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及其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34476发布日期:2020-02-14 22:2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及其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当今建筑技术快速发展,相应的对建筑材料的功能性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特别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目前,外围护结构需同时具备建筑装饰、结构受力、防水、气密、保温、防火、隔声、耐久等一系列功能要求。但目前工程材料的功能性相对单一,往往是每一种功能要求对应一种材料。如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献cn107447876a公开了一种建筑墙体的保温系统,其包括混凝土墙体层,在所述混凝土墙体层的左侧砌筑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的左侧砌筑有发泡水泥板层,所述发泡水泥板层的左侧砌筑有抗渗防裂砂浆层,所述抗渗防裂砂浆层的左侧砌筑有墙面装饰层,该墙体中的发泡水泥板具有保温、防火的性能,其抗渗防裂砂浆层则具有防渗、抗裂的作用,可提高墙体的耐久性。但上述墙体具有的缺点是其不同面层的施工条件差异较大,从而会导致施工过程较为繁琐。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人们对于墙体功能要求的增加,就会导致构造部件越来越多,进而导致复杂的构造设计、繁琐费时的施工、难以保证的质量、较高的施工成本、更多的能源消耗和更少的可利用空间等问题。这种现象与当前建筑业所提倡的节能、低碳、节材、节地、施工简便等建筑材料发展理念相抵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未来建筑工程材料应向集成化、多功能一体化,功能结构一体化发展的观点,其最终目标是研发一种具有高度功能集成特征新型建筑外围护结构部件。针对这一目标,本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如装饰保温一体化的保温材料、结构保温一体化的空腔砌块和保温型混凝土材料等。然而,这些新型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集成化水平仍旧相对较低,与实现高度功能集成化的建筑外围护结构部件相差甚远。且对于外围护结构,除了材料的设置,其不同层面间的连接结构也是设计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探寻一种集成程度高、结构稳定的节能低碳型建筑外围护结构,是本领域尚未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集成化水平仍旧相对较低、施工过程繁琐的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集成程度高、结构稳定的节能低碳型建筑外围护结构,并发明同时提供了该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制造工艺。

本申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两个外侧面上设置有挂网,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内部设置有预埋件;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包裹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外围设置;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和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所述两个外侧面设置并延伸至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中。

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芯材和包裹在所述芯材外部的纤维层之间还设置有气凝胶层。

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设置有多块,每相连两块之间设置有缝隙,所述缝隙垂直于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外表面设置,在所述缝隙内填充有耐火材料。

所述预埋件包括侧板环绕形成的合围,在所述合围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垫板,在所述合围内设置有安装健,所述安装健固定安装在所述垫板上且延伸出所述合围,在所述合围内填充有密实材料,所述密实材料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芯材内设置有加强肋。

所述的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制造工艺,包括:(1)将制备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所需的基材铺设好,所述基材包括由下向上依次铺设的第一纤维层、芯材以及第二纤维层,其中所述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为酚醛树脂预浸润的纤维层;在芯材上设置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放置有预埋件;在所述基材上安装有所述连接件;将所述基材置于密封的外包装内,在100-200℃,加压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2)完成加热处理后,向所述基材注入树脂进行渗透处理;(3)完成渗透处理后,停止注入树脂,基材在室温下进行固化;(4)固化完成后,除去所述外包装后,即得到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5)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两个外侧面上挂网,将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浇注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外围,从而制备得到所述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

所述预埋件包括侧板环绕形成的合围,在所述合围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垫板,在所述合围内设置有安装健,所述安装健固定安装在所述垫板上且延伸出所述合围和第二纤维层,在进行步骤(1)之前,先向所述合围中填充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步骤(1)中,铺设所述基材时,在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芯材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纤维层和所述芯材之间分别涂抹一层气凝胶层,所述气凝胶层的涂抹密度为1-1.5kg/m2,所述气凝胶材料中添加有10-15wt%的骨料。

步骤(1)中,在所述芯材上设置有加强肋。

步骤(5)中,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浇注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外围时,分成多块进行浇注成型,每相连两块之间设置有缝隙;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成型后,向所述缝隙中填充耐火材料。

本申请所述的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及其制造工艺,优点在于:

(1)本申请所述的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采用高性能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配合外围的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通过陶瓷基的连接件将二者稳定固定,同时可通过预埋件实现外围结构与建筑主体的安装连接。本申请中的外围护结构实现了结构受力、防水、气密、保温、隔声、耐久等功能的集成,大大简化了围护结构的构造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本申请中所述的外围护结构具有自重轻、承载力高、延性好、耗能能力强的优点,在降低荷载节约工程材料的同时有利于结构抗震设计。

本申请中所述夹芯板在制备过程中,采用的纤维层为酚醛树脂预浸润的纤维层,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由于本申请中所述连接件在树脂注入前已经安装在所述纤维层和芯材上,如采用传统的非预浸润纤维层制备夹芯板,会导致树脂在纤维层中的浸润均匀性受到影响,其容易在连接件的安装孔处淤积或者溢出,导致树脂在纤维层中分布不均匀,影响夹芯板的保温功能,而本申请通过使用预浸润纤维层,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配合后续的真空注入树脂过程,使得纤维层与芯材之间的界面实现稳固的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夹芯板品质的稳定性。

本申请中的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制造工艺,大大简化了施工工序,从工期、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多角度,降低了施工管理的难度。同时本申请中工艺制备得到的外围护结构,其传热系数可低至0.35-0.45w/(m2·k),面密度则达到80-95kg/m2,从而使得在同等节能效率下,其板件厚度很薄,可达到160-200mm,相比于传统的墙体厚度可降低至少30%,面密度降低至少60%。可在节约运营费用的同时提高实际使用面积。

(2)本申请所述的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优选所述预埋件包括侧板环绕形成的合围,在所述合围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垫板,在所述合围内设置有安装健,所述安装健固定安装在所述垫板上且延伸出所述合围,在所述合围内填充有密实材料,所述密实材料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填充,可显著提高所述预埋件的承载力,降低其局部应力,从而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耐久性。

(3)本申请所述的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优选在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芯材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纤维层和所述芯材之间分别涂抹一层气凝胶层,所述气凝胶层的涂抹密度为1-1.5kg/m2,所述气凝胶层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提升夹芯板的保温性能,从而在相同的传热系数要求下将板材做到更加轻薄,气凝胶材料的强度较低,为保证其在夹芯板制备过程中的完整性,本申请优选在所述气凝胶材料中添加占所述气凝胶材料总质量10-15wt%的骨料,从而对气凝胶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其因抽真空而发生破碎。

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及其制造工艺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所述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安装有连接件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所述的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所述的设置有加强肋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11-第一纤维层;12-第二纤维层;13-芯材;14-加强肋;15-安装健;16-侧板;17-支撑板;18-翼板;2-连接件;3-挂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建筑外围护结构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1,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1的两个外侧面上设置有挂网3,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1的内部设置有预埋件,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埋件包括侧板16环绕形成的合围,在所述合围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垫板,在所述合围内设置有安装健15,所述安装健15固定安装在所述垫板上且延伸出所述合围,当所述预埋件置放于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内时,所述安装健15同时贯穿位于其上方的纤维层设置。在所述合围内填充有密实材料,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实材料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健15与所述垫板的连接处还设置有三角形的支撑板17,用于提供所述安装健15的稳定性,在所述合围的外侧设置有向外弯折的翼板18,所述芯材13内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预埋件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与所述预埋件的合围的外轮廓贴合设置。如图3所示,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1的芯材13内还设置有加强肋14。

所述建筑外围护结构还设置有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本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位于所述夹芯板一侧的单侧厚度为30mm;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的单侧厚度适宜为20-50mm。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包裹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外围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和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通过连接件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2贯穿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所述两个外侧面设置并延伸至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中,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为圆柱体形的金属杆。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也可选择陶瓷件等其它材料的连接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1所需的基材铺设好,所述基材包括由下向上依次铺设的第一纤维层11、芯材13以及第二纤维层12,在所述基材的芯材13和纤维层上均设置有安装孔。其中所述第一纤维层11和第二纤维层12为酚醛树脂预浸润的玻璃纤维层,且所述第一纤维层11和第二纤维层12的厚度相同,均为10mm,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纤维层也可采用碳纤维层等其它纤维层。所述芯材13为高密度发泡树脂,树脂类型优选为酚醛树脂,其密度为80kg/m3,厚度为80mm,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也可选择pvc树脂或者pu树脂,树脂的密度优选为80-90kg/m3。在芯材13上设置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放置有预埋件,向所述预埋件的合围中填充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起到对预埋件进行支撑的作用,所述预埋件的安装健15贯穿位于其上方的第二纤维层12设置。在所述芯材13上还设置有加强肋14,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肋14为采用数控技术在所述芯材13上直接切割出的“工”字形肋,如图3所示。先将所述连接件2安装在所述基材的安装孔上;再将所述基材置于密封的外包装内,在100℃,加压0.1bar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外包装为紧紧包裹基材外轮廓的真空袋,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选择密闭的模具等其它可实现包裹密封的装置。

(2)完成加热处理后,对所述真空袋进行抽真空处理,完成抽真空后向所述基材注入酚醛树脂进行渗透处理;

(3)完成渗透处理后,停止注入树脂,将基材置于室温下进行固化;

(4)固化完成后,除去所述外包装,即得到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

(5)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两个外侧面上挂网,然后将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浇注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1的外围,从而制备得到所述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浇注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外围时,分成多块进行浇注成型,每相连两块之间设置有缝隙;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成型后,向所述缝隙中填充耐火材料。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添加有聚丙烯纤维,通过在制泡沫混凝土过程中加入聚丙烯纤维制备而成,具有抗折强度大的优点。但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并不局限于此,也可采用其它现有技术中的任意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

本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外围护结构,其传热系数为0.29w/(m2·k),面密度则达到89.8kg/m2,其厚度仅有约160mm,且其耐火极限达到一个小时,具有阻燃的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建筑外围护结构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1,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1的两个外侧面上设置有挂网3,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1的内部设置有预埋件,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埋件包括侧板16环绕形成的合围,在所述合围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垫板,在所述合围内设置有安装健15,所述安装健15固定安装在所述垫板上且延伸出所述合围,在所述合围内填充有密实材料,所述密实材料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健15与所述垫板的连接处还设置有三角形的支撑板17,在所述合围的外侧设置有向外弯折的翼板18,所述芯材13内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预埋件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与所述预埋件的合围的外轮廓贴合设置。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1的芯材13内还设置有加强肋14。

所述建筑外围护结构还设置有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本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位于夹芯板一侧的单侧厚度为30mm。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包裹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外围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和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通过连接件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2贯穿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所述两个外侧面设置并延伸至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中,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为圆柱体形的金属杆。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也可选择陶瓷件等其它材料的连接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1所需的基材铺设好,所述基材包括由下向上依次铺设的第一纤维层11、芯材13以及第二纤维层12,在所述基材的芯材13和纤维层上均设置有安装孔,铺设所述基材时,在所述第一纤维层11和所述芯材13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纤维层12和所述芯材13之间分别涂抹一层气凝胶层,所述气凝胶层的涂抹密度为1kg/m2,本实施例中涂抹的所述气凝胶材料由气凝胶和骨料组成,所述骨料为玻璃微珠,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00-200微米,玻璃微珠在气凝胶材料中的添加量以质量计占所述气凝胶材料的15wt%。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纤维层11和第二纤维层12为酚醛树脂预浸润的纤维层,且所述第一纤维层11和第二纤维层12的厚度相同,均为10mm。所述芯材13为高密度发泡树脂,树脂类型优选为酚醛树脂,其密度为80kg/m3,厚度为80mm;在芯材13上设置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放置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的安装健15贯穿位于其上方的第二纤维层12设置,向所述预埋件的合围中填充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如图3所示,在所述芯材13上还设置有加强肋14,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肋14为采用数控技术在所述芯材13上直接切割出的“工”字形加强肋。先将所述连接件2安装在所述基材的安装孔上;再将所述基材置于密封的外包装内,在200℃,加压0.1bar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外包装为紧紧包裹基材外轮廓的真空袋。

(2)完成加热处理后,对真空袋的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完成抽真空后向所述基材注入树脂进行渗透处理;

(3)完成渗透处理后,停止注入树脂,将基材置于室温下进行固化;

(4)固化完成后,除去所述外包装,即得到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

(5)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两个外侧面上挂网,将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浇注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1的外围,从而制备得到所述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浇注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外围时,分成多块进行浇注成型,每相连两块之间设置有缝隙;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成型后,向所述缝隙中填充耐火材料。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添加有聚丙烯纤维,通过在制泡沫混凝土过程中加入聚丙烯纤维制备而成,具有抗折强度大的优点。本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外围护结构,其传热系数可低至0.26w/(m2·k)。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建筑外围护结构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1,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1的两个外侧面上设置有挂网3,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1的内部设置有预埋件,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埋件包括侧板16环绕形成的合围,在所述合围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垫板,在所述合围内设置有安装健15,所述安装健15固定安装在所述垫板上且延伸出所述合围,在所述合围内填充有密实材料,所述密实材料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健15与所述垫板的连接处还设置有三角形的支撑板17,在所述合围的外侧设置有向外弯折的翼板18,所述芯材13与所述预埋件的合围的外轮廓贴合设置。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芯材13内还设置有加强肋14,如图3所示。

所述建筑外围护结构还设置有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本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为30mm。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包裹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外围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和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通过连接件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2贯穿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所述两个外侧面设置并延伸至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中,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为圆柱体形的金属杆。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也可选择陶瓷件等其它材料的连接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1所需的基材铺设好,所述基材包括由下向上依次铺设的第一纤维层11、芯材13以及第二纤维层12,在所述基材的芯材13和纤维层上均设置有安装孔,铺设所述基材时,在所述第一纤维层11和所述芯材13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纤维层12和所述芯材13之间分别涂抹一层气凝胶层,所述气凝胶层的涂抹密度为1.5kg/m2,本实施例中涂抹的所述气凝胶材料由气凝胶和骨料组成,所述骨料为玻璃微珠,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00-200微米,玻璃微珠在气凝胶材料中的添加量以质量计占所述气凝胶材料的10wt%。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纤维层11和第二纤维层12为酚醛树脂预浸润的纤维层,且所述第一纤维层11和第二纤维层12的厚度相同,均为10mm。所述芯材13为高密度发泡树脂,树脂类型优选为酚醛树脂,其密度为80kg/m3,厚度为80mm;在芯材13上设置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放置有预埋件,向所述预埋件的合围中填充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所述预埋件的安装健15贯穿位于其上方的第二纤维层12设置。如图3所示,在所述芯材13上还设置有加强肋14,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肋14为采用数控技术在所述芯材13上直接切割出的“工”字形加强肋。先将所述连接件2安装在所述基材的安装孔上;再将所述基材置于密封的外包装内,在200℃,加压0.1bar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外包装为紧紧包裹基材外轮廓的真空袋,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选择密闭的模具等其它可实现包裹密封的装置。

(2)完成加热处理后,对真空袋的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完成抽真空后向所述基材注入树脂进行渗透处理;

(3)完成渗透处理后,停止注入树脂,将基材置于室温下进行固化;

(4)固化完成后,除去所述外包装,即得到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

(5)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两个外侧面上挂网,将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浇注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1的外围,从而制备得到所述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浇注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外围时,分成多块进行浇注成型,每相连两块之间设置有缝隙;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成型后,向所述缝隙中填充耐火材料。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添加有聚丙烯纤维,通过在制泡沫混凝土过程中加入聚丙烯纤维制备而成,具有抗折强度大的优点。但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并不局限于此,也可采用其它现有技术中的任意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本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外围护结构,其传热系数可低至0.24w/(m2·k)。

上述实施例1-3中所述的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和位于其外围的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但所述外围护结构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在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外添加其他面层,如可以在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护层朝向外侧的外表面上贴设装饰层。

对比例

对比例1

为了进一步证明本申请中所述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及其制备工艺的技术效果,本申请设置对比例,所述对比例中的外围护结构采用alc条板墙体,所述alc条板墙体包括岩棉夹心结构,和位于所述岩棉两侧的加气混凝土层,其岩棉厚度为95mm,加气混凝土层分别为100mm,整体厚度为295mm,其传热系数为0.35w/(m2·k),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中墙体的传热系数更大,且墙体更厚,这证明本申请中的所述外围护结构在同等甚至更低的传热系数下可远比现有的墙体更薄。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中使用的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在结构上完全同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在制备时其基材使用的纤维层是未经酚醛树脂预浸润的纤维层,本对比例中所述多重夹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所需的基材铺设好,所述基材包括由下向上依次铺设的第一纤维层11、芯材13以及第二纤维层12,在所述基材的芯材13和纤维层上均设置有安装孔。其中所述第一纤维层11和第二纤维层12为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未经过酚醛树脂预浸润,所述第一纤维层11和第二纤维层12的厚度均为10mm。所述芯材13为高密度发泡树脂,具体为酚醛树脂,其密度为80kg/m3,厚度为80mm。在芯材13上设置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放置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的合围中填充有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所述预埋件的安装健15贯穿位于其上方的第二纤维层12设置。在所述芯材13上还设置有加强肋14,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肋14为采用数控技术在所述芯材13上直接切割出的“工”字形肋。先将所述连接件2安装在所述基材的安装孔上;再将所述基材置于密封的真空袋内。(2)向所述基材注入酚醛树脂进行渗透处理;(3)完成渗透处理后,停止注入树脂,将基材置于室温下进行固化;(4)固化完成后,除去所述外包装,即得到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5)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两个外侧面上挂网,将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浇注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外围,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浇注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板的外围时,分成多块进行浇注成型,每相连两块之间设置有缝隙;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成型后,向所述缝隙中填充耐火材料。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的材质同实施例1。

本对比例中制备得到的外围护结构,其传热系数为0.32w/(m2·k),高于实施例1中得到的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这证明本申请中采用经酚醛树脂预浸润的纤维层制备得到的夹芯板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