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砌筑用铺灰刮缝一体化施工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80592发布日期:2019-11-20 00:58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墙体砌筑用铺灰刮缝一体化施工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墙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体砌筑用铺灰刮缝一体化施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墙体砌筑是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灰缝的质量是否达标直接影响到墙体整体的施工质量,因此灰缝厚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道质量控制环节。相关的施工规范中对灰缝的厚度也有明确的要求。

目前墙体砌筑铺灰常规的施工方法是:由建筑工人使用灰铲,铺一铲灰浆,砌一块砖,灰浆的厚度完全凭经验、凭感觉,结果是灰缝有薄有厚,满足不了规范要求。墙体砌筑过程中通常是由两名工人配合施工,一名工人负责砌筑,另一名工人负责上灰供料,这种人员配置不仅浪费劳动力,而且工作效率低,导致工程进度缓慢,施工成本增加。

另外灰缝处理和墙面清理及也是抹灰前的一个环节,工序中产生的施工垃圾要占用一些进度时间。目前,框剪结构中混凝土施工已满足直接抹灰的要求,但墙体砌筑还未达到直接抹灰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墙体砌筑用铺灰刮缝一体化施工装置及方法,省去了传统施工时的砂浆抹灰工艺,墙体砌筑时铺灰、刮缝同步完成,砌筑后的墙体基面达到建筑墙体装饰面层的质量标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墙体砌筑用铺灰刮缝一体化施工装置,包括盛灰托盘、出灰挡板、滚轮、把手、定量出灰调节机构及灰缝刮板;所述盛灰托盘的顶部设进料口,底部设滚轮;盛灰托盘的一端设出灰口,出灰口处设出灰挡板,出灰挡板通过定量出灰调节机构调节高度,从而改变出灰口的出料面积;盛灰托盘的另一端设把手;盛灰托盘的两侧分别设灰缝刮板。

所述盛灰托盘由1个底板和3个侧板组成,底板为长方形,3个侧板分别与底板的3个侧边固定连接;底板的另一个侧边上方为出灰口;出灰口两侧的2个侧板底部向底扳的下方延伸并超过滚轮的下边沿,且这2个侧板的内间距与所砌筑墙体的厚度相适应。

所述滚轮的轮轴与相对设置的2个侧板垂直。

所述定量出灰调节机构由插板槽、上连接杆、下连接板、鸭嘴机构、插卡槽及卡板组成,出灰口两侧的2个侧板边缘分别设插板槽,出灰挡板的两侧分别设于对应侧的插板槽中,使出灰挡板能够沿插板槽上下移动;出灰挡板的顶部通过上连接杆与鸭嘴机构的下鸭嘴连接,底板通过下连接板与鸭嘴机构的上鸭嘴连接,上鸭嘴与下鸭嘴之间设有转轴及扭簧;上鸭嘴或下鸭嘴上设插卡槽,插卡槽中设卡板,通过插入不同高度的卡板调节鸭嘴机构的开合度,进而调节出灰挡板的高度;鸭嘴机构同时作为把手使用。

所述出灰挡板倾斜设置。

所述灰缝刮板由固定刮板和活动刮板组成,固定刮板通过螺栓与盛灰托盘对应出灰口一侧的侧板固定连接,活动刮板与固定刮板滑动连接,并能够通过锁紧螺钉锁紧固定;活动刮板上设有球面凹槽,凹进部分朝向盛灰托盘内侧。

所述固定刮板、活动刮板的横截面为u字形,固定刮板的两侧设滑槽,活动刮板的两侧对应设置滑轨与滑槽相配合。

铺灰刮缝一体化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砌筑墙体时,先将出灰挡板沿插板槽向下插到底,此时出灰口全部封闭;再向盛灰托盘中装入灰浆;

2)按规范要求的灰缝厚度选择卡板和灰缝刮板;按单块砖的高度调节活动刮板,使其上的球面凹槽与下层砖缝对齐;将卡板放置到插卡槽中;

3)把铺灰刮缝一体化施工装置放置到至少铺设一层后的墙体顶面,并使2个侧板刚好卡在墙体的两侧;出灰口在后,向前拖动盛灰托盘的同时,一只手压紧鸭嘴机构,使鸭嘴机构的开度等于卡板的高度,在杠杆作用下,出灰挡板向上移动,将出灰口底部露出一条出灰缝,灰浆从出灰缝中均匀出灰;

4)在铺灰刮缝一体化施工装置铺灰的同时,两侧的灰缝刮板随之移动,通过球面凹槽直接将下层砖缝中的灰浆压制成标准的灰缝,同时通过活动刮板刮去下层灰缝两侧多余的灰浆及墙体表面杂质;

5)重复步骤3)-步骤4),直到墙体全部砌筑完成,同时完成刮缝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省去了传统施工时的砂浆抹灰工艺,墙体砌筑时铺灰、刮缝同步完成,砌筑后的墙体基面达到建筑墙体装饰面层的质量标准;

2)能够有效控制灰缝的厚度,满足各种砌体不同灰缝厚度的铺灰要求,确保墙体砌筑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铺灰刮缝一体化施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操作性强,省时省力,成本低廉;

4)一名工人可独立完成铺灰、砌砖操作,相当于之前两个人的工作量,即可减少50%用工人员,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施工成本;

5)免去了墙面抹灰层施工工序,减少了原材料用量,可大大降低施工成本,有效缩减工期,减少垂直运输机械的占用时间;

6)减少空间占用的同时也避免了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后期楼层清扫量相对减少,减轻了施工现场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铺灰刮缝一体化施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铺灰刮缝一体化施工装置的主视剖面图。

图3是使用本发明所述铺灰刮缝一体化施工装置铺灰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使用本发明所述铺灰刮缝一体化施工装置铺灰刮缝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采用本发明所述墙体砌筑用铺灰刮缝一体化施工方法的墙体砌筑流程图。

图中:1.底板2.侧板3.出灰挡板4.插板槽5.下连接板6.上连接杆7.转轴及扭簧8.鸭嘴机构9.插卡槽10.卡板11.滚轮12.把手13.定位螺钉14.墙体15.灰浆16.固定刮板17.活动刮板18.球面凹槽19.锁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墙体砌筑用铺灰刮缝一体化施工装置,包括盛灰托盘、出灰挡板3、滚轮11、把手12、定量出灰调节机构及灰缝刮板;所述盛灰托盘的顶部设进料口,底部设滚轮11;盛灰托盘的一端设出灰口,出灰口处设出灰挡板3,出灰挡板3通过定量出灰调节机构调节高度,从而改变出灰口的出料面积;盛灰托盘的另一端设把手12;盛灰托盘的两侧分别设灰缝刮板。

所述盛灰托盘由1个底板1和3个侧板2组成,底板1为长方形,3个侧板2分别与底板1的3个侧边固定连接;底板1的另一个侧边上方为出灰口;出灰口两侧的2个侧板2底部向底扳1的下方延伸并超过滚轮11的下边沿,且这2个侧板2的内间距与所砌筑墙体14的厚度相适应。

所述滚轮11的轮轴与相对设置的2个侧板2垂直。

所述定量出灰调节机构由插板槽4、上连接杆6、下连接板5、鸭嘴机构8、插卡槽9及卡板10组成,出灰口两侧的2个侧板2边缘分别设插板槽4,出灰挡板3的两侧分别设于对应侧的插板槽4中,使出灰挡板3能够沿插板槽4上下移动;出灰挡板3的顶部通过上连接杆6与鸭嘴机构8的下鸭嘴连接,底板1通过下连接板5与鸭嘴机构8的上鸭嘴连接,上鸭嘴与下鸭嘴之间设有转轴7及扭簧;上鸭嘴或下鸭嘴上设插卡槽9,插卡槽9中设卡板10,通过插入不同高度的卡板10调节鸭嘴机构8的开合度,进而调节出灰挡板3的高度;鸭嘴机构8同时作为把手12使用。

所述出灰挡板3倾斜设置。

所述灰缝刮板由固定刮板16和活动刮板17组成,固定刮板16通过螺栓与盛灰托盘对应出灰口一侧的侧板2固定连接,活动刮板17与固定刮板16滑动连接,并能够通过锁紧螺钉19锁紧固定;活动刮板17上设有球面凹槽18,凹进部分朝向盛灰托盘内侧。

所述固定刮板16、活动刮板17的横截面为u字形,固定刮板16的两侧设滑槽,活动刮板17的两侧对应设置滑轨与滑槽相配合。

铺灰刮缝一体化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砌筑墙体14时,先将出灰挡板3沿插板槽4向下插到底,此时出灰口全部封闭;再向盛灰托盘中装入灰浆;

2)按规范要求的灰缝厚度选择卡板10和灰缝刮板;按单块砖的高度调节活动刮板17,使其上的球面凹槽18与下层砖缝对齐;将卡板10放置到插卡槽中;

3)把铺灰刮缝一体化施工装置放置到至少铺设一层后的墙体14顶面,并使2个侧板2刚好卡在墙体14的两侧;出灰口在后,向前拖动盛灰托盘的同时,一只手压紧鸭嘴机构8,使鸭嘴机构8的开度等于卡板10的高度,在杠杆作用下,出灰挡板3向上移动,将出灰口底部露出一条出灰缝,灰浆从出灰缝中均匀出灰(如图3所示);

4)在铺灰刮缝一体化施工装置铺灰的同时,两侧的灰缝刮板随之移动,通过球面凹槽18直接将下层砖缝中的灰浆压制成标准的灰缝,同时通过活动刮板17刮去下层灰缝两侧多余的灰浆及墙体14表面杂质(如图4所示);

5)重复步骤3)-步骤4),直到墙体14全部砌筑完成,同时完成刮缝作业。

如图5所示,包括本发明所述铺灰刮缝一体化施工方法的墙体砌筑工艺流程分为如下步骤:作业准备—基层处理、定位放线—排砖—砂浆拌制、组砌—刮缝、墙面清理;实测实量(垂直度及平整度)、纠编—基底层找平—装饰罩面;其中:

一、基层清理:

1)清除砌筑部位所残存的砂浆、杂物等;对凸出砌筑面的部分、外露钢筋头、铅丝头等清除干净。

2)对于砌体基层上的蜂窝麻面、疏松部分、脚手架固定孔、凹陷处、缺棱吊角处,应用凿子剔除浮动混凝土,而后采用1:3砂浆分层按标高找平;

3)如果砌体基层高度差大于20mm,则用c20细石混凝土找平,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砌筑施工。

二、定位放线;

1)测量放线要与主体结构的测量网相配合,以主体结构的基线为准,计算外墙平面基准线和标高基准线。

2)采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测量放线,墙体竖向垂直线必须弹引至结构上,以便于砌筑时检查控制。

3)墙体砌筑前,依据砌筑图放出第一皮砌块的轴线、砌体边线和洞口线,并且立好皮数杆,标出每皮砌体标高和洞口高度。

4)在符合设计图的原则下,根据结构尺寸进行墙体局部调整.首先将墙体原设计位置与结构上方梁进行复核,如出现梁偏差,则将墙体进行微调整,调整范围为5~30mm,即在粉刷层厚度加上范围允许偏差范围内调整。

三、制作排砖图;

按砌块排列图在墙体线范围内分块定尺、划线。

1)砌筑前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图,结合砌块的品种、规格,绘制砌体砌块排列图。

2)砌块排列应从地基或基础面、±0.00面排列,排列时采用主规格的砌块,砌体中主规格砌块应占总量的75%~80%。

3)砌块排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不得小于砌块的1/3,尺寸小于150mm的砌块不得上墙。

4)纵横墙交接处,应将砌块分皮咬槎,交错搭砌,砌体垂直缝与门窗洞口边线应避开同缝,且不得采用砖镶砌。

5)不同材料质及不同强度等级的砌块严禁混用。

本发明所述铺灰刮缝一体化施工装置中,所述盛灰托盘的顶部为敞开式结构,便于向其中投放灰浆。底板1的下方安装多个滚轮11,滚动方向与铺灰方向一致,使用过程中可将铺灰装置放置在下层已砌筑好的墙体砖顶面,通过滚轮11带动平稳移动,以此保证出灰的均匀性和连贯性,并可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另外,滚轮11的设置抬高了盛灰托盘的底面高度,使出灰口距离铺灰面有一定的距离,自出灰口流出的灰浆不至于堆在出灰口处造成堵塞。

盛灰托盘除出灰口一侧外,另外三侧分别设置三个侧板2,其中靠近出灰口的2个侧板2的下边沿均延伸至底板1下方,且其底面与底板1的下边沿距离为20-30mm。底板1宽度与施工的墙体14宽度保持一致,靠近出灰口的2个侧板2底部刚好卡在墙体14两侧。

侧板2与底板1采用焊接固定,靠近出灰口的2个侧板2的外侧设斜边,使盛灰托盘的整体为簸箕形。在2个斜边上分别平行设置插板槽4,插板槽4用于放置出灰挡板3,出灰挡板3的顶部通过2根上连接杆6与鸭嘴机构8的下鸭嘴相连,底板1通过下连接板5与鸭嘴机构8的上鸭嘴相连,鸭嘴机构8的工作原理类似与夹子。上鸭嘴或下鸭嘴上设插卡槽9,插卡槽9中设卡板10,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灰缝厚度要求制作多张卡板10,施工时通过插入不同高度的卡板10调节鸭嘴机构8的开合度,进而调节出灰挡板3的高度。考虑灰缝厚度最大在12mm左右(规范要求: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所以卡板10的高度调节范围在0-20mm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