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面施工及供人员上下的复合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6973发布日期:2019-12-24 22:0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面施工及供人员上下的复合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面施工及供人员上下的复合平台。



背景技术:

在轻钢厂房及其他建筑物外立面进行墙面板施工操作时,操作人员在结构外立面无施工平台,且由于墙面板为整板不能间断,一般情况下,采用如下两种方式提供所需作业平台:1、结构外面搭设脚手架。该方式搭拆工作量大,且有效利用时间短,不经济。2、在结构顶部设置悬挑梁,下设升降式吊篮作为操作平台。该方式需顶部结构具有足够强度,且升降式吊篮利用柔性钢丝绳作为吊索,晃动幅度大,不安全,同时人员上下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高、施工安全隐患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面施工及供人员上下的复合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墙面施工及供人员上下的复合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撑架单元,所述多个支撑架单元上下首尾连接布置,相邻支撑架单元之间通过中间对接装置连接,位于顶部的支撑架单元通过顶部固定装置与主体结构固定连接,位于底部的支撑架单元通过底部固定装置安装在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单元包括四根竖直布置的钢竖杆,所述四根钢竖杆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形成等腰梯形腰的两根钢竖杆之间均匀焊接有若干边侧钢横杆,形成等腰梯形底的两根钢竖杆之间均匀焊接有若干中间钢横杆。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边侧钢横杆的竖向排布间距为300mm,所述若干中间钢横杆的竖向排布间距为300mm。

进一步地,所述钢竖杆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一轴销孔。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对接装置包括带有第二轴销孔的对接套管,上下相邻两根钢竖杆的端部均插在对接套管,所述第二轴销孔与第一轴销孔匹配,并且通过带孔拉环式轴销和弹性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固定装置包括水平支撑,所述水平支撑的一端通过镀锌u型管卡与形成等腰梯形腰的两根钢竖杆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支撑的另一端通过自攻钉与主体结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镀锌u型管卡包括u型螺杆、双孔垫片和螺帽,所述u型螺杆套住钢竖杆并穿过水平支撑的预留孔,所述双孔垫片套在u型螺杆上,所述螺帽锁紧在u型螺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固定装置包括带有第三轴销孔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底部设有底板;所述位于底部的钢竖杆插在内套管内,所述第三轴销孔与第一轴销孔匹配,并且通过带孔拉环式轴销和弹性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单元上设有可拆装式木跳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墙面施工及供人员上下的复合平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高、施工安全隐患大的问题,该平台施工便捷、成本较低、安全性高。

(2)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整体质量轻,拆装方便,可同时作为施工人员上下爬梯之用及作为安装墙面板的操作平台之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及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建筑物外立面操作平台、人员上下安全爬梯及侧边防护,同时其安全系数高,重量轻,可地面组装、整体立起后利用自攻钉固定到结构上,进行不同地点施工时移动非常方便,可通过人工搬运至使用位置后利用自攻钉固定即可;本复合平台可同时站位3人,满足墙面板整体铺装及固定的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单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镀锌u型管卡连接顶部固定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对接套管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对接装置使用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对接装置使用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固定装置使用时的立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固定装置平面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单元,1.1-钢竖杆,1.1.1-轴销孔,1.2-中间钢横杆,1.3-边侧钢横杆,1.4-操作空间;2-顶部固定装置,2.1-水平支撑,2.2-镀锌u型管卡,2.2.1-u型螺杆,2.2.2-双孔垫片,2.2.3-螺帽,2.3-自攻钉;3-中间对接装置,3.1-对接套管,3.1.1-轴销孔,3.2-带孔拉环式轴销,3.3-弹性卡;4-底部固定装置,4.1-内套管,4.1.1-轴销孔,4.2-底板;5-主体结构;6-可拆装式木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墙面施工及供人员上下的复合平台,包括多个支撑架单元1,所述多个支撑架单元1上下首尾连接布置,相邻支撑架单元1之间通过中间对接装置3连接,位于顶部的支撑架单元1通过顶部固定装置2与主体结构5固定连接,位于底部的支撑架单元1通过底部固定装置4安装在地面上。

如图1、2、3所示,所述支撑架单元1包括四根竖直布置的钢竖杆1.1,所述四根钢竖杆1.1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形成中间操作空间);形成等腰梯形腰的两根钢竖杆1.1之间均匀焊接有若干边侧钢横杆1.3,形成等腰梯形底的两根钢竖杆1.1之间均匀焊接有若干中间钢横杆1.2。所述若干边侧钢横杆1.3的竖向排布间距为300mm,所述若干中间钢横杆1.2的竖向排布间距为300mm(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所述钢竖杆1.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一轴销孔1.1.1。所述支撑架单元1上设有可拆装式木跳板6。

如图1、5、6、7所示,所述中间对接装置3包括带有第二轴销孔3.1.1的对接套管3.1,上下相邻两根钢竖杆1.1的端部均插在对接套管3.1,所述第二轴销孔3.1.1与第一轴销孔1.1.1匹配,并且通过带孔拉环式轴销3.2和弹性卡3.3连接(所述带孔拉环式轴销3.2插在第二轴销孔3.1.1与第一轴销孔1.1.1内,端部的孔内插着弹性卡3.3)。

如图1、8、9、10所示,所述顶部固定装置2包括水平支撑2.1,所述水平支撑2.1的一端通过镀锌u型管卡2.2与形成等腰梯形腰的两根钢竖杆1.1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支撑2.1的另一端通过自攻钉2.3与主体结构5固定连接。所述镀锌u型管卡2.2包括u型螺杆2.2.1、双孔垫片2.2.2和螺帽2.2.3,所述u型螺杆2.2.1套住钢竖杆1.1并穿过水平支撑2.1的预留孔,所述双孔垫片2.2.2套在u型螺杆2.2.1上,所述螺帽2.2.3锁紧在u型螺杆2.2.1上。

如图3、4所示,所述底部固定装置4包括带有第三轴销孔4.1.1的内套管4.1,所述内套管4.1底部设有底板4.2;所述位于底部的钢竖杆1.1插在内套管4.1内,所述第三轴销孔4.1.1与第一轴销孔1.1.1匹配,并且通过带孔拉环式轴销3.2和弹性卡3.3连接(所述带孔拉环式轴销3.2插在第二轴销孔3.1.1与第一轴销孔1.1.1内,端部的孔内插着弹性卡3.3)。

本实用新型墙面施工及供人员上下的复合平台的使用过程为:

1、通过中间对接装置3将多个支撑架单元1竖向组合达到所需高度,对接套管3.1平均套入支撑架单元1上下端的钢竖杆1.1,并使其钢竖杆1.1第一轴销孔1.1.1与对接套管3.1的第二轴销孔3.1.1一一对应,然后将带孔拉环式轴销3.2插入第一轴销孔1.1.1、3.1.1,另一端利用弹性卡3.3固定防止脱落。

2、底部固定装置4的内套管4.1插入钢竖杆1.1底端后,在内套管4.1的第三轴销孔4.1.1与钢竖杆1.1的轴销孔1.1.1对应处插入带孔拉环式轴销3.2,另一端利用弹性卡3.3固定防止脱落。

3、顶部固定装置2的u型螺杆2.2.1套住钢竖杆1.1后穿水平支撑2.1预留孔,安防双孔垫片2.2.2后利用螺帽2.2.3紧固,

4、上述组合体立起后,通过自攻钉2.3将顶部固定装置2的水平支撑2.1与主体结构5有效连接固定。

5、顶端设置与操作人员数量一致的防坠器,供施工人员上下之安全保障。

6、施工人员爬至相应位置后,铺设可拆装式木跳板6至边侧钢横杆1.3上,供人员站位之用。

7、本复合平台可同时站位2~3人,将墙面板整体通过平台与主体结构间的间隙铺设就位并固定。

8、本位置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暂时离开平台,结构顶部施工人员临时拆除顶部固定装置2的自攻钉2.3,然后人工抬至相邻的下一位置,并及时再次固定顶部固定装置2的自攻钉2.3,是之与主体结构5有效固定。

以上说明仅为本发明的应用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