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换气层构造的屋面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62885发布日期:2019-09-13 19:40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换气层构造的屋面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屋面结构设计和屋面保温防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换气层构造的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屋面的构造做法主要由楼板、砂浆找平层、隔汽层、找坡层、保温层、柔性材料防水层和刚性砂浆保护层组成。其中,在隔汽层以上和防水层以下的中间分布设置排潮、排气管道构造,用来排放保温层中的潮气,避免屋面在夏季高温时膨胀、鼓包、开裂破坏和冬季寒冷时结露、冻胀与冻融破坏。

但是,由于找坡层和保温层中材料存在大量的孔隙和拼缝形成存水空间,使楼板、室内、保温和找坡材料挥发的大量水汽及施工过程中残留的水分用排气管很难排出去,因此冬季温度下形成大量的结露,降低了保温效果引起防水层的冻融破坏;而夏季温度升高,水汽引起防水层气胀、鼓包破坏,严重影响了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和防水材料的防水功能。另外,传统屋面构造设计中的隔汽层是防止建筑物内(室内)的潮气进入保温层,这也引起了室内潮气在冬季无法正常排出,造成室内顶棚受潮长霉,使室内棚顶构造遭受破坏,特别是游泳场馆等公共设施建筑和民用住宅中卫生间厨房等水汽比较大的建筑物遭受潮气回流的破坏更为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建筑屋面结构复杂、成本高、排潮效果不好、易漏水、需要设置大量的排气窗严重影响了屋面的使用寿命以及楼板、室内、保温和找坡材料中的水汽难以排出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换气层构造的屋面及其施工方法,简化了屋面构造,降低了施工的复杂程度,提高了施工工效,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安全性,具有强制通风功能,提高了屋面的质量,延长了屋面使用寿命,特别是适用于高湿气状态下的公共场馆建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换气层构造的屋面,包括在屋顶楼板上方依次设置的单向排潮支撑板和保护层,所述单向排潮支撑板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单向排潮支撑板靠近屋顶楼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柱脚,所述柱脚与屋顶楼板接触,使单向排潮支撑板与屋顶楼板之间形成排潮空间,所述排潮空间通过至少一个排潮管与外部连通,所述排潮管的一端设置在排潮空间内,所述排潮管的另一端与引风机连接,所述单向排潮支撑板浇筑抗压高强浆料,以保证屋面的荷载强度。

所述柱脚与单向排潮支撑板连通,所述柱脚顶部截面积大于等于2cm2,且小于等于10cm2;相邻的两个柱脚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cm,且小于等于18cm,用以保证屋面的荷载强度。

所述保护层采用防水剂拌和砂浆喷涂或粘铺地砖。

所述抗压高强浆料采用憎水泡粒混凝土浆料,所述憎水泡粒混凝土浆料包括憎水剂、发泡剂、聚苯乙烯颗粒、水泥和水,使憎水泡粒混凝土的体积吸水率≤3%、憎水率≥95%、导热系数≤0.065w/(m·k)。

所述高分子材料采用聚氯乙烯、聚乙烯、pvc、pe或者聚苯乙烯。

所述引风机设置有自动控制装置,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开关,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开关连接,当湿度传感器检测湿度高于设定湿度时,控制开关开启,引风机自动抽排屋内和屋顶楼板的潮气;当湿度传感器检测湿度低于设定湿度时,控制开关关闭,引风机停止工作。

所述排潮管穿过通风竖井、天窗、女儿墙结构或电梯井与外部连通。

一种带有换气层构造的屋面的施工方法,采用上述带有换气层构造的屋面,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设定位置安装好引风机和排潮管,排潮管的一端放置在排潮空间内,排潮管的另一端与引风机连接;

步骤二、在屋顶楼板上铺设单向排潮支撑板;

步骤三、在单向排潮支撑板上浇筑抗压高强浆料,浇筑抗压高强浆料时,采用无缝浇筑方式,使抗压高强浆料和单向排潮支撑板形成一体;

步骤四:在抗压高强浆料浇筑层上方制作保护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带有换气层构造的屋面包括在屋顶楼板上方依次设置的单向排潮支撑板和保护层,单向排潮支撑板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单向排潮支撑板靠近屋顶楼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柱脚,所述柱脚与屋顶楼板接触,使单向排潮支撑板与屋顶楼板之间形成排潮空间,单向排潮支撑板浇筑抗压高强浆料,排潮空间通过至少一个排潮管与外部连通,形成全新的屋面构造,即包括换气层、现浇憎水泡粒混凝土层和装饰保护层,取代了传统构造中的找平层、隔汽层,同时将找坡层、保温层、柔性材料防水层合并为一个现浇憎水泡粒混凝土层,该层一体化完成了找坡、保温、防水功能;

2)排潮管的一端设置在排潮空间内,所述排潮管的另一端与引风机连接,具有强制通风功能,使屋顶楼板始终保持干燥、使屋面夏季不受气胀和鼓包破坏;冬季不受结露、冻胀与冻融破坏,提高了屋面的质量,延长了屋面使用寿命,特别是适用于高湿气状态下的公共场馆建筑;

3)简化了屋面构造,从原来的六层构造简化为三层构造,降低了施工的复杂程度,提高了施工工效,缩短了施工周期,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市场推广空间极大;

4)采用a级防火阻燃憎水泡粒混凝土材料,大大提高了安全防火等级,使老百姓住得放心,住得安心,生命财产有了可靠的保障;

5)单向排潮支撑板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采用高分子材料能够实现单向吸潮,即,只吸收室内的潮气,但是能够阻隔单向排潮支撑板上方的水汽,包括渗漏的雨水等;

6)采用无缝浇筑方式,不设置现有屋面的分隔缝,通过带有换气层构造的屋面保证屋面无缝浇筑的实现,并提高防水防潮效果和屋面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带有换气层构造的屋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单向排潮支撑板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

1-屋顶楼板,2-单向排潮支撑板,3-排潮空间,4-排潮管,5-保护层,6-通风竖井,7-引风机,8-抗压高强浆料浇筑层,9-柱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换气层构造的屋面,包括在屋顶楼板1上方依次设置的单向排潮支撑板2和保护层5,保护层5采用防水剂拌和砂浆喷涂或粘铺地砖。如图2所示,单向排潮支撑板2为平板结构,且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单向排潮支撑板2靠近屋顶楼板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柱脚9,柱脚9与单向排潮支撑板2连通,柱脚9顶部截面积大于等于2cm2,且小于等于10cm2,若干个柱脚9均匀分布,且相邻的两个柱脚9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cm,且小于等于18cm,其中,5cm用于保证排潮空间足够大,18cm用于保证踩踏安全,并且保证整体屋面的荷载强度,柱脚9是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单向排潮支撑板2浇筑抗压高强浆料时,浇筑抗压高强浆料通过柱脚9的顶部开口流入其中空结构。柱脚9与屋顶楼板1接触,使单向排潮支撑板2与屋顶楼板1之间形成排潮空间3,排潮空间3通过至少一个排潮管4与外部连通,排潮管4不穿透屋面以保证屋面完整,排潮管4穿过通风竖井6、天窗、女儿墙结构或电梯井与外部连通,本实施例中,排潮管4穿过通风竖井6与外部连通,排潮管4的一端设置在排潮空间3内,排潮管4的另一端与引风机7连接,引风机7设置有自动控制装置,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开关,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开关连接,当湿度传感器检测湿度高于设定湿度时,控制开关开启,控制开关控制引风机7自动抽排屋内和屋顶楼板1的潮气;当湿度传感器检测湿度低于设定湿度时,控制开关关闭,控制开关控制引风机7停止工作,其中,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开关均采用现有技术。

本实施例中,单向排潮支撑板2采用吸塑或者注塑方式制作,单向排潮支撑板2可以增强整个结构的防水性能,采用高分子材料能够实现单向吸潮,即,只吸收室内的潮气,但是能够阻隔单向排潮支撑板2上方的水汽,包括渗漏的雨水等,高分子材料采用聚氯乙烯、聚乙烯、pvc、pe或者聚苯乙烯。单向排潮支撑板2浇筑抗压高强浆料,抗压高强浆料采用憎水泡粒混凝土浆料,憎水泡粒混凝土浆料包括憎水剂、发泡剂、聚苯乙烯颗粒、水泥和水,使憎水泡粒混凝土的体积吸水率≤3%、憎水率≥95%、导热系数≤0.065w/(m·k),以保证屋面的荷载强度,并具有保温功能。

一种带有换气层构造的屋面的施工方法,采用上述带有换气层构造的屋面,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设定位置安装好引风机7和排潮管4,排潮管4的一端放置在排潮空间3内,排潮管4的另一端与引风机7连接;

步骤二、在屋顶楼板1上铺设单向排潮支撑板2;

步骤三、在单向排潮支撑板2上浇筑抗压高强浆料,浇筑抗压高强浆料时,采用无缝浇筑方式,使抗压高强浆料和单向排潮支撑板2形成一体;

步骤四:在抗压高强浆料浇筑层8上方制作屋面保护层5。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排潮管4的一端水平放在屋顶楼板1上,以提高排风效果。步骤二中铺设单向排潮支撑板2时保证排潮管4设置在排潮空间3中,并且,屋顶楼板1上放置若干个单向排潮支撑板2,若干个单向排潮支撑板2在屋顶楼板1上阵列分布,施工时,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依次排布铺满屋顶楼板1,若干个单向排潮支撑板2之间采用焊接、扣接、搭接、胶接和粘接等方式连接。步骤三中在单向排潮支撑板2上浇筑抗压高强浆料,抗压高强浆料采用憎水泡粒混凝土浆料,采用无缝浇筑方式,不设置分隔缝,提高防水防潮效果和屋面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