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硅酸盐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保温装饰一体板是一种集保温能力与装饰能力为一体的新型建筑材料,传统围护结构的外墙系统需要先进行保温层安装,然后进行装饰层安装,这种装配使得保温层与装饰层的安装需要分批次完成,不仅造价较高,同时耗时也较长,因此能更快完成安装、价格更低的保温装饰一体板出现在市场上。
目前保温装饰板分为粘接型与一体烧成型,粘接型是将各类装饰板,如瓷砖、陶瓷板、微晶板等通过粘接剂与保温材料复合而成,虽然保温装饰板结构灵活,但是粘接型的保温装饰板因为粘接层的老化问题而使得保温装饰板结构稳定性较差,粘接型保温装饰板的保温层和装置层之间的结合强度较低;而一体烧成型的保温层和装置层之间的结合强度较低;而一体烧成型则是将装饰层料与保温层料在高温下烧结熔融而得到的一种材料,不仅保温层和装置层之间的结合强度较高,而且这种工艺的热处理问题一般在800℃以上,因此材料的抗老化性与强度远高于粘接型保温装饰板,稳定性较好。
然而无论是粘接型还是一体烧成型的保温装饰板,都会因为保温层和装饰层力学性能的限制而无法应用于一些对板材结构强度有较高要求的场所;现有技术中的保温装饰板结构强度的增强主要针对的是粘接型保温装饰板,增强方式主要通过保温层外的壳层和支撑结构、保温层与装置层之间的金属结构增强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无论是粘接型还是一体烧成型的保温装饰板,都会因为保温层和装饰层力学性能的限制而无法应用于一些对板材结构强度有较高要求的场所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所述保温装饰板包括保温层和装饰层,所述保温层内设置有局部强化结构,所述保温层上直接连接所述装饰层,所述保温层、所述局部强化结构以及所述装饰层是一次烧结成型的一体结构;
所述局部强化结构为高密度区域结构,所述高密度区域结构是圆柱状结构、条状结构或异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泡沫微晶玻璃、泡沫陶瓷中的一种,所述装饰层的材料为微晶玻璃;所述高密度区域结构的材料为泡沫微晶玻璃、泡沫陶瓷、微晶玻璃、陶瓷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保温装饰板的保温层密度为180kg/m3-550kg/m3,装饰层密度为2400-2800kg/m3,高密度区域结构密度为1500-2800kg/m3。
优选地,所述高密度区域结构与所述装饰层之间接触。
优选地,所述高密度区域结构与所述装饰层之间不接触。
一种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制备方法,通过保温层料预处理、局部强化结构料预处理和装饰层料预处理分别得到保温层料、局部强化结构料和装饰层料,然后根据应用场所的力学性能要求改变局部强化结构的位置与形状,并将保温层料、局部强化结构料和装饰层料布置于耐火模具中,再依次通过预热、核化、发泡晶化、稳泡和退火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得到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烧成板,最终经过机械切割、抛光得到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成品板。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s1、保温层料预处理:将保温层的材料研磨筛选,得到粒度大于200目的粉料,并与发泡剂、稳泡剂充分混合制得保温层料;
s2、局部强化结构料预处理:将局部强化结构的材料研磨筛选,得到粒度介于30-300目的原料,与发泡剂、稳泡剂充分混合制得局部强化结构料;
s3、装饰层料预处理:将装饰层材料研磨筛选,制得粒度为8-60目的装饰层料;
s4、布料:根据应用场所的力学性能要求改变局部强化结构的位置与形状,然后将s1制得的保温层料、s2制得的局部强化结构料和s3制得的装饰层料按照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位置和结构在耐火模具中进行布料;
s5、热处理:将s4布料后的耐火模具依次经过预热、核化、发泡晶化、稳泡和退火冷却的热处理,制得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烧成板;具体热处理如下所示:
预热:将耐火模具升温至580-640℃,保温0.1-3h;
核化:在预热后耐火模具继续升温至860-940℃,保温0.1-3h;
发泡晶化:在核化后耐火模具继续升温至1120-1180℃,保温0.5-5h;
稳泡:在发泡晶化后耐火模具降温至520-680℃,保温0.1-2h;
退火冷却:在稳泡后耐火模具继续降温至100℃以下出炉制得烧成板;
s6、冷加工:将烧成板进行切割、抛光得到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成品板。
优选地,所述预热是以6-12℃/min的升温速度升温;所述核化是以≤8℃/min的速度升温;所述发泡晶化是以≤7℃/min的速度升温;所述稳泡是以7-14℃/min的速度降温;所述退火冷却是以15-20℃/min的速度降温。
优选地,s1中粉料与发泡剂、稳泡剂的混合比例为原料95.5-98份,发泡剂0.1-1.5份,稳泡剂1-3份。
优选地,s2中原料与发泡剂、稳泡剂的混合比例为原料与发泡剂、稳泡剂的混合比例为:原料98-100份,发泡剂0-0.5份,稳泡剂0-1.5份。
优选地,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成品板的抗拉强度为2.68-6.11mpa,抗压强度为6.23-67.39mpa,抗折强度为5.89-37.16mpa,与锚固件的连接强度为1.32-2.28kn。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该结构的优点在于,在一体烧成型的保温装饰板中,高密度的强化结构分布于保温层内,能根据应用场所的力学性能要求改变位置与形状,从而对保温装饰板的特定位置进行结构强化,能极大增加保温装饰板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与锚固件的连接强度等。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长条强化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长条强化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圆柱强化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圆柱强化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异型强化结构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异型强化结构的俯视图。
其中:
1、长条强化结构;
2、第一装饰层;
3、第一保温层;
4、圆柱强化结构;
5、第二装饰层;
6、第二保温层;
7、异型强化结构;
8、第三装饰层;
9、第三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无论是粘接型还是一体烧成型的保温装饰板,都会因为保温层和装饰层力学性能的限制而无法应用于一些对板材结构强度有较高要求的场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所述保温装饰板包括保温层和装饰层,所述保温层内设置有局部强化结构,所述保温层上直接连接所述装饰层,所述保温层、所述局部强化结构以及所述装饰层是一次烧结成型的一体结构;
所述局部强化结构为高密度区域结构,所述高密度区域结构是圆柱状结构、条状结构或异型结构。
其中,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泡沫微晶玻璃、泡沫陶瓷中的一种,所述装饰层的材料为微晶玻璃;所述高密度区域结构的材料为泡沫微晶玻璃、泡沫陶瓷、微晶玻璃、陶瓷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保温装饰板的保温层密度为180kg/m3-550kg/m3,装饰层密度为2400-2800kg/m3,高密度区域结构密度为1500-2800kg/m3。
其中,所述高密度区域结构与所述装饰层之间接触。
其中,所述高密度区域结构与所述装饰层之间不接触。
一种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s1、保温层料预处理:将保温层的材料研磨筛选,得到粒度大于200目的粉料,并与发泡剂、稳泡剂充分混合制得保温层料;
s2、局部强化结构料预处理:将局部强化结构的材料研磨筛选,得到粒度介于30-300目的原料,与发泡剂、稳泡剂充分混合制得局部强化结构料;
s3、装饰层料预处理:将装饰层材料研磨筛选,制得粒度为8-60目的装饰层料;
s4、布料:根据应用场所的力学性能要求改变局部强化结构的位置与形状,然后将s1制得的保温层料、s2制得的局部强化结构料和s3制得的装饰层料按照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位置和结构在耐火模具中进行布料;
s5、热处理:将s4布料后的耐火模具依次经过预热、核化、发泡晶化、稳泡和退火冷却的热处理,制得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烧成板;具体热处理如下所示:
预热:将耐火模具升温至580-640℃,保温0.1-3h;
核化:在预热后耐火模具继续升温至860-940℃,保温0.1-3h;
发泡晶化:在核化后耐火模具继续升温至1120-1180℃,保温0.5-5h;
稳泡:在发泡晶化后耐火模具降温至520-680℃,保温0.1-2h;
退火冷却:在稳泡后耐火模具继续降温至100℃以下出炉制得烧成板;
s6、冷加工:将烧成板进行切割、抛光得到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成品板。
其中,所述预热是以6-12℃/min的升温速度升温;所述核化是以≤8℃/min的速度升温;所述发泡晶化是以≤7℃/min的速度升温;所述稳泡是以7-14℃/min的速度降温;所述退火冷却是以15-20℃/min的速度降温。
其中,s1中粉料与发泡剂、稳泡剂的混合比例为原料95.5-98份,发泡剂0.1-1.5份,稳泡剂1-3份。
其中,s2中原料与发泡剂、稳泡剂的混合比例为原料与发泡剂、稳泡剂的混合比例为:原料98-100份,发泡剂0-0.5份,稳泡剂0-1.5份。
其中,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成品板的抗拉强度为2.68-6.11mpa,抗压强度为6.23-67.39mpa,抗折强度为5.89-37.16mpa,与锚固件的连接强度为1.32-2.28kn。
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结合以下实施例和附图进行说明:
表1各实施例原料配比及布料结构
表2各实施例物理性能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制备方法,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包括一次烧结成型的一体结构的第一保温层3、第一装饰层2、以及横穿第一保温层3的长条强化结构1,长条强化结构1与第一装饰层2有一部分接触,有一部分不接触;所述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s1、保温层料预处理:将保温层的材料研磨筛选,得到粒度大于200目的粉料,并与发泡剂、稳泡剂充分混合制得保温层料;
s2、长条强化结构料预处理:将长条强化结构的材料研磨筛选,得到粒度为50目的原料,与发泡剂、稳泡剂充分混合制得长条强化结构料;
s3、装饰层料预处理:将装饰层材料研磨筛选,制得粒度为8-60目的装饰层料;
s4、布料:根据应用场所的力学性能要求改变长条强化结构的位置与形状如图1-2所示,然后将s1制得的保温层料、s2制得的局部强化结构料和s3制得的装饰层料按照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位置和结构在耐火模具中进行布料;
s5、热处理:将s4布料后的耐火模具依次经过预热、核化、发泡晶化、稳泡和退火冷却的热处理,制得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烧成板;具体热处理如下所示:
预热:将耐火模具以1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580℃,保温0.5h;
核化:在预热后耐火模具以8℃/min的升温速度继续升温至860℃,保温0.5h;
发泡晶化:在核化后耐火模具以7℃/min的升温速度继续升温至1120℃,保温1.5h;
稳泡:在发泡晶化后耐火模具以14℃/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520℃,保温1h;
退火冷却:在稳泡后耐火模具以20℃/min的降温速度继续降温至100℃以下出炉制得烧成板;
s6、冷加工:将烧成板进行切割、抛光得到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成品板。
其中,s1中粉料与发泡剂、稳泡剂的混合比例与s2中原料与发泡剂、稳泡剂的混合比例如表1所示;
其中,具有圆柱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成品板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与锚固件的连接强度及密度如表2所示。
实施例二:
如图3-4所示,一种具有圆柱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制备方法,具有圆柱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包括一次烧结成型的一体结构的第二保温层5、第二装饰层6、以及横穿第二保温层5的圆柱强化结构4,圆柱强化结构4与第二装饰层6接触;所述具有圆柱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s1、保温层料预处理:将保温层的材料研磨筛选,得到粒度大于200目的粉料,并与发泡剂、稳泡剂充分混合制得保温层料;
s2、圆柱强化结构料预处理:将圆柱强化结构的材料研磨筛选,得到粒度介于50目的原料,与发泡剂、稳泡剂充分混合制得圆柱强化结构料;
s3、装饰层料预处理:将装饰层材料研磨筛选,制得粒度为8-60目的装饰层料;
s4、布料:根据应用场所的力学性能要求改变圆柱强化结构的位置与形状如图3-4所示,然后将s1制得的保温层料、s2制得的圆柱强化结构料和s3制得的装饰层料按照具有圆柱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位置和结构在耐火模具中进行布料;
s5、热处理:将s4布料后的耐火模具依次经过预热、核化、发泡晶化、稳泡和退火冷却的热处理,制得具有圆柱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烧成板;具体热处理如下所示:
预热:将耐火模具以1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580℃,保温0.5h;
核化:在预热后耐火模具以8℃/min的升温速度继续升温至860℃,保温0.5h;
发泡晶化:在核化后耐火模具以7℃/min的升温速度继续升温至1120℃,保温1.5h;
稳泡:在发泡晶化后耐火模具以14℃/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520℃,保温1h;
退火冷却:在稳泡后耐火模具以20℃/min的降温速度继续降温至100℃以下出炉制得烧成板;
s6、冷加工:将烧成板进行切割、抛光得到具有圆柱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成品板。
其中,s1中粉料与发泡剂、稳泡剂的混合比例与s2中原料与发泡剂、稳泡剂的混合比例如表1所示;
其中,具有圆柱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成品板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与锚固件的连接强度及密度如表2所示。
实施例三:
如图5-6所示,一种具有异型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制备方法,具有异型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包括一次烧结成型的一体结构的第三保温层8、第三装饰层9、以及横穿第三保温层8的异型强化结构7,异型强化结构7与第三装饰层9不接触;所述具有异型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s1、保温层料预处理:将保温层的材料研磨筛选,得到粒度大于200目的粉料,并与发泡剂、稳泡剂充分混合制得保温层料;
s2、异型强化结构料预处理:将异型强化结构的材料研磨筛选,得到粒度介于50目的原料,与发泡剂、稳泡剂充分混合制得异型强化结构料;
s3、装饰层料预处理:将装饰层材料研磨筛选,制得粒度为8-60目的装饰层料;
s4、布料:根据应用场所的力学性能要求改变异型强化结构的位置与形状如图1-2所示,然后将s1制得的保温层料、s2制得的异型强化结构料和s3制得的装饰层料按照具有异型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位置和结构在耐火模具中进行布料;
s5、热处理:将s4布料后的耐火模具依次经过预热、核化、发泡晶化、稳泡和退火冷却的热处理,制得具有异型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烧成板;具体热处理如下所示:
预热:将耐火模具以1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580℃,保温0.5h;
核化:在预热后耐火模具以8℃/min的升温速度继续升温至860℃,保温0.5h;
发泡晶化:在核化后耐火模具以7℃/min的升温速度继续升温至1120℃,保温1.5h;
稳泡:在发泡晶化后耐火模具以14℃/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520℃,保温1h;
退火冷却:在稳泡后耐火模具以20℃/min的降温速度继续降温至100℃以下出炉制得烧成板;
s6、冷加工:将烧成板进行切割、抛光得到具有异型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成品板。
其中,s1中粉料与发泡剂、稳泡剂的混合比例与s2中原料与发泡剂、稳泡剂的混合比例如表1所示;
其中,具有圆柱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成品板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与锚固件的连接强度及密度如表2所示。
实施例四:
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制备方法,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包括一次烧结成型的一体结构的第一保温层3、第一装饰层2、以及横穿第一保温层3的长条强化结构1,长条强化结构1与第一装饰层2有一部分接触,有一部分不接触;所述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s1、保温层料预处理:将保温层的材料研磨筛选,得到粒度大于200目的粉料,并与发泡剂、稳泡剂充分混合制得保温层料;
s2、长条强化结构料预处理:将长条强化结构的材料研磨筛选,得到粒度介于70目的原料,与发泡剂、稳泡剂充分混合制得长条强化结构料;
s3、装饰层料预处理:将装饰层材料研磨筛选,制得粒度为8-60目的装饰层料;
s4、布料:根据应用场所的力学性能要求改变长条强化结构的位置与形状如图1-2所示,然后将s1制得的保温层料、s2制得的局部强化结构料和s3制得的装饰层料按照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位置和结构在耐火模具中进行布料;
s5、热处理:将s4布料后的耐火模具依次经过预热、核化、发泡晶化、稳泡和退火冷却的热处理,制得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烧成板;具体热处理如下所示:
预热:将耐火模具以7℃/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40℃,保温0.5h;
核化:在预热后耐火模具以7℃/min的升温速度继续升温至940℃,保温1h;
发泡晶化:在核化后耐火模具以5℃/min的升温速度继续升温至1180℃,保温2.5h;
稳泡:在发泡晶化后耐火模具以10℃/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680℃,保温1h;
退火冷却:在稳泡后耐火模具以20℃/min的降温速度继续降温至100℃以下出炉制得烧成板;
s6、冷加工:将烧成板进行切割、抛光得到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成品板。
其中,s1中粉料与发泡剂、稳泡剂的混合比例与s2中原料与发泡剂、稳泡剂的混合比例如表1所示;
其中,具有圆柱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成品板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与锚固件的连接强度及密度如表2所示。
实施例五:
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制备方法,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包括一次烧结成型的一体结构的第一保温层3、第一装饰层2、以及横穿第一保温层3的长条强化结构1,长条强化结构1与第一装饰层2有一部分接触,有一部分不接触;所述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s1、保温层料预处理:将保温层的材料研磨筛选,得到粒度大于200目的粉料,并与发泡剂、稳泡剂充分混合制得保温层料;
s2、长条强化结构料预处理:将长条强化结构的材料研磨筛选,得到粒度介于70目的原料,与发泡剂、稳泡剂充分混合制得长条强化结构料;
s3、装饰层料预处理:将装饰层材料研磨筛选,制得粒度为8-60目的装饰层料;
s4、布料:根据应用场所的力学性能要求改变长条强化结构的位置与形状如图1-2所示,然后将s1制得的保温层料、s2制得的局部强化结构料和s3制得的装饰层料按照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位置和结构在耐火模具中进行布料;
s5、热处理:将s4布料后的耐火模具依次经过预热、核化、发泡晶化、稳泡和退火冷却的热处理,制得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烧成板;具体热处理如下所示:
预热:将耐火模具以7℃/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40℃,保温0.5h;
核化:在预热后耐火模具以7℃/min的升温速度继续升温至940℃,保温1h;
发泡晶化:在核化后耐火模具以5℃/min的升温速度继续升温至1180℃,保温2.5h;
稳泡:在发泡晶化后耐火模具以10℃/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680℃,保温1h;
退火冷却:在稳泡后耐火模具以20℃/min的降温速度继续降温至100℃以下出炉制得烧成板;
s6、冷加工:将烧成板进行切割、抛光得到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成品板。
其中,s1中粉料与发泡剂、稳泡剂的混合比例与s2中原料与发泡剂、稳泡剂的混合比例如表1所示;
其中,具有圆柱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成品板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与锚固件的连接强度及密度如表2所示。
实施例六:
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制备方法,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包括一次烧结成型的一体结构的第一保温层3、第一装饰层2、以及横穿第一保温层3的长条强化结构1,长条强化结构1与第一装饰层2有一部分接触,有一部分不接触;所述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s1、保温层料预处理:将保温层的材料研磨筛选,得到粒度大于200目的粉料,并与发泡剂、稳泡剂充分混合制得保温层料;
s2、长条强化结构料预处理:将长条强化结构的材料研磨筛选,得到粒度介于70目的原料,与发泡剂、稳泡剂充分混合制得长条强化结构料;
s3、装饰层料预处理:将装饰层材料研磨筛选,制得粒度为8-60目的装饰层料;
s4、布料:根据应用场所的力学性能要求改变长条强化结构的位置与形状如图1-2所示,然后将s1制得的保温层料、s2制得的局部强化结构料和s3制得的装饰层料按照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位置和结构在耐火模具中进行布料;
s5、热处理:将s4布料后的耐火模具依次经过预热、核化、发泡晶化、稳泡和退火冷却的热处理,制得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烧成板;具体热处理如下所示:
预热:将耐火模具以7℃/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40℃,保温0.5h;
核化:在预热后耐火模具以7℃/min的升温速度继续升温至940℃,保温1h;
发泡晶化:在核化后耐火模具以5℃/min的升温速度继续升温至1180℃,保温2.5h;
稳泡:在发泡晶化后耐火模具以10℃/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680℃,保温1h;
退火冷却:在稳泡后耐火模具以20℃/min的降温速度继续降温至100℃以下出炉制得烧成板;
s6、冷加工:将烧成板进行切割、抛光得到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成品板。
其中,s1中粉料与发泡剂、稳泡剂的混合比例与s2中原料与发泡剂、稳泡剂的混合比例如表1所示;
其中,具有圆柱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成品板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与锚固件的连接强度及密度如表2所示。
实施例七:
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制备方法,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包括一次烧结成型的一体结构的第一保温层3、第一装饰层2、以及横穿第一保温层3的长条强化结构1,长条强化结构1与第一装饰层2有一部分接触,有一部分不接触;所述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s1、保温层料预处理:将保温层的材料研磨筛选,得到粒度大于200目的粉料,并与发泡剂、稳泡剂充分混合制得保温层料;
s2、长条强化结构料预处理:将长条强化结构的材料研磨筛选,得到粒度介于70目的原料,与发泡剂、稳泡剂充分混合制得长条强化结构料;
s3、装饰层料预处理:将装饰层材料研磨筛选,制得粒度为8-60目的装饰层料;
s4、布料:根据应用场所的力学性能要求改变长条强化结构的位置与形状如图1-2所示,然后将s1制得的保温层料、s2制得的局部强化结构料和s3制得的装饰层料按照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位置和结构在耐火模具中进行布料;
s5、热处理:将s4布料后的耐火模具依次经过预热、核化、发泡晶化、稳泡和退火冷却的热处理,制得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烧成板;具体热处理如下所示:
预热:将耐火模具以7℃/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40℃,保温0.5h;
核化:在预热后耐火模具以7℃/min的升温速度继续升温至940℃,保温1h;
发泡晶化:在核化后耐火模具以5℃/min的升温速度继续升温至1180℃,保温2.5h;
稳泡:在发泡晶化后耐火模具以10℃/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680℃,保温1h;
退火冷却:在稳泡后耐火模具以20℃/min的降温速度继续降温至100℃以下出炉制得烧成板;
s6、冷加工:将烧成板进行切割、抛光得到具有长条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成品板。
其中,s1中粉料与发泡剂、稳泡剂的混合比例与s2中原料与发泡剂、稳泡剂的混合比例如表1所示;
其中,具有圆柱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的成品板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与锚固件的连接强度及密度如表2所示。
综上可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局部强化结构的保温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该结构的优点在于,在一体烧成型的保温装饰板中,高密度的强化结构分布于保温层内,能根据应用场所的力学性能要求改变位置与形状,从而对保温装饰板的特定位置进行结构强化,能极大增加保温装饰板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与锚固件的连接强度等。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