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井停车库的中心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2843发布日期:2020-01-17 19:1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井停车库的中心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停车领域,尤其是一种深井停车库的中心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车辆保有率的增加,停车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关于解决停车难的问题许多专业人士已想了很多办法,深井式停车装置变随之诞生,而深井式停车库的中心旋转装置,众所周知一辆小汽车至少1.5吨,而要承载至少1.5吨的中心旋转装置就显得尤其重要。

而传统的旋转装置中的法兰,在制作法兰过程中大多数采用拼焊后再机加工的方式来加工法兰,而且拼焊后法兰容易变形,如果在有风的环境中拼焊,容易出现气孔,拼焊对操作工的拼焊技术和拼焊的工作环境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且拼焊接还会造成环境污染,需要两道工序甚至三道才可以完成,增加了加工成本。传统的旋转转盘只依靠中心电机带动旋转转盘旋转,如果汽车停的位置不挡,容易出现转盘受力不均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深井停车库的中心旋转装置,包括;

底座,包括底座本体,连接固定在所述底座上面的接头连接管,所述底座设置成双层结构,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

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固定在所述底座上面的旋转电机,连接在所述旋转电机下面电机皮带轮,与所述电机皮带轮键连接的止转轴,设置在所述旋转电机一侧的齿轮箱,安装在所述齿轮箱内部的旋转电机齿轮,设置在所述旋转电机齿轮上端的深沟球轴承,设置在所述齿轮箱下面的转盘皮带轮,同时同轴键连接所述转盘皮带轮和所述旋转电机齿轮的皮带轮轴,与所述旋转电机齿轮相啮合的回转支撑齿轮;

旋转转盘,包括连接固定在所述回转支撑齿轮上面的法兰。

在进一步实例中,所述下底座设置成四边型结构,包括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下面的固定环,能够让结构更加牢固,且固定环的加入能够定位中心。

在进一步实例中,所述上底座设置成12边形,包括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面的辅助支撑轮,近似圆形的12边形设计,能够将重力平均分散。

在进一步实例中,所述旋转转盘,包括第一工字钢,拼焊所述第一工字钢两端的第二工字钢,两端拼焊着所述第二工字钢的第一加强筋,拼焊在所述第二工字钢中间的第二加强筋,两端对称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中间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连接所述法兰的六角螺栓,工字钢的材料能够让使其结构侧向刚度大,抗弯能力更强。

在进一步实例中,所述回转支撑齿轮与所述旋转转盘的法兰相连接。

在进一步实例中,所述下底座设有旋转定位接近开关,能够解决旋转角度,且回转可自锁。

有益效果:一种深井停车库的旋转升降装置,包括底座,而且底座设置成双层结构,分别是上底座和下底座,其上底座为12边形的结构,下底座为四边型结构,上底座与旋转转盘连接,上底座12边形的结构,且上底座设置了多个辅助支撑轮,旋转转盘两端分别与辅助支撑轮相切,将重力平均分散在旋转转盘的中心和辅助支撑轮上面,避免了中心受力和受力不均的情况,旋转转盘底部设有法兰,该法兰为一个整体,直接机加工而成,免去了拼焊和校正等工序,减少了其人工成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深井停车库的中心旋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深井停车库的中心旋转装置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深井停车库的中心旋转装置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底座501、上底座5011、第一支架5012、辅助支撑轮5013、下底座5014、第二支架5015、固定环5016、接头连接管5017、驱动机构502、旋转电机5021、电机皮带轮5022、止转轴5023、齿轮箱5024、转盘皮带轮5025、皮带轮轴5026、深沟球轴承5027、旋转电机齿轮5028、回转支撑齿轮5029、旋转转盘503、第一工字钢5031、第二工字钢5032、第一加强筋5033、第一弧形板5034、第二弧形板5035、第二加强筋5036、法兰5037、六角螺栓5038、旋转定位接近开关5039。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例中,一种深井停车库的中心旋转装置包括底座501、驱动机构502和旋转转盘503三个部分。

底座501,包括上底座5011、第一支架5012、辅助支撑轮5013、下底座501、第二支架5015、固定环5016和接头连接管5017。

其底座501设置成上底座5011和下底座5014的双层结构,下底座5014为四边形结构,并由多个第一支架5012拼焊而成,上底座5011为12边型结构,其由多个第二支架5015拼接而成,固定环5016安装固定在下底座501的底部,接头连接管5017依次连接固定着上底座501、下底座5014和固定环5016;

其辅助支撑轮5013安装固定在上底座5011上面,然由于上底座5011是一个近似圆形的12变形结构,多个辅助轮安装固定在上底座5011上面,形成一个圆形的转轮;

驱动机构502,包括旋转电机5021、电机皮带轮5022、止转轴5023、齿轮箱5024、转盘皮带轮5025、皮带轮轴5026、深沟球轴承5027、旋转电机齿轮5028和回转支撑齿轮5029。

其旋转电机5021安装固定在下底座5011的中间,电机皮带轮5022安装固定在旋转电机5021的下部,且电机皮带轮5022与旋转电机5021是键连接,止转轴5023同轴连接在电机皮带轮5022的下端,齿轮箱5024连接固定在旋转电机5021的一侧,转盘皮带轮5025安装固定在齿轮箱5024的下端,皮带轮轴5026同轴安装在转盘皮带轮5025的中间,且皮带轮轴5026与转盘皮带轮5025键连接,旋转电机5021齿轮同轴安装固定在齿轮箱5024内部,深沟球轴承5027同轴连接在皮带轮轴5026的顶端,并与旋转电机齿轮5028间隙配合,回转支撑齿轮5029与旋转电机5021齿轮啮合。

其电机皮带轮5022和转盘皮带轮5025皮带连接,旋转电机5021工作时,带动两者相互运动,并带动旋转电机齿轮5028和回转支撑齿轮5029动作。

旋转转盘503,包括第一工字钢5031、第二工字钢5032、第一加强筋5033、第一弧形板5034、第二弧形板5035、第二加强筋5036、法兰5037、六角螺栓5038、旋转定位接近开关5039。

其第一工字钢5031对称连接固定在第二工字钢5032的两端,第二工字钢5032均布连接在第一工字钢5031内侧,其多个第一工字钢5031和多个第二工字钢5032拼装成一个长方形的旋转转盘503,第一加强筋5033两端连接固定在第二工字钢5032上面,第二加强筋5036对称连接固定在第二工字钢5032中间,第一弧形板5034和第二弧形板5035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第二工字钢5032中间,其第一弧形板5034和第二弧形板5035设置成与下底座12边形大小近似的弧度;

其第一弧形板5034和第二弧形板5035与下底座501的辅助支撑轮5013相切;

其法兰5037安装固定在第二工字钢5032中间,且法兰5037与回转支撑齿轮5029同心,六角螺栓5038同时穿过法兰5037和回转支撑齿轮5029,并固定着法兰5037和回转支撑齿轮5029,旋转定位接近开关5039对称连接固定在第一工字钢5031的下端。

其旋转定位接近开关5039可灵活控制其旋转转盘503的停止并实现自锁,符合用户需求;

其当驱动机构502的旋转电机5021通电时,齿轮箱5024中的旋转电机齿轮5028转动,且旋转电机齿轮5028与回转支撑齿轮5029啮合,回转支撑齿轮5029通过六角螺栓5038连着旋转转盘503中的法兰5037,从而实现旋转转盘503围绕法兰5037中心360°的旋转,由于旋转转盘503底部与辅助支撑轮5013相切,当旋转转盘503转动时,辅助支撑轮5013可支撑旋转转盘503从而分散其转盘四周的重力。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