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防火墙封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7266发布日期:2020-06-09 21:50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防火墙封堵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防火墙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电站阀厅为放置换流阀的封闭建筑,要求极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屏蔽换流产生的电磁干扰,墙壁地板全都铺设有无磁不锈钢板,换流变套管设计需要穿墙安装,因此需要在电站阀厅的墙壁上开设穿墙洞,开设穿墙洞并安装好换流变套管后需要将穿墙洞口进行封闭,现有技术在进行穿墙洞口封闭时,其封闭效率低,封闭后封堵处电磁隔离效果、防火防爆效果、以及密封性能均不理想。

因此设计一种变电站防火墙封堵结构,以提高防火防爆性能、电磁隔离效果、以及连接处的密封性能,成为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电站防火墙封堵结构,解决现有技术换流站阀厅防火墙封堵结构的电磁隔离效果、防火防爆效果、以及密封性能均不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电站防火墙封堵结构,在电站阀厅防火墙上开设呈方形的穿墙洞口,所述封堵结构安装于穿墙洞口内,所述封堵结构包括大封堵结构和设于所述大封堵结构内用于安装换流变套管的小封堵结构;

所述大封堵结构包括采用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方钢管焊接而成并安装于所述穿墙洞口内的框架体,以及安装于所述框架体内并由若干块alc板通过企口并排插接而成的防火墙体,所述框架体呈十字形,其与所述穿墙洞口的洞壁之间形成四个口字形安装空腔,并且每个所述安装空腔内均安装有防火墙体,所述框架体与所述穿墙洞口的洞壁之间通过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连接;

并排分布的两块所述防火墙体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小封堵结构的小封堵结构安装孔,并且每个所述小封堵结构安装孔内均安装有一个所述小封堵结构,所述小封堵结构包括采用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方钢管焊接而成并安装于所述小封堵结构安装孔内且呈口字形的钢架体,以及安装于所述钢架体内并呈方形的防火防爆板;

所述防火防爆板的中央开设有与换流变套管相匹配的换流变套管安装孔,所述换流变套管安装孔倾斜分布,其倾斜度与换流变套管的倾斜度相一致,换流变套管安装于所述换流变套管安装孔内,所述换流变套管安装孔的孔壁与换流变套管的外管壁之间填充有一层由硅酸铝针刺毯形成的硅酸铝针刺毯层。

进一步地,组成所述防火墙体的所述alc板的长度为3200mm、宽为600mm、厚度为200mm,同一个所述口字形安装空腔内的相邻两块组成所述防火墙体的所述alc板通过企口插接,并且同一个所述口字形安装空腔内的所有组成所述防火墙体的所述alc板通过企口顺序插接成所述防火墙体,每个所述口字形安装空腔内安装有一块所述防火墙体;

所述防火墙体上通过m12螺栓固定有若干块呈z字形的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并且每一块所述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与所述防火墙体之间形成有一个卡接槽,所有所述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环绕所述小封堵结构安装孔一周分布,所述钢架体的外环面上等距焊接有两个以上l100x10的第一等边角钢,所有所述第一等边角钢环绕所述钢架体外环面一周分布,所述第一等边角钢的数量与所述卡接槽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所有所述卡接槽均位于电站阀厅的阀厅内侧,所述第一等边角钢卡接于相应所述卡接槽内并通过所述m12螺栓紧固;

所述防火防爆板的中央开设有用于安装换流变套管的换流变套管安装孔,所述防火防爆板包括从阀厅内侧至换流变侧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以及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所述换流变套管安装孔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以及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所述硅酸铝针刺毯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和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所开设换流变套管安装孔部分的孔壁与所述换流变套管的外壁之间;

所述钢架体的内环面上等距焊接有两个以上l50x6的第二等边角钢,所有所述第二等边角钢环绕所述钢架体内环面一周分布,所述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通过螺栓分别与每一个所述第二等边角钢相固定;所述钢架体的内环面上等距焊接有两个以上l100x10的第三等边角钢,所有所述第三等边角钢环绕所述钢架体内环面一周分布,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通过螺栓分别与每一个所述第三等边角钢相固定;所述钢架体在位于换流变侧的侧面上等距焊接有一圈采用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制成的卡接板,每一个所述第三等边角钢与所述卡接板之间均形成有一个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卡接槽,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的四周分别紧固卡接于所有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卡接槽内,所述第二等边角钢、所述第三等边角钢和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卡接槽从阀厅内侧至换流变侧依次并排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换流变套管的外管壁与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所开设的换流变套管安装孔部分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换流变套管的外管壁与所述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的外表面之间设有一层由陶瓷化硅橡胶形成的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所述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上设有第一不锈钢卡箍,并且所述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通过第一不锈钢卡箍与所述换流变套管的外管壁相固定,所述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的外表面上;

所述换流变套管的外管壁与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的外表面之间设有一层由陶瓷化硅橡胶形成的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所述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上设有第二不锈钢卡箍,并且所述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通过第二不锈钢卡箍与所述换流变套管的外管壁相固定,所述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的外表面上,固定于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上的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和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与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的外壁一端设置有第一防火保护层,位于换流变侧的所述第一防火保护层与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的接头处包覆有一层由1mm厚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板制成的第一彩钢板,所述第一彩钢板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防火保护层和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固定,位于换流变侧的所述第一防火保护层与所述防火墙体之间的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的外表面填堵有一层防火砂浆层;所述防火墙体在位于换流变侧的一侧面上刮涂有一层2mm厚找平柔性耐水腻子层,并且在该柔性耐水腻子层的外表面刮涂有一层8mm厚加气找平砂浆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的长宽厚分别为3100mm×3000mm×50mm,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的长宽厚分别为3100mm×3000mm×150mm,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的长宽厚分别为3100mm×3000mm×70mm;

所述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由三块规格分别为1200mm×3000mm×50mm、1200mm×3000mm×50mm、700mm×3000mm×50mm的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通过企口并排拼接而成,所有拼接缝隙均勾缝有防火保温砂浆结构;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由三块规格分别为1200mm×3000mm×150mm、1200mm×3000mm×150mm、700mm×3000mm×150mm的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通过企口并排拼接而成,所有拼接缝隙均勾缝有防火保温砂浆结构;所述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包括岩棉复合板、以及紧密包覆在所述岩棉复合板外表面上的非导磁304不锈钢面层,所述非导磁304不锈钢面层的厚度为0.6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和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和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之间均留有间隙,并且所述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和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之间的间隙为10mm,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和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之间的间隙为20mm。

进一步地,所述防火墙体的四周通过m12螺栓周向固定有一圈呈z字形的第一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所述第一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与所述防火墙体之间形成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穿墙洞口的洞壁上分别通过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周向等距固定有一圈l50x6的第四等边角钢,所述框架体的每一个侧壁上分别等距焊接有两个以上l100x10的第五等边角钢,同一块所述防火墙体上分布于穿墙洞口洞壁侧的所述第一卡接槽用于卡接所述第四等边角钢,同样的,同一块所述防火墙体上分布于框架体侧的所述第一卡接槽用于卡接所述第五等边角钢,所述防火墙体通过所述第一卡接槽卡接所述第四等边角钢与所述穿墙洞口的洞壁相固定,所述防火墙体通过所述第一卡接槽卡接所述第五等边角钢与所述框架体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防火墙体与所述穿墙洞口的洞壁相连接处的两侧分别包覆有一层由硅酸铝针刺毯形成的第一硅酸铝针刺毯层,所述第一硅酸铝针刺毯层的外表面包覆有一层由1mm厚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板制成的第二彩钢板,所述第二彩钢板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防火墙体和所述电站阀厅防火墙相固定;所述第一硅酸铝针刺毯层、所述第二彩钢板、所述防火墙体和所述穿墙洞口的洞壁之间的形成的缝隙内均填充满防火涂料砂浆。

进一步地,所述钢架体的正反两面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一层由50mm厚alc板组成的第一防火保护层,所述防火墙体、所述第一防火保护层和所述钢架体相连接的缝隙处填充有由硅酸铝针刺毯形成的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将所述防火墙体、所述第一防火保护层和所述钢架体相连接的缝隙密实填充;所述框架体的正反两面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一层由50mm厚alc板组成的第二防火保护层,所述防火墙体分别与所述框架体和所述第二防火保护层相连接处均包覆有由硅酸铝针刺毯形成的第二硅酸铝针刺毯层。

进一步地,所述防火墙体在位于阀厅内侧的外表面上、包覆在所述钢架体上并位于阀厅内侧的所述第一防火保护层的外表面上、以及包覆在所述框架体上并位于阀厅内侧的所述第二防火保护层的外表面上均包覆有一层0.6mm厚的304不锈钢屏蔽层;所述防火墙体在位于阀厅内侧的外表面上均匀设有若干条c80×40×20×2.5型檩条,所述304不锈钢屏蔽层通过螺栓分别与所有所述檩条固定连接;

所有所述第一等边角钢、所有所述第二等边角钢、所有所述第三等边角钢、所有所述第四等边角钢、所有所述第五等边角钢、所有所述m12螺栓、所有所述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所有所述檩条、以及所有所述螺栓均采用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制成,所有所述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和所述第一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均采用5mm厚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板制成,所有alc板内的钢筋均为hrb400s热轧螺纹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钢筋,所述第一不锈钢卡箍和所述第二不锈钢卡箍均采用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制成,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或所述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的螺栓上穿设有-20×4铝合金压环,所述-20×4铝合金压环位于该螺栓的头部和所述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或所述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换流站阀厅防火墙封堵结构防火防爆性能强,电磁隔离效果佳,各连接处的密封性能好,安装电站阀厅换流变套管的防火防爆板的防火防爆性能强,电磁隔离效果好,防火防爆板与防火墙之间连接稳固牢靠、连接缝隙处密闭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将穿墙洞口开设成方形,在该方形洞口内安装呈十字形的框架体,框架体采用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方钢管焊接而成,框架体将方形洞口分隔成四个口字形安装空腔,口字形安装空腔内并排安装长度为3200mm、宽为600mm、厚度为200mm的alc板,同一口字形安装空腔内的alc板之间采用企口插接成一块防火墙体,防火墙体的拼接效率高,防火墙体与洞口壁和框架体侧壁之间采用角钢和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固定连接,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与alc板之间通过m12螺栓固定并形成有卡接槽,固定在洞口壁上和固定在框架体侧壁上的等边角钢分别与卡接槽相卡接,并通过m12螺栓紧固,可快速将防火墙体安装至口字形安装空腔内,并且安装后非常稳固结实,alc板的防火性能佳,防火效果理想。

本实用新型在防火墙体与洞口壁及框架体壁相连接处分别设有一层硅酸铝针刺毯层,硅酸铝针刺毯层均采用硅酸铝针刺毯材料制成,同时,在安装的缝隙处采用防火涂料砂浆进行勾缝,防火墙体上刮涂一层2mm厚找平柔性耐水腻子层,在该柔性耐水腻子层的外表面刮涂有一层8mm厚加气找平砂浆层,以将防火墙体中的alc板之间的缝隙填充找平,如此可保证各连接处的防火性能以及密封性能,进一步提高封堵结构的防火效果,框架体正反两面均固定有一层50mm厚alc板,可有效保证框架体的防火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防火墙体与洞口壁及框架体壁相连接处分别采用彩钢板进行包边,可有效美化连接处的外观。

本实用新型防火防爆板安装在钢架体内,由并排分布的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和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组成,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和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均由多块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通过企口并排连接而成,连接效率高,接缝处勾缝有防火保温砂浆结构,可同时保证密封性能和防火性能,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包括岩棉复合板和包覆在岩棉复合板外表面的非导磁304不锈钢面层组成,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厚度是50mm,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是150mm,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和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之间间隔10mm的空隙,如此可使本实用新型的防火防爆板具有非常好的防火性能,同时,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的厚度达70mm,其位于换流变侧,其与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之间间隔20mm的空隙,如此不仅电磁隔离效果好,还使本实用新型具有非常好的防爆性。

本实用新型防火墙体和钢架体之间通过第一等边角钢、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m12螺栓连接,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和防火墙体之间形成卡接槽,第一等边角钢焊接在防火墙体上,并卡接在卡接槽内,通过m12螺栓将第一等边角钢锁紧在卡接槽内,可使防火墙体和钢架体之间形成稳固牢靠的连接;同样,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通过螺栓与固定在钢架体上的第二等边角钢固定连接,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通过螺栓与固定在钢架体上的第三等边角钢固定连接;并且,固定在钢架体上的卡接板与第三等边角钢之间形成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卡接槽,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通过卡接在所有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卡接槽内与钢架体相固定,如此,就形成了防火墙体通过钢架体与防火防爆板的稳固牢靠连接。

本实用新型防火墙体由200mm厚的alc板采用企口并排插接而成,防火墙体的拼接效率高,防火性能强,防火墙体、钢架体、以及50mm厚alc板之间的接缝处密实填充有由硅酸铝针刺毯形成形成的填充结构,换流变侧50mm厚alc板与防火墙体之间的填充结构外露部分填堵有一层防火砂浆层,换流变侧50mm厚alc板与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之间封有一层彩钢板,防火墙体由长度为3200mm、宽为600mm、厚度为200mm的alc板通过企口并排插接而成,同时防火墙体刮涂有一层2mm厚找平柔性耐水腻子层,柔性耐水腻子层外表面刮涂有一层8mm厚加气找平砂浆层,如此可使防火墙体、钢架体、以及防火防爆板之间形成密封连接结构,保证电站阀厅的封闭性,提高防火性能及密封性能,进一步提高防火效果,框架体正反两面均固定有一层50mm厚alc板,可有效保证框架体的防火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防火防爆板上开设用于安装换流变套管的换流变套管安装孔,换流变套管安装孔倾斜分布,其倾斜度与换流变套管倾斜度相一致,换流变套管的管壁与换流变套管安装孔的孔壁之间设硅酸铝针刺毯层,硅酸铝针刺毯层可起到保温防火密封作用,同时,在换流变套管分别与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和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之间设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和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和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分别将换流变套管位于防火防爆板两侧的部分进行包覆,并分别通过第一不锈钢卡箍和第二不锈钢卡箍卡紧固定,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和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和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固定,可进一步提高换流变套管与换流变套管安装孔的孔壁之间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防火墙体分别与钢架体和框架体位于阀厅内侧的外表面上固定有一层304不锈钢屏蔽层,并且所有第一等边角钢、第二等边角钢、第三等边角钢、第四等边角钢、第五等边角钢、第一不锈钢卡箍、第二不锈钢卡箍、卡接板、彩钢板、m12螺栓、檩条、以及螺栓均采用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制成,所有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均采用5mm厚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板制成,框架体和钢架体均采用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方钢管焊接而成,所有alc板内钢筋均为hrb400s热轧螺纹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钢筋,可进一步防止电磁涡流产生,提高电磁隔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换流变套管的外管壁与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所开设的换流变套管安装孔部分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可有效防止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割伤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可有效保护柔性的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同时,螺栓的头部和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或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之间设-20×4铝合金压环,可进一步保护柔性的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或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火墙体与穿墙洞口洞壁连接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火墙体与框架体连接处示意图。

图4为防火墙体、钢架体和防火防爆板连接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图6为4的b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alc板企口插接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企口插接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防火防爆板安装换流变套管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框架体、2-防火墙体、3-钢架体、4-防火防爆板、5-换流变套管安装孔、6-硅酸铝针刺毯层、7-m12螺栓、8-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9-卡接槽、10-第一等边角钢、11-第二等边角钢、12-第三等边角钢、13-卡接板、14-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卡接槽、15-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16-第一不锈钢卡箍、17-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18-第二不锈钢卡箍、19-第一防火保护层、20-填充结构、21-304不锈钢屏蔽层、22-檩条、23-第一彩钢板、24-防火砂浆层、25-岩棉复合板、26-非导磁304不锈钢面层、27--20×4铝合金压环、28-第四等边角钢、29-第五等边角钢、30-第一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31-第一卡接槽、32-第一硅酸铝针刺毯层、33-第二彩钢板、34-第二防火保护层、35-第二硅酸铝针刺毯层、36-电站阀厅防火墙、37-换流变套管、41-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2-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3-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电站防火墙封堵结构,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换流站阀厅防火墙封堵结构防火防爆性能强,电磁隔离效果佳,各连接处的密封性能好,安装电站阀厅换流变套管的防火防爆板的防火防爆性能强,电磁隔离效果好,防火防爆板与防火墙之间连接稳固牢靠、连接缝隙处密闭性能好。本实用新型在电站阀厅防火墙36上开设呈方形的穿墙洞口,所述封堵结构安装于穿墙洞口内,所述封堵结构包括大封堵结构和设于所述大封堵结构内用于安装换流变套管37的小封堵结构;所述大封堵结构包括采用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方钢管焊接而成并安装于所述穿墙洞口内的框架体1,以及安装于所述框架体1内并由若干块alc板通过企口并排插接而成的防火墙体2,所述框架体1呈十字形,其与所述穿墙洞口的洞壁之间形成四个口字形安装空腔,并且每个所述安装空腔内均安装有防火墙体2,所述框架体1与所述穿墙洞口的洞壁之间通过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并排分布的两块所述防火墙体2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小封堵结构的小封堵结构安装孔,并且每个所述小封堵结构安装孔内均安装有一个所述小封堵结构,所述小封堵结构包括采用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方钢管焊接而成并安装于所述小封堵结构安装孔内且呈口字形的钢架体3,以及安装于所述钢架体3内并呈方形的防火防爆板4;所述防火防爆板4的中央开设有与换流变套管相匹配的换流变套管安装孔5,所述换流变套管安装孔5倾斜分布,其倾斜度与换流变套管的倾斜度相一致,换流变套管安装于所述换流变套管安装孔5内,所述换流变套管安装孔5的孔壁与换流变套管的外管壁之间填充有一层由硅酸铝针刺毯形成的硅酸铝针刺毯层6。

本实用新型组成所述防火墙体2的所述alc板的长度为3200mm、宽为600mm、厚度为200mm,同一个所述口字形安装空腔内的相邻两块组成所述防火墙体2的所述alc板通过企口插接,并且同一个所述口字形安装空腔内的所有组成所述防火墙体2的所述alc板通过企口顺序插接成所述防火墙体2,每个所述口字形安装空腔内安装有一块所述防火墙体2;所述防火墙体2上通过m12螺栓7固定有若干块呈z字形的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8,并且每一块所述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8与所述防火墙体2之间形成有一个卡接槽9,所有所述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8环绕所述小封堵结构安装孔一周分布,所述钢架体3的外环面上等距焊接有两个以上l100x10的第一等边角钢10,所有所述第一等边角钢10环绕所述钢架体3外环面一周分布,所述第一等边角钢10的数量与所述卡接槽9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所有所述卡接槽9均位于电站阀厅的阀厅内侧,所述第一等边角钢10卡接于相应所述卡接槽9内并通过所述m12螺栓7紧固。

本实用新型将穿墙洞口开设成方形,在该方形洞口内安装呈十字形的框架体,框架体采用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方钢管焊接而成,框架体将方形洞口分隔成四个口字形安装空腔,口字形安装空腔内并排安装长度为3200mm、宽为600mm、厚度为200mm的alc板,同一口字形安装空腔内的alc板之间采用企口插接成一块防火墙体,防火墙体的拼接效率高,防火墙体与洞口壁和框架体侧壁之间采用角钢和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固定连接,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与alc板之间通过m12螺栓固定并形成有卡接槽,固定在洞口壁上和固定在框架体侧壁上的等边角钢分别与卡接槽相卡接,并通过m12螺栓紧固,可快速将防火墙体安装至口字形安装空腔内,并且安装后非常稳固结实,alc板的防火性能佳,防火效果理想。

本实用新型在防火墙体与洞口壁及框架体壁相连接处分别设有一层硅酸铝针刺毯层,硅酸铝针刺毯层均采用硅酸铝针刺毯材料制成,同时,在安装的缝隙处采用防火涂料砂浆进行勾缝,防火墙体上刮涂一层2mm厚找平柔性耐水腻子层,在该柔性耐水腻子层的外表面刮涂有一层8mm厚加气找平砂浆层,以将防火墙体中的alc板之间的缝隙填充找平,如此可保证各连接处的防火性能以及密封性能,进一步提高封堵结构的防火效果,框架体正反两面均固定有一层50mm厚alc板,可有效保证框架体的防火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防火防爆板4的中央开设有用于安装换流变套管的换流变套管安装孔5,所述防火防爆板4包括从阀厅内侧至换流变侧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1、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2、以及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43,所述换流变套管安装孔5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1、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2、以及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43,所述硅酸铝针刺毯层6位于所述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1和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2所开设换流变套管安装孔部分的孔壁与所述换流变套管的外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钢架体3的内环面上等距焊接有两个以上l50x6的第二等边角钢11,所有所述第二等边角钢11环绕所述钢架体3内环面一周分布,所述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1通过螺栓分别与每一个所述第二等边角钢11相固定;所述钢架体3的内环面上等距焊接有两个以上l100x10的第三等边角钢12,所有所述第三等边角钢12环绕所述钢架体3内环面一周分布,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2通过螺栓分别与每一个所述第三等边角钢12相固定;所述钢架体3在位于换流变侧的侧面上等距焊接有一圈采用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制成的卡接板13,每一个所述第三等边角钢12与所述卡接板13之间均形成有一个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卡接槽14,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43的四周分别紧固卡接于所有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卡接槽14内,所述第二等边角钢11、所述第三等边角钢12和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卡接槽14从阀厅内侧至换流变侧依次并排分布。

本实用新型防火防爆板安装在钢架体内,由并排分布的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和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组成,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和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均由多块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通过企口并排连接而成,连接效率高,接缝处勾缝有防火保温砂浆结构,可同时保证密封性能和防火性能,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包括岩棉复合板和包覆在岩棉复合板外表面的非导磁304不锈钢面层组成,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厚度是50mm,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是150mm,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和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之间间隔10mm的空隙,如此可使本实用新型的防火防爆板具有非常好的防火性能,同时,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的厚度达70mm,其位于换流变侧,其与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之间间隔20mm的空隙,如此不仅电磁隔离效果好,还使本实用新型具有非常好的防爆性。

本实用新型防火墙体和钢架体之间通过第一等边角钢、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m12螺栓连接,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和防火墙体之间形成卡接槽,第一等边角钢焊接在防火墙体上,并卡接在卡接槽内,通过m12螺栓将第一等边角钢锁紧在卡接槽内,可使防火墙体和钢架体之间形成稳固牢靠的连接;同样,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通过螺栓与固定在钢架体上的第二等边角钢固定连接,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通过螺栓与固定在钢架体上的第三等边角钢固定连接;并且,固定在钢架体上的卡接板与第三等边角钢之间形成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卡接槽,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通过卡接在所有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卡接槽内与钢架体相固定,如此,就形成了防火墙体通过钢架体与防火防爆板的稳固牢靠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换流变套管的外管壁与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43所开设的换流变套管安装孔部分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换流变套管的外管壁与所述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1的外表面之间设有一层由陶瓷化硅橡胶形成的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15,所述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15上设有第一不锈钢卡箍16,并且所述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15通过第一不锈钢卡箍16与所述换流变套管的外管壁相固定,所述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15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1的外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换流变套管的外管壁与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2的外表面之间设有一层由陶瓷化硅橡胶形成的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17,所述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17上设有第二不锈钢卡箍18,并且所述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17通过第二不锈钢卡箍18与所述换流变套管的外管壁相固定,所述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17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2的外表面上,固定于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2上的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2和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43之间。

本实用新型位于换流变侧的所述第一防火保护层19与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43的接头处包覆有一层由1mm厚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板制成的第一彩钢板23,所述第一彩钢板23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防火保护层19和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43固定,位于换流变侧的所述第一防火保护层19与所述防火墙体2之间的所述填充结构20的外表面填堵有一层防火砂浆层24;所述防火墙体2在位于换流变侧的一侧面上刮涂有一层2mm厚找平柔性耐水腻子层,并且在该柔性耐水腻子层的外表面刮涂有一层8mm厚加气找平砂浆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1的长宽厚分别为3100mm×3000mm×50mm,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2的长宽厚分别为3100mm×3000mm×150mm,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43的长宽厚分别为3100mm×3000mm×70mm;所述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1由三块规格分别为1200mm×3000mm×50mm、1200mm×3000mm×50mm、700mm×3000mm×50mm的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通过企口并排拼接而成,所有拼接缝隙均勾缝有防火保温砂浆结构;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2由三块规格分别为1200mm×3000mm×150mm、1200mm×3000mm×150mm、700mm×3000mm×150mm的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通过企口并排拼接而成,所有拼接缝隙均勾缝有防火保温砂浆结构;所述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包括岩棉复合板25、以及紧密包覆在所述岩棉复合板25外表面上的非导磁304不锈钢面层26,所述非导磁304不锈钢面层26的厚度为0.6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1和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2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2和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43之间均留有间隙,并且所述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1和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2之间的间隙为10mm,所述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42和所述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43之间的间隙为20mm。

本实用新型在防火防爆板上开设用于安装换流变套管的换流变套管安装孔,换流变套管安装孔倾斜分布,其倾斜度与换流变套管倾斜度相一致,换流变套管的管壁与换流变套管安装孔的孔壁之间设硅酸铝针刺毯层,硅酸铝针刺毯层可起到保温防火密封作用,同时,在换流变套管分别与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和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之间设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和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和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分别将换流变套管位于防火防爆板两侧的部分进行包覆,并分别通过第一不锈钢卡箍和第二不锈钢卡箍卡紧固定,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和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和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固定,可进一步提高换流变套管与换流变套管安装孔的孔壁之间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防火墙体2的四周通过m12螺栓7周向固定有一圈呈z字形的第一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30,所述第一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30与所述防火墙体2之间形成有第一卡接槽31,所述穿墙洞口的洞壁上分别通过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周向等距固定有一圈l50x6的第四等边角钢28,所述框架体1的每一个侧壁上分别等距焊接有两个以上l100x10的第五等边角钢29,同一块所述防火墙体2上分布于穿墙洞口洞壁侧的所述第一卡接槽31用于卡接所述第四等边角钢28,同样的,同一块所述防火墙体2上分布于框架体侧的所述第一卡接槽31用于卡接所述第五等边角钢29,所述防火墙体2通过所述第一卡接槽31卡接所述第四等边角钢28与所述穿墙洞口的洞壁相固定,所述防火墙体2通过所述第一卡接槽31卡接所述第五等边角钢29与所述框架体1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防火墙体2与所述穿墙洞口的洞壁相连接处的两侧分别包覆有一层由硅酸铝针刺毯形成的第一硅酸铝针刺毯层32,所述第一硅酸铝针刺毯层32的外表面包覆有一层由1mm厚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板制成的第二彩钢板33,所述第二彩钢板33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防火墙体2和所述电站阀厅防火墙相固定;所述防火墙体2在位于换流变侧的一侧面上刮涂有一层2mm厚找平柔性耐水腻子层,并且在该柔性耐水腻子层的外表面刮涂有一层8mm厚加气找平砂浆层;所述第一硅酸铝针刺毯层32、所述第二彩钢板33、所述防火墙体2和所述穿墙洞口的洞壁之间的形成的缝隙内均填充满防火涂料砂浆。

本实用新型防火墙体由200mm厚的alc板采用企口并排插接而成,防火墙体的拼接效率高,防火性能强,防火墙体、钢架体、以及50mm厚alc板之间的接缝处密实填充有由硅酸铝针刺毯形成形成的填充结构,换流变侧50mm厚alc板与防火墙体之间的填充结构外露部分填堵有一层防火砂浆层,换流变侧50mm厚alc板与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之间封有一层彩钢板,防火墙体由长度为3200mm、宽为600mm、厚度为200mm的alc板通过企口并排插接而成,同时防火墙体刮涂有一层2mm厚找平柔性耐水腻子层,柔性耐水腻子层外表面刮涂有一层8mm厚加气找平砂浆层,如此可使防火墙体、钢架体、以及防火防爆板之间形成密封连接结构,保证电站阀厅的封闭性,提高防火性能及密封性能,进一步提高防火效果,框架体正反两面均固定有一层50mm厚alc板,可有效保证框架体的防火性能。本实用新型在防火墙体与洞口壁及框架体壁相连接处分别采用彩钢板进行包边,可有效美化连接处的外观。

本实用新型所述钢架体3的正反两面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一层由50mm厚alc板组成的第一防火保护层19,所述防火墙体2、所述第一防火保护层19和所述钢架体3相连接的缝隙处填充有由硅酸铝针刺毯形成的填充结构20,所述填充结构20将所述防火墙体2、所述第一防火保护层19和所述钢架体3相连接的缝隙密实填充;所述框架体1的正反两面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一层由50mm厚alc板组成的第二防火保护层34,所述防火墙体2分别与所述框架体1和所述第二防火保护层34相连接处均包覆有由硅酸铝针刺毯形成的第二硅酸铝针刺毯层35。

本实用新型所述防火墙体2在位于阀厅内侧的外表面上、包覆在所述钢架体3上并位于阀厅内侧的所述第一防火保护层19的外表面上、以及包覆在所述框架体1上并位于阀厅内侧的所述第二防火保护层34的外表面上均包覆有一层0.6mm厚的304不锈钢屏蔽层21;所述防火墙体2在位于阀厅内侧的外表面上均匀设有若干条c80×40×20×2.5型檩条22,所述304不锈钢屏蔽层21通过螺栓分别与所有所述檩条22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有所述第一等边角钢10、所有所述第二等边角钢11、所有所述第三等边角钢12、所有所述第四等边角钢28、所有所述第五等边角钢29、所有所述m12螺栓7、所有所述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所有所述檩条22、以及所有所述螺栓均采用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制成,所有所述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8和所述第一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30均采用5mm厚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板制成,所有alc板内的钢筋均为hrb400s热轧螺纹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钢筋,所述第一不锈钢卡箍16和所述第二不锈钢卡箍18均采用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制成,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15或所述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17的螺栓上穿设有-20×4铝合金压环27,所述-20×4铝合金压环27位于该螺栓的头部和所述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15或所述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17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防火墙体分别与钢架体和框架体位于阀厅内侧的外表面上固定有一层304不锈钢屏蔽层,并且所有第一等边角钢、第二等边角钢、第三等边角钢、第四等边角钢、第五等边角钢、第一不锈钢卡箍、第二不锈钢卡箍、卡接板、彩钢板、m12螺栓、檩条、以及螺栓均采用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制成,所有无磁不锈钢固定压板均采用5mm厚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板制成,框架体和钢架体均采用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方钢管焊接而成,所有alc板内钢筋均为hrb400s热轧螺纹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钢筋,可进一步防止电磁涡流产生,提高电磁隔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换流变套管的外管壁与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所开设的换流变套管安装孔部分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可有效防止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割伤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可有效保护柔性的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同时,螺栓的头部和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或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之间设-20×4铝合金压环,可进一步保护柔性的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或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实用新型alc板规格及性能参数详见表1和表2,岩棉复合板性能参数详见表3。

表1本实用新型alc板规格及性能参数表

表2本实用新型alc板规格及性能参数表

表3岩棉复合板性能参数

本实用新型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参数如下:

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总厚度超过60mm,由双层面板、方钢管龙骨、包边板、连接件组成,实物构成类似钢质门板。其中,面板采用3mm厚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板。龙骨采用50mmx50mmx6mm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方钢管。包边板1mm厚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板。连接件采用5mm厚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板。所有螺栓等其他连接件均采用奥氏体型s304无磁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双层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与换流变套管之间间隙密实填充硅酸铝针刺毯。硅酸铝针刺毯裁剪宽度要求大于封边宽度20mm,硅酸铝针刺毯码放采用层叠错缝布置,硅酸铝针刺毯堆叠高度应高于缝隙高度的150%。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的包面采用厚度0.6mm的非导磁304不锈钢面层,可有效防止电磁涡流产生。岩棉复合板采用天然岩石,不含石棉。岩棉复合板纤维采用三维分布,均匀致密,较普通岩棉具有更高的强度。岩棉复合板为坚固不易下塌的材料,其自身较高的密度保持材料本身的稳定性,特别是持续高温下抗收缩能力强,保证复合板材的完整性,从而达到最佳的防火性能。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可自承重,无需结构支撑,12m以内为无檩体系。板材拼接采用企口插接方式,板材连接致密,连接缝隙采用防火保温砂浆勾缝。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