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墙体防开裂分隔条。
背景技术:
在墙体的大面积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山墙,不做界隔缝,墙体的应力释放不出去,墙面极容易产生开裂。由于工艺和材料使用不当,很多工程中都出现了质量问题,严重时会导致既无法修补又无法返工,或者返工的费用高、周期长,既造成了时间和原材料的浪费,又使得工程的外立面很不美观。而施工人员为了抢时间、赶工期,对于这些问题选择忽视,这会使得墙体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的质量隐患。尤其是在高温季节的雨后,墙面的日晒温度最高可达到80℃,墙体一旦渗水,雨水就会因蒸发产生大量气体,如果这些气体得不到及时释放,就会使苯板(保温材料)与墙体产生空鼓。即使当时没有鼓开,经过长时间反复冻融循环后,使墙体会慢慢产生开裂,从而降低了外墙保温材料和墙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墙体防开裂分隔条,包括长条形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沿其轴线两侧各对称设有一分隔线,两分隔线的外侧各设有一凹槽,两凹槽外侧的基板上各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孔沿基板轴线方向等距间隔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外侧的基板上还设有多条凸起的定位线,所述定位线与定位孔交错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条所述分隔线之间的间距为0.6~1c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线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板为pc、pvc或pet型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防开裂分隔条两端埋设在墙体内,能够起到释放与缓冲墙体内应力的作用,防止墙体开裂,延长了墙体及保温材料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卡扣与卡槽可实现多个分隔条的组合使用,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基板;2-分隔线;3-凹槽;4-定位孔;5-定位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介媒体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墙体防开裂分隔条,包括长条形基板1,基板1的上表面沿其轴线两侧各对称设有一分隔线2,两分隔线2的外侧各设有一凹槽3,两凹槽3外侧的基板上各设有若干定位孔4以及定位线5,定位孔4沿基板1轴线方向等距间隔设置,定位线5与定位孔4交错设置。
其中,基板1是由pc、pvc或pet材料制成的型材,具有较强的韧性和耐候性,能够有效释放与缓冲墙体的内应力,防止墙体开裂,延长了墙体及保温材料的使用寿命。
凹槽3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当基板1两侧的腔体有发生变形或开裂的趋势时,凹槽3的位置会发生变形以抵消变形或开裂应力,起到保护墙体的作用。
定位孔4和定位线5都起到连接固定作用,施工时,定位孔4和定位线5所在的基板位置是埋设在混凝土内的,定位孔4和定位线5能够提高基板1与混凝土的连接强度,从而使分隔条牢固地连接在墙体上,不易脱落。定位孔4的形状不限,既可以是圆形、菱形、三角形等规则的几何形状,也可以是其他不规则形状。
优选地,两条分隔线2之间的间距为0.6~1cm,分隔线2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