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隔音板及隔音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9231发布日期:2019-11-15 22:0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3D打印隔音板及隔音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3d打印隔音板及隔音墙。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建筑,现代化设施的逐渐增多,环境噪声也成为困扰我们生活的一个大问题。曾经我们媒体报道过某一知名影星,因为白天拍戏,晚上住酒店时,因为建筑噪音而无法正常休息。其实不只是媒体报道的这些事情,我们的周围每天也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噪声,影响到工作,学习,更重要的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研究表明,长时间,超负荷的噪声刺激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出现的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等神经衰弱综合症。长时间生活在噪声中可使听力下降,严重的会耳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而公路之间的噪音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型污染源,为了控制这种新型污染源,人们想出了各种能够阻隔噪音的方式。

现有的路边声屏障,主要存在着安装不方便,安装效率低,现有的吸声板有的采用水泥以及木屑、麦草之类混合而成,隔音效果较差。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3d打印隔音板及隔音墙,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装不方便且隔音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3d打印隔音板,包括:连接柱和隔音组件;

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隔音组件间隔设置;

所述隔音组件包括:隔音板和隔音层;

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隔音板通过浇注孔浇注连接;

所述隔音层与所述隔音板之间形成有中空部。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层靠近噪声源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沿噪声源声源传播方向依次设置有3d打印多孔板、隔音层和隔音板。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层与所述3d打印多孔板通过预埋件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3d打印多孔板内设置有用于加强支撑的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层包括:隔音棉。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的横截面呈哑铃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包括:预浇筑部;

所述预浇筑部设置在所述连接柱的横截面的四个角落处且贯穿至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包括:未浇筑部;

所述未浇筑部位于所述连接柱的中间部分,且所述未浇筑部通过钢筋与地面连接后进行再次浇筑。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音墙,包括:若干个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3d打印隔音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打印隔音板及隔音墙,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打印隔音板,包括:连接柱和隔音组件;连接柱与隔音组件间隔设置;隔音组件包括:隔音板和隔音层;连接柱与隔音板通过浇注孔浇注连接;隔音层与隔音板之间形成有中空部。

这里的噪音的路径从隔音层进入,并穿过隔音层与隔音板之间的中空部,而后通过隔音板反射,使得噪音再次通过中空部和隔音层,这样的在同样厚度下两次经过隔音层,在简单结构下,即使是设置单层的隔音层仍可经过两次隔音,隔音效果良好。

并且连接柱是通过3d打印的,3d打印的效率高、快速施工和安装结构,施工效率高,同时,经过两次经过隔音层后,隔音效果良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音墙,包括:若干个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3d打印隔音板。

这里的隔音墙具有上述3d打印隔音板具有的一切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d打印隔音板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d打印隔音板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柱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音墙的效果图。

图标:100-连接柱;110-预浇筑部;120-未浇筑部;200-隔音组件;210-隔音板;220-隔音层;300-浇注孔;400-中空部;500-3d打印多孔板;600-预埋件;700-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d打印隔音板及隔音墙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打印隔音板,包括:连接柱100和隔音组件200;

连接柱100与所述隔音组件200间隔设置;

隔音组件200包括:隔音板210和隔音层220;

连接柱100与隔音板210通过浇注孔300浇注连接;

隔音层220与隔音板210之间形成有中空部400。

这里的噪音的路径从隔音层220进入,并穿过隔音层220与隔音板210之间的中空部400,而后通过隔音板210反射,使得噪音再次通过中空部400和隔音层220,这样的在同样厚度下两次经过隔音层220,在简单结构下,即使是设置单层的隔音层220仍可经过两次隔音,隔音效果良好。

并且连接柱100是通过3d打印的,3d打印的效率高、快速施工和安装结构,施工效率高,同时,经过两次经过隔音层220后,隔音效果良好。

具体地,隔音层220靠近噪声源方向设置。隔音层220主要是对于噪音起到吸收作用的工作层,这里的隔音层220靠近声源方向设置。

这里沿噪声源声源传播方向依次设置有3d打印多孔板500、隔音层220和隔音板210。3d打印多孔板500是主要对隔音层220起到支撑作用的部件,不但安装方便,同时还对隔音层220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并且为了增加3d打印多孔板500的强度,在3d打印多孔板500内增设有钢筋700,并且该多孔板通过3d打印的方法打印,3d打印的方式快速高效。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具体地,隔音层220与3d打印多孔板500通过预埋件600连接。

这里的预埋件600选择为l型的预埋件600,进行固定隔音层220和3d打印多孔板500,预埋件600(预制埋件)就是预先安装(埋藏)在隐蔽工程内的构件.就是在结构浇筑时安置的构配件,用于砌筑上部结构时的搭接。以利于外部工程设备基础的安装固定,预埋件600大多由金属制造。

并且,在所述3d打印多孔板500内设置有用于加强支撑的钢筋700。

钢筋700的设置有助于加强3d打印多孔板500的强度,钢筋700混凝土用钢筋700是指钢筋700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700和变形钢筋700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

另外,隔音层220包括:隔音棉。

隔音棉的工作原理是:

物体震动产生声音→声波在空气中传递→棉具有多纤维结构→声波通过棉时经过无数纤维的反射、相互叠加、碰撞,声波能量转化为热能→声波强度减弱→声音消失。

纤维多孔隔音材料,如聚酯纤维棉隔音棉、离心玻璃棉、岩棉、矿棉、植物纤维喷涂等,隔音机理是材料内部有大量微小的连通的孔隙,声波沿着这些孔隙可以深入材料内部,与材料发生摩擦作用将声能转化为热能。多孔隔音材料的隔音特性是随着频率的增高隔音系数逐渐增大,这意味着低频吸收没有高频吸收好。多孔材料隔音的必要条件是:材料有大量空隙,空隙之间互相连通,孔隙深入材料内部。错误认识之一是认为表面粗糙的材料具有隔音性能,其实不然,例如拉毛水泥、表面凸凹的石才基本不具有隔音能力。错误认识之二是认为材料内部具有大量孔洞的材料,如聚苯、聚乙烯、闭孔聚氨酯等,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事实上,这些材料由于内部孔洞没有连通性,声波不能深入材料内部振动摩擦,因此隔音系数很小。

与墙面或天花存在空气层的穿孔板,即使材料本身隔音性能很差,这种结构也具有隔音性能,如穿孔的石膏板、木板、金属板、甚至是狭缝隔音砖等。这类隔音被称为亥姆霍兹共振隔音,隔音原理类似于暖水瓶的声共振,材料外部空间与内部腔体通过窄的瓶颈连接,声波入射时,在共振频率上,颈部的空气和内部空间之间产生剧烈的共振作用损耗了声能。亥姆霍兹共振吸收的特点是只有在共振频率上具有较大的隔音系数。

薄膜或薄板与墙体或顶棚存在空腔时也能隔音,如木板、金属板做成的天花板或墙板等,这种结构的隔音机理是薄板共振隔音。在共振频率上,由于薄板剧烈振动而大量吸收声能。薄板共振吸收大多在低频具有较好的隔音性能。

通俗解释隔音原理:隔音原理是给声音留下个进入的通道(无数连锦在一起的微小孔洞组成的通道,或者由数不清的纤维交织混在一起而形成数不清的细小缝隙)但是声音一旦进去就出不来了,由于通道太长,声音在里面钻来钻去,左右冲撞在这个过程总逐渐消耗掉能量,起到了隔音的作用。

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的区别在于,吸音材料着眼于声源一侧反射声能的大小,目标是反射声能要小。隔音材料着眼于入射声源另一侧的透射声能的大小,目标是透射声能要小。吸音材料对入射声能的衰减吸收,一般只有十分之几,因此,其吸音能力即声耗系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而隔音材料可使透射声能衰减到入射声能的3/10~4/10或更小,为方便表达,其隔声量用分贝的计量方法表示。

对于隔音材料,要减弱透射声能,阻挡声音的传播,就不能如同吸声材料那样多孔、疏松、透气;相反它的材质应该是重而密实的,如铅板、钢板等一类材料。隔音材料材质的要求是密实无孔隙或缝隙;有较大的重量。由于这类隔声材料密实,难于吸收和透过声能而反射能强,所以它的吸声性能差。

具体地,连接柱100的横截面呈哑铃状。

这里的哑铃状连接柱100有利于与隔音组件200彼此连接,首先连接柱100中的预浇筑部110,设置在所述连接柱100的横截面的四个角落处且贯穿至地面。

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连接柱100的四个角成为四个吊点,首先对这四个角进行浇注,从而增加了强度,在起吊过程中增加了安全性和稳定性。

而后将对连接柱100的未浇筑部120进行处理;

所述未浇筑部120位于所述连接柱100的中间部分,且所述未浇筑部120通过钢筋700与地面连接后进行再次浇筑。

这里未浇注的部分,即连接柱100的中间部分首先通过钢筋700与地面连接后进行再次浇注,以达到固定的效果。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音墙,包括:若干个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3d打印隔音板。

这里的隔音墙具有上述3d打印隔音板具有的一切优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3d打印隔音板及隔音墙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或变更。本实用新型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和变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