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4451发布日期:2019-12-06 20:4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随着社会人口的发展,各地都开始兴建大量的高层建筑,而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经常要用到升降机运送人员物料,现有的在高层建筑与升降机之间通常采用简单的安防门进行隔挡,不但安装麻烦,防护不周全,而且施工结束将其拆除后,难以进行重复利用,浪费成本,不利于节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在高层建筑与升降机之间通常采用简单的安防门进行隔挡,不但安装麻烦,防护不周全,而且施工结束将其拆除后,难以进行重复利用,浪费成本,不利于节约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简单,能够重复利用,有利于节约的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有底座、第一弧形侧护板、第二弧形侧护板、大连接块、旋转轴、上挡板、下挡板、长连接轴、弧形插板、大圆杆、小拉线、限位装置和大弹簧,底座前侧面的上部开有向后延伸的长活动槽,长活动槽的左槽面和右槽面均开有大旋转孔,大旋转孔与长活动槽相连通,底座的左端和右端均开有上下贯穿的大通孔,大通孔可用于安装预制的地脚螺栓,从而将底座固定住,底座顶部的右侧开有小活动槽,小活动槽位于长活动槽的右侧,小活动槽位于右侧大旋转孔的后上方,右侧大旋转孔与小活动槽相连通,底座的后侧面开有向前延伸的大矩形槽,大矩形槽位于长活动槽的后方,长活动槽、大旋转孔、小活动槽和大矩形槽均位于两个大通孔之间,底座的顶部固接有第一弧形侧护板和第二弧形侧护板,第一弧形侧护板位于长活动槽的左侧,第二弧形侧护板位于长活动槽的右侧,小活动槽位于第二弧形侧护板的右侧,第二弧形侧护板的上部开有上下贯穿的上导线孔,第二弧形侧护板的下部开有左右贯穿的下导线孔,大连接块位于第一弧形侧护板的上端与第二弧形侧护板的上端之间,大连接块的上端内嵌设有旋转轴,第一弧形侧护板的上端与第二弧形侧护板的上端均与旋转轴转动连接,大连接块的下端固接有上挡板,大连接块位于第一弧形侧护板右侧面的上部与第二弧形侧护板左侧面的上部之间,而且第一弧形侧护板右侧面的上部和第二弧形侧护板左侧面的上部分别与上挡板的弧形面配合,上挡板开有多个前后贯穿的观察孔,可用于对升降机内的人员状况进行观察,上挡板的下侧面左右对称式开有向上延伸的弧形盲孔,下挡板位于上挡板的正下方,下挡板位于第一弧形侧护板右侧面的下部与第二弧形侧护板左侧面的下部之间,第一弧形侧护板右侧面的下部和第二弧形侧护板左侧面的下部分别与下挡板的左弧形面和右弧形面相配合,下挡板上部的中间位置开有前后贯穿的升降孔,下挡板的顶部左右对称式开有向下延伸的弧形导向孔,两个弧形导向孔分别位于升降孔的两侧,下挡板的上部左右对称式开有弧形导线孔,弧形导线孔位于弧形导向孔的下方,弧形导向孔的下端与弧形导线孔的一端相连通,升降孔位于左右对称式设置的弧形导线孔之间,升降孔的下端与弧形导线孔的另一端相连通,弧形导向孔位于弧形盲孔的下方,弧形导向孔与弧形盲孔相配合,下挡板的下端位于长活动槽内,下挡板与底座相接触,下挡板的下端内嵌式有长连接轴,长连接轴位于大旋转孔内并与其转动配合,弧形插板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弧形插板位于弧形导向孔内并与其滑动配合,弧形插板的上端位于弧形盲孔内,弧形插板与上挡板相接触,大圆杆滑动式位于升降孔内,小拉线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小拉线滑动式位于弧形导向孔和弧形导线孔内,小拉线的一端与弧形插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小拉线的另一端与大圆杆固定连接,第二弧形侧护板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上挡板固定的限位装置,大弹簧位于弧形导向孔内,弧形插板的下端与弧形导向孔的内底部之间连接有大弹簧,小拉线穿过大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限位装置包括有小轴承、l型板、旋转盘、棘块、连接板、小拉簧和上拉线,小轴承固定套在旋转轴的右端上,第二弧形侧护板的上侧固接有l型板,l型板位于上导线孔的前方,小轴承嵌入式的安装在l型板的右前侧板内,l型板的左后侧板开有前后贯穿的小导向孔,旋转盘的中部固定套在旋转轴上,旋转盘位于l型板右侧板的左侧,旋转盘位于l型板后侧板的前方,旋转盘的圆周壁均匀间隔开有多个棘槽,棘块滑动式位于小导向孔内,棘块的前端位于棘槽内,棘块的前端与棘槽相配合,棘块与旋转盘相接触,棘块的后端固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位于l型板的后方,l型板的后侧与连接板的前侧之间连接有小拉簧,连接板的后侧固接有上拉线,上拉线向下穿过上导线孔,上拉线与第二弧形侧护板相接触,上拉线位于上挡板的后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大l型杆、连接杆、长拉簧、导向块、倒t型块、小弹簧、斜压块和下拉线,大l型杆的下端位于小活动槽内,大l型杆与底座相接触,大l型杆的前下端位于右侧的大旋转孔内,右侧长连接轴的后侧面与大l型杆的前下端固定连接,第二弧形侧护板右侧面的中部固接有连接杆,大l型杆的后上端连接有长拉簧,长拉簧的上端与连接杆设置为铰接连接,第二弧形侧护板右侧面的下部固接有导向块,导向块位于下导线孔的下方,导向块位于大l型杆的左侧,导向块开有前后贯穿的下矩形槽,导向块的顶部开有上矩形槽,上矩形槽位于下矩形槽的上方,上矩形槽与下矩形槽相连通,倒t型块的下侧位于下矩形槽内,倒t型块的中部位于上矩形槽内,倒t型块与导向块相接触,倒t型块可以在下矩形槽和上矩形槽内滑动,上矩形槽能够防止倒t型块从下矩形槽内脱出,倒t型块左侧的下部与下矩形槽的左槽面之间连接有小弹簧,倒t型块底部的前端固接有斜压块,斜压块位于导向块的前方,斜压块位于大l型杆的前方,斜压块与大l型杆相配合,当大l型杆向前方摆动九十度时,斜压块能够将大l型杆压住,防止大l型杆向上移动复位,倒t型块左侧的上部固接有下拉线,下拉线位于导向块的上方,下拉线穿过下导线孔,下拉线位于下挡板的后方,下拉线与第二弧形侧护板相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大固定块、大轴承、大螺母、大螺杆和撑板,大固定块设置为两个,第一弧形侧护板左侧面的上部和第二弧形侧护板右侧面的上部均固接有大固定块,右侧大固定块位于l型板的下方,大固定块内嵌入式的安装有大轴承,大轴承设置为两个,大螺母位于大轴承内,大螺母与大轴承固定连接,大螺母套在大螺杆上,大螺母和大螺杆均设置为两个,右侧大螺杆位于连接杆的上方,大螺杆的上端固接有撑板,撑板位于第一弧形侧护板、第二弧形侧护板和l型板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大矩形板、三角形套管、三角形插块和推拉杆,大矩形板位于大矩形槽内并与其滑动配合,大矩形板均匀间隔开有多个左右贯穿的三角形插槽,底座右侧面的后端和左侧面的后端均嵌设有三角形套管,三角形套管与三角形插槽相匹配,三角形套管与大矩形槽相连通,三角形插块位于三角形套管内并与其滑动配合,三角形插块设置为两个,三角形插块与三角形套管相对应,三角形插块的内端位于三角形插槽内,三角形插块与三角形插槽滑动配合,三角形插块的外端固接有推拉杆,推拉杆设置为两个,三角形套管位于两个推拉杆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通过上挡板和下挡板采用上下摆动开启的方式,容易使进出人员意识到此处的危险程度,提高进出人员的注意力,安装简单方便,防护比较周全,施工结束将其拆除后可以方便的再次安装使用,节省成本,结构简单,有利于节约,容易生产制造,易于维护维修,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座,2-第一弧形侧护板,3-第二弧形侧护板,4-大连接块,5-旋转轴,6-上挡板,7-下挡板,8-长连接轴,9-弧形插板,10-大圆杆,11-小拉线,12-限位装置,13-大弹簧,21-大l型杆,22-连接杆,23-长拉簧,24-导向块,25-倒t型块,26-小弹簧,27-斜压块,28-下拉线,31-大固定块,32-大轴承,33-大螺母,34-大螺杆,35-撑板,41-大矩形板,42-三角形套管,43-三角形插块,44-推拉杆,101-长活动槽,102-大旋转孔,103-大通孔,104-小活动槽,105-大矩形槽,121-小轴承,122-l型板,123-旋转盘,124-棘块,125-连接板,126-小拉簧,127-上拉线,241-下矩形槽,242-上矩形槽,301-上导线孔,302-下导线孔,411-三角形插槽,601-观察孔,602-弧形盲孔,701-升降孔,702-弧形导向孔,703-弧形导线孔,1221-小导向孔,1231-棘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弧形侧护板2、第二弧形侧护板3、大连接块4、旋转轴5、上挡板6、下挡板7、长连接轴8、弧形插板9、大圆杆10、小拉线11、限位装置12和大弹簧13,底座1前侧面的上部开有向后延伸的长活动槽101,长活动槽101的左槽面和右槽面均开有大旋转孔102,大旋转孔102与长活动槽101相连通,底座1的左端和右端均开有上下贯穿的大通孔103,底座1顶部的右侧开有小活动槽104,小活动槽104位于长活动槽101的右侧,小活动槽104位于右侧大旋转孔102的后上方,右侧大旋转孔102与小活动槽104相连通,底座1的后侧面开有向前延伸的大矩形槽105,大矩形槽105位于长活动槽101的后方,长活动槽101、大旋转孔102、小活动槽104和大矩形槽105均位于两个大通孔103之间,第一弧形侧护板2的下端和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下端均与底座1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第一弧形侧护板2位于长活动槽101的左侧,第二弧形侧护板3位于长活动槽101的右侧,小活动槽104位于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右侧,第一弧形侧护板2和第二弧形侧护板3均位于两个大通孔103之间,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部开有上下贯穿的上导线孔301,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下部开有左右贯穿的下导线孔302,大连接块4位于第一弧形侧护板2的上端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端之间,大连接块4的上端内嵌设有旋转轴5,第一弧形侧护板2的上端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端均与旋转轴5转动连接,上挡板6顶部的中间位置与大连接块4的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大连接块4位于第一弧形侧护板2右侧面的上部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左侧面的上部之间,上挡板6开有多个前后贯穿的观察孔601,上挡板6的下侧面左右对称式开有向上延伸的弧形盲孔602,下挡板7位于上挡板6的正下方,下挡板7位于第一弧形侧护板2右侧面的下部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左侧面的下部之间,下挡板7上部的中间位置开有前后贯穿的升降孔701,下挡板7的顶部左右对称式开有向下延伸的弧形导向孔702,两个弧形导向孔702分别位于升降孔701的两侧,下挡板7的上部左右对称式开有弧形导线孔703,弧形导线孔703位于弧形导向孔702的下方,弧形导向孔702的下端与弧形导线孔703的一端相连通,升降孔701位于左右对称式设置的弧形导线孔703之间,升降孔701的下端与弧形导线孔703的另一端相连通,弧形导向孔702位于弧形盲孔602的下方,弧形导向孔702与弧形盲孔602相配合,下挡板7的下端位于长活动槽101内,下挡板7与底座1相接触,下挡板7的下端内嵌式有长连接轴8,长连接轴8位于大旋转孔102内并与其转动配合,弧形插板9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弧形插板9位于弧形导向孔702内并与其滑动配合,弧形插板9的上端位于弧形盲孔602内,弧形插板9与上挡板6相接触,大圆杆10滑动式位于升降孔701内,小拉线11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小拉线11滑动式位于弧形导向孔702和弧形导线孔703内,小拉线11的一端与弧形插板9的下端固定连接,小拉线11的另一端与大圆杆10固定连接,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上挡板6固定的限位装置12,大弹簧13位于弧形导向孔702内,弧形插板9的下端与弧形导向孔702的内底部之间连接有大弹簧13,小拉线11穿过大弹簧13。

实施例2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弧形侧护板2、第二弧形侧护板3、大连接块4、旋转轴5、上挡板6、下挡板7、长连接轴8、弧形插板9、大圆杆10、小拉线11、限位装置12和大弹簧13,底座1前侧面的上部开有向后延伸的长活动槽101,长活动槽101的左槽面和右槽面均开有大旋转孔102,大旋转孔102与长活动槽101相连通,底座1的左端和右端均开有上下贯穿的大通孔103,底座1顶部的右侧开有小活动槽104,小活动槽104位于长活动槽101的右侧,小活动槽104位于右侧大旋转孔102的后上方,右侧大旋转孔102与小活动槽104相连通,底座1的后侧面开有向前延伸的大矩形槽105,大矩形槽105位于长活动槽101的后方,长活动槽101、大旋转孔102、小活动槽104和大矩形槽105均位于两个大通孔103之间,底座1的顶部固接有第一弧形侧护板2和第二弧形侧护板3,第一弧形侧护板2位于长活动槽101的左侧,第二弧形侧护板3位于长活动槽101的右侧,小活动槽104位于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右侧,第一弧形侧护板2和第二弧形侧护板3均位于两个大通孔103之间,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部开有上下贯穿的上导线孔301,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下部开有左右贯穿的下导线孔302,大连接块4位于第一弧形侧护板2的上端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端之间,大连接块4的上端内嵌设有旋转轴5,第一弧形侧护板2的上端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端均与旋转轴5转动连接,大连接块4的下端固接有上挡板6,大连接块4位于第一弧形侧护板2右侧面的上部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左侧面的上部之间,上挡板6开有多个前后贯穿的观察孔601,上挡板6的下侧面左右对称式开有向上延伸的弧形盲孔602,下挡板7位于上挡板6的正下方,下挡板7位于第一弧形侧护板2右侧面的下部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左侧面的下部之间,下挡板7上部的中间位置开有前后贯穿的升降孔701,下挡板7的顶部左右对称式开有向下延伸的弧形导向孔702,两个弧形导向孔702分别位于升降孔701的两侧,下挡板7的上部左右对称式开有弧形导线孔703,弧形导线孔703位于弧形导向孔702的下方,弧形导向孔702的下端与弧形导线孔703的一端相连通,升降孔701位于左右对称式设置的弧形导线孔703之间,升降孔701的下端与弧形导线孔703的另一端相连通,弧形导向孔702位于弧形盲孔602的下方,弧形导向孔702与弧形盲孔602相配合,下挡板7的下端位于长活动槽101内,下挡板7与底座1相接触,下挡板7的下端内嵌式有长连接轴8,长连接轴8位于大旋转孔102内并与其转动配合,弧形插板9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弧形插板9位于弧形导向孔702内并与其滑动配合,弧形插板9的上端位于弧形盲孔602内,弧形插板9与上挡板6相接触,大圆杆10滑动式位于升降孔701内,小拉线11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小拉线11滑动式位于弧形导向孔702和弧形导线孔703内,小拉线11的一端与弧形插板9的下端固定连接,小拉线11的另一端与大圆杆10固定连接,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上挡板6固定的限位装置12,大弹簧13位于弧形导向孔702内,弧形插板9的下端与弧形导向孔702的内底部之间连接有大弹簧13,小拉线11穿过大弹簧13。

限位装置12包括有小轴承121、l型板122、旋转盘123、棘块124、连接板125、小拉簧126和上拉线127,旋转轴5的右端与小轴承121过盈连接,l型板122的下端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l型板122位于上导线孔301的前方,小轴承121嵌入式的安装在l型板122的右前侧板内,l型板122的左后侧板开有前后贯穿的小导向孔1221,旋转盘123的中部固定套在旋转轴5上,旋转盘123位于l型板122右侧板的左侧,旋转盘123位于l型板122后侧板的前方,旋转盘123的圆周壁均匀间隔开有多个棘槽1231,棘块124滑动式位于小导向孔1221内,棘块124的前端位于棘槽1231内,棘块124的前端与棘槽1231相配合,连接板125的前侧与棘块124的后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板125位于l型板122的后方,l型板122的后侧与连接板125的前侧之间连接有小拉簧126,连接板125的后侧固接有上拉线127,上拉线127向下穿过上导线孔301,上拉线127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相接触,上拉线127位于上挡板6的后方。

实施例3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弧形侧护板2、第二弧形侧护板3、大连接块4、旋转轴5、上挡板6、下挡板7、长连接轴8、弧形插板9、大圆杆10、小拉线11、限位装置12和大弹簧13,底座1前侧面的上部开有向后延伸的长活动槽101,长活动槽101的左槽面和右槽面均开有大旋转孔102,大旋转孔102与长活动槽101相连通,底座1的左端和右端均开有上下贯穿的大通孔103,底座1顶部的右侧开有小活动槽104,小活动槽104位于长活动槽101的右侧,小活动槽104位于右侧大旋转孔102的后上方,右侧大旋转孔102与小活动槽104相连通,底座1的后侧面开有向前延伸的大矩形槽105,大矩形槽105位于长活动槽101的后方,长活动槽101、大旋转孔102、小活动槽104和大矩形槽105均位于两个大通孔103之间,底座1的顶部固接有第一弧形侧护板2和第二弧形侧护板3,第一弧形侧护板2位于长活动槽101的左侧,第二弧形侧护板3位于长活动槽101的右侧,小活动槽104位于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右侧,第一弧形侧护板2和第二弧形侧护板3均位于两个大通孔103之间,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部开有上下贯穿的上导线孔301,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下部开有左右贯穿的下导线孔302,大连接块4位于第一弧形侧护板2的上端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端之间,大连接块4的上端内嵌设有旋转轴5,第一弧形侧护板2的上端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端均与旋转轴5转动连接,大连接块4的下端固接有上挡板6,大连接块4位于第一弧形侧护板2右侧面的上部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左侧面的上部之间,上挡板6开有多个前后贯穿的观察孔601,上挡板6的下侧面左右对称式开有向上延伸的弧形盲孔602,下挡板7位于上挡板6的正下方,下挡板7位于第一弧形侧护板2右侧面的下部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左侧面的下部之间,下挡板7上部的中间位置开有前后贯穿的升降孔701,下挡板7的顶部左右对称式开有向下延伸的弧形导向孔702,两个弧形导向孔702分别位于升降孔701的两侧,下挡板7的上部左右对称式开有弧形导线孔703,弧形导线孔703位于弧形导向孔702的下方,弧形导向孔702的下端与弧形导线孔703的一端相连通,升降孔701位于左右对称式设置的弧形导线孔703之间,升降孔701的下端与弧形导线孔703的另一端相连通,弧形导向孔702位于弧形盲孔602的下方,弧形导向孔702与弧形盲孔602相配合,下挡板7的下端位于长活动槽101内,下挡板7与底座1相接触,下挡板7的下端内嵌式有长连接轴8,长连接轴8位于大旋转孔102内并与其转动配合,弧形插板9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弧形插板9位于弧形导向孔702内并与其滑动配合,弧形插板9的上端位于弧形盲孔602内,弧形插板9与上挡板6相接触,大圆杆10滑动式位于升降孔701内,小拉线11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小拉线11滑动式位于弧形导向孔702和弧形导线孔703内,小拉线11的一端与弧形插板9的下端固定连接,小拉线11的另一端与大圆杆10固定连接,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上挡板6固定的限位装置12,大弹簧13位于弧形导向孔702内,弧形插板9的下端与弧形导向孔702的内底部之间连接有大弹簧13,小拉线11穿过大弹簧13。

限位装置12包括有小轴承121、l型板122、旋转盘123、棘块124、连接板125、小拉簧126和上拉线127,小轴承121固定套在旋转轴5的右端上,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侧固接有l型板122,l型板122位于上导线孔301的前方,小轴承121嵌入式的安装在l型板122的右前侧板内,l型板122的左后侧板开有前后贯穿的小导向孔1221,旋转盘123的中部固定套在旋转轴5上,旋转盘123位于l型板122右侧板的左侧,旋转盘123位于l型板122后侧板的前方,旋转盘123的圆周壁均匀间隔开有多个棘槽1231,棘块124滑动式位于小导向孔1221内,棘块124的前端位于棘槽1231内,棘块124的前端与棘槽1231相配合,棘块124的后端固接有连接板125,连接板125位于l型板122的后方,l型板122的后侧与连接板125的前侧之间连接有小拉簧126,连接板125的后侧固接有上拉线127,上拉线127向下穿过上导线孔301,上拉线127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相接触,上拉线127位于上挡板6的后方。

还包括有大l型杆21、连接杆22、长拉簧23、导向块24、倒t型块25、小弹簧26、斜压块27和下拉线28,大l型杆21的下端位于小活动槽104内,大l型杆21与底座1相接触,大l型杆21的前下端位于右侧的大旋转孔102内,右侧长连接轴8的后侧面与大l型杆21的前下端固定连接,连接杆22的左端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右侧面的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大l型杆21的后上端与长拉簧23的下端铰接连接,长拉簧23的上端与连接杆22设置为铰接连接,第二弧形侧护板3右侧面的下部固接有导向块24,导向块24位于下导线孔302的下方,导向块24位于大l型杆21的左侧,导向块24开有前后贯穿的下矩形槽241,导向块24的顶部开有上矩形槽242,上矩形槽242位于下矩形槽241的上方,上矩形槽242与下矩形槽241相连通,倒t型块25的下侧位于下矩形槽241内,倒t型块25的中部位于上矩形槽242内,倒t型块25与导向块24相接触,倒t型块25左侧的下部与下矩形槽241的左槽面之间连接有小弹簧26,倒t型块25底部的前端固接有斜压块27,斜压块27位于导向块24的前方,斜压块27位于大l型杆21的前方,倒t型块25左侧的上部固接有下拉线28,下拉线28位于导向块24的上方,下拉线28穿过下导线孔302,下拉线28位于下挡板7的后方,下拉线28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相接触。

实施例4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弧形侧护板2、第二弧形侧护板3、大连接块4、旋转轴5、上挡板6、下挡板7、长连接轴8、弧形插板9、大圆杆10、小拉线11、限位装置12和大弹簧13,底座1前侧面的上部开有向后延伸的长活动槽101,长活动槽101的左槽面和右槽面均开有大旋转孔102,大旋转孔102与长活动槽101相连通,底座1的左端和右端均开有上下贯穿的大通孔103,底座1顶部的右侧开有小活动槽104,小活动槽104位于长活动槽101的右侧,小活动槽104位于右侧大旋转孔102的后上方,右侧大旋转孔102与小活动槽104相连通,底座1的后侧面开有向前延伸的大矩形槽105,大矩形槽105位于长活动槽101的后方,长活动槽101、大旋转孔102、小活动槽104和大矩形槽105均位于两个大通孔103之间,底座1的顶部固接有第一弧形侧护板2和第二弧形侧护板3,第一弧形侧护板2位于长活动槽101的左侧,第二弧形侧护板3位于长活动槽101的右侧,小活动槽104位于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右侧,第一弧形侧护板2和第二弧形侧护板3均位于两个大通孔103之间,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部开有上下贯穿的上导线孔301,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下部开有左右贯穿的下导线孔302,大连接块4位于第一弧形侧护板2的上端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端之间,大连接块4的上端内嵌设有旋转轴5,第一弧形侧护板2的上端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端均与旋转轴5转动连接,大连接块4的下端固接有上挡板6,大连接块4位于第一弧形侧护板2右侧面的上部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左侧面的上部之间,上挡板6开有多个前后贯穿的观察孔601,上挡板6的下侧面左右对称式开有向上延伸的弧形盲孔602,下挡板7位于上挡板6的正下方,下挡板7位于第一弧形侧护板2右侧面的下部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左侧面的下部之间,下挡板7上部的中间位置开有前后贯穿的升降孔701,下挡板7的顶部左右对称式开有向下延伸的弧形导向孔702,两个弧形导向孔702分别位于升降孔701的两侧,下挡板7的上部左右对称式开有弧形导线孔703,弧形导线孔703位于弧形导向孔702的下方,弧形导向孔702的下端与弧形导线孔703的一端相连通,升降孔701位于左右对称式设置的弧形导线孔703之间,升降孔701的下端与弧形导线孔703的另一端相连通,弧形导向孔702位于弧形盲孔602的下方,弧形导向孔702与弧形盲孔602相配合,下挡板7的下端位于长活动槽101内,下挡板7与底座1相接触,下挡板7的下端内嵌式有长连接轴8,长连接轴8位于大旋转孔102内并与其转动配合,弧形插板9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弧形插板9位于弧形导向孔702内并与其滑动配合,弧形插板9的上端位于弧形盲孔602内,弧形插板9与上挡板6相接触,大圆杆10滑动式位于升降孔701内,小拉线11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小拉线11滑动式位于弧形导向孔702和弧形导线孔703内,小拉线11的一端与弧形插板9的下端固定连接,小拉线11的另一端与大圆杆10固定连接,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上挡板6固定的限位装置12,大弹簧13位于弧形导向孔702内,弧形插板9的下端与弧形导向孔702的内底部之间连接有大弹簧13,小拉线11穿过大弹簧13。

限位装置12包括有小轴承121、l型板122、旋转盘123、棘块124、连接板125、小拉簧126和上拉线127,小轴承121固定套在旋转轴5的右端上,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侧固接有l型板122,l型板122位于上导线孔301的前方,小轴承121嵌入式的安装在l型板122的右前侧板内,l型板122的左后侧板开有前后贯穿的小导向孔1221,旋转盘123的中部固定套在旋转轴5上,旋转盘123位于l型板122右侧板的左侧,旋转盘123位于l型板122后侧板的前方,旋转盘123的圆周壁均匀间隔开有多个棘槽1231,棘块124滑动式位于小导向孔1221内,棘块124的前端位于棘槽1231内,棘块124的前端与棘槽1231相配合,棘块124的后端固接有连接板125,连接板125位于l型板122的后方,l型板122的后侧与连接板125的前侧之间连接有小拉簧126,连接板125的后侧固接有上拉线127,上拉线127向下穿过上导线孔301,上拉线127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相接触,上拉线127位于上挡板6的后方。

还包括有大l型杆21、连接杆22、长拉簧23、导向块24、倒t型块25、小弹簧26、斜压块27和下拉线28,大l型杆21的下端位于小活动槽104内,大l型杆21与底座1相接触,大l型杆21的前下端位于右侧的大旋转孔102内,右侧长连接轴8的后侧面与大l型杆21的前下端固定连接,第二弧形侧护板3右侧面的中部固接有连接杆22,大l型杆21的后上端连接有长拉簧23,长拉簧23的上端与连接杆22设置为铰接连接,第二弧形侧护板3右侧面的下部固接有导向块24,导向块24位于下导线孔302的下方,导向块24位于大l型杆21的左侧,导向块24开有前后贯穿的下矩形槽241,导向块24的顶部开有上矩形槽242,上矩形槽242位于下矩形槽241的上方,上矩形槽242与下矩形槽241相连通,倒t型块25的下侧位于下矩形槽241内,倒t型块25的中部位于上矩形槽242内,倒t型块25与导向块24相接触,倒t型块25左侧的下部与下矩形槽241的左槽面之间连接有小弹簧26,倒t型块25底部的前端固接有斜压块27,斜压块27位于导向块24的前方,斜压块27位于大l型杆21的前方,倒t型块25左侧的上部固接有下拉线28,下拉线28位于导向块24的上方,下拉线28穿过下导线孔302,下拉线28位于下挡板7的后方,下拉线28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相接触。

还包括有大固定块31、大轴承32、大螺母33、大螺杆34和撑板35,大固定块31设置为两个,第一弧形侧护板2左侧面的上部和第二弧形侧护板3右侧面的上部均固接有大固定块31,右侧大固定块31位于l型板122的下方,大固定块31内嵌入式的安装有大轴承32,大螺母33位于大轴承32内,大螺母33与大轴承32固定连接,大螺母33套在大螺杆34上,右侧大螺杆34位于连接杆22的上方,撑板35的底部与大螺杆34的顶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撑板35位于第一弧形侧护板2、第二弧形侧护板3和l型板122的上方。

实施例5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弧形侧护板2、第二弧形侧护板3、大连接块4、旋转轴5、上挡板6、下挡板7、长连接轴8、弧形插板9、大圆杆10、小拉线11、限位装置12和大弹簧13,底座1前侧面的上部开有向后延伸的长活动槽101,长活动槽101的左槽面和右槽面均开有大旋转孔102,大旋转孔102与长活动槽101相连通,底座1的左端和右端均开有上下贯穿的大通孔103,底座1顶部的右侧开有小活动槽104,小活动槽104位于长活动槽101的右侧,小活动槽104位于右侧大旋转孔102的后上方,右侧大旋转孔102与小活动槽104相连通,底座1的后侧面开有向前延伸的大矩形槽105,大矩形槽105位于长活动槽101的后方,长活动槽101、大旋转孔102、小活动槽104和大矩形槽105均位于两个大通孔103之间,底座1的顶部固接有第一弧形侧护板2和第二弧形侧护板3,第一弧形侧护板2位于长活动槽101的左侧,第二弧形侧护板3位于长活动槽101的右侧,小活动槽104位于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右侧,第一弧形侧护板2和第二弧形侧护板3均位于两个大通孔103之间,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部开有上下贯穿的上导线孔301,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下部开有左右贯穿的下导线孔302,大连接块4位于第一弧形侧护板2的上端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端之间,大连接块4的上端内嵌设有旋转轴5,第一弧形侧护板2的上端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端均与旋转轴5转动连接,大连接块4的下端固接有上挡板6,大连接块4位于第一弧形侧护板2右侧面的上部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左侧面的上部之间,上挡板6开有多个前后贯穿的观察孔601,上挡板6的下侧面左右对称式开有向上延伸的弧形盲孔602,下挡板7位于上挡板6的正下方,下挡板7位于第一弧形侧护板2右侧面的下部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左侧面的下部之间,下挡板7上部的中间位置开有前后贯穿的升降孔701,下挡板7的顶部左右对称式开有向下延伸的弧形导向孔702,两个弧形导向孔702分别位于升降孔701的两侧,下挡板7的上部左右对称式开有弧形导线孔703,弧形导线孔703位于弧形导向孔702的下方,弧形导向孔702的下端与弧形导线孔703的一端相连通,升降孔701位于左右对称式设置的弧形导线孔703之间,升降孔701的下端与弧形导线孔703的另一端相连通,弧形导向孔702位于弧形盲孔602的下方,弧形导向孔702与弧形盲孔602相配合,下挡板7的下端位于长活动槽101内,下挡板7与底座1相接触,下挡板7的下端内嵌式有长连接轴8,长连接轴8位于大旋转孔102内并与其转动配合,弧形插板9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弧形插板9位于弧形导向孔702内并与其滑动配合,弧形插板9的上端位于弧形盲孔602内,弧形插板9与上挡板6相接触,大圆杆10滑动式位于升降孔701内,小拉线11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小拉线11滑动式位于弧形导向孔702和弧形导线孔703内,小拉线11的一端与弧形插板9的下端固定连接,小拉线11的另一端与大圆杆10固定连接,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上挡板6固定的限位装置12,大弹簧13位于弧形导向孔702内,弧形插板9的下端与弧形导向孔702的内底部之间连接有大弹簧13,小拉线11穿过大弹簧13。

限位装置12包括有小轴承121、l型板122、旋转盘123、棘块124、连接板125、小拉簧126和上拉线127,小轴承121固定套在旋转轴5的右端上,第二弧形侧护板3的上侧固接有l型板122,l型板122位于上导线孔301的前方,小轴承121嵌入式的安装在l型板122的右前侧板内,l型板122的左后侧板开有前后贯穿的小导向孔1221,旋转盘123的中部固定套在旋转轴5上,旋转盘123位于l型板122右侧板的左侧,旋转盘123位于l型板122后侧板的前方,旋转盘123的圆周壁均匀间隔开有多个棘槽1231,棘块124滑动式位于小导向孔1221内,棘块124的前端位于棘槽1231内,棘块124的前端与棘槽1231相配合,棘块124的后端固接有连接板125,连接板125位于l型板122的后方,l型板122的后侧与连接板125的前侧之间连接有小拉簧126,连接板125的后侧固接有上拉线127,上拉线127向下穿过上导线孔301,上拉线127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相接触,上拉线127位于上挡板6的后方。

还包括有大l型杆21、连接杆22、长拉簧23、导向块24、倒t型块25、小弹簧26、斜压块27和下拉线28,大l型杆21的下端位于小活动槽104内,大l型杆21与底座1相接触,大l型杆21的前下端位于右侧的大旋转孔102内,右侧长连接轴8的后侧面与大l型杆21的前下端固定连接,第二弧形侧护板3右侧面的中部固接有连接杆22,大l型杆21的后上端连接有长拉簧23,长拉簧23的上端与连接杆22设置为铰接连接,第二弧形侧护板3右侧面的下部固接有导向块24,导向块24位于下导线孔302的下方,导向块24位于大l型杆21的左侧,导向块24开有前后贯穿的下矩形槽241,导向块24的顶部开有上矩形槽242,上矩形槽242位于下矩形槽241的上方,上矩形槽242与下矩形槽241相连通,倒t型块25的下侧位于下矩形槽241内,倒t型块25的中部位于上矩形槽242内,倒t型块25与导向块24相接触,倒t型块25左侧的下部与下矩形槽241的左槽面之间连接有小弹簧26,倒t型块25底部的前端固接有斜压块27,斜压块27位于导向块24的前方,斜压块27位于大l型杆21的前方,倒t型块25左侧的上部固接有下拉线28,下拉线28位于导向块24的上方,下拉线28穿过下导线孔302,下拉线28位于下挡板7的后方,下拉线28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相接触。

还包括有大固定块31、大轴承32、大螺母33、大螺杆34和撑板35,大固定块31设置为两个,第一弧形侧护板2左侧面的上部和第二弧形侧护板3右侧面的上部均固接有大固定块31,右侧大固定块31位于l型板122的下方,大固定块31内嵌入式的安装有大轴承32,大螺母33位于大轴承32内,大螺母33与大轴承32固定连接,大螺母33套在大螺杆34上,右侧大螺杆34位于连接杆22的上方,大螺杆34的上端固接有撑板35,撑板35位于第一弧形侧护板2、第二弧形侧护板3和l型板122的上方。

还包括有大矩形板41、三角形套管42、三角形插块43和推拉杆44,大矩形板41位于大矩形槽105内并与其滑动配合,大矩形板41均匀间隔开有多个左右贯穿的三角形插槽411,底座1右侧面的后端和左侧面的后端均嵌设有三角形套管42,三角形套管42与三角形插槽411相匹配,大矩形槽105位于左右两个三角形套管42之间,三角形套管42与大矩形槽105相连通,三角形插块43位于三角形套管42内并与其滑动配合,三角形插块43设置为两个,三角形插块43的内端位于三角形插槽411内,三角形插块43与三角形插槽411滑动配合,推拉杆44设置为两个,三角形套管42位于两个推拉杆44之间,三角形插块43的外端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推拉杆44连接。

本发明适用于高层建筑的楼层与升降机的过道处,而且可以将楼板预制的地脚螺栓插入到大通孔103内,再将螺母拧到地脚螺栓上进行固定,拆装方便,相比于一次性的安全防护门能够重复利用,节省成本,升降机可以设置在本发明的后方,当人员和物料搭乘升降机到达相应的楼层时,可以对大圆杆10向上进行提拉,大圆杆10通过小拉线11带动弧形插板9向下进行运动,并将弧形插板9从弧形盲孔602内向下拉出,此时可以对上挡板6向前上方推动,并对下挡板7向前下方进行踩踏,下挡板7可以通过长连接轴8进行摆动,并进入到长活动槽101内,由竖直状态变成水平状态,而且上挡板6和大连接块4可以通过旋转轴5进行摆动,从而能够将第一弧形侧护板2与第二弧形侧护板3之间的空间打开,便于人员和物料通过,而且观察孔601能够供人员观看施工状况,上挡板6和下挡板7的上下摆动开启方式相比于传统的滑动推拉和水平摆动开启方式更容易引起人员注意,安全性高,而且在大弹簧13弹力作用下,弧形插板9向上复位插回到弧形盲孔602内,能够将上挡板6和下挡板7固定在一起,并共同与第一弧形侧护板2和第二弧形侧护板3为人员提供防护,而且第一弧形侧护板2和第二弧形侧护板3能够为人员提供侧防护。

当对上挡板6向前上方进行推动时,上挡板6通过大连接块4带动旋转轴5进行转动,旋转轴5则带动旋转盘123进行转动,旋转盘123可以对棘块124进行推动,而且棘块124能够防止旋转盘123倒转,从而将上挡板6固定住,此时无需再时刻推举着上挡板6,即可方便的供人员通过,而且人员通过后,可以对上拉线127向下进行拉动,上拉线127则通过连接板125带动棘块124向后进行运动,棘块124则从棘槽1231内移出,此时上挡板6可以向下摆动回原来的位置,使用方便。

当将下挡板7向前下方踩成水平状态时,下挡板7通过长连接轴8带动大l型杆21向前下方进行摆动,大l型杆21对长拉簧23进行拉动,并对斜压块27向左进行推动,当大l型杆21移动到斜压块27到下方时,在小弹簧26的弹力作用下,斜压块27向右运动复位,并将下方的大l型杆21压住,即可将下挡板7固定住,当人员通过后,可以对下拉线28向左进行拉动,下拉线28则带动倒t型块25向左进行移动,并将斜压块27从压住的大l型杆21上移开,此时在长拉簧23的拉力作用下,大l型杆21带动长连接轴8和下挡板7向上运动复位,使用方便。

当只用地脚螺栓固定不可靠或无法通过地脚螺栓固定时,可以对大螺母33进行旋拧,大螺母33则驱动大螺杆34和撑板35向上运动,并通过撑板35将上层的楼板撑住,从而进行固定,拆装更加方便。

当底座1距离升降机较远时,可以通过推拉杆44对三角形插块43进行拉动,并将三角形插块43从三角形插槽411内拉出,然后对大矩形板41向后拉动到设定位置,再将三角形插块43插回到相应的三角形插槽411内进行固定,即可通过大矩形板41弥补底座1与升降机之间的距离,便于人员行走和防止物料掉落,安全可靠。

尽管已经参照本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多种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该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应该不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进行确定,还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进行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