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砌体房屋基础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4602发布日期:2020-05-12 19:37阅读:1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砌体房屋基础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砌体房屋基础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沿海地区旧式砌体结构房屋中广泛地采用石头材料作为房屋基础,且旧式房屋的毛石基础多为毛石与普通砂浆或其他低强度的胶凝材料混合而成,由于其材料松散、整体性差、抗剪能力极低的特点,受周围地质水文环境影响较大,地下水的下降导致的地质不均匀沉降,可能导致墙体开裂。加之,房屋的使用功能变更或房屋进行增层改造导致的荷载增大。当毛石基础的抗剪抗压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常常需要对毛石基础进行加固改造。

传统的加固改造方式常常通过后补钢筋混凝土围套的方式进行基础的加固,这种改造方式不仅挖填工作量大,且施工较为复杂。

如国内专利号为cn104674680a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条石基础加设围套处理过程,包括原石结构墙体,由混凝土围套、箍筋、柱角加劲角钢、地梁、条石及混凝土垫层组成,其特征是:原结构为砖基础,外观质量差,应在清理原结构构件基础上增加一个加固基础的施工程序,一般方法是在原基础上增设钢筋混凝土围套,混凝土围套内应按设计要求设置箍筋及柱脚加劲角钢,混凝土围套应采用不低于c20的混凝土现浇而成。该实用新型对于基础附件的土地开挖量较大,施工程序复杂,且混凝土围套与基础的整体性较差,造成了加固后的基础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挖填工作量小,施工方式简单且整体性较好的石砌体房屋墙体加固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石砌体房屋基础加固结构,所述石头基础设置于地面上,所述墙体垂直固设于石头基础的顶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杆、拉结钢筋、基础梁和外露钢筋;

多个所述锚杆竖直设置于石头基础两侧地面上且平行于石头基础的侧面;

所述拉结钢筋包括墙体钢筋和基础钢筋,所述墙体钢筋水平穿设于墙体的下部,所述基础钢筋水平穿设于石头基础的上部,所述墙体钢筋和基础钢筋在竖直方向一一对应设置,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的墙体钢筋和基础钢筋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基础梁分别设置于石头基础的两侧,所述锚杆的上端、墙体钢筋的两端、基础钢筋的两端伸入基础梁的内部且与基础梁固定连接;

所述外露钢筋设置于墙体与石头基础的连接处,所述外露钢筋与墙体钢筋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石头基础两侧的锚杆分部以梅花桩式布置。

其中,所述基础钢筋与靠近石头基础的锚杆进行焊接。

其中,所述基础梁内部设置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由四根纵筋和若干箍筋组成。

其中,所述墙体钢筋与墙体通过混凝土注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基础钢筋与石头基础通过混凝土注浆进行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外露钢筋与墙体钢筋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砌体房屋基础加固结构,施工过程中土体开挖量较小,甚至无需大型开挖设备;石头基础两侧沟槽内打入的锚杆大大加强了地基承载能力,增大了石头基础的受力面积;基础梁的设置分散了传力途径,且加固后石头基础与地基的总接触面积得到增大,基础梁与石头基础共同受力,大大减轻了石头基础承受的来自墙体的压力;通过拉结钢筋连接将两侧基础梁连结成整体,石头基础与基础梁的整体性得到增强,避免松散的石头基础因承受过大应力而产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石砌体房屋基础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石砌体房屋基础加固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石砌体房屋基础加固结构的钢筋笼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石砌体房屋基础加固结构的基础梁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墙体;2、石头基础;3、锚杆;4、拉结钢筋;41、墙体钢筋;42、基础钢筋;5、基础梁;51、钢筋笼;6、外露钢筋;7、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墙体上设置墙体钢筋,在石头基础上设置基础钢筋,在沟槽内设置锚杆,通过灌注混凝土将石头基础和上述结构连接成整体。

请参照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石砌体房屋基础加固结构,包括墙体1和石头基础2,所述石头基础2设置于地面的土体中,所述墙体1垂直固设于石头基础2的顶面,还包括锚杆3、拉结钢筋4、基础梁5和外露钢筋6;

多个所述锚杆3竖直设置于石头基础2两侧的土体中且垂直于水平面;

所述拉结钢筋4包括墙体钢筋41和基础钢筋42,所述墙体钢筋41水平穿设于墙体1的下部,所述基础钢筋42水平穿设于石头基础2的上部,所述墙体钢筋41和基础钢筋42在竖直方向上一一对应,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的墙体钢筋41和基础钢筋42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基础梁5分别设置于石头基础2的两侧,所述锚杆3的上端、墙体钢筋41的两端、基础钢筋42的两端伸入基础梁5的内部且与基础梁5固定连接;

所述外露钢筋6设置于墙体1与石头基础2的连接处,所述外露钢筋6与墙体钢筋41固定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砌体房屋基础加固结构,施工过程中土体开挖量较小,甚至无需大型开挖设备;石头基础两侧沟槽内打入的锚杆大大加强了地基承载能力,增大了石头基础的受力面积;基础梁的设置分散了传力途径,且加固后石头基础与地基的总接触面积得到增大,基础梁与石头基础共同受力,大大减轻了石头基础承受的来自墙体的压力;通过拉结钢筋连接将两侧基础梁连结成整体,石头基础与基础梁的整体性得到增强,避免松散的石头基础因承受过大应力而产生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石头基础2两侧的锚杆3分部以梅花桩式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钢筋42与靠近石头基础2的锚杆3进行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梁5内部设置有钢筋笼51,所述钢筋由四根纵筋和若干箍筋组成,钢筋笼51是钢筋混凝土承受拉力的必要构件,钢筋混凝土构件必有钢筋笼51,箍筋间距需依据基础的剪力来设计,纵筋和箍筋粗细都是待定的,且钢筋笼51的功能对于锚杆、拉结钢筋是独立的,钢筋笼51箍筋间距的调整、各钢筋粗细的调整都与锚杆和拉结钢筋的位置无关。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钢筋笼的设置,可提高基础梁的拉力承受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墙体钢筋41与墙体1通过混凝土注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基础钢筋42与石头基础2通过混凝土注浆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露钢筋6与墙体钢筋4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石砌体房屋基础加固结构,包括墙体1和石头基础2,所述石头基础2设置于地面的土体中,所述墙体1垂直固设于石头基础2的顶面,还包括锚杆3、拉结钢筋4、基础梁5和外露钢筋6;

多个所述锚杆3竖直设置于石头基础2两侧地面的土体中且垂直于水平面;

所述拉结钢筋4包括墙体钢筋41和基础钢筋42,所述墙体钢筋41水平穿设于墙体1的下部,所述基础钢筋42水平穿设于石头基础2的上部,所述墙体钢筋41和基础钢筋42在竖直方向上一一对应,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的墙体钢筋41和基础钢筋42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基础梁5分别设置于石头基础2的两侧,所述锚杆3的上端、墙体钢筋41的两端、基础钢筋42的两端伸入基础梁5的内部且与基础梁5固定连接;

所述外露钢筋6设置于墙体1与石头基础2的连接处,所述外露钢筋6与墙体钢筋41固定连接;

所述石头基础2两侧的锚杆3分部以梅花桩式布置;

所述基础钢筋42与靠近石头基础2的锚杆3进行焊接;

所述基础梁5内部设置有钢筋笼51,所述钢筋由四根纵筋和若干箍筋组成;

所述墙体钢筋41与墙体1通过混凝土注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基础钢筋42与石头基础2通过混凝土注浆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外露钢筋6与墙体钢筋4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砌体房屋基础加固结构,施工过程中土体开挖量较小,甚至无需大型开挖设备;石头基础两侧沟槽内打入的锚杆大大加强了地基承载能力,增大了石头基础的受力面积;基础梁的设置分散了传力途径,且加固后石头基础与地基的总接触面积得到增大,基础梁与石头基础共同受力,大大减轻了石头基础承受的来自墙体的压力;通过拉结钢筋连接将两侧基础梁连结成整体,石头基础与基础梁的整体性得到增强,避免松散的石头基础因承受过大应力而产生变形;

通过钢筋笼的设置,可提高基础梁的拉力承受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