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用料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4754发布日期:2020-01-07 09:25阅读:1477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施工用料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施工用料槽,涉及一种对钢管内浇筑混凝土时,进行导料的料槽,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浇筑时混凝土的下压力推动固定顶块顶在钢管内壁上进行固定,避免浇筑时晃动的料槽。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就是把混凝土灌入钢管中并捣实以加大钢管的强度和刚度,在对钢管进行立式浇注混凝土时,一般需要使用吊塔配合吊运混凝土,然后通过使用浇筑料槽将混凝土送入钢管内,而由于钢管预留的浇筑孔径较小,很难将料槽下料口对准放入浇筑孔中,同时在进行浇筑时,由于混凝土的输送冲击力较大,会导致料槽下料口左右晃动,需人工进行扶持,防止与钢管来回碰击造成损坏,但是人工扶持在较高处会具有危险性,极其不方便。

公告号cn201933788u公开了一种漏斗式混凝土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包括梯形装料台和圆柱状出料口,梯形装料台固定在圆柱状出料口上,梯形装料台与圆柱状出料口连接处连接支撑平板,所述梯形装料台由四片钢板焊接而成,所述梯形装料台上沿和焊缝处设有角钢护边,所述梯形装料台上沿设有吊环,所述支撑平板与梯形装料台与圆柱状出料口焊接,所述梯形装料台与圆柱状出料口焊接,该料槽在放入钢管内浇筑时,容易来回摆动影响正常的浇筑动作。

公告号cn105804402a公开了一种核心筒梁柱钢管柱内混凝土下料浇筑方法,在钢管柱筒吊运安装焊接完毕后采用混凝土浇筑,其特征在于,浇筑下料时采用浇筑辅助装置辅助钢管柱筒内的混凝土浇筑下料,浇筑辅助装置包括一个直径小于钢管柱筒直径的胶导管,并靠胶导管作为通道供混凝土从钢管柱筒上端落入到钢管柱筒内,该方法需要提前在钢管浇筑孔处架设固定胶导管,安装操作较为繁琐,施工安装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施工用料槽提供了一种利用浇筑时混凝土的下压力推动固定顶块顶在钢管内壁上进行固定,避免浇筑时晃动的料槽。长短设计的定位杆,方便料槽下料口与钢管浇筑孔的对齐动作。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施工用料槽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施工用料槽由进料斗、导料筒、长定位杆、固定滑套、短定位杆、固定顶块、增力板、弹簧、滑块和弧形面组成,进料斗置于导料筒顶端,所述进料斗和导料筒相互连通,所述进料斗的直径大于导料筒的直径,所述进料斗和导料筒的连接端为倒置的圆台形结构,多个固定滑套等角度置于导料筒外壁上,所述固定滑套斜向放置,且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向上延伸,所述固定滑套和导料筒内部相连通,多个固定顶块一端分别置于导料筒内,另一端一一对应沿着多个固定滑套斜向下穿出,所述固定滑套内壁上等距开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弹簧和安装槽一端相连接,所述固定顶块外侧壁和弹簧相连接,所述固定顶块一端置有增力板,多个固定顶块上的增力板呈环形分布,且多个固定顶块上的增力板形成的环形结构直径从上向下逐渐减小,长定位杆和短定位杆分别置于相对称的两个固定滑套一端上,所述长定位杆、短定位杆和导料筒轴线相平行,所述固定顶块另一端端面为弧形面,所述固定顶块为橡胶块,所述长定位杆、短定位杆和导料筒外壁之间置有一段距离;

进一步的,多个固定顶块上的所述增力板之间置有防护罩斗,所述防护罩斗直径从上向下逐渐减小,且防护罩斗外侧壁和多个增力板相贴合,所述防护罩斗顶端外侧壁和导料筒内壁相贴合,且防护罩斗顶端竖直向上延伸一段距离,所述防护罩斗底端截面为梯形结构。

有益效果。

一、通过混凝土浇筑时的下压力将料槽固定在钢管内部,防止浇筑时在钢管内摆动。

二、长短设计的定位杆,方便料槽下料口与钢管浇筑孔的对齐动作。

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施工用料槽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施工用料槽的结构示意图,其仅显示了导料筒的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施工用料槽的结构示意图,其仅显示了固定顶块、弹簧的结构关系;

图4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施工用料槽固定顶块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施工用料槽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施工用料槽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仅为固定顶块处的结构变化;

附图中

其中为:进料斗(1),导料筒(2),长定位杆(3),固定滑套(4),短定位杆(5),固定顶块(6),增力板(7),弹簧(8),滑块(9),弧形面(10),钢管(11),防护罩斗(1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施工用料槽是这样实现的,由进料斗(1)、导料筒(2)、长定位杆(3)、固定滑套(4)、短定位杆(5)、固定顶块(6)、增力板(7)、弹簧(8)、滑块(9)和弧形面(10)组成,进料斗(1)置于导料筒(2)顶端,所述进料斗(1)和导料筒(2)相互连通,所述进料斗(1)的直径大于导料筒(2)的直径,所述进料斗(1)和导料筒(2)的连接端为倒置的圆台形结构,多个固定滑套(4)等角度置于导料筒(2)外壁上,所述固定滑套(4)斜向放置,且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向上延伸,所述固定滑套(4)和导料筒(2)内部相连通,多个固定顶块(6)一端分别置于导料筒(2)内,另一端一一对应沿着多个固定滑套(4)斜向下穿出,所述固定滑套(4)内壁上等距开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置有滑块(9),所述滑块(9)通过弹簧(8)和安装槽一端相连接,所述固定顶块(6)外侧壁和弹簧(8)相连接,所述固定顶块(6)一端置有增力板(7),多个固定顶块(6)上的增力板(7)呈环形分布,且多个固定顶块(6)上的增力板(7)形成的环形结构直径从上向下逐渐减小,长定位杆(3)和短定位杆(5)分别置于相对称的两个固定滑套(4)一端上,所述长定位杆(3)、短定位杆(5)和导料筒(2)轴线相平行,所述固定顶块(6)另一端端面为弧形面(10),所述固定顶块(6)为橡胶块,所述长定位杆(3)、短定位杆(5)和导料筒(2)外壁之间置有一段距离;

使用时,当对钢管(11)内浇筑混凝土时,首先通过吊塔将料槽起吊在钢管(11)浇筑口上方,然后通过吊塔将其缓慢下放,长定位杆(3)先与钢管(11)接触,先通过长定位杆(3)来配合移动料槽,使得长定位杆(3)先准确伸入钢管(11)浇筑口内,然后继续下放料槽,短定位杆(5)开始与钢管(11)浇筑口齐平时,通过短定位杆(5)配合移动料槽使得短定位杆(5)准确伸入浇筑口内,此时料槽的导料筒(2)底端与钢管(11)浇筑口对齐,将料槽下放置入钢管(11)浇筑口内;

浇筑时,混凝土从进料斗(1)进入导料筒(2)内,沿着导料筒(2)向下滑落,下落的混凝土挤压多个增力板(7),增力板(7)推动固定顶块(6),固定顶块(6)克服弹簧(8)的应力使固定顶块(6)顶出固定滑套(4),伸出的固定顶块(6)弧形面(10)顶在钢管(11)内壁上,进而对料槽进行一定的固定,可防止浇筑时料槽的晃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为:多个固定顶块(6)上的所述增力板(7)之间置有防护罩斗(12),所述防护罩斗(12)直径从上向下逐渐减小,且防护罩斗(12)外侧壁和多个增力板(7)相贴合,所述防护罩斗(12)顶端外侧壁和导料筒(2)内壁相贴合,且防护罩斗(12)顶端竖直向上延伸一段距离,所述防护罩斗(12)底端截面为梯形结构;使用时,防护罩斗(12)可防止混凝土粘黏在固定顶块(6)和增力板(7)上,防护罩斗(12)可在混凝土下落压力下向下压动固定顶块(6)滑动,也可在浇筑完成后通过弹簧(8)的应力回归原位置。

所述固定顶块(6)另一端端面为弧形面(10)的设计,能够和钢管(11)内壁贴合顶在钢管(11)内壁上进行固定;

所述固定顶块(6)为橡胶块的设计,能够增加和钢管(11)内壁间的摩擦力,并且也可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

达到利用浇筑时混凝土的下压力推动固定顶块(6)顶在钢管(11)内壁上进行固定,避免浇筑时晃动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涵盖。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置于”、“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折边连接、铆钉连接、销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或者一体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