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暂存功能的预制构件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1434发布日期:2020-04-10 16:4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暂存功能的预制构件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暂存功能的预制构件生产线,属于预制构件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预制构件的流水线生产方式的特点是台模/钢台车(也就是工作平台)随着工艺顺序通过生产线的传送系统流动至每个工序对应的工位;每一个工位的操作人员和具体工作相对固定,例如,台模清理、挡边模具安装、预埋件预埋、钢筋摆放布置、混凝土浇筑、振捣等操作在固定位置由相对固定的人和设备来操作。这种生产工艺形式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工,因此目前国内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对于预制外墙板和内墙板多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进行生产。

现有预制构件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清洁模具、喷油划线、安装模具、布置钢筋/预埋件、浇筑振捣混凝土、刮平混凝土、预养护、磨平、养护窑养护、脱模、吊装等等。

这些工序中,浇筑振捣混凝土、刮平混凝土、预养护、磨平、养护窑养护、脱模、吊装工位的操作(处理)时间节拍大致固定,不会因预制构件的形式、尺寸等因素产生较大的变化。但是安装模具和布置钢筋/预埋件工位的操作时间则会受到预制构件的形式、尺寸的不同而差异巨大,尤其是对于具体施工项目个性化定制的定制件,其非常规的外形往往将延长安装模具和布置钢筋/预埋件工位的操作时间。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比较典型的预制构件生产线的生产工序为:完成全部生产流程的预制构件在脱模工位进行脱模(拆除挡边模具),然后对预制构件进行吊装,预制构件转移至成品库中,留下来的台模沿着第一流水线转移,依次进行清模、装模、钢筋布置、预埋件预埋操作,在这些操作过程中,可以将台模从第一流水线通过台摸摆渡机构转移到第二流水线上,完成以上操作后台模进入布料工位进行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再进行一些浇筑后处理之后进入养护窑中进行养护,养护后的台模来到脱模工位,完成一次生产循环。

现有的生产线如果只是生产单一的预制构件产品,大致能够保证每一个生产工序的处于可控状态,能够按照24小时平均生产多少数量的预制构件进行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节拍不易被打乱。但是当需要同时生产不同类型的预制构件时,尤其是个性化的定制件时,由于安装模具和布置钢筋/预埋件工位的操作时间难以协调到一致,比如个性化的定制件在安装模具时需要比常规预制构件的装模时间多出几倍,这将导致个性化的定制件后续的常规预制构件生产节拍被打乱,过慢节拍工位使生产线出现拥堵,降低了生产线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暂存功能的预制构件生产线,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暂存功能的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流水线、第二流水线、第三流水线、第四流水线、台模摆渡机构、养护窑和台摸暂存单元,所述第一流水线上设置有布料工位,所述第二流水线上设置有脱模工位,所述第一流水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养护窑和所述台摸暂存单元衔接,所述第二流水线的一端与所述养护窑衔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流水线的一端衔接;所述第三流水线上设置有清模工位、装模工位和布筋工位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四流水线上设置有清模工位、装模工位和布筋工位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四流水线的一端与所述台摸暂存单元衔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流水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台模摆渡机构进行衔接;所述台摸暂存单元用于暂时存放经过布筋操作之后台模。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增加了台摸暂存单元,使得预制构件的生产循环过程以台模暂存单元为界限可以大致分为两个区域,即生产节拍不固定区和生产节拍固定区。具体生产过程大致为:用于生产预制构件的台模在第三流水线、第四流水线上依次进行台模清理、挡边模具安装、钢筋布置,预埋件放置等操作后,从第四流水线上转移到台模暂存单元中进行暂存;由于预制构件的类型以及尺寸的不同,上述操作针对不同的预制构件在时间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从清理台模到完成钢筋布置、预埋件预埋所需要的时间可以认为是不确定的,即生产线的这部分区域的生产节拍是不定的。台模暂存单元中的台模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节拍(比如15分钟)转运出一个台模到第一流水线上,第一流水线上的台模在布料工位进行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操作,然后经过抹平、磨平、静养、拉毛等后处理工序之后进入养护窑中进行养护,养护后台模及其预制构件转移到第二流水线上,在第二流水线上完成挡边模具拆除和脱模操作,用于生产预制构件的台模在第二流水线的脱模工位处进行脱模处理后(预制构件吊离台模)转移到第三流水线上,完成一个生产循环;第一流水线、养护窑和第二流水线上的操作时间几乎不受预制构件类型和尺寸的限制,各种类型和尺寸的预制构件都可以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在第一流水线和第二流水线上进行生产,即第一流水线、养护窑和第二流水线形成的区域可以称为生产节拍固定区。台摸暂存单元用于累计存储一定量的台模,可以保证24h不间断地为第一流水线提供台模,这样就可以保证在第二流水线的脱模工位处按照设定的节拍(时间间隔)下线预制构件成品,完全不受不断变化的预制构件类型和尺寸的影响,使得生产节拍不固定的操作工序全部位于台模暂存单元的上游,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加大生产节拍不固定区的生产能力,保证台摸暂存单元中具有足够的台模即可连续不断地进行预制构件生产。台模暂存单元起到了“缓存蓄水”的作用,生产线的适应能力大大提高,生产不同类型的定制化预制构件也不会导致生产线堵塞或者效率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水线和所述第二流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流水线和所述第四流水线平行设置。这样有利于减小生产线的占地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台摸暂存单元包括有升降移动装置和若干个用于容纳台模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流水线平行并列设置有两条以上,全部所述第三流水线的两端通过台模摆渡机构进行衔接;所述第四流水线平行并列设置有两条以上,全部所述第四流水线的两端通过台模摆渡机构进行衔接。这样能够增加清模工位、装模工位和布筋工位的数量,多个第三流水线和多个第四流水线上的台模可以相互转移,提升了生产节拍不固定区的生产能力,保证台模暂存单元中始终有足够多的台模。如此设置,可以减少生产线上三班倒的人员数量,清模工位、装模工位和布筋工位需要的大量工作人员可只在白天工作,即白天下班时就能够保证台模暂存单元中有足够生产线夜晚生产所需要的台模数量,夜晚台模暂存单元中的台模源源不断地按照固定节拍转移至第一流水线上,这样夜晚只需要在第一流水线、第二流水线安排少量的工作人员即可实现生产线的24小时不间断生产,而且不需要所有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进行三班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流水线和所述第四流水线均设置有两条以上,且所述第三流水线和所述第四流水线间隔设置,一条所述第三流水线和一条所述第四流水线组成一组,一组内的所述第三流水线和所述第四流水线远离所述台摸暂存单元的一端通过所述台摸暂存单元进行衔接。这样能够增加清模工位、装模工位和布筋工位的数量,多个第三流水线和多个第四流水线上的台模可以相互转移,提升了生产节拍不固定区的生产能力,保证台模暂存单元中始终有足够多的台模。如此设置,可以将部分组的第三流水线和第四流水线专门用来生产复杂、异形或定制化预制构件,即便其在这个阶段生产效率低下也不会阻塞整个生产线或者降低整个生产线的产出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水线上依次设置有布料工位、刮平工位和后处理工位。布料工位是用来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的;刮平工位用来将混凝土预制构件表面刮平;后处理工位包括磨平、静养、拉毛等入养护窑前的处理工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水线上依次设置有拆模工位和脱模工位。在拆模工位进行挡边模具拆除,在脱模工位将预制构件产品吊离台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水线和/或所述第三流水线直接进行衔接,且所述第二流水线和/或所述第三流水线下穿所述台摸暂存单元。或者,所述第二流水线和所述第三流水线通过所述台摸暂存单元的升降移动装置进行衔接。第二流水线和第三流水线分别与台模暂存单元衔接,可以使得在夜晚生产时,在第二流水线上完成脱模处理的台模自动转移到台摸暂存单元中暂存,待第二天第三流水线的工作人员上班后,在将台模暂存单元中的空台模转移至第三流水线上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提高了生产线的适应能力,即便是同时生产不同类型或尺寸的预制构件,也能够保证生产线不发生阻塞,确保生产效率。

2、保证了生产线的成品生产的节拍一致性,便于安排生产计划。

3、在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生产的情况下,可以在晚间解放部分工位的劳动力,减少三班倒的工作人员数量,降低了劳动强度。

4、通过台模暂存单元的运转、存储,将不同生产节拍的工序实现相同标准的生产节拍,避免较长生产工序工位拥堵较短的生产工序工位,解决了定制化产品生产节拍不均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预制构件生产线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预制构件生产线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预制构件生产线示意图。

图中:第一流水线1、第二流水线2、第三流水线3、第四流水线4、台模摆渡机构5、养护窑6、台摸暂存单元7、升降移动装置71、布料工位8、脱模工位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具有暂存功能的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流水线1、第二流水线2、第三流水线3、第四流水线4、台模摆渡机构5、养护窑6和台摸暂存单元7,所述第一流水线1上设置有布料工位8,所述第二流水线2上设置有脱模工位9,所述第一流水线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养护窑6和所述台摸暂存单元7衔接,所述第二流水线2的一端与所述养护窑6衔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流水线3的一端衔接;所述第三流水线3上设置有清模工位、装模工位和布筋工位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四流水线4上设置有清模工位、装模工位和布筋工位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四流水线4的一端与所述台摸暂存单元7衔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流水线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台模摆渡机构5进行衔接;所述台摸暂存单元7用于暂时存放经过布筋操作之后台模。

流水线主要包括两列相互平行的输送导向机构,如两列滚轮,驱动电机可驱动该滚轮转动,当用于生产预制构件的台模(钢台车)放置在流水线上,在滚轮的驱动下台模可以沿着流水线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台模在流水线上的驱动不限于滚轮驱动,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液压顶进或链轮拖拉方式传动,定时定距离移动台模,移动节奏时间根据生产工艺时间计算,根据每种构件生产工艺决定每个工位执行工序时间,自动运行。

台模摆渡机构5是为了将相邻流水线上的台模进行相互转移的机构。台模摆渡机构可采用吊装机构或者摆渡小车,摆渡小车设置在摆渡导轨上。

用于生产预制构件的台模在第三流水线3、第四流水线4上依次进行台模清理、挡边模具安装、钢筋布置,预埋件放置等操作后,从第四流水线4上转移到台模暂存单元7中进行暂存;由于预制构件的类型以及尺寸的不同,上述操作针对不同的预制构件在时间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从清理台模到完成钢筋布置、预埋件预埋所需要的时间可以认为是不确定的,即生产线的这部分区域的生产节拍是不定的。台模暂存单元7中的台模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节拍(比如15分钟)转运出一个台模到第一流水线1上,第一流水线1上的台模在布料工位8进行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操作,然后经过抹平、磨平、静养、拉毛等后处理工序之后进入养护窑6中进行养护,养护后台模及其预制构件转移到第二流水线2上,在第二流水线2上完成挡边模具拆除和脱模操作,用于生产预制构件的台模在第二流水线2的脱模工位处进行脱模处理后(预制构件吊离台模)转移到第三流水线3上,完成一个生产循环;第一流水线、养护窑和第二流水线上的操作时间几乎不受预制构件类型和尺寸的限制,各种类型和尺寸的预制构件都可以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在第一流水线和第二流水线上进行生产,即第一流水线、养护窑和第二流水线形成的区域可以称为生产节拍固定区。台摸暂存单元用于累计存储一定量的台模,可以保证24h不间断地为第一流水线提供台模,这样就可以保证在第二流水线的脱模工位处按照设定的节拍(时间间隔)下线预制构件成品,完全不受不断变化的预制构件类型和尺寸的影响,使得生产节拍不固定的操作工序全部位于台模暂存单元的上游,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加大生产节拍不固定区的生产能力,保证台摸暂存单元中具有足够的台模即可连续不断地进行预制构件生产。台模暂存单元起到了“缓存蓄水”的作用,生产线的适应能力大大提高,生产不同类型的定制化预制构件也不会导致生产线堵塞或者效率降低。

第一流水线1和第二流水线2平行设置;第三流水线3和第四流水线4平行设置。这样有利于减小生产线的占地面积,使得生产线比较紧凑,也便于多条生产线并列设置。

台摸暂存单元7包括有升降移动装置71和若干个用于容纳台模的容纳空间。例如台摸暂存单元可以采用专利文献(比如公开号为:cn109264276a、cn109159272a、cn109176855a、cn204136208u、cn203236582u、cn208697677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养护装置(养护窑),作为台摸暂存单元可以不需要设置加热、保湿装置,升降移动装置能够将台模转移至容纳空腔中,并在需要进行下一步工序时,能够从该容纳空间中向生产线的下游进行转移,升降移动装置是本领域养护窑中的常规装置,其可以带动台模进行三个方向(横向、纵向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当然,台摸暂存单元也可以直接采用现有的养护窑。台摸暂存单元保证了第一流水线上能够按照既定的生产节拍进行生产。

第一流水线1上依次设置有布料工位8、刮平工位和后处理工位。布料工位是用来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的;刮平工位用来将混凝土预制构件表面刮平;后处理工位包括磨平、静养、拉毛等入养护窑前的处理工位。

第二流水线2上依次设置有拆模工位和脱模工位9。在拆模工位进行挡边模具拆除,在脱模工位将预制构件产品吊离台模。

第二流水线2和/或所述第三流水线3直接进行衔接,且所述第二流水线2和/或所述第三流水线3下穿所述台摸暂存单元7。或者,所述第二流水线2和所述第三流水线3通过所述台摸暂存单元7的升降移动装置71进行衔接。第二流水线和第三流水线分别与台模暂存单元衔接,可以使得在夜晚生产时,在第二流水线上完成脱模处理的台模自动转移到台摸暂存单元中暂存,待第二天第三流水线的工作人员上班后,在将台模暂存单元中的空台模转移至第三流水线上进行处理。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流水线2和所述第三流水线3直接进行衔接时,可以位于所述台模暂存单元7的的侧面,而不是必须位于台模暂存单元7的下方。

实施例2

参见图2,在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的基础上,所述第三流水线3平行并列设置有两条以上,全部所述第三流水线3的两端通过台模摆渡机构5进行衔接;第四流水线4平行并列设置有两条以上,全部所述第四流水线4的两端通过台模摆渡机构进行衔接。这样能够增加清模工位、装模工位和布筋工位的数量,多个第三流水线和多个第四流水线上的台模可以相互转移,提升了生产节拍不固定区的生产能力,保证台模暂存单元中始终有足够多的台模。如此设置,可以减少生产线上三班倒的人员数量,清模工位、装模工位和布筋工位需要的大量工作人员可只在白天工作,即白天下班时就能够保证台模暂存单元中有足够生产线夜晚生产所需要的台模数量,夜晚台模暂存单元中的台模源源不断地按照固定节拍转移至第一流水线上,这样夜晚只需要在第一流水线、第二流水线安排少量的工作人员即可实现生产线的24小时不间断生产,而且不需要所有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进行三班倒。

实施例3

参见图3,在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的基础上,所述第三流水线3和所述第四流水线4均设置有两条以上,且所述第三流水线3和所述第四流水线4间隔设置,一条所述第三流水线3和一条所述第四流水线4组成一组,一组内的所述第三流水线和所述第四流水线远离所述台摸暂存单元的一端通过所述台摸暂存单元进行衔接。这样能够增加清模工位、装模工位和布筋工位的数量,多个第三流水线和多个第四流水线上的台模可以相互转移,提升了生产节拍不固定区的生产能力,保证台模暂存单元中始终有足够多的台模。如此设置,可以将部分组的第三流水线和第四流水线专门用来生产复杂、异形或定制化预制构件,即便其在这个阶段生产效率低下也不会阻塞整个生产线或者降低整个生产线的产出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局限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