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8449发布日期:2020-02-18 14:20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工工程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大多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的建筑工艺进行施工,成型后的建筑整体性好,能够提高建筑的坚固程度;而在体积较大的建筑进行施工时,由于不能够通过一次浇筑工艺进行施工,通常采用多段式浇筑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多段浇筑施工工艺同样能够保证建筑在成型后具有较高的坚固度。

在工人进行分段浇筑时,先浇筑完成的第一墙体与后浇筑的第二墙体之间会存在一个结合面,这种结合面形成的原因只是因构成第一墙体的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但第二墙体刚进入到初凝阶段,二者的初凝时间不相同。建筑行业中通常将这种结合面称为施工缝。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建筑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缝处的防水能力较差,易从施工缝处发生渗水的情况,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防水能力的施工缝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主权一的内容: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固定连接形成墙结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存在有施工缝,所述施工缝中存留有膨胀止水条,膨胀止水条将施工缝截断;墙结构表面粘黏有防水卷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墙结构朝向房屋内部的侧面铺设上防水卷材,然后,当施工缝结构出现渗水的情况时,由于膨胀止水条将施工缝截断,从而使水无论从什么高度位置处进行渗透,都会被膨胀止水条进行阻拦,而膨胀止水条与水相接触后,会进行膨胀,从而将水附近的空隙记性添堵,提高墙结构内部的紧密性阻止墙结构被完全渗透进去,构成第一道防水防护;而当水渗透过膨胀止水条后,设置的防水卷材通过自身较好的密闭性与膨胀止水条构成第二道的防水防护,进一步提高施工缝处的防水效果,达到了提供一种具有较好防水能力的施工缝防水结构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施工缝的缝口处开设有防水凹槽,防水凹槽内部填充有防水块,防水块远离防水凹槽的位置与防水卷材顶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防水缝的封口处开设防水凹槽,并且在防水凹槽中放置防水块对于施工缝处的结构提供进一步的防水效果,使膨胀止水条、防水块和防水卷材形成三道防护结构,进一步的提高了施工缝处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块选用生石灰材质制成的防水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石灰材质在遇到水的情况下,能够对于水进行快速的吸收,从而达到防水的效果,其次,生石灰在遇到水后,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从而能够提高施工缝处的温度,使施工缝中的水快速的蒸发,防止水完全渗透施工缝处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卷材与墙结构之间设置有防水涂膜层,防水涂膜层一侧与防水卷材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墙结构固定连接,防水涂膜层将防水块封堵在防水凹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渗透过防水块后,防水涂膜层能够通过自身的材质性能先防水卷材一步对于水进行阻挡,能够提高施工缝处的防水效果,其次,设置的防水涂膜层将防水块封堵在防水凹槽中后,能够在防水块使用的过程中对于防水块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防水块发热膨胀后脱防水凹槽,提高了防水块的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中均设置有止水定位杆,止水定位杆一端插入到膨胀止水条中,另一端贯穿防水卷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止水定位杆一端贯穿防水卷材而另一端插入膨胀止水条后,可以通过自身的材质硬度对于防水卷材和膨胀止水条同时进行位置锁定,防止二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滑移,防水效果出现下降的情况,提高了膨胀止水条和防水卷材的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水定位杆垂直于膨胀止水条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止水定位杆垂直膨胀止水条设置后,根据两点之间垂线最短的原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止水定位杆的使用长度,使止水定位杆再最短长度形式到同样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止水定位杆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水定位杆贯穿防水卷材的端头涂设有预警镀层,预警镀层选用无水硫酸铜材质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渗透过防水卷材后,预警镀层会接受到附近的水汽,有预警镀层由于是无水硫酸铜材质制成,遇水之后会变成蓝色,人们注意到蓝色的预警镀层后,需要及时的对墙结构进行处理,防止因渗水造成更重大的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水定位杆朝向防水块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辅助定位杆,辅助定位杆贯穿防水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辅助定位杆一端与止水定位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防水块后,辅助定位杆通过自身的材质对于防水块提供较好的定位效果,从而进一步的保证防水块的使用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墙结构中留置的膨胀止水条和防水卷材达到了提供一种具有较好防水能力的施工缝防水结构;

2.设置的预警组件的设置提高防水缝结构处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了展示施工缝处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墙结构;11、第一墙体;12、第二墙体;13、施工缝;2、膨胀止水条;3、防水块;31、止水凹槽;32、连接条纹;33、连接槽;4、防水涂膜层;5、防水卷材;6、止水定位杆;61、辅助定位杆;62、预警镀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包括墙结构1,墙结构1通过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浇筑构成,第一墙体11与第二墙体12之间形成有施工缝13,施工缝13中留存有长条状的膨胀止水条2,膨胀止水条2一端位于第一墙体11中,另一端位于第二墙体12中,膨胀止水条2朝向室内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生石灰材质的防水块3、聚氨酯防水涂料形成的防水涂膜层4和防水卷材5;膨胀止水条2、防水块3、防水涂膜和防水卷材5形成多道挡水结构,提高施工缝13处的防水能力。

参照图2,施工缝13朝向室内的缝口出开设有方形的防水凹槽,防水块3卡设在防水凹槽中,防水凹槽靠近槽口处的槽壁上设置有锯齿状的连接条纹32,防水凹槽设置有与之相互配合的连接槽33,通过锯齿状的连接条纹32和连接槽33配合使用对于防水块3与防水凹槽的位置进行进一步的锁定。

参照图2,防水涂膜层4位于墙结构1开设防水凹槽的侧面处,防水涂膜层4将防水块3封堵在防水槽中,进一步的提高防水块3与防水凹槽之间的配合效果;防水卷材5位于防水涂膜层4远离墙结构1的侧面,防水卷材5与防水涂膜层4通过自身材质的防水能力进一步的提高施工缝13处的防水能力。

参照图1、图2,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中分别设置有多个在垂直方向上均匀排布的圆柱状的止水定位杆6,止水定位杆6一端插入到膨胀止水条2中,另一端贯穿防水卷材5,止水定位杆6垂直于膨胀止水条2,防水定位杆由于一端贯穿防水卷材5后,防水卷材5对于止水定位杆6的位置进行锁定,然后止水定位杆6再通过自身材质和端头插入到膨胀止水条2中的结构关系,对于膨胀止水条2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膨胀止水条2出现偏移导致防水效果下降。

参照图2第一墙体11中的止水定位杆6朝向防水块3的位置处设置有圆杆状的辅助定位杆61,辅助定位杆61一端与止水定位杆6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防水块3后停留在第二墙体12中,通过辅助定位杆61自身的材质对于防水块3的位置进行进一步的锁定,提高防水块3在防水凹槽中的固定效果。

参照图2止水定位杆6贯穿防水卷材5的端头处涂抹有预警镀层62,预警镀层62的材质为无水硫酸铜材质,当水渗透过防水卷材5后,无水硫酸铜出现变成蓝色,从而起到警示人们此处已经出现严重渗水的情况,方便人们及时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施工缝13处出现渗水情况时,膨胀止水条2首先遇水,膨胀止水条2遇水后发生膨胀,从而将施工缝13的空间进行顶紧,通过提高施工缝13处的紧密性,达到防水的效果;若水渗透过膨胀止水条2后,防水块3对于施工缝13中渗透过来的水吸收,同时发热,将施工缝13中的水烘干,进一步的提高施工缝处的防水能力;若水进一步的将防水块3渗透过后,防水涂膜层4和防水卷材5通过自身的防水性能对于水进行防护。综上,通过上述步骤,达到了提供一种具有较好防水能力的施工缝13防水结构。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