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bm导流槽。
背景技术:
常规的屋面防水支架的常规的导流槽一般采用特定规定尺寸的u形钢轨,上述常规结构的导流槽在实际中,会有以下弊端:一、与集水槽固定连接时常常采用钻孔螺丝连接,易漏水,时间长后,拆卸不易不利维修;二、用卡钳式固定,因为集水槽与导流槽是平面贴合,时间长,有轴向移动的隐患;三、安装时,定位误差大,不利于安装,也大大增加时间,降低作业安装时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bm导流槽,包含内侧边设引流槽的u形导流槽本体,导流槽本体的导流槽主体的内流道两端出口处设向下倾斜的上定位斜面,导流槽主体底部两侧各设向下延伸的下定位斜面,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导流槽主体两端的下定位斜面与集水槽上口的斜块上端斜面贴合定位,固定夹块组件内含的夹槽套住导流槽主体的上定位斜面和集水槽上口的斜块下端斜面,用固定螺丝把固定夹块组件的收紧同时把导流槽本体和集水槽固定,两端的定位固定斜面消除了导流槽本体移动的隐患,解决了轴向位移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bm导流槽,包含内侧边设引流槽的u形导流槽本体;
所述导流槽本体的导流槽主体的内流道两端出口处设向下倾斜的上定位斜面;
所述导流槽主体103底部两侧各设向下延伸的下定位斜面。
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定位斜面、下定位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定位斜面、下定位斜面的倾斜角度与固定夹块组件内设的夹槽角度相同。
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定位斜面、下定位斜面的倾斜角度与集水槽上口的斜块角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导流槽主体两端的下定位斜面与集水槽上口的斜块上端斜面贴合定位,固定夹块组件内含的夹槽套住导流槽主体的上定位斜面和集水槽上口的斜块下端斜面,用固定螺丝把固定夹块组件的收紧同时把导流槽本体和集水槽固定,两端的定位固定斜面消除了导流槽本体移动的隐患,解决了轴向位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图2的截面图;
图4为图2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u形槽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导流槽本体1、内流道101、上定位斜面102、导流槽主体103、引流槽104、下定位斜面105、固定夹块组件2、下夹块201、上夹块202、沉孔203、螺孔204、集水槽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bm导流槽,u形的导流槽本体1内侧边设引流槽104,利于收集并引导部分雨水统一朝固定方向流动,并能缓冲雨水急剧落下的冲击力,降低飞溅现象,所述导流槽本体1的导流槽主体103的内流道101两端出口处设向下倾斜的上定位斜面102;所述导流槽主体103底部两侧各设向下延伸的下定位斜面105,本实用新型导流槽主体两端的下定位斜面与集水槽上口的斜块上端斜面贴合定位,固定夹块组件内含的夹槽套住导流槽主体的上定位斜面和集水槽上口的斜块下端斜面,用固定螺丝把固定夹块组件的收紧同时把导流槽本体和集水槽固定,两端的定位固定斜面消除了导流槽本体移动的隐患,解决了轴向位移的问题。
所述上定位斜面102、下定位斜面105的倾斜角度相同,利于对接时斜面定位,提高稳定性和对接的准确性,同时放大连接固定面积,增强连接固定后的稳定性。
所述上定位斜面102、下定位斜面105的倾斜角度与固定夹块组件2内设的夹槽角度相同,利于模块化对接并固定,大大提高通用性和适用性。
所述上定位斜面102、下定位斜面105的倾斜角度与集水槽3上口的斜块角度相同,利于模块化对接并固定,大大提高通用性和适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