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瓷粉自保温外墙板窗户安装加固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0463发布日期:2019-11-12 23:17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瓷粉自保温外墙板窗户安装加固体系的制作方法

一种装配式瓷粉自保温外墙板窗户安装加固体系,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在建筑业逐步得到认可和应用。其具有施工速度快、降低人工用量、节省成本、绿色环保等优点,大大减少了现场作业量,也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在部分装配式工程中,主体为钢结构骨架,外墙采用带有自保温功能的蒸压瓷粉自保温墙板,大型外窗固定在装配式自保温墙板上,施工难度大,且涉及到后期使用安全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在瓷粉自保温外墙板上安装窗户的加固结构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窗框安装,且窗框安装难度小,安装牢固的装配式瓷粉自保温外墙板窗户安装加固体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配式自保温墙板洞口加强钢框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侧立柱,两侧立柱的上端均与结构钢梁固定连接,两侧立柱的下端均与楼板相连,形成钢框,窗框与钢框可拆卸的连接,且窗框与钢框之间密封设置。

优选的,两所述的侧立柱之间设置有水平的横撑,横撑有间隔设置的两根,横撑的两端与分别与对应侧的侧立柱固定连接,并与侧立柱合围成所述的钢框。

优选的,两个所述的侧立柱之间设置有中间立柱,中间立柱的上端与结构钢梁固定连接,下端与楼板固定连接,中间立柱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窗框。

优选的,所述的结构钢梁上安装有加强肋,侧立柱的上端与加强肋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窗框与钢框之间通过燕尾钉固定连结。

优选的,所述的窗框与钢框之间设置有橡胶防水胶垫。

优选的,所述的窗框与钢框之间采用发泡处理。

优选的,所述的侧立柱的下端通过“L”形的底部连接件与楼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配式瓷粉自保温外墙板窗户安装加固体系的窗框通过侧立柱安装,窗框安装施工难度小,且安装牢固,解决了条形墙板窗框难以安装固定的问题,钢框方便与窗框之间进行保温处理。

2、两侧立柱之间设置有横撑,形成钢框,进一步方便了窗框的安装和与窗框之间的保温处理。

3、两侧立柱之间设置有中间立柱,从而方便了相邻的多个窗框的安装。

4、加强肋能够增加侧立柱与结构钢梁之间的连接强度,由于结构钢梁为工字钢,加强肋增大了侧立柱与结构钢梁之间的接触面积。

5、窗框通过燕尾钉与钢框连接,连接强度高,且连接方便。

6、橡胶防水胶垫能够避免窗框与钢框之间漏水,还能够避免窗框与钢框之间直接接触增加室内外的热交换,有利于室内的保温。

7、窗框与钢框之间采用发泡处理,使窗框与钢框之间保温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装配式瓷粉自保温外墙板窗户安装加固体系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装配式瓷粉自保温外墙板窗户安装加固体系的右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中间立柱 2、结构钢梁 3、侧立柱 4、窗框 5、窗扇 6、横撑 7、加强肋 8、顶部连接件 9、底部连接件 10、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装配式瓷粉自保温外墙板窗户安装加固体系,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侧立柱3,两侧立柱3的上端均与结构钢梁2固定连接,两侧立柱3的下端均与楼板10相连,形成钢框,窗框4与钢框可拆卸的连接,且窗框4与钢框之间密封设置。本装配式瓷粉自保温外墙板窗户安装加固体系的窗框4通过侧立柱3安装,窗框4安装施工难度小,且安装牢固,解决了条形墙板窗框4难以安装固定的问题,钢框方便与窗框4之间进行保温处理。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具体的: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建筑采用的是条状带有自保温功能的蒸压瓷粉自保温墙板,每层楼板10的下侧均设置有结构钢梁2,结构钢梁2为工字钢,外墙板的上端与结构钢梁2相连,下端与对应的楼板10固定连接,从而完成外墙板的安装。

侧立柱3竖向设置,侧立柱3的上端通过加强肋7与结构钢梁2固定拦截,侧立柱3与加强肋7一一对应,加强肋7与结构钢梁2焊接连接,且焊接点做防锈处理,涂刷防锈漆,侧立柱3的上端通过顶部连接件8与对应的加强肋7固定连接。侧立柱3的下端通过“L”形的底部连接件9与楼板10固定连接,底部连接件9的竖直部与侧立柱3的下端焊接,且焊接点做防锈处理,涂刷防锈漆,底部连接件9通过膨胀螺栓与楼板10固定连接。

两侧立柱3之间设置有中间立柱1,中间立柱1竖向设置,且两侧的侧立柱3对称设置在中间立柱1的两侧,中间立柱1的上端通过加强肋7与结构钢梁2固定连接,中间立柱1与加强肋7之间设置有顶部连接件 8,中间立柱1的下端通过底部连接件9与楼板10固定连接。

在每个侧立柱3与中间立柱1之间均设置有两横撑6,且两横撑6分别设置在中间立柱1的上下两侧,横撑6的一端与对应侧的侧立柱3焊接,另一端与中间立柱1焊接,且焊接点做防锈处理,涂刷防锈漆,横撑6和侧立柱3合围成用于安装窗框4的钢框,窗框4安装在刚副框上,窗扇5安装在窗框4上。

窗框4与钢框采用燕尾钉固定连接,且钢框与窗框4之间设置有橡胶防水胶垫,且窗框4与钢框之间采用发泡处理,窗框4四周用抗裂砂浆压入耐碱网格布封堵,并用腻子找口,然后完成窗扇5及玻璃的安装,最后窗扇5四周打耐候胶密封。

外墙板与钢框中间采用PU发泡进行防水封堵,当外墙板与钢框进行防水封堵后采用结构胶进行粘结固定水泥压力板,结构胶与水泥压力板之间采用满粘处理,满粘处理完成后水泥压力板与钢框边缘打胶处理,且钢框与外墙板之间采用发泡胶填充。

在每相邻的两个钢框之间均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两根横撑6,横撑6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钢框的侧立柱3固定连接,侧立柱3内嵌于外墙板内侧,外墙板设置在横撑6的外侧,且外墙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横撑6的凹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