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竖框单元幕墙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3459发布日期:2019-09-13 22:1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无竖框单元幕墙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外墙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竖框单元幕墙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幕墙是利用各种强劲、轻盈、美观的建筑材料取代传统的砖石或窗墙结合的外墙工法,是包围在主结构的外围而使整栋建筑达到美观,使用功能健全而又安全的外墙工法。

现有的幕墙在安装时,通常是在建筑的土建主体外侧预埋构件,幕墙单元通过挂接装置与预埋构件连接,实现幕墙的安装,传统单元幕墙的挂接形式是采用板凳形的连接件与预埋构件紧固连接,板凳形连接构件的两支腿之间设置挂轴,单元幕墙的竖框上设置挂钩,竖框通过挂钩钩挂在挂轴上,从而实现单元幕墙与土建主体的钩挂连接。传动的单元幕墙挂接结构通常都是以竖框作为主要的挂接受力部件。此种连接方式,板块的受力更好,在吊装的过程中板块不宜变形。但是此种连接结构受建筑的土建主体影响较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安装空间不足的情况出现,土建主体结构不满足安装要求,导致竖框无法与土建主体连接,导致工程安装困难,甚至需要破坏土建主体。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竖框单元幕墙连接结构,它是在建筑土建主体上设置两个相对布置的角钢,通过角钢支撑单元幕墙的横框,同时,两个角钢之间设置中间连接幕墙,从而实现单元幕墙与土建主体的连接,在保证强度及稳固性的情况下,无需设置竖框,从而克服土建主体结构不满足竖框安装条件时单元幕墙的安装连接,同时节省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竖框单元幕墙连接结构,其中:包括下角钢、上角钢、上连接横框、下连接横框、单元上横框、单元下横框、中间附框、单元玻璃组件及中间玻璃组件,所述的上角钢及下角钢相对布置并与建筑土建主体连接,所述的上角钢的上端设置有上连接横框,上连接横框与单元下横框连接,所述的下角钢的下端连接有下连接横框,所述的下连接横框与单元上横框连接,所述的上连接横框的外侧及下连接横框的外侧均与中间附框连接,所述的中间玻璃组件与中间附框粘结固定,所述的单元玻璃组件与单元上横框及单元下横框粘结固定。

进一步,所述的上连接横框的截面形状包括一体结构的上连接基板、下连接部、上左卡接部及上右卡接槽,所述的上连接基板的下端中部设置有下连接部,所述的上连接基板的上端左侧设置有上左卡接部,所述的上连接基板的上端右侧设置有上右卡接槽,下连接部与中间附框通过螺钉紧固连接,所述的上左卡接部及上右卡接槽与单元下横框卡装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上右卡接槽内设置有胶条挤压槽,所述的上连接基板的下端左侧设置有胶条压装槽。

进一步,所述的下连接横框的截面形状包括一体结构的下连接框及侧连接部,所述的下连接框为下端开口的方形框结构,下连接框的左侧设置有侧连接部,所述的下连接框与单元上横框卡装连接,所述的侧连接部与中间附框通过螺钉紧固连接,所述的下连接框内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胶条挤压槽。

进一步,所述的单元下横框的截面形状包括一体结构的下本体、左卡接部、右卡接部、支撑部及加强筋部,所述的下本体位水平板状结构,下本体的左侧下端设置有左卡接部,下本体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右卡接部,所述的左卡接部、下本体及右卡接部组成下端口的方形框结构,所述的左卡接部的左侧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为L型结构,支撑部与左卡接部组成开口向上的用于支撑单元玻璃组件的下支撑槽,所述的下本体的下端中部设置有加强筋部,所述的左卡接部与上连接横框的上左卡接部卡装连接,所述的右卡接部插装在上连接横框的上右卡接槽内。

进一步,所述的左卡接部的下端及右卡接部的下端均设置有胶条卡槽。

进一步,所述的单元上横框的截面形状包括一体结构的上插接框部及侧支撑部,所述的上插接框部为阶梯框结构,包括一体结构的低阶框和高阶框,低阶框位于高阶框的左侧,高阶框的上端开口,所述的低阶框的左侧设置有侧支撑部,所述的侧支撑部为L型结构,侧支撑部与低阶框的左侧板组成开口向下的用于支撑单元玻璃组件的上支撑槽,所述的上插接框部的高阶框插装在下连接横框的下连接框内,所述的高阶框内设置有隔板。

进一步,所述的中间附框的截面形状包括一体结构的本体框、上延伸部及侧延伸部,所述的本体框为方形框结构,本体框的上端右侧设置有上延伸部,本体框的左侧设置有侧延伸部,所述的上延伸部与下连接横框的侧连接部或上连接横框的下连接部通过螺钉紧固连接,所述的侧延伸部用于支撑中间玻璃组件。

进一步,所述的上角钢的两侧板及下角钢的两侧板上均设置有长孔,上角钢及下角钢分别通过穿过长孔的膨胀螺栓与建筑土建主体连接,上角钢通过穿过其上的长孔的连接螺栓与上连接横框连接,所述的下角钢通过穿过其上的长孔的连接螺栓与下连接横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是在建筑土建主体上设置两个相对布置的角钢,通过角钢支撑单元幕墙的横框,同时,两个角钢之间设置中间连接幕墙,从而实现单元幕墙与土建主体的连接,在保证强度及稳固性的情况下,无需设置竖框,从而克服土建主体结构不满足竖框安装条件时单元幕墙的安装连接,同时节省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上角钢的两侧板及下角钢的两侧板上均设置有长孔,通过调节膨胀螺栓或连接螺栓与长孔的相应位置,可实现幕墙的左右及上下调节。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装简便,能够有效的提高单元幕墙安装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连接横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连接横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元下横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元上横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附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无竖框单元幕墙连接结构,包括下角钢1、上角钢2、上连接横框3、下连接横框4、单元上横框5、单元下横框6、中间附框7、单元玻璃组件8及中间玻璃组件9,所述的上角钢2及下角钢1相对布置并与建筑土建主体连接,所述的上角钢2的上端设置有上连接横框3,上连接横框3与单元下横框6连接,所述的下角钢1的下端连接有下连接横框4,所述的下连接横框4与单元上横框5连接,所述的上连接横框3的外侧及下连接横框4的外侧均与中间附框7连接,所述的中间玻璃组件9与中间附框7粘结固定,所述的单元玻璃组件8与单元上横框5及单元下横框6粘结固定。所述的上角钢2的两侧板及下角钢1的两侧板上均设置有长孔,上角钢2及下角钢1分别通过穿过长孔的膨胀螺栓与建筑土建主体连接,上角钢2通过穿过其上的长孔的连接螺栓与上连接横框3连接,所述的下角钢1通过穿过其上的长孔的连接螺栓与下连接横框4连接。

所述的上连接横框3的截面形状包括一体结构的上连接基板31、下连接部32、上左卡接部33及上右卡接槽34,所述的上连接基板31的下端中部设置有下连接部32,所述的上连接基板31的上端左侧设置有上左卡接部33,所述的上连接基板31的上端右侧设置有上右卡接槽34,下连接部32与中间附框7通过螺钉紧固连接,所述的上左卡接部33及上右卡接槽34与单元下横框6卡装连接,所述的上右卡接槽34内设置有胶条挤压槽,所述的上连接基板31的下端左侧设置有胶条压装槽。

所述的下连接横框4的截面形状包括一体结构的下连接框41及侧连接部42,所述的下连接框41为下端开口的方形框结构,下连接框41的左侧设置有侧连接部42,所述的下连接框41与单元上横框5卡装连接,所述的侧连接部42与中间附框7通过螺钉紧固连接,所述的下连接框41内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胶条挤压槽。

所述的单元下横框6的截面形状包括一体结构的下本体61、左卡接部62、右卡接部63、支撑部64及加强筋部65,所述的下本体61位水平板状结构,下本体61的左侧下端设置有左卡接部62,下本体61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右卡接部63,所述的左卡接部62、下本体61及右卡接部63组成下端口的方形框结构,所述的左卡接部62的左侧设置有支撑部64,支撑部64为L型结构,支撑部64与左卡接部62组成开口向上的用于支撑单元玻璃组件8的下支撑槽66,所述的下本体61的下端中部设置有加强筋部65,所述的左卡接部62与上连接横框3的上左卡接部33卡装连接,所述的右卡接部63插装在上连接横框3的上右卡接槽34内。所述的左卡接部62的下端及右卡接部63的下端均设置有胶条卡槽。

所述的单元上横框5的截面形状包括一体结构的上插接框部51及侧支撑部52,所述的上插接框部51为阶梯框结构,包括一体结构的低阶框53和高阶框54,低阶框53位于高阶框54的左侧,高阶框54的上端开口,所述的低阶框53的左侧设置有侧支撑部52,所述的侧支撑部52为L型结构,侧支撑部52与低阶框53的左侧板组成开口向下的用于支撑单元玻璃组件8的上支撑槽55,所述的上插接框部51的高阶框54插装在下连接横框4的下连接框41内,所述的高阶框54内设置有隔板。

所述的中间附框7的截面形状包括一体结构的本体框71、上延伸部72及侧延伸部73,所述的本体框71为方形框结构,本体框71的上端右侧设置有上延伸部72,本体框71的左侧设置有侧延伸部73,所述的上延伸部72与下连接横框4的侧连接部42或上连接横框3的下连接部32通过螺钉紧固连接,所述的侧延伸部73用于支撑中间玻璃组件9。

安装时,先通过膨胀螺栓将上角钢2与下角钢1紧固连接在建筑土建主体上,之后,在上角钢2上端安装上连接横框3,在下角钢1下端连接下连接横框4,之后将装有中间玻璃组件9的中间附框7的上端与上连接横框3连接,将装有中间玻璃组件9的中间附框7的下端与下连接横框4连接,之后,将单元幕墙的单元下横框6与上连接横框3卡接,将单元幕墙的单元上横框5与下连接横框4连接,最后填充耐候密封胶及泡沫棒即可,耐候密封胶及泡沫棒填充在中间附框与上连接横框之间及中间附框与单元上横框之间。

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