计,碱洗液包括水100份、氢氧化钠12份、碳酸钠8份、硅酸钠7份、柠檬酸钠2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3与S4之间还包括步骤S31:将外板的外壁涂覆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的设置可降低雨水由铝单板的外壁向墙体渗水的可能性,减小铝单板损坏的可能,降低雨水破坏墙体结构的可能性,提高墙体结构的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防水层为丙烯酸防水涂料制成的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丙烯酸防水涂料无毒无味、不污染环境,属于环保产品,具有良好的耐老化、延伸性、弹性和粘结性,可有效防止水流由铝单板向墙体内渗入的可能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4中,卡块成型后,在卡块的外壁粘接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的设置可提高卡块与卡槽之间的密封性,降低雨水由卡块及卡槽的缝隙进入卡槽内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雨水留存于导流槽内的可能性,从而实现防水的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7中,加强板成型后,在加强板与外板之间粘接缓冲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板受到外力时,缓冲层可将外板对加强板的刚性压力转变为弹性压力,从而减缓外板对加强板的压力,一方面可减小对加强板的压力,另一方面便于降低铝单板产生形变的可能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层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的缓冲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具有闭孔结构、吸水性小、有优良的抗水性,机械强度好、缓冲性能优异,当外板受到外力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可起到缓冲作用,以减缓外板对加强板的压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多次清洗以确保外板及侧板表面干净后,再用钝化液对其进行钝化以降低铝单板被腐蚀的可能性,最后再将铝单板组装起来,并焊接卡块,卡块的设置可降低雨水由上下两个铝单板的拼接处流进墙体的可能性,从而降低雨水由墙角处进入墙体的可能性,提高墙体的强度;

2.导流槽及排水槽的设置便于将流入卡槽内的雨水排出,从而降低雨水留存于卡槽内的可能性;

3.加强板的设置可增加外板相交处的厚度,从而使得受到外力时发生形变的可能性较小,加强每两个外板之间的连接,降低外板产生形变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体现外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外板;11、卡块;111、密封圈;12、卡槽;13、导流槽;14、排水槽;15、防水层;2、侧板;21、角码;3、加强板;31、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防水铝单板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防水铝单板包括两个外板1,外板1的边缘设置有侧板2,顶端设置有卡块11,底端开设有卡槽12,卡块11的一侧开设有导流槽13,导流槽13连通有排水槽14。

两个外板1为相互垂直且一体成型的L状结构,可安装于外墙的墙角处,参照图2,外板1远离墙体的一侧喷涂有防水层15,防水层15为丙烯酸防水涂料。回看图1,外板1的边缘处垂直设置有侧板2,侧板2的侧壁设置有多个角码21,角码21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于侧板2上。外板1的顶端竖直设置有L状的卡块11,卡块11的底端与外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外板1的底端开设有用于卡嵌另一个卡块11的卡槽12。

需要将铝单板安装于外墙时,首先将其中一个铝单板放置于外墙的墙角处,使得两个外板1的形状刚好与墙角吻合,然后通过螺栓将角码21固定于外墙外壁的安装框上,即可将铝单板安装于外墙的墙角处。

随后,再将下一个铝单板的卡块11卡嵌于已安装铝单板的卡槽12内,再次用螺栓将待固定的角码21安装于安装框上,不断重复此操作,即可由上而下将墙角处的铝单板安装完毕,也可选择由下而上或是由中间向上下两端安装。

当下雨时,由于卡块11卡嵌于卡槽12内,使得上下两个铝单板之间的拼接缝被挡住,从而降低雨水由上下两个铝单板的拼接缝向墙体流动的可能性,降低雨水对墙角的侵蚀,以提高墙角的强度。

参照图2,卡块11的外壁设置有橡胶材质的密封圈111,密封圈111的内壁与卡块11的外壁贴合并粘接,外壁与卡槽12的内壁紧密贴合。密封圈111的设置可提高卡块11与卡槽12之间的密封性,降低雨水由卡块11及卡槽12的缝隙进入卡槽12内的可能性。

参照图2,卡块11远离墙体的一侧开设有导流槽13,参照图3,两个导流槽13相靠近的一端的深度大于相远离一端的深度,且两个导流槽13相靠近的一端连通有排水槽14。排水槽14为竖直设置且上下两端分别贯穿外板1。

当雨水沿上下两个铝单板的拼接缝流入时,由于无法继续向墙体内流动,雨水将进入导流槽13内,并沿导流槽13的倾斜方向流动至排水槽14内,最后由排水槽14排出。导流槽13及排水槽14的设置便于及时转移进入拼接缝内的雨水。

参照图1,两个外板1相交处设置有加强板3,加强板3的外壁与外板1的内壁贴合并固定连接。位于墙角处的铝单板受到外力时,相交处较为脆弱,受到外力容易产生形变,加强板3的设置可增加外板1相交处的厚度,从而使得受到外力时发生形变的可能性较小,加强每两个外板1之间的连接,降低外板1产生形变的可能性,提高每两个外板1之间的稳定性。

参照图1,外板1与加强板3之间粘接有缓冲层31,缓冲层31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材质。当外板1受到外力时,缓冲层31可将外板1对加强板3的刚性压力转变为弹性压力,从而减缓外板1对加强板3的压力,便于保护外板1的完好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在建筑物的外墙安装铝单板时,首先将角码21固定于侧板2上,再通过角码21将外板1及侧板2安装于墙体外侧的安装框上,再将下一个外板1的卡块11卡嵌于对应的卡槽12内,最后再通过角码21固定新的外板1及侧板2;如此类推,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依次将位于墙角处的铝单板安装完毕;雨水流至铝单板的表面时,由于上下两个铝单板的拼接处的内侧还设置有卡块11,所以雨水无法由拼接处流进墙体内;其次,流进拼接缝的雨水将会流入导流槽13,并沿导流槽13流向排水槽14,最终沿排水槽14由上而下排出,从而降低雨水由墙角处进入墙体的可能性,提高墙体的强度。

实施例2

一种防水铝单板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成型及前处理:成型外板及侧板,将外板及侧板在室温下用水冲洗干净并将外板及侧板浸泡于碱洗液中3分钟;其中,按照重量份数计,碱洗液包括水90份、氢氧化钠10份、碳酸钠6份、硅酸钠5份、柠檬酸钠0.5份;

S2:酸洗:用水冲洗干净后,再将外板及侧板浸泡于质量分数为50%的盐酸酸洗液中1分钟;取出,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S3:钝化:将外板及侧板浸泡于钛锆钝化液中钝化1分钟,在外板及侧板的表面形成500mg/m2厚度的钝化层;取出,并烘干;

S4:焊接卡块:成型卡块,在外板的顶端焊接卡块,同时在外板的底端开设卡槽;

S5:开设导流槽及排水槽:在防水板的顶端开设倾斜状的导流槽,两个导流槽相交处开设贯穿的排水槽,然后将导流槽及排水槽的内壁打磨光滑;

S6:安装角码:通过螺栓将角码安装于侧板上;

S7:安装加强板:成型加强板,将加强板的外壁分别与两个外板的内壁贴合,并将加强板固定于两个外板之间。

实施例3

一种防水铝单板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成型及前处理:成型外板及侧板,将外板及侧板在室温下用水冲洗干净并将外板及侧板浸泡于碱洗液中4分钟;其中,按照重量份数计,碱洗液包括水100份、氢氧化钠12份、碳酸钠8份、硅酸钠7份、柠檬酸钠2份;

S2:酸洗:用水冲洗干净后,再将外板及侧板浸泡于质量分数为55%的盐酸酸洗液中3分钟;取出,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S3:钝化:将外板及侧板浸泡于钛锆钝化液中钝化3分钟,在外板及侧板的表面形成800mg/m2厚度的钝化层;取出,并烘干;

S4:焊接卡块:成型卡块,在外板的顶端焊接卡块,同时在外板的底端开设卡槽;

S5:开设导流槽及排水槽:在防水板的顶端开设倾斜状的导流槽,两个导流槽相交处开设贯穿的排水槽,然后将导流槽及排水槽的内壁打磨光滑;

S6:安装角码:通过螺栓将角码安装于侧板上;

S7:安装加强板:成型加强板,将加强板的外壁分别与两个外板的内壁贴合,并将加强板固定于两个外板之间。

实施例4

一种防水铝单板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成型及前处理:成型外板及侧板,将外板及侧板在室温下用水冲洗干净并将外板及侧板浸泡于碱洗液中5分钟;其中,按照重量份数计,碱洗液包括水106份、氢氧化钠15份、碳酸钠9份、硅酸钠8份、柠檬酸钠3份;

S2:酸洗:用水冲洗干净后,再将外板及侧板浸泡于质量分数为60%的盐酸酸洗液中4分钟;取出,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S3:钝化:将外板及侧板浸泡于钛锆钝化液中钝化5分钟,在外板及侧板的表面形成1200mg/m2厚度的钝化层;取出,并烘干;

S4:焊接卡块:成型卡块,在外板的顶端焊接卡块,同时在外板的底端开设卡槽;

S5:开设导流槽及排水槽:在防水板的顶端开设倾斜状的导流槽,两个导流槽相交处开设贯穿的排水槽,然后将导流槽及排水槽的内壁打磨光滑;

S6:安装角码:通过螺栓将角码安装于侧板上;

S7:安装加强板:成型加强板,将加强板的外壁分别与两个外板的内壁贴合,并将加强板固定于两个外板之间。

实施例5

一种防水铝单板的制造工艺,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S2中,碱洗液包括水95份、氢氧化钠11份、碳酸钠7份、硅酸钠6份、柠檬酸钠1.5份。

实施例6

一种防水铝单板的制造工艺,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S2中,碱洗液包括水103份、氢氧化钠14份、碳酸钠8.5份、硅酸钠8份、柠檬酸钠2.5份。

实施例7

一种防水铝单板的制造工艺,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在步骤S3与S4之间还包括步骤S31:将外板的外壁涂覆防水层,防水层为丙烯酸防水涂料制成的防水层。

实施例8

一种防水铝单板的制造工艺,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S4中,卡块成型后,在卡块的外壁粘接密封圈;密封圈为橡胶材质的密封圈。

实施例9

一种防水铝单板的制造工艺,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S7中,加强板成型后,在加强板与外板之间粘接缓冲层,缓冲层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的缓冲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