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区式预铺反粘防水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1041发布日期:2019-12-27 15:2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区式预铺反粘防水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防水领域的分区式预铺反粘防水板。



背景技术:

防水板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基本原料制成的一种防渗材料,防水板的主要功能使防止液体的渗漏,它主要应用在:土石坝、堆石坝、尾矿坝、污水库坝、渠道、蓄液池等工程的防渗,卫生垃圾填埋场中配合长丝土工布、膨润土防水毯等土工材料使用。现有的防水板主要原料有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氯乙烯pvc等材料。

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现有的防水板存在以下问题:

一方面,这种防水板出现破坏时,不仅会出现渗漏水的现象,还会出现窜水的现象。出现窜水时,很难精确的堵漏,会造成反复渗漏的现象;

另一方面,在使用时,混凝土直接浇筑到防水板上,这种防水板的结合方式导致其与混凝土的结合牢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区式预铺反粘防水板,目的在于解决建筑物渗漏时的窜水以及防水板与混凝土的结合牢度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区式预铺反粘防水板,所述反粘防水板本体沿厚度方向自下而上依次由高分子防水板层、胶粘层以及沙层构成,所述高分子防水板层的两侧长边相对于胶粘层均向外延伸形成搭接边,所述沙层通过胶粘层与高分子防水板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高分子防水板层的上表面上间隔设有多条凸筋,所述凸筋在高分子防水板层长度方向自高分子防水板层的一端面延伸至另一端面,且每相邻两凸筋之间形成一隔水区;

所述凸筋包括一凸筋本体,该凸筋本体经沙层穿出;所述凸筋本体的顶沿上设有一凸筋头部,该凸筋头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凸筋本体的宽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凸筋头部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均突出于凸筋本体在宽度方向的两侧。

2、上述方案中,所述凸筋头部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以此,所述凸筋的横截面为“t”型。

3、上述方案中,所述凸筋头部在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为弧面,且所述弧面向外突出。

4、上述方案中,所述凸筋的外周面上设有凹凸纹。

5、上述方案中,凹凸纹为凸点纹、凸条纹、凹槽纹以及异形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6、上述方案中,多条所述凸筋均匀间隔设置在防水板本体的上表面上,且相邻两凸筋之间的距离占所述防水板本体宽度的十分之一至八分之一。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反粘防水板上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凸筋,每相邻两凸筋之间形成一隔水区;反粘防水板因破坏而出现渗漏时,通过凸筋将渗漏水隔离在隔水区之间,防止渗漏水出现窜水的现象;堵漏时,只需要堵住漏处即可,防止出现反复渗漏的现象。

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沙层通过胶粘层与高分子防水板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由于沙层中沙子为颗粒状,所以沙层粘于胶粘层后,所述反粘防水板本体上表面形成一沙粒摩擦面;该沙粒摩擦面与混凝土的结合牢度高。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凸筋的横截面呈“t”字型,且该凸筋的表面设有凹凸纹,所以该凸筋在与混凝土结合的时候,起到了螺栓的作用,提高了反粘防水板与混凝土的结合牢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图;

附图2为a处放大图。

以上附图中:1、高分子防水板层;2、胶粘层;3、沙层;4、凸筋;41、凸筋本体;42、凸筋头部;43、凹凸纹;5、混凝土;6、隔水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1-2所示,一种分区式预铺反粘防水板,所述反粘防水板本体沿厚度方向自下而上依次由高分子防水板层1、胶粘层2以及沙层3构成。

所述高分子防水板层1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基本原料制成的防渗材料层;所述胶粘层2为热熔压敏胶粘层。

所述高分子防水板层1的两侧长边相对于胶粘层均向外延伸形成搭接边11;使用时,多个反粘防水板通过搭接边11连接。

所述沙层3通过胶粘层2与高分子防水板层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由于沙层3中沙子为颗粒状,所以沙层3粘于胶粘层2后,所述反粘防水板本体上表面形成一沙粒摩擦面。

所述高分子防水板层1的上表面上间隔设有多条凸筋4,所述凸筋4在高分子防水板层1长度方向自高分子防水板层1的一端面延伸至另一端面,且每相邻两凸筋4之间形成一隔水区6;相邻两凸筋4之间的距离占所述高分子防水板层1宽度的十分之一至八分之一。

所述凸筋4的外周面上设有凹凸纹43,具体的,所述凹凸纹43为凸点纹、凸条纹、凹槽纹以及异形纹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所述凸筋4包括一凸筋本体41,该凸筋本体41经沙层穿出;所述凸筋本体的顶沿上设有一凸筋头部42,该凸筋头部42的宽度大于所述凸筋本体41的宽度。

所述凸筋头部42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均突出于凸筋本体41在宽度方向的两侧;进一步,所述凸筋头部4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进一步,所述凸筋头部42在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为弧面,且所述弧面向外突出,以此,所述凸筋4的横截面为“t”型。

使用时,在地面上平铺反粘防水板,反粘防水板设有凸筋4的一面朝上,并朝该面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与沙层3以及凸筋4咬合,增强了混凝土与反粘防水板的结合牢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