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拉螺杆,具体是一种自由沉降的对拉螺杆。
背景技术:
对拉螺杆,是用于工程建筑中支撑、固定模板的部件;目前,对于间隙在100~300mm尽靠的两个竖向混凝土结构,施工难度非常大,因为必然会有先后施工顺序,先施工的无任何技术问题,但后施工的混凝土结构支设模板存在技术难题,通常采用常规预埋对拉螺杆和单侧型钢斜支撑加固,预埋常规对拉螺杆两者连成一体,即对拉螺杆上没有设置相对滑动部件,紧临的混凝土结构之间发生不均匀沉降时,易导致混凝土拉裂,采用斜支撑加固,不仅费用高耗时长,还易胀模引发安全事故,因而此类结构施工时,易出现质量和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由沉降的对拉螺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由沉降的对拉螺杆,包括外拉杆,所述外拉杆的一端部螺纹连接有加固卡,还包括:
内拉杆,所述内拉杆一端通过滑动传力机构与外拉杆连接;另一端预埋在建筑物内;
其中所述滑动传力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内拉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竖直活动连接有与外拉杆端部固定连接的活动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的顶端面向下开设有用于活动板竖直活动连接的通孔,且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外拉杆穿过的条形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拉杆为第一螺纹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传力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外拉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端面向上开设有用于内拉杆竖直活动连接的凹槽,且内拉杆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工作人员将内拉杆的一端穿过凹槽,将固定螺母旋入内拉杆上,由于固定螺母与连接板接触摩擦力的作用,便于将内拉杆锁紧在连接板的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拉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止水环,是用于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止在结构使用过程中外界渗水沿拉杆侵入,是阻水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拉杆远离内拉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且加固卡活动套设在第二螺纹杆上,所述加固卡通过锁紧螺母连接在第二螺纹杆上,工作人员将加固卡活动套设在第二螺纹杆上,通过锁紧螺母实现了将加固卡锁紧在第二螺纹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固卡为山形卡,便于工作人员通过山形卡实现模板的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建筑物内预埋拉杆,便于内拉杆固定连接在建筑物内;通过在外拉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加固卡,便于将浇筑混凝土用模板连接在外拉杆上,从而便于在建筑物与模板之间再次浇筑混凝土;通过在外拉杆与内拉杆之间设置滑动传力机构,防止了混凝土发生沉降时导致混凝土开裂;这种自由沉降的对拉螺杆有效防止了紧临的混凝土结构之发生沉降时导致混凝土开裂,保证了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自由沉降的对拉螺杆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自由沉降的对拉螺杆实施例一中活动板与固定板连接时的立体图;
图3为一种自由沉降的对拉螺杆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自由沉降的对拉螺杆实施例二中连接板的侧视图;
图中:1外拉杆、2内拉杆、3-1连接板、3-2凹槽、3-3固定螺母、3-4活动板、3-5固定板、3-6通孔、3-7条形孔、4加固卡、5止水环、6第二螺纹杆、7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自由沉降的对拉螺杆,包括外拉杆1,其特征在于:外拉杆1的一端部螺纹连接有加固卡4,还包括:
内拉杆2,内拉杆2一端通过滑动传力机构与外拉杆1连接;另一端预埋在建筑物内;
其中滑动传力机构包括固定板3-5,固定板3-5与内拉杆2的端部固定连接,固定板3-5上竖直活动连接有与外拉杆1端部固定连接的活动板3-4。
固定板3-5的顶端面向下开设有用于活动板3-4竖直活动连接的通孔3-6,且通孔3-6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外拉杆1穿过的条形孔3-7,由于固定板3-5上通孔3-6的设置,便于活动板3-4活动连接在固定板3-5内。
外拉杆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止水环5,是用于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止在结构使用过程中外界渗水沿拉杆侵入,是阻水构件。
外拉杆1远离内拉杆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6,且加固卡4活动套设在第二螺纹杆6上,加固卡4通过锁紧螺母7连接在第二螺纹杆6上,工作人员将加固卡4活动套设在第二螺纹杆6上,通过锁紧螺母7实现了将加固卡4锁紧在第二螺纹杆6上。
加固卡4为山形卡,便于工作人员通过山形卡实现模板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当工作人员需要在预埋内拉杆2一侧的建筑物旁再另浇筑混凝土时,工作人员将活动板3-4插设在固定板3-5的通孔3-6内,由于外拉杆1拉力的作用实现了外拉杆1与内拉杆2之间的连接,工作人员转动锁紧螺母7,将锁紧螺母7和加固卡4从外拉杆1上取出,之后将浇筑混凝土用模板套设在外拉杆1上,通过锁紧螺母7和加固卡4实现模板的固定,工作人员在模板和建筑物之间再浇筑混泥土,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当混凝土发生沉降时,由于活动板3-4可以在固定板3-5上竖直移动,防止混凝土与建筑物之间因拉杆的的拉扯力导致混凝土出现开裂的现象。
实施例二,参照图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自由沉降的对拉螺杆,包括外拉杆1,其特征在于:外拉杆1的一端部螺纹连接有加固卡4,还包括:
内拉杆2,内拉杆2一端通过滑动传力机构与外拉杆1连接;另一端预埋在建筑物内;
其中滑动传力机构包括固定板3-5,固定板3-5与内拉杆2的端部固定连接,固定板3-5上竖直活动连接有与外拉杆1端部固定连接的活动板3-4。
内拉杆2为第一螺纹杆。
滑动传力机构包括连接板3-1,连接板3-1与外拉杆1的端部固定连接,连接板3-1的底端面向上开设有用于内拉杆2竖直活动连接的凹槽3-2,且内拉杆2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3-3,工作人员将内拉杆2的一端穿过凹槽3-2,将固定螺母3-3旋入内拉杆2上,由于固定螺母3-3与连接板3-1接触摩擦力的作用,便于将内拉杆2锁紧在连接板3-1的侧壁上。
外拉杆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止水环5,是用于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止在结构使用过程中外界渗水沿拉杆侵入,是阻水构件。
外拉杆1远离内拉杆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6,且加固卡4活动套设在第二螺纹杆6上,加固卡4通过锁紧螺母7连接在第二螺纹杆6上,工作人员将加固卡4活动套设在第二螺纹杆6上,通过锁紧螺母7实现了将加固卡4锁紧在第二螺纹杆6上。
加固卡4为山形卡,便于工作人员通过山形卡实现模板的固定。
当工作人员需要在预埋内拉杆2一侧的建筑物旁再另浇筑混凝土时,工作人员通过固定螺母3-1实现将连接板3-1连接在内拉杆2上,工作人员转动锁紧螺母7,将锁紧螺母7和加固卡4从外拉杆1上取出,之后将浇筑混凝土用模板套设在外拉杆1上,通过锁紧螺母7和加固卡4实现模板的固定,工作人员在模板和建筑物之间再浇筑混泥土,在混凝土结构使用过程中,当混凝土发生沉降时,由于内拉杆2可以在连接板3-1的凹槽3-2内竖直移动,防止混凝土与建筑物之间因拉杆的拉扯力导致混凝土出现开裂的现象。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故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各种等同变换,均为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