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及包含前述模具的模具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2487发布日期:2020-02-21 18: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具,包括底模板(1)以及两个相对设置于底模板(1)宽度方向两侧的侧模板(2),所述底模板(1)和侧模板(2)围成模腔(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3),至少一个所述侧模板(2)能在驱动机构(3)驱动下沿底模板(1)的宽度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能沿底模板(1)移动的所述侧模板(2)外侧设有至少一套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电机(31)以及沿底模板(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丝杆(32),所述丝杆(32)的输入端与电机(31)驱动相连,丝杆(32)的输出端上螺纹连接有与对应侧模板(2)连接固定的连接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模板(2)均能相对底模板(1)移动,每个驱动机构(3)对应的设置在一个位于侧模板(2)外侧的固定架(5)上,对称设置于侧模板(2)外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架(5)之间通过连接杆(51)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沿底模板(1)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包括支撑在底模板(1)底部的支撑板(61)以及与支撑板(61)相连的两个加强板(62),所述支撑板(61)沿底模板(1)宽度方向延伸,侧模板(2)与设于其外侧的所述加强板(62)相连,且至少一个所述加强板(62)能沿底模板(1)的宽度方向相对支撑板(61)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1)的至少一个端部设有多个沿加强板(62)滑移方向间隔分布的定位孔(611),对应的所述加强板(62)设有固定孔,加强板(62)能通过固定件穿过其中一个定位孔(611)和固定孔与支撑板(6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11)内设有至少一个使所生产的方桩具有径向收缩段的衬板组(7),所述衬板组(7)包括设于底模板(1)上的底衬板(71)和设于侧模板(2)上的侧衬板(72),所述底衬板(7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两个所述侧模板(2)之间的最大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2)上设有供底衬板(71)穿出的豁口(21)。

8.一种模具组,其特征在于,该模具组包含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模具,至少两个所述模具(01)沿模腔(11)宽度方向依次排列,且相邻两个模具(01)呈左右对置分布;所述驱动机构(3)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模具(01)之间,且所述驱动机构(3)同时与前述两个模具(01)中相邻的两个侧模板(2)驱动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驱动相连的丝杆(32),所述丝杆(32)沿模具(0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丝杆(32)上螺纹连接有与相邻两个侧模板(2)滑动连接的滑动板(33),相邻的两个侧模板(2)上均设有第二滑动块(35),所述滑动板(33)两侧设有分别与两个侧模板(2)的第二滑动块(35)对应连接的两个第一滑动块(34),在所述第一滑动块(34)沿底模板(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状态下,所述相邻的两个侧模板(2)被第一滑动块(34)带动同时沿底模板(1)的宽度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块(35)上开设有卡口(351),所述第一滑动块(34)部分卡置于卡口(351)内而使第一滑动块(34)和第二滑动块(35)卡接,所述第一滑动块(34)和卡口(351)的侧壁之间为斜面配合;所述第一滑动块(34)和第二滑动块(35)二者的接触导向面均垂直于底模板(1),且第一滑动块(34)和第二滑动块(35)二者的接触导向面均朝向对应侧的侧模板(2)倾斜,且所述第一滑动块(34)和第二滑动块(35)二者的接触导向面分别沿丝杆(32)轴向向相反方向倾斜;

或者所述第一滑动块(34)上开设有卡口(351),所述第二滑动块(35)部分卡置于卡口(351)内而使第一滑动块(34)和第二滑动块(35)卡接,所述第二滑动块(35)和卡口(351)的侧壁之间为斜面配合。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