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调平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3823发布日期:2020-08-11 20:35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墙面调平轨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装饰墙板安装的墙面调平轨道。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墙面安装(家装)过程中,墙面找平是必须的工序,如图1所示,家装工人首先将原有墙面表层的腻子和粉刷石膏层铲除,然后用粉刷石膏做墙面粗找平,等墙面粉刷石膏层干燥后,周期为2天,再用腻子做墙面细找平,在腻子层干燥后,再用砂纸打磨,然后才在得到的找平层表面上使用装饰面层(油漆涂料、壁纸等)进行装饰。

因为这种传统的墙面安装施工过程非常耗时,且所需的干燥周期也较长,另外,在最后的装饰面层的安装过程中,对工人个人经验和技艺要求非常高,且装饰面层的安装工人的工资成本较高。

针对这种传统的墙面安装工艺,如图2及图3所示,市场上通过一些装配式装修的方法,不在现场通过粉刷石膏和腻子进行墙面找平,而是通过钢制条形龙骨或点状龙骨进行墙面找平,然后再在得到的找平层表面上安装10mm厚装饰墙板。但是,在将装饰墙板安装在条形龙骨上时,是通过胶水或螺丝钉将装饰墙板固定于条形龙骨上,安装过程工序复杂,同时也对装饰墙板造成了破坏性伤害,无法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面调平轨道。

本实用新型墙面调平轨道用于装饰墙板的安装,包括:墙面固定板,与建筑墙面贴合且固定;

第一墙面衔接板和第二墙面衔接板,所述第一墙面衔接板固定于所述墙面固定板长度方向位于上方的侧边;所述第二墙面衔接板固定于所述墙面固定板长度方向位于下方的侧边;所述第一墙面衔接板和所述第二墙面衔接板均沿所述建筑墙面向外并且垂直于所述墙面固定板;所述墙面固定板、所述第一墙面衔接板和所述第二墙面衔接板围成墙面固定u型槽;

第一扣板,垂直于所述第一墙面衔接板且远离所述墙面固定板;

第二扣板,垂直于所述第二墙面衔接板且与所述第一扣板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扣板、所述第二墙面衔接板以及墙面固定板的端部形成一卡槽。

进一步的,上述墙面调平轨道中,所述墙面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墙面条形孔;通过螺纹固定件穿过所述墙面条形孔与建筑墙面上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墙面调平轨道中,所述墙板固定板的位于上方的侧边还连接有第一凸槽;所述第一凸槽连接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连接所述第一扣板。

进一步的,上述墙面调平轨道中,所述墙板固定板的位于下方的侧边还连接有第二凸槽;所述第二凸槽连接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连接所述第二扣板。

进一步的,上述墙面调平轨道与墙板固定件滑动连接;所述墙板固定件包括:墙板固定板、轨道连接板和墙板卡件;

所述轨道连接板包括第一延展块、第二延展块、与所述第一延展块固定的延展扣板,以及与所述第二延展块固定连接的插接板;所述第一延展块和所述第二延展块分别固定于所述墙板固定板的两端,垂直于所述墙板固定块,且分布于所述墙板固定板的同一侧;所述延展扣板与所述第一延展块垂直且固定连接,并向靠近所述墙板固定板方向延展,所述墙板固定板、所述第一延展块和所述延展扣板形成槽体;所述插接板与所述第二延展块垂直且固定连接,并向远离所述墙板固定板方向延展。

进一步的,上述墙面调平轨道中,所述墙板卡件包括:第一墙板衔接板,固定于所述墙板固定板;第二墙板衔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墙板衔接板,并且平行于所述墙板固定板;其中,所述墙板固定板、所述第一墙板衔接板以及所述第二墙板衔接板围成用于卡接所述装饰墙板的卡接槽。

进一步的,上述墙面调平轨道中,所述轨道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扣板、所述第二扣板构成间隙配合,使得所述墙板固定件可沿所述墙面调平轨道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墙面调平轨道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墙面调平轨道,可以使装饰墙板安装快捷,简化了装饰墙板的安装工序,既解决了传统施工过程中周期长和由工人施工能力水平不一致导致的施工质量不统一的问题,同时墙面处置整体时间由传统的10天缩减成3天。

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面调平轨道,还可以实现无损拆卸,避免了装饰墙板被破坏,以此保证了装饰墙板的完整性,使得装饰墙板可以再次被利用,并且方便二次装修。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传统墙面的安装结构;

图2为现有技术中龙骨通过粘接方式安装装饰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龙骨通过螺丝方式安装装饰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墙面调平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墙面调平轨道和墙板固定件的找平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墙面调平轨道与装饰墙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若干条墙面调平轨道的分布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饰墙板与墙面调平轨道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墙面安装结构中,顶角滑动轨道与装饰墙板顶端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墙面安装结构中,顶角滑动轨道与面饰收口顶角线组件装配示意图;

图11为墙面安装结构中,卡装式收口踢脚线组件中的c型地脚龙骨与地面基层、地面找平件、水泥压力板、地板垫和地板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12为墙面安装结构中,装饰墙板的底端与c型地脚龙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3为墙面安装结构中,地脚线墙面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墙面安装结构中,面饰卡装式收口踢脚线与c型地脚龙骨装配示意图;

图15为现有技术中的踢脚线安装后,凸出墙面的厚度的示意图;

图16为墙面安装结构中,卡装式收口踢脚线组件安装后,凸出墙面厚度的示意图;

图17为墙面安装结构中,阴角加固支撑件正面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8为墙面安装结构中,阴角插接装饰条的结构意图;

图19为墙面安装结构中,阳角角加固支撑件与装饰墙板固定侧面剖面图;

图20为墙面安装结构中,呈直角设置的阳角外饰件、阳角内饰件及连接板安装位置示意图。

其中:

100、建筑墙面;101、粉刷石膏找平层;102、粉刷腻子找平层;103、面层乳胶漆/壁纸;104、结构胶;105、墙面条形龙骨;106、固定螺栓;107、自攻螺丝;200、装饰墙板300、找平组件;301、墙面调平轨道;3011、墙面固定板;3012、建筑墙面;3013、第一墙面衔接板;3014、第二墙面衔接板;3015、第一扣板;3016、第二扣板;3017、墙面条形孔;3018、墙面固定u型槽;302、墙板固定件;3021、墙板固定板;30221、第一延展块;30222、第二延展块;30223、延展扣板;30224、插接板;3023、墙板卡件;3024、弹性件;30231、第一墙板衔接板;30232、第二墙板衔接板;303、装饰墙板;3025、第一凸槽;3026、第一凹槽;3027、第二凸槽;3028、第二凸槽;400、顶角插入式轨道;401、u型安装槽;4011顶板;4012、第一侧板;4013、第二侧板;402、u型固定槽;4021、靠墙侧板;4022、第三侧板;4023、第四侧板;4024、延伸板;4025、第一凸起;4026、第二凸起;500、面饰收口顶角线组件;501、收口顶面;502、收口装饰面;503、卡接面;504、弹性层;600、卡装式收口踢脚线组件;601、c型地脚龙骨;602、地脚线墙面连接件;6021、连接体;6022、开口;6023、凹槽;6024、长孔;603、面饰卡装式收口踢脚线;6031、u型板;6032、插接板;700、阴角加固支撑件;701、第一加固板;702、第二加固板;703、固板卡接件;7031,加固连接板;7032,第一卡接衔接板;7033,第二卡接衔接板;800、阴角插接装饰条;801、第一立板;802、第二立板;803、第三立板;901、地面基层;902、地面找平件;903、水泥压力板;904、地板垫;905、地面找平层;906、地面面层;1001、成品衣柜;1002、2mm缝隙;1003、现有技术中的踢脚线;1100,阳角组件;1101,阳角外饰件;1102,阳角内饰件;1103,连接板;1104,阳角加固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其中一个或更多所列出的相关联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图1为传统墙面的安装结构;图2为现有技术中龙骨通过粘接方式安装装饰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龙骨通过螺丝方式安装装饰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在传统的墙面安装过程中,墙面找平是必须的工序,如图1所示,家装工人首先将原有墙面表层的腻子和粉刷石膏层铲除,这大概需要耗时1天;然后用粉刷石膏做墙面粗找平,以得到粉刷石膏找平层101,这大概需要耗时1天,同时要等墙面粉刷石膏层干燥,这大概需要耗时2天;然后用腻子做墙面细找平,腻子层找平需要做两遍,以得到对应的粉刷腻子找平层102,每遍都大概需要耗时1天,干燥也需要耗时1天;第二遍腻子干燥后还需要用砂纸打磨,这大概又需要耗时1天;然后在这个表面再使用墙面基材层(墙板、油漆涂料、面层乳胶漆/壁纸103等)进行装饰,这大概需要耗时1天的周期。

因为这种传统的墙面安装施工过程非常耗时,且所需的干燥周期也较长,另外,在找平过程中,对工人个人经验和技艺要求非常高,而且,在第二遍腻子层干燥后还需要用砂纸打磨,会产生大量烟尘,这种烟尘会极大影响施工工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对整个操作空间和周边地区带来粉尘污染。

针对这种传统的墙面安装工艺,如图2及图3所示,市场上通过一些装配式装修的方法,不在现场通过粉刷石膏和腻子进行墙找平,而是通过钢制条形龙骨(如:墙面条形龙骨105)进行墙面找平,然后安装装饰墙板200(粘贴有pvc膜或壁纸/的10mm厚装饰墙板),这虽然可以大幅度降低墙面找平和装饰的时间,但是,在安装墙面基材层的过程中会使用结构胶104、固定螺栓106、或自攻螺丝107,导致安装过程工序复杂,同时安装好后拆卸只能使用破坏性拆卸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面安装用找平组件,设置于建筑墙面,包括:至少一条墙面调平轨道;以及,与每一所述墙面调平轨道滑动式安装的墙板固定件;所述墙面调平轨道固定于所述建筑墙面;所述墙板固定件还用于卡接所述装饰墙板。

本实施例中:通过找平组件使装饰墙板安装快捷,同时可以无损拆卸,简化了装饰墙板的装卸工序;在装卸过程中避免了装饰墙板被破坏,以此保证了装饰墙板的完整性,使得装饰墙板可以再次被利用,并且方便二次装修。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墙面安装结构中,墙面调平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墙面安装结构中,包括墙面调平轨道和墙板固定件的找平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墙面安装结构中,通过找平组件安装装饰墙板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4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面安装结构的找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4至图6,在上述墙面安装结构中,找平组件300包括至少一条墙面调平轨道301和与每一墙面调平轨道301滑动式安装的墙板固定件302;墙板固定件302还用于卡接装饰墙板303。

其中,参照图,4,墙面调平轨道301包括:墙面固定板3011,与建筑墙面100贴合且固定;墙面调平轨道301还包括第一墙面衔接板3013和第二墙面衔接板3014,第一墙面衔接板3013固定于墙面固定板3011长度方向位于上方的侧边;第二墙面衔接板3014固定于墙面固定板3011长度方向位于下方的侧边。第一墙面衔接板3013和第二墙面衔接板3014均沿建筑墙面100向外并且垂直于墙面固定板3011。墙面固定板3011、第一墙面衔接板3013和第二墙面衔接板3014围成墙面固定u型槽3018。

墙面固定u型槽3018为凹槽,内部设置长条形放入墙面条形孔3018,墙面条形孔3018宽度为一个固定值,两个槽位中心点之间间隔为一个固定值,方便墙面调平轨道301与墙面固定螺丝位置之间进行左右调节,可调节式滑动螺丝槽高度为固定螺丝外径。

u型槽3018向内部凹陷,其设计目的是让墙面调平轨道301和墙面固定点的螺丝的螺丝帽高度隐藏其中,不会高过轨道表面,导致装饰墙板凸起。

墙面调平轨道3011还包括第一扣板3015和第二扣板3016。其中,第一扣板3015垂直于第一墙面衔接板3013且远离墙面固定板3011,用于卡接墙板固定件302的上端;第二扣板3016垂直于第二墙面衔接板3014且与第一扣板3015延伸方向相同。第二扣板3016、第二墙面衔接板3014以及墙面固定板3011的端部形成一卡槽,用于插入墙板固定件3012的下端。

参照图5和图6,墙板固定件302包括:墙板固定板3021、轨道连接板和墙板卡件3023。

轨道连接板包括第一延展块30221、第二延展块30222、与第一延展块30221固定的延展扣板30223,以及与第二延展块30222固定连接的插接板30224。

第一延展块30221和第二延展块30222分别固定于墙板固定板3021的两端,垂直于墙板固定板3021,且分布于墙板固定板3021的同一侧;延展扣板30223与第一延展块30221垂直且固定连接,并向靠近墙板固定板3021方向延展,墙板固定板3021、第一延展块30221和延展扣板30223形成槽体;插接板30224与第二延展块30222垂直且固定连接,并向远离墙板固定板3021方向延展。

墙板卡件3023包括第一墙板衔接板30231和第二墙板衔接板30232。其中,第一墙板衔接板30231,固定于墙板固定板;第二墙板衔接板30232,固定连接于第一墙板衔接板30231,并且平行于墙板固定板3021。

参照图6,墙板固定板3021、第一墙板衔接板30231以及第二墙板衔接板30232围成用于卡接装饰墙板303的卡接槽。

并且,墙面固定板3021上开设有若干个墙面条形孔;通过螺纹固定件穿过墙面条形孔后与开设于建筑墙面3012上的螺纹孔构成螺纹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墙板固定件302的轨道连接板与第一扣板3015、第二扣板3016构成间隙配合,使得墙板固定件302可沿墙面调平轨道301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

在现有技术中,墙板固定件302需要在安装装饰墙板303前滑入墙面调平轨道301,墙板固定件302不平整,调整其位置是一个比较麻烦的工序。本实施例改变了墙板固定件302与墙面调平轨道301的安装方式,从横向滑动调整到安装位变更成垂直插入安装,让墙板固定件302的安装更便捷。

在本实施例中,墙面固定板3021还可以设置有若干凸槽,例如,在墙面固定板3021增加了两个凸槽,他们的作用为增加墙面调平轨道的横向强度。可以理解为,为了加强墙面调平轨道301的强度,增加了两道浅凹槽增加轨道接触面积,增加强度。

具体来说,可以在墙板固定板的位于上方的侧边连接有第一凸槽3025;第一凸槽3025连接有第一凹槽3026,第一凹槽3026连接第一扣板3016。

墙板固定板的位于下方的侧边还连接有第二凸槽3027;第二凸槽3027连接有第二凹槽3028,第二凹槽连接第二扣板3017。

墙面调平轨道301达到一定长度后横向强度不够,并且墙板固定件302与墙面调平轨道301贴合不紧密。在装饰墙板303安装上墙后,按压面板表面,会出现金属摩擦声,为了消除这样的噪声,现有技术通常是需要在装饰墙板303安装后,在与墙面缝隙处打入发泡胶固定,但增加了工序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墙板固定件302,为减少装饰墙板303安装后按墙面调平轨道下端产生的金属摩擦声,在插接板30224与第二扣板3016接触的表面,还增加了弹性件3024。节省了在装饰墙板303和墙面缝隙处打入发泡胶的工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安装效率。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采用的找平组件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墙板固定件从垂直方向安装在墙面调平轨道上,墙板固定件上的墙板卡件用于安装装饰墙板,安装时间非常迅速,并且墙板固定件可以双方向安装,该结构可以装饰墙板,也可以固定阴角加固支撑件;

第二、墙面调平轨道无需预留胶槽或自攻螺丝安装深度,所以厚度仅为3mm;

第三、墙板固定件卡接的装饰墙板也非常容易拆除,对墙面调平轨道和装饰墙板无任何损害,三者均可重复利用。

参照图7和图8,公开了墙面调平轨道的安装方法。

实用新型实施例为四条墙面调平轨道,参照图7所示:四条墙面调平轨道301。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墙面安装结构的墙面安装方法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1:墙面调平轨道的调平

沿着建筑墙面,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布置若干条墙面调平轨道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1),计算墙面调平轨道之间的间隔,确定每条墙面调平轨道的水平位置,对于每一水平位置,以固定间隔,钻开预先指定直径和深度的孔,然后打入与该孔适配的楔子;

步骤2),用激光线打出墙面水平面位置,然后将超过激光线部分外露的楔子锯掉,以使所有楔子外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步骤3),将墙面调平轨道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在楔子上,螺丝深度进入结构墙体。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可以为:

墙面按照5条轨道的安装水平位置,以固定间隔(60cm)墙面用冲击钻开5cm直径深度5cm的孔,然后打入直径6cm,长度10cm的木楔子;

用激光线打出墙面水平面位置,然后将外露木楔子超过激光线部分锯掉,保证所有木楔子外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将5条轨道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在木楔子上,螺丝深度进入结构墙体,这样5条轨道表面处于相同的垂直立面。

s12:将第一块装饰墙板与每一墙面调平轨道的墙板固定件上的墙板卡件卡接,将相邻的第二块装饰墙板一侧卡槽边插入已经固定的第一装饰墙板另一侧卡槽边,再用墙板固定件固定第二块墙板基材另一侧的卡槽边。

s13:装饰墙板从室内面对入户门左侧开始逆时针顺序安装,或室内面对入户门右侧开始顺时针顺序安装。参照图8。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墙面安装结构中,顶角滑动轨道与装饰墙板顶端的装配示意图。

在该实施例中,顶角插入式轨道400包括u型安装槽401、以及,与u型安装槽401相垂直的u型固定槽402。

其中,u型安装槽401包括顶板4011、与顶板4011两个侧边分别垂直连接的第一侧板4012和第二侧板4013。并且,第一侧板4012与第二侧板4013平行;第一侧板4012、顶板4011、第二侧板4013形成u型空腔;u型空腔用于装饰墙板的插入。

u型固定槽402包括靠墙侧板4021、与靠墙侧板4021的两个侧边垂直连接的第三侧板4022和第四侧板4023。并且,第三侧板4022与第四侧板4023平行。第三侧板4022、靠墙侧板4021、第四侧板4023形成u型空腔;u型空腔的厚度与墙面固定u型槽3018的厚度相同。

并且,第二侧板4013与第三侧板4022垂直连接,第三侧板4022向建筑墙面延伸;第四侧板4023还垂直连接有延伸板4024,延伸版4024向下方延伸。

本实施例中,顶角插入式轨道400与建筑墙面固定,且固定凹槽厚度与墙面调平轨道所处u型凹槽厚度相同,保证顶面插入式滑动轨道与墙面调平轨道处于相同的水平面。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靠墙侧板4021还设置有若干远离所述建筑墙面的凸起。也就是说,在与建筑墙体接触面也增加了第一凸起4025和第二凸起4026,用于增加结构强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墙面安装结构还包括面饰收口顶角线组件500。参照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墙面安装结构中,顶角滑动轨道400与面饰收口顶角线组件500装配示意图。

在该实施例中,面饰收口顶角线组件500包括收口顶面501,与收口顶面501垂直连接的收口装饰面502,以及,与收口装饰面502垂直连接的卡接面503;收口顶面501、收口装饰面502与卡接面503形成半封闭的l型空腔。装饰墙板303安装至顶角插入式轨道400内,顶角插入式轨道500卡接至l型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角滑动轨道,可以让装饰墙板顶部插入滑动轨道中,起到固定作用,并且也方便进行拆卸;同时作为轨道的u型空腔还有固定面饰收口顶角线组件的作用,让装饰墙板与顶面衔接更自然也更精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收口顶面501与顶角插入式轨道400的接触面上,还设置有弹性层504,增大摩擦力和降低金属摩擦声。

参照图11至图16,示出类墙面安装结构实施例中,卡装式收口踢脚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卡装式收口踢脚线组件600包括:c型地脚龙骨601、地脚线墙面连接件602和面饰卡装式收口踢脚线603。

c型地脚龙骨601的开口端背向建筑墙面,c型地脚龙骨601的封闭端与建筑墙面贴合;c型地脚龙骨601的下端与地面找平层905贴合;地面面层905压住c型地脚龙骨601的下端。

从图11中还可以看出,卡装式收口踢脚线组件600中的c型地脚龙骨601与地面基层901、地面找平件902、水泥压力板903、地板垫904、地面找平层905、以及地面面层906(地板)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12示出了装饰墙板的底端与c型地脚龙骨601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墙面安装结构中,地脚线墙面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地脚线墙面连接件602包括连接体6021;连接体6021与c型地脚龙骨601封闭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连接体6021开有两个开口6022;两个开口6022沿竖直方向分布。

并且,两个开口6022之间的区域为一凹槽6023,凹槽6023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贯通连接体6021水平方向的长孔6024,长孔6024供螺纹连接件穿过,以将连接体6021、c型地脚龙骨601的封闭端固定连接于建筑墙面。

面饰卡装式收口踢脚线603包括u型板6031,u型板6031上设置有与开口6022适配的插接板6032。

参照图14,示出了面饰卡装式收口踢脚线与c型地脚龙骨装配示意图。

在安装完地面面层906后,通过插接板6032,面饰卡装式收口踢脚线603插入开口6022,与c型地脚龙骨601卡接。收口踢脚线面层厚度1mm。这样的结构也方便快速安装和拆卸。

c型地脚龙骨601,可以让装饰墙板底部插入作为滑动轨道的c型的封闭端表面,起到固定作用,并且也方便进行拆卸。同时滑动轨道还有固定面饰卡装式收口踢脚线的作用,让装饰墙板与地面装饰面层(木地板/瓷砖/大理石)衔接更自然也更精致。

面饰卡装式收口踢脚线根据地面完成面使用的材料(木地板、瓷砖、大理石)的不同安装在不同高度,非常方便调整。

图15为现有技术中的踢脚线安装后,凸出墙面的厚度的示意图。该图示出了成品衣柜1001、踢脚线1003。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的踢脚线1003会高出墙面完成面10mm,直接导致柜子放置过程中不能贴墙造成面积损失和柜体摆放不稳定的情况。

再将图15与图16进行对比,图16为示出了卡装式收口踢脚线组件安装后,凸出墙面厚度的示意图。图中的示出了2mm缝隙1002。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踢脚线仅比装饰墙板高出2mm,视觉更美观,也方便柜子摆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阴角加固支撑件700和阴角插接装饰条800。

阴角加固支撑件700的结构及安装位置示意图参照图17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墙面安装结构中,阴角加固支撑件正面安装位置示意图。

阴角加固支撑件700包括第一加固板701和第二加固板702;第一加固板701与第二加固板702垂直连接。第一加固板701与第二加固板702形成的连接件夹持于阴角内。

并且,阴角加固支撑件700还包括加固板卡接件703,加固板卡接件703包括:加固连接板7031、第一卡接衔接板7032、第二卡接衔接板7033。加固连接板7031滑动连接于墙面调平轨道;第一卡接衔接板7032固定于墙板固定板;第二卡接衔接板7033固定连接于第一卡接衔接板7032,并且平行于墙板固定板。

其中,加固连接板7031、第一卡接衔接板7032以及第二卡接衔接板7033围成用于卡接夹紧第一加固板701或第二加固板702的卡接槽。阴角加固支撑件也是通过卡件与墙面调平轨道进行固定的。

增加这个结构是因为,墙面调平轨道比传统的墙面调平龙骨薄很多,在阴角两块装饰墙板交接处按压装饰墙板会塌陷,增加了阴角加固支撑件后,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墙面安装结构中,阴角插接装饰条的结构意图。

阴角插接装饰条800包括第一立板801、第二立板802和第三立板803。并且,第二立板802和第三立板803垂直于第一立板801;第三立板设置于第一立板803的一端且沿远离建筑墙面的方向延伸;第二立板802和第三立板803间隔设置;间隔用于装饰墙板的卡入;第二立板802与第一立板803围成直角容纳空间。

增加阴角插接装饰条800的初衷在于,因为装饰墙板在阴角处经常会根据现场尺寸需要切割,切割面不整齐会影响视觉感官,所以利用阴角插接装饰条来进行装饰。

阳角在家居中最容易被磕碰的地方,同时也存在交接处因为墙面调平轨道本体比较薄带来的强度不足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墙面安装结构还包括阳角组件。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墙面安装结构中,阳角角加固支撑件与装饰墙板固定侧面剖面图;图20为呈直角设置的阳角外饰件、阳角内饰件及连接板安装位置示意图。

从图19可以看出,阳角组件1100包括:呈直角设置的阳角外饰件1101、呈直角设置的阳角内饰件1102、及连接板1103。阳角外饰件1101与阳角内饰件1102呈平行设置,连接板1103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阳角外饰件1101的直角内边以及阳角内饰件1102的直角外边;并且,位于连接板1103同一侧的阳角外饰件1101及阳角内饰件1102围成有用于卡接墙面基材层的卡接凹槽。

在一个更加优选的实施例中,阳角组件1100还包括呈直角设置的阳角加固支撑件1104,卡接于阳角的外侧。

通过上述阳角组件,可以增强装饰墙板墙面外拐角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前面尖角除了固定也起到保护的作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