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管桩自动布料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1057发布日期:2020-01-14 23:12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管桩自动布料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管桩预制领域,尤其是一种混凝土管桩自动布料成型机。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管桩生产过程中,布料工序是一个重要环节,布料成型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管桩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现有管桩混凝土布料斗横向基本上不可调节,而同一条生产线所生产的混凝土管桩一般规格也比较多,混凝土管桩的直径一般从300至600毫米都有,因此现有的布料斗不能随时适应直径大小不同的混凝土管桩布料生产。目前,有的生产厂家会在横轴上的v型侧板位置安装轴套进行调整,但是在调整时需要用铁锤敲击轴套才能调整布料斗的横向尺寸,布料斗两侧的成型板无法不同调整,导致成型斗前后方向宽度不一致,在布料斗行进过程中容易刮擦钢筋笼,而且由于轴套位置容易溅射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使轴套不易转动,调整困难,长时间敲击轴套容易导致轴套变形损坏,影响布料斗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管桩布料成型斗,其结构设计合理,成型斗具有尺寸调节功能,能够根据混凝土管桩的生产需要适应相应的尺寸大小,成型斗的尺寸调整区别于现有的轴套敲击方式,更加合理方便,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能够使成型斗沿着混凝土管桩的钢筋笼方向移动,避免刮擦损坏钢筋笼,保证混凝土管桩的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管桩布料成型斗,包括:

第一侧斗和第二侧斗,所述第一侧斗和第二侧斗大体上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侧斗和第二侧斗均设有导料部,在导料部下方设有成型部,第一侧斗和第二侧斗的两个导料部相互对应设置形成导料槽,第一侧斗和第二侧斗的两个成型部相互对应设置形成混凝土成型槽,所述导料槽用于缓冲并引导混凝土进入混凝土成型槽;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使第一侧斗和第二侧斗大体上沿线性方向同步相对位移,用于调整混凝土成型槽的大小。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大体上水平设置的丝杠,所述丝杠上转动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相对丝杠的线性方向位置固定,可相对丝杠转动,在连接部两侧的丝杠螺纹相反设置,在第一侧斗上设有和丝杠螺纹相连的第一固定件,在第二侧斗上设有和丝杠螺纹相连的第二固定件。

优选的,所述丝杠的数量为两个,大体上对称设置在第一侧斗和第二侧斗的两侧位置。

优选的,在第一侧斗和第二侧斗上方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架,在连接架上设有对称设有两横杆,所述横杆经连接件和丝杠上的连接部相固连,所述第一侧斗和第二侧斗上均设有滚轮架,所述横杆穿过两个滚轮架,和两个滚轮架内的滚轮相活动抵接。

优选的,在丝杠的端部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

优选的,在所述丝杠的端部设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用于和扳手相配合连接。

优选的,在两个丝杠的端部均设有从动轮,在第一侧斗或第二侧斗上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同步转动设置,在主动轮上设有和气动扳手相连的转动部、或设有与其相连的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包括主动链轮,从动轮包括从动链轮,主动链路和两个从动链轮之间经链条相连。

优选的,所述导料部面对第一侧斗和第二侧斗的中间位置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侧斗和第二侧斗的成型部成八字形设置,在第一侧斗和第二侧斗的成型部底部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大体上竖直设置。

优选的,在第一侧斗或第二侧斗上还设有涨紧轮,所述涨紧轮用于和链条或皮带相抵接,使链条或皮带涨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设计合理,成型斗具有尺寸调节功能,能够根据混凝土管桩的生产需要适应相应的尺寸大小,成型斗的尺寸调整区别于现有的轴套敲击方式,更加合理方便,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能够使成型斗沿着混凝土管桩的钢筋笼方向移动,避免刮擦损坏钢筋笼,保证混凝土管桩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侧斗;2、第二侧斗;3、导料部;4、成型部;5、导料槽;6、混凝土成型槽;7、丝杠;8、连接部;9、第一固定件;10、第二固定件;11、连接架;12、横杆;13、连接件;14、滚轮架;15、电机;16、第一转动部;17、从动轮;18、主动轮;19、定位板;20、涨紧轮;21、手摇转盘;22、橡胶板;23、铰接架;24、水平杆;25、保护罩;26、通孔;27、第二转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7所示,一种混凝土管桩布料成型斗,包括:

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所述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大体上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均设有导料部3,在导料部3下方设有成型部4,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的两个导料部3相互对应设置形成导料槽5,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的两个成型部4相互对应设置形成混凝土成型槽6,所述导料槽5用于缓冲并引导混凝土进入混凝土成型槽6;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使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大体上沿线性方向同步相对位移,用于调整混凝土成型槽6的大小。根据混凝土管桩的生产需求,针对相应的钢筋笼规格尺寸将混凝土成型槽6调整至合适大小;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同步相对位移,保证了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前后方向的宽度相同,避免前后宽度不一致而刮擦钢筋笼,保证了混凝土管桩成型质量。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大体上水平设置的丝杠7,所述丝杠7上转动设有连接部8,所述连接部8相对丝杠7的线性方向位置固定,可相对丝杠7转动,在连接部8两侧的丝杠7螺纹相反设置,在第一侧斗1上设有和丝杠7螺纹相连的第一固定件9,在第二侧斗2上设有和丝杠7螺纹相连的第二固定件10。具体的,所述连接部8可选用轴套,所述第一固定件9和第二固定件10可选用和丝杠7螺纹配合的螺母。需要对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的位置进行调节时,连接部8位置保持相对固定,丝杠7转动,使第一固定件9和第二固定件10沿丝杠7相对位移,因为第一固定件9和第二固定件10螺纹配合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固定件9和第二固定件10能够带动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相对同步靠近或远离,根据混凝土管桩的钢筋笼将混凝土成型槽6调整至合适大小。

为了进一步提高丝杠7对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调整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所述丝杠7的数量为两个,大体上对称设置在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的两侧位置。在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丝杠7,能够有效保证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在相对位移过程的同步性和稳定性,使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前后方向的宽度调节相同,避免前后宽度不一致而刮擦钢筋笼,保证了混凝土管桩成型质量。

为了提高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相对位移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上方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架11,在连接架11对称设有两横杆12,所述横杆12经连接件13和丝杠7上的连接部8相固连,所述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上均设有滚轮架14,所述横杆12穿过两个滚轮架14,和两个滚轮架14内的滚轮相活动抵接。所述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上的滚轮架14能够沿着横杆12做线性位移,对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的相对位置起到限位导向作用,同时还能够起到支撑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的作用,避免在混凝土冲击下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发生偏移对丝杠7造成弯曲,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附图4所示,为了方便丝杠7转动,在丝杠7的端部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5。

在所述丝杠7的端部设有第一转动部16,所述第一转动部16用于和扳手相配合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转动部16选用方形端头结构,扳手可选用相应的方孔扳手或气动扳手,所述第一转动部16可通过扳手可转动丝杠7,实现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的相对位移,以调整混凝土成型槽6的大小。

为了方便对两个丝杠7进行同步转动操作,保证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的同步位移,在两个丝杠7的端部均设有从动轮17,在第一侧斗1或第二侧斗2上设有主动轮18,所述主动轮18和两个从动轮17同步转动设置,在主动轮18上设有和扳手相连的第二转动部27、或设有与其相连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可选用电机。所述第二转动部27可选用方形端头结构,当电机出现故障时,也可以使用方孔扳手或气动扳手转动主动轮,以确保丝杠7的正常转动调整。

如附图3所示,在主动轮18上还可以直接设置可拆卸的手摇转盘21,可人工手动转动手摇转盘21实现主动轮18的转动;同理,在单个丝杠7的端部也可以直接设置可拆卸的手摇转盘21,手摇转盘21分别和主动轮18端部的第一转动部16相卡设,和丝杠7端部的第二转动部27相卡设,以实现手摇转盘21和主动轮18、丝杠7的可拆卸设置,但是人工手动操作两个丝杠7的同步性相比较而言会比较差,但是也能够使用,纳入保护范围。

如附图5所示,为了方便主动轮18带动两个从动轮17同步转动,所述主动轮18包括主动链轮,从动轮17包括从动链轮,主动链路和两个从动链轮之间经链条相连。

考虑到另一种替代方案,如附图6所示,所述主动轮18和从动轮17还包括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经皮带相连。

所述导料部3面对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的中间位置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的成型部4成八字形设置,在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的成型部4底部设有定位板19,所述定位板19大体上竖直设置。

进一步的,成型部4的侧边采用外翻喇叭口形状设置,使得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的成型部4不容易刮擦钢筋笼,同样的,在成型部4的侧边也可以采用圆角设计,都能够起到一定的防刮擦作用。

在导料部3上采用镂空设计,在导料部3的镂空位置上设有橡胶板22。成型斗在完成混凝土布料后,可以使用棍棒从导料部3镂空位置的通孔26插捣橡胶板22,将粘在橡胶板22上的混凝土震落。

如附图5和附图6所示,在第一侧斗1或第二侧斗2上还设有涨紧轮20,所述涨紧轮20用于和链条或皮带相抵接,使链条或皮带涨紧。设计的涨紧轮20方便链条或皮带的安装,同时能够使链条和皮带保持合适的松紧度,确保稳定有效的联动主动轮18和从动轮17。

所述连接架11经水平对中装置和外部行走机构相连,所述外部行走机构用于带动连接架11沿钢筋笼底模方向运动,所述水平对中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架11顶部的铰接架23,在铰接架23内设有滚轮,在铰接架23内设有和横杆12相平行的水平杆24,所述水平杆24和外部行走机构相连,连接架11通过铰接架23及滚轮和水平杆24相连,使连接架可沿水平杆24位移。在铰接架23内也可以设置圆辊,通过圆辊和水平杆24相抵接。具体的,水平杆24两端通过钢丝绳悬挂在外部机架的卷扬机绳轮上,推动连接架11,使连接架11带动整个成型机沿水平杆24方向位移,使成型机中心线和下方的混凝土管桩钢模中心线对齐,以实现对中。

如附图4所示,在主动轮18和从动轮17外罩设有保护罩25。同样的,在电机15外部也可以设置保护罩25,能够增加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使用时,可推动连接架11沿水平杆24移动至混凝土管桩底模位置正上方,将连接架11下降至合适高度,通过手摇转盘21或电机15带动主动轮18正转或反转,主动轮18带动从动轮17转动,使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相对移动至适应混凝土底模的位置,将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底部的定位板19卡设到底模两侧,使定位板19与底模内圆边缘水平间隙在1公分时,落下成型斗,使定位板19的水平边紧贴半圆底模的水平面。

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移动的距离大小需要根据混凝土管桩的钢模大小进行调整,可以在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相应位置上设有距离传感器,当丝杠7转动时,距离传感器可实时测量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之间的距离,通过控制装置(例如:plc控制器)对电机进行启停控制,操作人员只需要选择相应的控制按钮,就能实现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距离的自动化调整;

还可以提前将电机与编码器相连,通过编码器测定电机的转动圈数,电机经导线和控制装置(例如:plc控制器)形成闭环控制,当电机转动至相应圈数后,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达到预设距离,电机自动停止,同理,操作人员只需要控制按钮就能实现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距离的自动化调整,第一侧斗1和第二侧斗2之间的距离设定参数可以是多个,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定即可。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