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2139发布日期:2020-02-28 07:13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板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建筑施工标准化、施工效率和施工成本控制等方面也在不断提高,但建筑窗户安装未有大的改变,传统窗框是在主体结构完成后,在预留洞口处安装窗框,再进行保温、防水及外装饰处理,最后安装玻璃窗。这种安装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施工时间长,而且窗框周边填缝不密实引起渗漏等工程质量问题,影响窗户安装质量,在更换门窗时,必须把门窗边框在洞口的墙体打开即打开原填缝批挡后才能更换,工序费力费时,并且会对墙体结构造成极大的破坏,给建筑墙体的使用留下安全隐患。

预制门窗一体化墙板技术,是指将窗框、门框在预制构件厂与墙体浇筑成一体,到施工现场只需安装扇、玻璃和五金件等,该技术可以提高门窗施工质量,防止洞口渗漏,缩短工期。

按照预制墙体的不同,门窗一体化预制墙板目前可分为两种:预制门窗实心墙板和预制门窗叠合墙板。预制门窗实心墙板存在以下问题:门窗框与实心墙板一次浇筑成型,如需更换门窗框较麻烦;门窗框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在长期环境作用下可能与混凝土之间发生分离。预制门窗叠合墙板是采用叠合墙板辅以特殊辅材,在工厂将门窗与叠合墙板浇筑成型,制成预制门窗叠合墙板,不仅可以提高预制叠合墙板的装配化程度,便于门窗的更换,还可以解决传统现场门窗安装所存在的问题,提高工程质量。

现有的预制门窗叠合墙板的窗框通过副框与挡板进行固定,各自的连接件在一个平面内,窗框的固定效果较差,且由于副框材质一般为钢材,体积、重量较大,运输、定位安装较为困难,安装时至少需要3个人,增加施工周期和安装成本。在装饰施工中容易对窗框造成污染或损坏,影响到整体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能够省去安装副框的步骤、加快施工进度、解决土建与门窗安装时存在的作业交叉、门窗框更换麻烦等问题,节约成本。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包括第一预制层、第二预制层、混凝土层、成型加强筋、预埋固定件、封边挡板和门窗框,所述第一预制层和所述第二预制层分别叠设于所述混凝土层的两侧形成叠合墙板,所述成型加强筋嵌设于所述第一预制层、所述第二预制层和所述混凝土层中;所述叠合墙板上成型出门窗孔洞,所述预埋固定件预埋在所述混凝土层中,所述封边挡板覆盖于所述门窗孔洞的壁面上且固定在所述预埋固定件上,所述门窗框固定在所述封边挡板上。

作为对所述的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叠合墙板还包括保温层和保温连接件,所述保温层夹设于所述第一预制层与所述混凝土层之间,所述保温连接件将所述第一预制层和所述第二预制层连接。

作为对所述的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保温连接件包括主杆、次杆和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主杆的两端,所述次杆设于所述主杆上;所述保温连接件通过两端的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预制层和所述第二预制层固定,所述次杆将所述保温层压紧在与所述第一预制层上。

作为对所述的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保温连接件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次杆上用于与所述保温层连接。

作为对所述的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连接部呈钩状,两端的连接部的钩状开口相对设置,两个所述连接部直接浇筑成型在所述第一预制层和所述第二预制层中。

作为对所述的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成型加强筋包括成型加强筋笼和加强筋网片,所述成型加强筋笼包括加强筋网片以及将两层所述加强筋网片连接的水平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网片嵌设于所述第一预制层中,所述成型加强筋笼的两个所述加强筋网片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二预制层和所述混凝土层中。

作为对所述的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预制层为外预制层,所述第二预制层为内预制层;嵌设于内预制层的所述加强筋网片的结构强度大于嵌设于外预制层的所述加强筋网片的结构强度。

作为对所述的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嵌设于所述外预制层内的所述加强筋网片的竖向、横向加强筋的直径为4mm,布置间距为150-200mm;嵌设于所述内预制层内的所述加强筋网片的竖向加强筋的直径为10mm,布置间距为180-220mm,横向加强筋的直径为8mm,布置间距为180-220mm。

作为对所述的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预埋固定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部和预连接部,所述预连接部固定于所述成型加强筋固定,所述封边挡板固定在所述安装部上。

作为对所述的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安装部为木块,所述预连接部为钢筋,所述钢筋插入至所述木块中,且两端自所述木块中延伸而出后与所述成型加强筋连接固定;或,所述安装部为空心钢块或塑钢块,所述预连接部为钢筋,所述钢筋固定在所述空心钢块或塑钢块上后与所述成型加强筋连接固定。

作为对所述的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相邻的所述封边挡板之间通过连接件、紧固件连接,所述紧固件将所述连接件固定在两个相邻的所述封边挡板上。

作为对上述的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连接件为角铁或合页,所述紧固件为螺栓、自攻螺钉或销钉。

作为对上述的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封边挡板为纤维水泥板、硅酸钙板、水泥木屑板、胶合板、玻镁板、木板中的一种。

作为对上述的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门窗框为木框、塑钢框、钢框、铝合金框、铝包木框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本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直接预制有门窗,通过封边挡板围合出门窗孔洞,将门窗框直接连接在封边挡板上,省去了副框,简化结构与安装,门窗框的更换更加方便,节约了叠合墙板的成本与安装成本。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预制有窗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预制有门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第一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第二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保温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叠合墙板;11-第一预制层;12-第二预制层;13-混凝土层;14-成型加强筋笼;141-加强筋网片;142-水平加强筋;15-预埋固定件;151-安装部;152-预连接部;16-封边挡板;17-连接件;18-紧固件;19-保温层;20-保温连接件;201-主杆;202-次杆;203-连接部;204-固定部;21-装饰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优选实施例。但是,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1,它包括第一预制层11、第二预制层12、混凝土层13、成型加强筋笼14、预埋固定件15、封边挡板16和门窗框。第一预制层11、第二预制层12分别设于混凝土层13的两侧形成叠合墙板1,成型加强筋笼14嵌设于叠合墙板1中。成型加强筋笼14同时嵌设于第一预制层11、第二预制层12和混凝土层13中,作为叠合墙板1的骨架,用于增强叠合墙板1的结构支撑强度。

叠合墙板1上成型出门窗孔洞,预埋固定件15设于门窗孔洞的壁面上且预埋在混凝土层13中,封边挡板16覆盖于门窗孔洞的壁面上且固定在预埋固定件15上,门窗框固定在封边挡板16上。封边挡板16通过固定在预埋固定件15上,从而固定在门窗孔洞上,门窗框直接固定在封边挡板16上,省去了副框结构。

成型加强筋笼14包括两层加强筋网片141以及水平加强筋142,两层加强筋网片141分别嵌设于第一预制层11、第二预制层12中。水平加强筋142层将两个加强筋网片141连接且嵌设于混凝土层13中。混凝土层13在成型加强筋笼14相对第一预制层11、第二预制层12固定后浇筑而成,混凝土将水平加强筋142包覆于其中,从而使得成型加强筋笼14嵌设在叠合墙板1的三个层结构中作为三个层结构的骨架。

加强筋网片141呈网格状,可以理解的是,加强筋网片141的网格越细小、致密,加强筋的横截面越大,加强筋网片141对于第一预制层11、第二预制层12的支撑强度越高。两个加强筋网片141平行设置,水平加强筋142垂直于加强筋网片141设置。水平加强筋142的在加强筋网片141的平面上可以呈点阵分布,可以理解的是,水平加强筋142的分布越密集、横截面越大,水平加强筋142对混凝土层13的支撑强度越高。

第一预制层11、第二预制层12分别为外预制层和内预制层,在安装叠合墙板1时,外预制层朝外、内预制层朝内安装。

嵌设于内预制层的加强筋网片141的结构强度大于嵌设于外预制层的加强筋网片141的结构强度。这样设置的原因在于,外预制层承受风荷载、地震荷载和自重,其内的加强筋网片141的有抗开裂、抗风载荷等作用,而内预制层所承受的力较大,对于加强筋网片141的结构强度要求更大。

进一步地,内预制层中的加强筋网片141的竖向支撑强度大于横向支撑强度,可以采用竖向加强筋的横截面大于横向加强筋的横截面的方式,或者竖向加强筋的分布较横向加强筋的分布密度的方式,或者结合采用两种方式。

本实施例中,嵌设于外预制层内的加强筋网片141的竖向、横向加强筋的直径为4mm,布置间距为150-200mm,嵌设于外预制层中的加强筋网片141采用横竖杆径相等、布置距离相等的均匀网格。横、竖加强筋的布置间距可以为150mm、160mm、175mm、180mm、200mm或其他距离。

嵌设于内预制层内的加强筋网片141的竖向加强筋的直径为10mm,布置间距为180-220mm,横向加强筋的直径为8mm,布置间距为180-220mm,嵌设于内预制层中的加强筋网片141采用横竖杆径不等、布置距离相等的网格。竖向加强筋的受力更大,需要提供更大的竖向支撑力,因此竖向加强筋的直径更大。横、竖加强筋的布置间距可以为180mm、190mm、200mm、210mm、220mm或其他距离。

本实施例中,加强筋为钢筋。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强筋还可以为其他的金属杆状体。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3,叠合墙板1上预制有门窗,也就是预制有门或者窗户,或者同时预制有门和窗户,在叠合墙板1上预制有窗户的位置预留出封闭的孔洞,在叠合墙板1上预制有门的位置预留出一边与叠合墙板1贯通的孔洞。

本实施例中,门孔洞为匚形孔洞,窗孔洞为方形孔洞。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门窗孔洞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孔洞。

门孔洞的内壁上的封边挡板16包括上挡板和侧挡板,两个侧挡板设于上挡板的两侧从而呈匚形框,在安装叠合墙板1时,匚形框的开口朝向地面设置;窗孔洞的内壁上的封边挡板16包括上挡板、下挡板和侧挡板,上挡板和下挡板相对设置,两个侧挡板设于上挡板和下挡板的两侧,四块挡板首尾连接形成方框。

封边挡板16与第一预制层11、第二预制层12围合出混凝土层13的空腔,在浇筑混凝土层13时,封边挡板16起到封边的作用,防止浇筑的混凝土流出,省去了使用模板浇筑混凝土后还需要拆除模板的步骤。

如图4所示,封边挡板16通过预埋固定件15固定在叠合墙板1上,预埋固定件15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部151和预连接部152。预连接部152固定于成型加强筋笼14固定,封边挡板16固定在安装部151上。预埋固定件15通过预连接部152固定在成型加强筋笼14上,实现对预埋固定件15的预固定,并通过安装部151连接封边挡板16,使得封边挡板16固定在叠合墙板1的门窗孔洞上。在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13时,后浇筑的混凝土将叠合墙板1中的空隙填充,预埋固定件15嵌入到混凝土层13中进一步形成牢靠地固定。

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51为木块,预连接部152为钢筋,钢筋插入至木块中,且两端自木块中延伸而出后与成型加强筋笼14连接固定。木块可以为实心木块,从而能够提供更好的连接抱夹力,钢筋插入到木块中与木块形成连接,而后通过与成型加强筋笼14连接实现固定。

其中,预连接部152通过捆绑的方式连接在成型加强筋笼14的加强筋上,具体可以使用钢丝或扎带进行捆绑,将预埋固定件15固定在成型加强筋笼14上,进而将封边挡板16固定在叠合墙板1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安装部151为空心钢块或塑钢块,预连接部152为钢筋,钢筋固定在空心钢块或塑钢块上后与成型加强筋笼14连接固定。由于钢块或塑钢块的密度较大,因此,同等体积的钢块或塑钢快的质量较大,若采用实心结构会造成预埋固定件15的质量较大,叠合墙板1的质量较大,增加搬运难度,同时质量较大的预埋固定件15在固定于成型加强筋笼14时的固定效果较差。采用空心钢块或塑钢快可以为外表封闭而中空的结构,也可以采用中空结构外露的壳体,从而在浇筑混凝土时,使得混凝土能够流入至中空的壳体中,以增强预埋固定件15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强度。空心钢块、塑钢块上连接的钢筋可以插入与块体中,也可设置在块体表面。

本实施例中,封边挡板16为纤维水泥板、硅酸钙板、水泥木屑板、胶合板、玻镁板、木板中的一种。这些板材的特质为质轻,且具有较好的加工、连接特性,安装于叠合墙板1上后,使得叠合墙板1的版运行更好。同时,这些板体还具有较低的导热率,也就是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能够有效地避免冷热桥的形成。

本实施例中,封边挡板16通过螺栓连接在预埋固定件15上,也就是连接在安装部151上,可以在封边挡板16上设有螺栓的沉槽,从而使得螺栓的头部嵌入在封边挡板16中,避免螺栓自封边挡板16凸起,影响美观,在安装门窗框位置凸起甚至会影响门窗框与封边挡板16之间的密封性。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封边挡板16为平直的板状体,相邻的封边挡板16之间通过连接件17、紧固件18连接,紧固件18将连接件17固定在两个相邻的封边挡板16上,从而使得两个相邻的封边挡板16形成连接固定,使得多块封边挡板16围合成框体。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7为角铁,进一步为直角角铁,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面,两个相互垂直的面分别与两个相邻的封边挡板16的板面连接,使得两个封边挡板16形成垂直连接。角铁的两个面上各设有通孔,紧固件18可以为螺栓、自攻螺钉或销钉,紧固件18通过该通过连接至封边挡板16上将角铁固定,进而将两个相邻的封边挡板16固定。可以在封边挡板16的连接处设置沉槽,使得连接件17、紧固件18嵌入于其中,避免连接件17、紧固件18在封边挡板16上凸起影响封边挡板16与门窗框的密封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连接件17为角铁,角铁为平面l形角铁,呈片状,具有相互垂直的边,两个边分别与两个相邻的封边挡板16的侧面连接,进而使得两个封边挡板16形成垂直连接,两个垂直的边上各设有通孔,通过紧固件18将连接件17固定在封边挡板16上。

在又一实施例中,连接件17为合页,与直角角铁的连接结构类似,区别在于,两个面能够相互转动,其装配容差性能更优,能够适应两个封边挡板16在装配时存在的一定的夹角误差,使得合页的两个面与封边挡板16形成紧密的贴合。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封边挡板16还可以为一体的框体,直接嵌入门窗孔洞中,门窗框的形状还除了可以为匚框、方框外,还可以为其他的异形框。

安装在封边挡板16上的门窗框为木框、塑钢框、钢框、铝合金框、铝包木框中的一种。这些门窗框的特质为质轻,且具有较好的连接性和加工性,能够与封边挡板16形成牢固的安装。

实施例2

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7,图6和图7共同构成了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1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1还包括保温层19和保温连接件20。第一预制层11、保温层19、混凝土层13和第二预制层12依次堆叠设置。第一预制层11、第二预制层12和混凝土层13中嵌设有成型加强筋。成型加强筋分别嵌设于第一预制层11、第二预制层12和混凝土层13中,作为叠合墙板1的骨架,用于增强叠合墙板1的结构支撑强度,保温连接件20将第一预制层11和第二预制层12固定,从而使得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1具有稳定的叠合形态。

保温连接件20穿过混凝土层13和保温层19且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预制层11和第二预制层12中,且保温连接件20将保温层19固定。通过设置保温连接件20将保温层19、第一预制层11、第二预制层12固定,在使得层结构之间具有较为牢固的连接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小对于保温层19的破坏。保证保温层19的结构完整度,使得保温层19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进而有效地降低叠合墙板1的冷热桥和结露的问题。

成型加强筋包括加强筋网片141和成型加强筋笼14,成型加强筋笼14包括加强筋网片141以及将两层加强筋网片141连接的水平加强筋162。加强筋网片141嵌设于第一预制层11中,成型加强筋笼14的两个加强筋网片141分别嵌设于第二预制层12和混凝土层13中。

上述,通过向第一预制层11中嵌入单独的成型加强筋网片141,能够有效地避免对保温层19的破坏,保持保温层19的保温效果。将第二预制层12和混凝土层13中嵌入的加强筋网片141通过水平加强筋162连接成成型加强筋笼14,能够便于对嵌入于混凝土层13中的加强筋网片141的直接定位,并且通过加强筋笼的限位将第二预制层12与保温层19之间隔开,使得二者夹出用于容置混凝土层13的空腔。

本实施例中,第一预制层11为外预制层,第二预制层12为内预制层。在安装叠合墙板1时,外预制层朝外、内预制层朝内安装。内预制层中的加强筋网片141的竖向支撑强度大于横向支撑强度,可以采用竖向加强筋的横截面大于横向加强筋的横截面的方式,或者竖向加强筋的分布较横向加强筋的分布密度的方式,或者结合采用两种方式。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保温连接件20包括主杆201、次杆202和连接部203,两个连接部203设于主杆201的两端,次杆202设于主杆201上。保温连接件20通过两端的连接部203分别固定在第一预制层11和第二预制层12中,次杆202将保温层19压紧在第一预制层11上。

通过设置保温连接件20,能够将保温层19连接在第一预制层11上,同时将第二预制层12连接在第一预制层11上。由此使得叠合墙板1的层结构之间形成牢靠的固定,为混凝土层13预留出结构稳定的空腔。

保温连接件20还包括固定部204,固定部204设于次杆202上用于与保温层19连接。通过设置固定部204增加了保温连接件20与保温层19的连接结构,进一步地增强了对保温层19在第一预制层11上的固定效果。主杆201为杆体,次杆202可以为板状体。次杆202上设有通孔,固定部204可以为螺栓、自攻螺钉或销钉,通过螺接或铆接在保温层19上,从而实现保温连接件20与保温层19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保温连接件20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可以依据连接需求强度进行设置,保温连接件20的设置的数量越多,或者说保温连接件20的连接横截面越大,连接效果越好,但冷热桥越明显,因此需要选用数量、位置适中的保温连接件20对叠合墙板1的层结构进行连接。保温连接件20可以根据保温层19的厚度设计成不同的长度。

保温连接件20在第一预制层11和第二预制层12中的固定方式有两种:

一种方式为,保温连接件20两端的连接部203分别通过连接在第一预制层11和第二预制层12的成型加强筋上固定,从而将各个层结构中的成型加强筋固定,也就是将叠合墙板1的骨架固定。保温连接件20与成型加强筋之间的固定可以采用捆绑的方式,如采用钢丝固定。

另一种方式为,连接部203呈钩状,两端的连接部203的钩状开口相对设置,两个连接部203直接浇筑成型在第一预制层11和第二预制层12中。当浇筑第一预制层11和第二预制层12的混凝土时,连接部203与混凝土形成倒钩的结构,有效地防止了连接部203与混凝土的脱离。

可以理解的是,保温连接件20还可以同时采用与成型加强筋固定并与混凝土之间形成倒钩的结构。

保温层19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挤塑聚苯乙烯板、石墨改性挤塑聚苯乙烯板、膨胀聚苯乙烯板、膨胀聚苯乙烯板、酚醛板、硬泡聚氨酯板、发泡玻璃板、发泡混凝土板、发泡陶瓷板、岩棉板、气凝胶板中的一种。

保温叠合墙板1还包括装饰层21,本实施例中,装饰层21覆于第一预制层11外,直接将装饰层21覆于叠合墙板1上能够有效地减少施工现场的工序。

装饰层21包括依次叠加的腻子层、封闭底漆层、中涂层、面漆层和罩面层。

第一预制层11的表面为混凝土,腻子层直接打在第一预制层11上,用于平整第一预制层11表面。封闭底漆层用于使得较为疏松的腻子层的结构更加致密,将多孔的腻子表面封闭,是一种渗透封闭底漆,由复合树脂与高性能固化剂组成。中涂层也可以成为中间涂层、二道底漆,作为涂装面漆层的过渡层,其颜料成分比封闭底漆大,具有填平性好,漆膜强度低,易打磨等特点,供表面装饰性要求较高打底之用。面漆层为油漆,起到保护、装饰、标志等作用。罩面层覆于面漆层上主要起到保护的作用。

可以理解,装饰层21不限于上述的水性涂料,还可以为装饰混凝土、瓷砖、石材、软瓷等,装饰层21可以在工厂涂装,也可以在施工现场涂装。

本实施例中,预埋固定件15通过预预连接部152固定在成型加强筋笼14或加强筋网片141上,实现对预埋固定件15的预固定,并通过安装部181连接封边挡板16,使得封边挡板16固定在叠合墙板1的门窗孔洞上。在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13时,后浇筑的混凝土将叠合墙板1中的空隙填充,预埋固定件15嵌入到混凝土层13中进一步形成牢靠地固定。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