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维增强岩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1868发布日期:2020-01-10 15:43阅读:1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维增强岩棉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维增强岩棉板。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环保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我国一直大力提倡和推广建筑节能,因此,各种建筑墙体保温技术和材料不断涌现,按建筑防火等级,我国把外墙外保温材料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a级、b1级、b2级和b3级。具体说来,a级是无燃点具有保温效果的无机材料,称为不燃材料。b1级是难燃保温材料,虽然可以点着,但离开火源便可自动熄灭。b2级是可燃保温材料,主要包括膨胀聚苯板、挤塑聚苯板及聚苯颗粒等,这种材料燃点低,并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b3级是易燃保温材料,这种以聚苯泡沫为主材料的保温材料,目前已被淘汰出外墙保温材料市场;

岩棉板板作为一种无机保温材料,其具有极好的防火性能,本身不会被火点燃,防火等级为a级,现有的岩棉板怕水,遇水则容易膨胀,导致外墙鼓包,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在岩棉板的两侧加设有一层网格布以及在岩棉板上穿设有缝合线防止鼓包,但是网格布覆面容易和板之间产生缝隙,拉力不强,还是会出现鼓包现象,同时岩棉板做成大块之后切割成小块容易施工,但是切割时又会产生缝合线线头松动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维增强岩棉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维增强岩棉板,该多维增强岩棉板在岩棉板本体上设置有针线编织结构以及砂浆喷涂层,针线编织结构是由缝合线编织的上包覆式结构和下包覆式结构穿设连接构成,取消传统的网格布设置,可以有效的避免网格布和岩棉板本体之间产生缝隙,通过上包覆式结构和下包覆式结构上八字节点的穿插式及交错缠绕式编织设计可以大大的增强岩棉板的抗拉力强度,使单块岩棉板由无约束独立单元体转变为若干个有相互约束的单元体,有效地提高了岩棉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有效的提高了岩棉板膨胀鼓包的问题,同时在岩棉板本体的两面喷涂有砂浆层,可以增强防水效果,以及可以充分的固定缝合线,在多维增强岩棉板切割成小块的时通过砂浆层的固定也不会产生线头松动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产品是适用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维增强岩棉板,包括岩棉板本体、针线编织结构和砂浆喷涂层,所述岩棉板本体由针线编织结构缝制固定,并在岩棉板本体上方和下方形成上包覆式结构和下包覆式结构,上包覆式结构和下包覆式结构结构相同,均由缝合线编织成多组八字节点且相互交错缠绕而成,所述八字节点上设置有进线端和出线端,上包覆式结构的八字节点的出线端贯穿岩棉板本体与下包覆式结构的八字节点的进线端连接,所述下包覆式结构的八字节点的出线端贯穿岩棉板本体与上包覆式结构的下一个所述八字节点的进线端连接,所述砂浆喷涂层覆盖与岩棉板本体的上层和下层,且所述缝合线粘结在砂浆喷涂层上。

进一步改进在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八字节点由单个一条所述缝合线绕制而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包覆式结构和下包覆式结构以岩棉板本体为轴心相互对称设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八字节点成阵列方式排布。

进一步改进在于:一个所述八字节点至少交错缠绕有两个相邻所述八字节点。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缝合线为碳纤维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缝合线为耐碱防火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缝合线为高强纤维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岩棉板本体的正反面均采用高效无机柔性浆料进行界面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实用新型在岩棉板本体上设置有针线编织结构以及砂浆喷涂层,针线编织结构是由缝合线编织的上包覆式结构和下包覆式结构穿设连接构成,取消传统的网格布设置,可以有效的避免网格布和岩棉板本体之间产生缝隙,通过上包覆式结构和下包覆式结构上八字节点的穿插式及交错缠绕式编织设计可以大大的增强岩棉板的抗拉力强度,有效的避免了岩棉板膨胀鼓包的问题,通过采用高强度、燃烧性能为a级的缝合线,采用专用机械设备进行缝制,从而使单块岩棉板由无约束独立单元体转变为若干个有相互约束的单元体,有效地提高了岩棉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同时还继承和保持岩棉板本身良好的热工性能和a级燃烧性能,同时在岩棉板本体的两面喷涂有砂浆层,可以增强防水效果,以及可以充分的固定缝合线,在岩棉板切割成小块的时通过砂浆层的固定也不会产生线头松动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产品是适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八字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包覆式结构示意图。

其中:1-岩棉板本体,2-砂浆喷涂层,3-上包覆式结构,4-下包覆式结构,5-缝合线,6-八字节点,7-进线端,8-出线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根据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维增强岩棉板,包括岩棉板本体1、针线编织结构和砂浆喷涂层2,所述岩棉板本体1由针线编织结构缝制固定,并在岩棉板本体1上方和下方形成上包覆式结构3和下包覆式结构4,通过针线编织结构防止多维增强岩棉板出现吸水膨胀鼓包显现,上包覆式结构3和下包覆式结构4结构相同,均由缝合线5编织成多组八字节点6且相互交错缠绕而成。

所述八字节点6上设置有进线端7和出线端8,上包覆式结构3的八字节点6的出线端8贯穿岩棉板本体1与下包覆式结构4的八字节点6的进线端7连接,所述下包覆式结构4的八字节点6的出线端8贯穿岩棉板本体1与上包覆式结构3的下一个八字节点6的进线端7连接,以此来构成整体的针线编织结构。

所述砂浆喷涂层2覆盖与岩棉板本体1的上层和下层,且所述缝合线5粘结在砂浆喷涂层2上,这样的设置可以通过砂浆喷涂层2对缝合线5的进行固定,以便于后续的切块工作,防止缝合线5松动,砂浆喷涂层2也可以进行防水。

同一水平线上的八字节点6由单个一条所述缝合线5绕制而成,同一平行线上一条缝合线5通过工业缝纫机编织成多个八字节点6,包括上包覆式结构3的八字节点6和下包覆式结构4的八字节点6,八字节点6之间环环相扣,不会使多维增强岩棉板内部的缝合线5松动偏移,大大的提高了多维增强岩棉板的抗拉伸力。

所述上包覆式结构3和下包覆式结构4以岩棉板本体1为轴心相互对称设置,所述八字节点6成阵列方式排布,一个八字节点6至少交错缠绕有两个相邻的八字节点6,中间的八字节点6分别交织有上、下、左、右四个相邻的八字节点6,这样更能提高其抗拉伸强度,所述缝合线5为碳纤维线、耐碱防火线或高强纤维线,岩棉板本体1的正反面均采用高效无机柔性浆料进行界面处理,进一步提高改性岩棉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同时有效克服岩棉纤维漂移,更加绿色环保。

有益效果:该实用新型在岩棉板本体1上设置有针线编织结构以及砂浆喷涂层2,针线编织结构是由缝合线5编织的上包覆式结构3和下包覆式结构4穿设连接构成,取消传统的网格布设置,可以有效的避免网格布和岩棉板本体1之间产生缝隙,通过上包覆式结构3和下包覆式结构4上八字节点6的穿插式及交错缠绕式编织设计可以大大的增强岩棉板的抗拉力强度,有效的避免了岩棉板膨胀鼓包的问题,通过采用高强度、燃烧性能为a级的缝合线,以及专用机械设备进行缝制,从而使单块岩棉板由无约束独立单元体转变为若干个有相互约束的单元体,有效地提高了岩棉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同时还继承和保持岩棉板本身良好的热工性能和a级燃烧性能,同时在岩棉板本体的两面喷涂有砂浆层,可以增强防水效果,以及可以充分的固定缝合线,在岩棉板切割成小块的时通过砂浆层的固定也不会产生线头松动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产品是适用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