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表面硬化水泥浆及混凝土残留物清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44469发布日期:2019-12-06 20:41阅读:3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结构表面硬化水泥浆及混凝土残留物清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表面硬化水泥浆及混凝土残留物清除方法。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施工过程中,普通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水泥基材料的使用同样必不可少。混凝土在泵送浇筑或灌注时,钢结构表面或多或少粘结一些飞溅或溢出的水泥浆或混凝土残留物。硬化水泥浆与带防腐漆钢结构表面粘结力较低,而硬化混凝土残留物本身强度高,并且与带防腐漆钢结构表面粘结力相比硬化水泥浆也更高,如对这些硬化物置之不理,易导致后续界面层或防火层粘结力下降发生空鼓开裂。然而钢结构表面硬化水泥浆或混凝土残留物的人工清理效率极低,单人每小时只能清理4m2左右的墙面,不仅容易损伤钢结构防腐漆,且无法达到理想的清除效果。因此,如何在不损伤钢结构表面防腐漆的基础上提高硬化水泥浆或混凝土残留物的清除效率,已经成为影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表面硬化水泥浆及混凝土残留物清除方法,以解决现有钢结构表面硬化水泥浆及混凝土残留物清理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并能确保钢结构表面防腐漆的完整性,极大的节省了工时,满足了后续施工的基础要求。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结构表面硬化水泥浆及混凝土残留物清除方法,所述钢结构表面设有防腐漆,防腐漆表面形成硬化水泥浆区域和硬化混凝土区域,包括以下步骤:

将高压清洗机的水枪头以第一入射角度、第一间隔距离以及第一出水压力对所述钢结构表面进行冲洗,并清除所述硬化水泥浆区域;

所述水枪头以第二入射角度、第二间隔距离以及第二出水压力对所述钢结构表面的残留物进行冲洗,并清除所述硬化混凝土区域。

作为上述的钢结构表面硬化水泥浆及混凝土残留物清除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腐漆包括作为底漆的环氧富锌漆以及作为中间漆的环氧云铁漆、环氧铁红漆、环氧丙烯酸漆、聚氨酯漆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上述的钢结构表面硬化水泥浆及混凝土残留物清除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入射角度的范围在30°~90°之间。

作为上述的钢结构表面硬化水泥浆及混凝土残留物清除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间隔距离的范围在100mm~300mm之间。

作为上述的钢结构表面硬化水泥浆及混凝土残留物清除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出水压力的范围在30mpa~60mpa。

作为上述的钢结构表面硬化水泥浆及混凝土残留物清除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入射角度范围在70°~80°之间。

作为上述的钢结构表面硬化水泥浆及混凝土残留物清除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间隔距离范围在50mm~100mm之间。

作为上述的钢结构表面硬化水泥浆及混凝土残留物清除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出水压力的范围在50mpa~60mpa之间。

作为上述的钢结构表面硬化水泥浆及混凝土残留物清除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冲洗时所述水枪头与混凝土残留物的相对移动速度为10mm/s~50mm/s。

作为上述的钢结构表面硬化水泥浆及混凝土残留物清除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枪头采用单孔旋转出水并以“s”型轨迹从下到上冲洗或“m”型轨迹从左到右冲洗方式中的一种或两种方式进行冲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不仅能确保钢结构表面防腐漆的完整性,节省后续补漆的耗费,而且相比于人工处理方式,其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极大的节省了人工成本,显著地提升了后续钢结构界面层或防火层的施工质量,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钢结构复合体;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钢结构表面硬化水泥浆及混凝土残留物清除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

100-钢结构;200-防腐漆层;300-混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如图1,模拟在钢结构粘结水泥浆和混凝土:准备一个钢结构100,经过机械抛丸除锈后在钢结构100的第一表面依次喷涂多种防腐漆并形成防腐漆层200,静置至少一天,喷涂后一防腐漆之前都要待前一防腐漆实干,然后在防腐漆层200表面涂抹水泥浆与混凝土形成混合层300,混合层300包括硬化水泥浆区域和硬化混凝土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钢结构100为平面结构,从而容易在钢结构100的表面形成均一厚度的防腐漆层200。

在本实施例中,防腐漆层200的厚度不超过200μm。

需要说明的是,防腐漆包括环氧富锌漆作为底漆,再在环氧富锌底漆上喷涂两层环氧云铁漆作为中间漆。需要说明的是,中间漆还不限于环氧铁红漆、环氧丙烯酸漆、聚氨酯漆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混合层300的厚度不超过1mm。

需要说明的是,硬化水泥浆区域和硬化混凝土区域边界清晰,并不存在共混,同时混合层300在防腐漆层200上的覆盖率为80%以上。

下面结合图2所示的钢结构表面硬化水泥浆及混凝土残留物清除方法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实施例1

s1高压清洗机的水枪头采用多孔扇形出水,水枪头与泥浆层300距离100mm并沿纵向(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的s型轨迹运动,水枪头的出水方向与泥浆层300所在平面的夹角保持30°,出水压力为30mpa,冲洗速度为0.5m2/min,冲洗一遍后,硬化水泥浆区域消失,仅剩余硬化混凝土区域。

s2水枪头采用单孔出水,水枪头与泥浆层300距离50mm,并沿横向(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m型轨迹运动,水枪头的出水方向与泥浆层300所在平面的夹角保持70°,水流出射角为5°,出水压力为50mpa,水枪头相对硬化混凝土区域的相对速度为10mm/s,冲洗一遍后,硬化混凝土区域的清除率达到100%。

实施例2

s1高压清洗机的水枪头采用单孔扇形出水,水枪头与泥浆层300距离130mm并沿横向(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m型轨迹运动,水枪头的出水方向与泥浆层300所在平面的夹角保持35°,出水压力为38mpa,冲洗速度为0.7m2/min,冲洗一遍后,硬化水泥浆区域消失,仅剩余硬化混凝土区域。

s2水枪头采用单孔出水,水枪头与泥浆层300距离50mm,并沿横向(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m型轨迹运动,水枪头的出水方向与泥浆层300所在平面的夹角保持75°,水流出射角为6°,出水压力为52mpa,水枪头相对硬化混凝土区域的相对速度为15mm/s,冲洗一遍后,硬化混凝土区域的清除率达到100%。

实施例3

s1高压清洗机的水枪头采用单孔扇形出水,水枪头与泥浆层300距离200mm并沿横向(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m型轨迹运动,水枪头的出水方向与泥浆层300所在平面的夹角保持52°,出水压力为50mpa,冲洗速度为0.9m2/min,冲洗一遍后,硬化水泥浆区域消失,仅剩余硬化混凝土区域。

s2水枪头采用单孔出水,水枪头与泥浆层300距离85mm,并沿横向(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m型轨迹运动,水枪头的出水方向与泥浆层300所在平面的夹角保持80°,水流出射角为7.5°,出水压力为58mpa,水枪头相对硬化混凝土区域的相对速度为35mm/s,冲洗一遍后,硬化混凝土区域的清除率达到100%。

实施例4

s1高压清洗机的水枪头采用单孔扇形出水,水枪头与泥浆层300距离300mm并沿横向(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m型轨迹运动,水枪头的出水方向与泥浆层300所在平面的夹角保持90°,出水压力为60mpa,冲洗速度为3m2/min,冲洗一遍后,硬化水泥浆区域消失,仅剩余硬化混凝土区域。

s2水枪头采用单孔出水,水枪头与泥浆层300距离100mm,并沿横向(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m型轨迹运动,水枪头的出水方向与泥浆层300所在平面的夹角保持80°,水流出射角为7°,出水压力为60mpa,水枪头相对硬化混凝土区域的相对速度为50mm/s,冲洗一遍后,硬化混凝土区域的清除率达到100%。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