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板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0650发布日期:2019-11-20 00: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活动板房,其包括底板(1)、立柱(3)、顶板(2)、围护板(4),所述立柱(3)垂直安装于所述底板(1)的四角处,所述顶板(2)平行于所述底板(1),其固定于所述立柱(3)的顶部,所述围护板(4)连接于所述立柱(3)之间,并垂直于所述底板(1)和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板(4)的高度小于所述底板(1)和顶板(2)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围护板(4)的底部抵接于所述底板(1)上,在所述围护板(4)的顶部与顶板(2)之间设有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的一端与所述顶板(2)的边缘连接,所述连接件(5)的另一端则与所述围护板(4)的顶部抵接,在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围护板(4)及顶板(2)之间设有将其三者紧固以保持稳定连接的紧固调节件(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板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2)的四边边缘分别设有突出于其顶表面的凸沿(21),所述连接件(5)呈长条状,其分别设于所述围护板(4)的顶部外侧,所述连接件(5)的一端套接于所述凸沿(21)上,所述连接件(5)的另一端与所述围护板(4)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紧固调节件(6)套设于所述围护板(4)的顶部端面上,并夹紧所述连接件(5)和所述围护板(4),在所述紧固调节件(6)上设有调节螺母(66),其螺旋连接于所述紧固调节件(6)上而可通过调节顶紧所述顶板(2)与围护板(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平板部(51)、第一连接部(52)、第二连接部(53)、第一贴合部(54)和第二贴合部(55),所述第一连接部(52)和第二连接部(53)设于所述第一平板部(51)相对的两端,并垂直于所述第一平板部(51),所述第一连接部(52)和第二连接部(53)平行间隔;所述第一贴合部(54)和第二贴合部(55)分别与所述第一平板部(51)平行间隔,所述第一贴合部(54)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2)的与第一平板部(51)相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贴合部(55)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53)的与第一平板部(51)相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平板部(51)、第一连接部(52)和第一贴合部(54)之间形成第一凹槽(56),所述第一平板部(51)、第二连接部(53)和第二贴合部(55)之间形成第二凹槽(57);所述第一凹槽(56)与所述凸沿(21)勾接,所述第二贴合部(55)则与所述围护板(4)的顶部外侧表面贴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调节件(6)包括呈u型的夹紧部和设于夹紧部上的用于调节松紧的调节件,所述夹紧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平板部(61)、第三平板部(62)和第四平板部(63),其中,第三平板部(62)连接于所述第二平板部(61)和第四平板部(63)之间;所述夹紧部倒扣设于所述围护板(4)的顶部上,且所述第二平板部(61)插装于所述第二凹槽(57)内而将所述围护板(4)与所述第二贴合部(55)夹紧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动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板部(61)与第四平板部(63)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围护板(4)的厚度与所述第二贴合部(55)的厚度之和,在所述第四平板部(63)上设有内螺纹孔,在所述内螺纹孔内设有调节螺栓(64),通过所述调节螺栓(64)可顶紧所述第二贴合部(55)、第二平板部(61)与围护板(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动板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平板部(62)上设有与之垂直的螺柱部(65),所述螺柱部(65)与所述第三平板部(62)一体成型,所述螺柱部(65)的自由端与所述顶板(2)相间隔,在所述螺柱部(65)上设有外螺纹,在所述螺柱部(65)上螺纹连接有所述调节螺母(66),所述调节螺母(66)的厚度大于所述螺柱部(65)的顶部与顶板(2)之间的距离;所述螺柱部(65)、调节螺母(66)、内螺纹孔及调节螺栓(64)形成了所述调节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动板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2)的中央设有遮雨板固定柱(22),在所述顶板(2)上方设有倾斜的遮雨板(7),所述遮雨板(7)呈对称设置,其一端分别与所述遮雨板固定柱(22)连接,其另一端搭接于所述凸沿(21)上并延伸至所述凸沿(21)外形成自由端,在所述遮雨板(7)的自由端边缘设有防风拉钩(8),所述防风拉钩(8)的一端与所述遮雨板(7)的自由端边缘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预埋于地面上的锚固构件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动板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2)的边缘设有上固定位(23),在所述底板(1)的边缘设有下固定位(12),在所述顶板(2)与底板(1)之间连接有吊筋(9),所述吊筋(9)的一端与所述上固定位(23)连接,所述吊筋(9)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固定位(12)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动板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固定位(12)包括下固定孔(121)和下侧孔(122),所述下固定孔(121)垂直于所述底板(1)的表面,所述下侧孔(122)设于所述底板(1)的边缘侧边上,所述下固定孔(121)与所述下侧孔(122)垂直贯通;

所述上固定位(23)包括上固定孔和上侧孔,所述上固定孔垂直于所述顶板(2)的表面,所述上侧孔设于所述顶板(2)的边缘侧壁上,所述上固定孔与所述上侧孔垂直贯通;

所述吊筋(9)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连接部(91),所述吊筋(9)两端的螺纹连接部(91)分别穿过所述上固定孔和下固定孔(121)而延伸至所述上侧孔和下侧孔(122)内,所述螺纹连接部(91)上分别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92),所述固定螺母(92)位于所述上侧孔和下侧孔(122)内。


技术总结
一种活动板房,其包括底板、立柱、顶板、围护板,所述立柱垂直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四角处,所述顶板平行于所述底板,其固定于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围护板连接于所述立柱之间,并垂直于所述底板和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底板和顶板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围护板的底部抵接于所述底板上,在所述围护板的顶部与顶板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顶板的边缘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则与所述围护板的顶部抵接,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围护板及顶板之间设有将其三者紧固以保持稳定连接的紧固调节件。本发明具有结构稳定、易于安装的特点,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朱良;杨宗祥;张晶;周洪刚;王春花;李选锋;何永金;陈毅;张文俊;谢汝菊;李学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建投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1
技术公布日:2019.11.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