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幕墙安装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幕墙是由支承结构体系与面板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因其作为建筑物的外墙护围,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悬挂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幕墙按支承结构形式可分为构件式,单元式,点支承,全玻幕墙,无一例外,这些幕墙安装时均需要特定的支撑装置来对其固定支撑,但是现有的幕墙安装用支撑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效果不够优异,仅仅能够起到特定规格大小的幕墙支撑,且并不能根据实际使用场所进行调整,进而对部分规格的幕墙不能很好的起到支撑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幕墙安装用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幕墙安装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座与幕墙,所述第一固定座的数量为四个,且其呈矩形的四角位置分布,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前端外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卡座与第二卡座,每侧所述第一卡座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二卡座位于第一卡座之间的位置,两组横向所述第一卡座之间的位置均焊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第二卡座之间的位置贯穿有主动组件,所主动组件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固定杆与主动组件的外表面包裹有从动组件,所述第一固定座外表面靠近后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座,所述从动组件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幕墙包裹在每个固定件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一端外表面均包裹有横框,所述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的一侧外表面均包裹有竖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根据幕墙的大小规格进行移动调节,以适应实际使用场所,降低材料成本的同时固定支撑作用更佳。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座与第二卡座通过焊接的方式呈一体成型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接后的第一卡座与第二卡座不会发生位移,同时保证了固定杆的稳定性,以保证从动组件的稳定移动。
优选的,所述主动组件呈圆柱形,且其螺接在两个第二卡座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螺旋副。
优选的,所述主动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锯齿形螺纹,所述主动组件与从动组件接触的内表面同样设置有锯齿形螺纹,两个锯齿形螺纹相吻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主动组件的回转运动转变为从动组件的直线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的大小规格与组成部分均相同,且第一固定座贯穿在第二固定座的主动组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座负责从动组件水平方向的调节,第二固定座负责第一固定座竖直方向的调节。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呈L形,且固定件的底端与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的顶端为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固定件的开口方向为两两相对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幕墙的四个边角卡合进呈L形的固定件中,其中通过四个固定件即可达到固定幕墙的作用,相比传统四面都设置特殊固定物件固定幕墙,能够减少材料使用的同时达到相应的固定效果,并且固定件底端与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的顶端为同一水平面上,便于幕墙的的卡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旋转握把,带动主动组件的旋转,由于主动组件外表面设置有锯齿形螺纹并螺接在两个第二卡座之间,进而形成螺旋副,其与从动组件内表面的锯齿形螺纹相吻合,使得主动组件的回转运动转变为从动组件的直线运动,通过上述的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的组成部件与原理,可以改变第一固定座的竖直方向位置以适用幕墙的竖直方向长度,再改变从动组件的水平方向位置以适用幕墙的水平方向长度,进而能够根据幕墙的大小规格进行移动调节,以适应实际使用场所,之后即可将幕墙的四个边角卡合进呈L形的固定件中,其中通过四个固定件即可达到固定幕墙的作用,相比传统四面都设置特殊固定物件固定幕墙,能够减少材料使用的同时达到相应的固定效果,之后即可使用螺丝将幕墙与固定件固定,同时使用螺丝将横框与竖框覆盖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既加强了幕墙的固定效果,又保护了上述所用部件,避免其长期暴露,造成侵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座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框、幕墙与竖框的相结合视图。
图中:1、第一固定座;11、主动组件;12、握把;13、固定杆;14、从动组件;15、第一卡座;16、固定件;17、第二卡座;2、第二固定座;3、幕墙;4、横框;5、竖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幕墙安装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座1与幕墙3,第一固定座1的数量为四个,且其呈矩形的四角位置分布,第一固定座1外表面靠近后端的位置固定安装第二固定座2,从动组件14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固定件16,通过四个固定件16即可达到固定幕墙3的作用,相比传统四面都设置特殊固定物件固定幕墙3,能够减少材料使用的同时达到相应的固定效果,幕墙3包裹在每个固定件16的内表面,第一固定座1与第二固定座2一端外表面均包裹横框4,第一固定座1与第二固定座2的一侧外表面均包裹竖框5,使用螺丝将横框4与竖框5覆盖第一固定座1与第二固定座2,既加强了幕墙3的固定效果,又保护了上述所用部件,避免其长期暴露,造成侵蚀,第一固定座1的前端外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第一卡座15与第二卡座17,每侧第一卡座15的数量均为两个,第二卡座17位于第一卡座15之间的位置,两组横向第一卡座15之间的位置均焊接固定杆13,两个第二卡座17之间的位置贯穿主动组件11,主动组件1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握把12,固定杆13与主动组件11的外表面包裹从动组件14,通过旋转握把12,带动主动组件11的旋转,由于主动组件11外表面设置有锯齿形螺纹并螺接在两个第二卡座17之间,进而形成螺旋副,其与从动组件14内表面的锯齿形螺纹相吻合,使得主动组件11的回转运动转变为从动组件14的直线运动。
进一步,第一卡座15与第二卡座17通过焊接的方式呈一体成型构件,焊接后的第一卡座15与第二卡座17不会发生位移,同时保证了固定杆13的稳定性,以保证从动组件14的稳定移动。
进一步,主动组件11呈圆柱形,且其螺接在两个第二卡座17之间,形成螺旋副。
进一步,主动组件11的外表面设置有锯齿形螺纹,主动组件11与从动组件14接触的内表面同样设置有锯齿形螺纹,两个锯齿形螺纹相吻合,主动组件11的回转运动转变为从动组件14的直线运动。
进一步,第一固定座1与第二固定座2的大小规格与组成部分均相同,且第一固定座1贯穿在第二固定座2的主动组件11上,第二固定座2相当于第一固定座1的从动组件14,第一固定座1负责从动组件14水平方向的调节,第二固定座2负责第一固定座1竖直方向的调节。
进一步,固定件16呈L形,且固定件16的底端与第一卡座15和第二卡座17的顶端为同一水平面上,固定件16的开口方向为两两相对的,将幕墙3的四个边角卡合进呈L形的固定件16中,其中通过四个固定件16即可达到固定幕墙3的作用,相比传统四面都设置特殊固定物件固定幕墙3,能够减少材料使用的同时达到相应的固定效果,并且固定件16底端与第一卡座15和第二卡座17的顶端为同一水平面上,便于幕墙3的的卡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幕墙安装用支撑装置,使用时,通过旋转握把12,带动主动组件11的旋转,由于主动组件11外表面设置有锯齿形螺纹并螺接在两个第二卡座17之间,进而形成螺旋副,其与从动组件14内表面的锯齿形螺纹相吻合,使得主动组件11的回转运动转变为从动组件14的直线运动,通过上述的第一固定座1与第二固定座2的组成部件与原理,可以改变第一固定座1的竖直方向位置以适用幕墙3的竖直方向长度,再改变从动组件14的水平方向位置以适用幕墙3的水平方向长度,进而能够根据幕墙3的大小规格进行移动调节,以适应实际使用场所,之后即可将幕墙3的四个边角卡合进呈L形的固定件16中,其中通过四个固定件16即可达到固定幕墙3的作用,相比传统四面都设置特殊固定物件固定幕墙3,能够减少材料使用的同时达到相应的固定效果,之后即可使用螺丝将幕墙3与固定件16固定,同时使用螺丝将横框4与竖框5覆盖第一固定座1与第二固定座2,既加强了幕墙3的固定效果,又保护了上述所用部件,避免其长期暴露,造成侵蚀,有效增加其自身的功能性,较为实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