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音吊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9080发布日期:2019-09-29 16:09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音吊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吊顶领域,具体为一种吸音吊顶。



背景技术:

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就是指天花板的装修,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吊顶在整个居室装饰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居室顶面作适当的装饰,不仅能美化室内环境,还能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室内空间艺术形象。

目前,现有吊顶的隔音效果不好,室内的声音容易通过吊顶传导到上、下相邻的楼层中,从而给相邻楼层中的住户带来影响,且楼上跑动等震动较大时,对楼下也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吊顶的隔音效果不好,室内的声音容易通过吊顶传导到上、下相邻的楼层中,从而给相邻楼层中的住户带来影响,且楼上跑动等震动较大时,对楼下也影响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音吊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音吊顶,包括吊顶体,所述吊顶体顶壁固定有减震装置,所述吊顶体底壁等距固定有凸块体,所述吊顶体底壁上在凸块体之间开有第一吸音孔,所述吊顶体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吸音毡、吸音棉和隔音板。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体内设有第二空腔,所述凸块体左右侧壁上均开有多个第二吸音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空腔内填充有吸音棉。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装置包括2~6个固定在吊顶体顶壁的固定框,每个所述固定框顶壁上均开有圆孔且穿设有吊杆,每个所述吊杆底壁在固定框内固定有限位块,每个所述限位块下端在固定框内设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直径比圆孔直径大5~10cm。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吊顶体底壁上在凸块体之间开有第一吸音孔,所述吊顶体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吸音毡、吸音棉和隔音板,噪音可以从第一吸音孔进入第一空腔内,依次被吸音毡和吸音棉吸收,且被隔音板所阻隔,有效吸收阻隔噪音,减少噪音对上下楼层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吊顶体顶壁固定有减震装置,在吊顶体底壁等距固定有凸块体,在楼上跑动等震动较大时,减震装置可以有效减少震动噪音,凸块体可以进一步吸收噪音,提高吸收阻隔噪音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吸音吊顶的剖面图。

图中标记为:1-吊顶体,101-第一空腔,102-第一吸音孔,2-凸块体,201-第二空腔,202-第二吸音孔,3-吸音毡,4-吸音棉,5-隔音板,6-减震装置,601-固定框,602-吊杆,603-限位块,604-弹簧,605-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吸音吊顶,包括吊顶体1,所述吊顶体1顶壁固定有减震装置6,所述吊顶体1底壁等距固定有凸块体2,所述吊顶体1底壁上在凸块体2之间开有第一吸音孔102,所述吊顶体1内设有第一空腔101,所述第一空腔101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吸音毡3、吸音棉4和隔音板5。

噪音从第一吸音孔102进入第一空腔101内,依次被吸音毡3和吸音棉4吸收,且被隔音板5所阻隔,有效吸收阻隔噪音,减少噪音对上下楼层的影响,在楼上跑动等震动较大时,减震装置6可以有效减少震动噪音,凸块体2可以进一步吸收噪音,提高吸收阻隔噪音的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凸块体2内设有第二空腔201,所述凸块体2左右侧壁上均开有多个第二吸音孔202,噪音可以从第二吸音孔202进入第二空腔201内,进一步减少噪音。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空腔201内填充有吸音棉4,吸音棉4对进入第二空腔201内的噪音进行吸收,提高吸收阻隔噪音的效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装置6包括2~6个固定在吊顶体1顶壁的固定框601,每个所述固定框601顶壁上均开有圆孔605且穿设有吊杆602,每个所述吊杆602底壁在固定框601内固定有限位块603,每个所述限位块603下端在固定框601内设有弹簧604,当楼上跑动等震动较大时,会震动吊杆602,吊杆602震动时压缩弹簧604,使弹簧604弹动,减少对吊顶体1的震动噪音。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603直径比圆孔605直径大5~10cm,可以使限位块603卡紧在固定框601内,防止脱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