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屈曲阵列式复合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8968发布日期:2019-09-29 16:0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屈曲阵列式复合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减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屈曲阵列式复合阻尼器。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地震灾害的频发,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建筑抗震结构通过建筑自身构件的变形来消耗地震能量,会对建筑物自身结构造成永久性破坏,对建筑物的后期使用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通过在建筑物结构中加入阻尼器构件,能够利用该构件吸收掉大部分地震能量,有效降低了地震对建筑物本体结构的破坏,对提升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屈曲阵列式复合阻尼器,主要是为了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变形大、耗能效果优异的阻尼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产品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凸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屈曲阵列式复合阻尼器,包括上连接盖板、下连接盖板、耗能软钢、液压缸体、联动活塞杆、螺栓孔洞、定位凹槽,所述上连接盖板、下连接盖板均为矩形,在上连接盖板、下连接盖板的四角设置八个螺栓孔洞,左右同侧的上下两个螺栓孔洞中心线定位一致,下连接盖板上布置四个定位凹槽,上连接盖板、下连接盖板之间布置四个液压缸体,每个液压缸体带有一个联动活塞杆,联动活塞杆顶部焊接于上连接盖板下部,液压缸体底部焊接于下连接盖板上部的定位凹槽中,沿上连接盖板、下连接盖板长度方向每隔90度对称布置一个耗能软钢;所述耗能软钢横截面为矩形,耗能软钢预先施加应力,耗能软钢弯曲后为类椭圆状,其焦距为上连接盖板长度的四分之五至四分之六。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盖板、下连接盖板的高度与耗能软钢的厚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缸体与联动活塞杆高度之和与上连接盖板下表面、下连接盖板上表面之间高差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优点和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变形大、耗能效果优异,当发生震动时连接盖板带动液压阻尼器耗能,四块耗能软钢同时协同工作,增大阻尼器的变形耗散能量,能够在地震发生时降低建筑物的损害,产品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凸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屈曲阵列式复合阻尼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屈曲阵列式复合阻尼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连接盖板;2为下连接盖板;3为耗能软钢;4为液压缸体;5为联动活塞杆;6为螺栓孔洞;7为定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屈曲阵列式复合阻尼器,包括上连接盖板1、下连接盖板2、耗能软钢3、液压缸体4、联动活塞杆5、螺栓孔洞6、定位凹槽7,所述上连接盖板1、下连接盖板2均为矩形,在上连接盖板1、下连接盖板2的四角设置八个螺栓孔洞6,左右同侧的上下两个螺栓孔洞6中心线定位一致,下连接盖板2上布置四个定位凹槽7,上连接盖板1、下连接盖板2之间布置四个液压缸体4,每个液压缸体4带有一个联动活塞杆5,联动活塞杆5顶部焊接于上连接盖板1下部,液压缸体4底部焊接于下连接盖板2上部的定位凹槽7中,沿上连接盖板1、下连接盖板2长度方向每隔90度对称布置一个耗能软钢3;所述耗能软钢3横截面为矩形,耗能软钢3预先施加应力,耗能软钢3弯曲后为类椭圆状,其焦距为上连接盖板1长度的四分之五至四分之六;所述上连接盖板1、下连接盖板2的高度与耗能软钢3的厚度一致;所述液压缸体4与联动活塞杆5高度之和与上连接盖板1下表面、下连接盖板2上表面之间高差一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