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承载力的高层建筑连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2102发布日期:2020-01-17 18:54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承载力的高层建筑连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梁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承载力的高层建筑连梁结构。



背景技术:

房屋建筑中一般会使用到连梁结构,连梁主要起到连接剪力墙体的作用,连梁与剪力墙体呈垂直分布,通过连梁使两个墙体之间有支撑力存在,即可保证墙体的稳定性,连梁同时需要有一定的承载力,在起到连接的作用时需要起到支撑墙体的作用,保证墙体不会在地震的环境下发生倒塌。

高层建筑连梁结构在应用过程中对连梁的承载力要求更加严格,连梁在高层建筑中不仅要起到连接的作用,还要具备更好的抗弯形和承载力,需要将墙体施加的压力分散性的分布到连梁的表面,防止压力集中在连梁表面导致连梁局部受力后损坏,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承载力的高层建筑连梁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承载力的高层建筑连梁结构,解决了为了提升连梁整体质量,在连梁抗弯形和承载力增强的同时需要将墙体施加的压力分散性的分布到连梁的表面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承载力的高层建筑连梁结构,包括梁架,所述梁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梁架的相对面分别与支架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梁架的一端均与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梁架的另一端均与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梁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墙体,所述墙体表面对应支撑板和固定架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安装槽和定位槽,所述支撑板和固定架分别位于安装槽和定位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架通过螺栓与定位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和支撑板的相对面分别与梁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梁柱的两端分别贯穿固定架和支撑板并延伸至定位槽和安装槽的内部,所述梁柱的一端与固定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梁柱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槽并延伸至墙体的内部,所述固定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板远离梁架的一侧焊接有钢筋,所述钢筋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贯穿安装槽并延伸至墙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架呈v形分布在两个梁架的中间。

优选的,所述梁架呈弧形,且梁架为l形的架子。

优选的,所述梁柱位于两个梁架的中间。

优选的,所述梁柱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两个墙体的中间。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承载力的高层建筑连梁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梁架、支架、支撑板、固定架和梁柱,通过梁架和支架使连梁呈镂空状,受到压力或破坏力时,保证整个连梁不会整体产生位移导致墙体发生硬性形变,连梁每个结构都单独受力,具有相互拉力,即可保证墙体的稳定性,两个墙体主要通过梁柱和两个梁架支撑,通过支架改变梁架的受力方向,支架具有分散受力的作用,达到了使梁架表面受力更加均匀,且局部受力减小的目的,解决了为了提升连梁整体质量,在连梁抗弯形和承载力增强的同时需要将墙体施加的压力分散性的分布到连梁的表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梁架位置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梁架;2、支架;3、支撑板;4、固定架;5、墙体;6、安装槽;7、定位槽;8、梁柱;9、支撑柱;10、钢筋;11、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承载力的高层建筑连梁结构,包括梁架1,梁架1的数量为两个,梁架1设置在墙体5的顶部位置处,两个梁架1的相对面分别与支架2的两端固定连接,梁架1的侧边缘将支架2支撑,即可使支架2与梁架1连接更加稳定,两个梁架1的一端均与支撑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梁架1的另一端均与固定架4的一侧固定连接,梁架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墙体5,墙体5表面对应支撑板3和固定架4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安装槽6和定位槽7,支撑板3和固定架4分别位于安装槽6和定位槽7的内部,固定架4通过螺栓与定位槽7的内壁固定连接,方便安装在拆卸,固定架4和支撑板3的相对面分别与梁柱8的表面固定连接,梁柱8的两端分别贯穿固定架4和支撑板3并延伸至定位槽7和安装槽6的内部,梁柱8的一端与固定架4的内壁固定连接,梁柱8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槽6并延伸至墙体5的内部,固定架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柱9,在减轻质量的前提下起到支撑和加强固定架4强度的作用,支撑板3远离梁架1的一侧焊接有钢筋10,钢筋10远离支撑板3的一端贯穿安装槽6并延伸至墙体5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支架2呈v形分布在两个梁架1的中间,v形更加稳定,且容易将整体受力分散成分力作用于梁架1表面,使梁架1表面受力更加均匀,且减轻局部承载力,且通过支架2增强梁架1的抗弯矩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梁架1呈弧形,且梁架1为l形的架子,弧形梁架1比笔直的梁架1受力更加分散,笔直的梁架1受力为垂直方向,弧形梁架1可抵消切线方向的受力,使整个梁架1受到的合力方向指向梁架1对应的圆心方向,即可传递到支架2上通过支架2更有效的支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梁柱8位于两个梁架1的中间,梁柱8所在的水平面与支架2所在的水平面相互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梁柱8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加强筋11,加强筋11位于两个墙体5的中间,若干个加强筋11以梁柱8轴线沿水平方向分布。

在使用时,连梁骨架由两个梁架1、支架2、支撑板3、固定架4和梁柱8组成,使整个连梁呈镂空状,减轻连梁的重量,即可减轻墙体5的承载力,相对于一体的连梁受力后整体产生位移,镂空状连梁更加具备缓冲的作用,即可局部抵消受力,通过若干个v形支架2改变梁架1的受力方向,使分力作用于梁架1上,减少梁架1的承载力,且每个v形支架2均与梁架1连接,支撑梁架1与梁架1组成三角的形状,即可防止梁架1发生硬性形变,更加稳定,通过设置加强筋11加强梁柱8的结构强度,加强筋11等距分布在梁柱8的表面,防止梁柱8容易变形弯曲,两个梁架1和支架2配合均对梁柱8起到保护作用,梁柱8更加稳定,与梁柱8连接的墙体5就不会在受到冲击力或破坏力后缺乏支撑力,通过定位槽7和安装槽6分别对固定架4和支撑板3定位,钢筋10可砌在墙体5内部,提高抓力,固定架4通过螺栓与墙体5固定。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梁架1、支架2、支撑板3、固定架4和梁柱8,解决了为了提升连梁整体质量,在连梁抗弯形和承载力增强的同时需要将墙体5施加的压力分散性的分布到连梁的表面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